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8(9):1803-1804
新华网消息:据《自然》杂志5月28日报道。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在人体中平衡酸碱度的重碳酸盐。可被癌变组织分解成二氧化碳,从而使癌变部位的酸度比周围部位高。研究人员说。重碳酸盐的这一特性可用来帮助检测癌症。  相似文献   

2.
肝癌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其恶性程度高,发病隐匿,早期可无症状,且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代谢重编程是癌细胞为了满足细胞快速生长所需的大量能量,使其代谢方式发生改变。尽管与其他代谢变化(例如葡萄糖和谷氨酰胺代谢)相比,癌细胞中脂肪酸代谢的变化受到的关注较少,但最近的研究逐渐发现了脂类代谢重编程在癌变过程中的重要性。该文以脂代谢重编程为基础,介绍其在肝癌恶性演进中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肿瘤发生和恶化转化过程中导致细胞的异常编程,并由此产生了肿瘤干细胞。肿瘤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可塑性潜能,是肿瘤起始、转移、耐药和复发的根源。因此,对肿瘤重编程和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临床意义。表观遗传调控在肿瘤重编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表观遗传机制都参与了癌变重编程。这些表观遗传调控可以调控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形成新肿瘤的能力。表观遗传调控癌变重编程、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的调控以及针对肿瘤干细胞表观调控机制的靶向治疗等问题,已成为肿瘤生物学研究的重点。现就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对癌变重编程和肿瘤干细胞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日本奥林巴斯公司与昭和大学最近共同开发出一种可以在体内直接对食道、胃、直肠等处的癌变组织进行观察诊断的高倍内窥镜。医生在使用这种新型内窥镜时 ,由于不需要将疑似癌变组织取出体外进行活检 ,除了可缩短诊断时间之外 ,还可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新型内窥镜同样也是通过口进入患者的食道、胃、直肠等消化器官内部观察癌变病灶 ,但这种内窥镜的前端安装了微型显微镜、高性能数码相机和照明器械。贴近消化器官内壁的显微镜可将病灶部位放大 4 5 0~ 10 0 0倍 ,然后 ,数码相机将放大的病灶图像拍摄下来 ,这样 ,医生就可以通过电视监控器…  相似文献   

5.
口腔粘膜白斑是常见的口腔粘膜病,属于癌前病变。由于一些类型的口腔粘膜白斑可发展为癌变,因此对口腔粘膜白斑癌变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流行病学、癌变机制和治疗方面对近年来口腔粘膜白斑癌变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极低频磁场致癌效应的细胞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关极低频磁场致癌效应的细胞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多数研究表明,极低频磁场本身对正常的动物细胞并没有诱发癌变的效应,但它可作为促进因子或协同促进因子使具有癌变倾向的、以及已经癌变的细胞加快癌变的进程。这种影响可发生于细胞生理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如细胞信号转导、第二信使、基因修改、转录及翻译、酶的活性、自由基产生以及与细胞增殖有关的生理活性物质等。  相似文献   

7.
采用盆栽沙培试验,研究了缺铁处理及重碳酸盐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地表球囊霉对枳实生苗抗活性氧系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缺铁以及重碳酸盐胁迫处理下,丛枝菌根真菌显著提高了枳叶片和根系中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增强了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降低了枳叶片和根系中的丙二醛含量,增强了枳自身防御能力,减少了胁迫对枳细胞膜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口腔粘膜癌变过程中口腔粘膜组织中Bcl-2和Bax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口腔科就诊的35例口腔粘膜下纤维化(OSF)患者以及15例发生口腔粘膜下纤维化癌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为OSF组和OSF癌变组,并选择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经统一的口腔科专业医师取口腔内相同部位粘膜组织,通过TUNEL测定其细胞凋亡指数,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1)OSF癌变组、OSF晚期患者的AI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OSF癌变组患者AI显著高于OSF晚期组(P0.05),对照组与OSF早期、中期患者A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OSF癌变组Bcl-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OSF早、中期患者(P0.05),OSF晚期患者Bcl-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OSF癌变组Bax蛋白表达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l-2、Bax蛋白的表达均在口腔粘膜癌变过程逐渐上调,可能参与了口腔粘膜癌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镜下特征、病理类型及血清学特点与癌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肠镜证实的640名结肠息肉患者资料。对年龄、性别、息肉特征(部位、大小、数量、分型、病理等)分析,并将息肉者癌胚抗原与健康人比较。结果:检出息肉1144枚;年龄在41岁~60岁的占52.9%;发生在乙状结肠和直肠的占47.3%;多发及多部位息肉比例为56.9%和46.9%;腺瘤样息肉占87%;随年龄、息肉体积增加,癌变率增加;无蒂息肉癌变率高于有蒂息肉;两组血清癌胚抗原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肠息肉多发生在乙状结肠和直肠;以腺瘤息肉为主;癌变与年龄、腺瘤大小、形态、病理类型有关。癌胚抗原可能在腺瘤样息肉的筛查及监测癌变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成因的碳酸盐矿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生物诱导碳酸盐类矿物沉淀是地质微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微生物主要通过其代谢活动促进细胞周围微环境pH值及水体[CO32-]的升高,最终表现为碳酸盐类矿物饱和指数的增加.此外,微生物及其分泌的胞外聚合物可作为碳酸盐晶核的成核位点,为碳酸盐矿物晶体的生长进一步提供有利条件.微生物成因与纯化学成因的碳酸盐类矿物相比具有不同的矿物特征(如形貌、微量元素含量及碳同位素等).深入了解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的行为对理解地质时期微生物活动及其在二氧化碳的地质封存中的潜在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本文综述了微生物诱导碳酸盐矿物沉淀的机理、代谢过程,总结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探讨了生物成因以及化学成因碳酸盐矿物的区别,最后指出了该项研究在微生物岩以及CO2地质封存上的一些可能的拓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生物磁学》2013,(16):I0001-I0002
转录因子对糖代谢基因的调控是肿瘤能量代谢重编程的重要机制之一,近期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教育部癌变与侵袭原理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介绍了低氧诱导因子1,c-Myc,p53等转录因子与肿瘤糖代谢的相互调节作用。指出这种关联为靶向代谢的抗癌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公布在《科学通报》上。  相似文献   

12.
在癌症发生表观遗传学研究中,DNA甲基化是研究最多也最深入的一种机制,异常甲基化可导致胃黏膜上皮细胞癌变.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胃癌的第Ⅰ类致癌原,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的癌变模式中可能起先导作用.胃癌相关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和H.pylori的致癌机制均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综述H.pylori感染与胃黏膜上皮细胞DNA异常甲基化的关系,阐述H.pylori感染介导慢性炎症诱发胃黏膜上皮细胞DNA甲基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河北主要土壤中Cd、Pb形态与油菜有效性的关系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5  
刘霞  刘树庆  唐兆宏 《生态学报》2002,22(10):1688-1694
当今土壤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而表征土壤污染程度 的指标不够完善、相关性亦较差。为此,采用网室盆栽试验,研究了河北平原主要土壤类型潮土和潮褐土上Cd、Pb的化学形态特征及其与油菜植株干物重、油菜吸收重金属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Cd对油菜的毒害作用大于Pb。总量及各形态Cd、Pb含量与油菜可食部分干物重呈负相关,对油菜干物重影响最大的是交换态Cd、Pb。而对油菜吸收Cd、Pb贡献最大的形态是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深入研究重金属形成与植物有效性间的关系,可为进一步揭示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为更准确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广西横县六景民塘组Treptichnus的发现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志澄 《古生物学报》1996,35(1):123-128
详细描述了广百横县六景民塘组的Treptichnuspollardi遗迹化石的特点,根据T.pollar-di产出层位的地质背景、宿主灰岩的碳酸盐微相特点及其遗迹化石本身特点,对照国外相同遗迹化石的沉积条件,指出六景民塘组的T.pollardi形成于生物礁或生物滩后湖的较深部位,以短期的、周期性的风暴作用和以悬浮的粘土和泥晶碳酸盐的缓慢沉积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5.
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是癌症的现代治疗手段。相对于传统的化学治疗而言,靶向治疗准确高效,且毒副作用小,应用前景广泛。靶向治疗作用的位点是细胞癌变过程中的基因、受体和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关键酶,有赖于细胞癌变机制的研究。目前,部分细胞癌变的机制已经研究得较为清晰,相应的靶向抗肿瘤药物也被开发应用。就抗原抗体标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表观遗传调节剂三个方面,对当前的肿瘤靶向治疗研究和相关药物的开发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Wnt信号传导途径的调控失常是导致多种类型的细胞发生癌变的主要原因之一,该途径成员之一beta-连环蛋白/T细胞因子4的激活可促进癌变,而另一成员ICAT通过阻止beta-连环蛋白/T细胞因子4复合物的形成而对Wnt信号传导途径进行负调控来发挥抑癌作用。现综述ICAT蛋白抑瘤机制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正研究局部复发和原发肿瘤的二次发展(SPT)是影响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这篇研究是为了评估研究者们提出的癌变区域理念:与原发性肿瘤相邻的正常组织存在癌前病变,可导致局部复发和SPTs发展。为了验证是否存在癌变区域的理念,研究者们应用全外显子和靶向超深测序技术检测5个新鲜冻存的样本。样本来源于III级OSCC患者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识别参与细胞癌变的基因,本文选择p53135-val-过表达正常细胞系R6#13-8及其自发转化癌变细胞系T2作为研究材料,在克隆差异表达基因的同时,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的差异表达基因分离的方法,并已克隆到2个与细胞癌变相关的候选新基因。本文所得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实验步骤简单,避免使用同位素,RT-PCR扩增带的重复性好,能克隆到大于500bp的差异表达cDNA片段,差异表达的PCRcDNA片段假阳性率低,并可广泛适用于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应真核细胞RNA群体中分离和克隆特异表达基因。研究结果还提示在R6#13-8自发转化为T2的过程中涉及多个基因的激活与失活,这两个细胞系之间存在明显的基因表达差异。  相似文献   

19.
《植物杂志》2010,(11):6-6
美国科学家近日鉴别了一种新的指导细胞,其膜电位的改变可引起干细胞后代诱发色素细胞出现黑色素样癌变。这一发现将有助于人们预防和治疗癌症、白癜风以及出生缺陷等疾病。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探究酪氨酸磷酸酶Z1型受体(PTPRZ1)、环氧合酶-2(COX-2)、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sal fibrosis, OSF)癌变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集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OSF癌变患者OSF癌变组织30例,作为本文研究OSF癌变组;采集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OSF患者OSF组织30例,作为本文研究OSF组;同时选取无槟榔、烟酒嗜好、正常口腔粘膜组织30例作为本文研究正常组。Western blot法检测PTPRZ1、hTERT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OX-2表达,对待测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对PTPRZ1、COX-2、hTERT在OSF癌变中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OSF组PTPRZ1、COX-2、hTERT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OSF癌变组PTPRZ1、COX-2、hTERT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组、OSF组(P<0.05)。低分化OSF癌变组织中PTPRZ1、COX-2、hTERT相对表达量均高于高分化、中分化OSF癌变组织(P<0.05)。Ⅳ期OSF癌变组织中PTPRZ1、COX-2、hTERT相对表达量均高于Ⅱ期、Ⅲ期OSF癌变组织(P<0.05)。OSF癌变组织中PTPRZ1、COX-2、hTERT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PTPRZ1、COX-2、hTERT在OSF癌变中呈异常高表达,低分化、病理分期较高的OSF癌变中PTPRZ1、COX-2、hTERT表达较高,并且PTPRZ1、COX-2、hTERT在OSF癌变中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