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分离提取穿龙薯蓣内生真菌,筛选能够发酵提高穿山龙药材提取物中薯蓣皂苷元含量的功能菌种.方法:采用PDA培养基分离纯化穿龙薯蓣内生真菌,将内生真菌与灭菌后穿山龙药材提取物在恒温振荡培养箱中,120 r/min,28℃培养7天.以高效液相法测定发酵物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并与原药材提取物、灭菌药材提取物以及未灭菌药材提取物的发酵物进行比较.结果:分离提取穿龙薯蓣内生真菌102种,其中C39菌能够稳定提高灭菌后穿山龙提取物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提高幅度达原药材提取物的20%-30%.结论:经液体发酵,穿龙薯蓣内生真菌C39能够稳定提高穿山龙药材提取物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盾叶薯蓣中三角叶薯蓣皂苷、盾叶新苷和薯蓣皂苷含量的方法。本研究以全国8个产地的盾叶薯蓣药材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HPLC-ELSD建立同时测定盾叶薯蓣中三角叶薯蓣皂苷、盾叶新苷及薯蓣皂苷含量的方法,并对不同产地的盾叶薯蓣药材进行三种皂苷的含量测定;其次,扫描盾叶薯蓣药材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分别将盾叶薯蓣药材校正集样品的三种皂苷含量作为参考值,结合其近红外光谱图,以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校正均方根偏差(RMSEC)、预测均方根偏差(RMSEP)及预测性能指数(PI)作为评价所建定量检测模型性能的指标,利用TQ8.0分析软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通过光谱预处理方法筛选、建模波段及主成分数的确定分别建立盾叶薯蓣药材中三种皂苷含量的快速检测模型;最后,分别利用验证集样品对所建三种皂苷检测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进行检验。盾叶薯蓣样品中三角叶薯蓣皂苷、盾叶新苷和薯蓣皂苷含量测定方法经考察符合定量分析的要求;盾叶薯蓣药材中三角叶薯蓣皂苷定量检测模型的R~2为0.981 17、RMSEC为0.086 3、RMSEP为0.063 8、PI为90.5;盾叶新苷定量检测模型的R~2为0.982 64、RMSEC为0.042 0、RMSEP为0.027 4、PI为91.1;薯蓣皂苷定量检测模型的R~2为0.943 64、RMSEC为0.009 90、RMSEP为0.005 41、PI为85.8;经统计学检验,三个模型对三种皂苷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该方法可以相对快速、准确测定盾叶薯蓣中三角叶薯蓣皂苷、盾叶新苷及薯蓣皂苷的含量,为盾叶薯蓣药材质量的快速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薯蓣皂素为甾体激素药物合成起始原料,主要来源于菊叶薯蓣等薯蓣属植物的块茎或根状茎,因而关于提高菊叶薯蓣中薯蓣皂素含量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利用水杨酸处理菊叶薯蓣的离体植株,研究其对薯蓣皂素生物合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100μmol·L-1的水杨酸处理使薯蓣皂素积累量最大,且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半定量 RT-PCR 检测基因表达发现,除了法尼基二磷酸(FPP)基因,水杨酸增强菊叶薯蓣角鲨烯合酶(SQS)基因、甲基戊二酰辅酶 A 还原酶(HMGR)基因、环阿屯醇合成酶(CAS)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为提高菊叶薯蓣中薯蓣皂苷的含量、揭示水杨酸促进薯蓣皂素生物合成的机制等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薯蓣皂甙元分离工艺的研究及其综合利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采用“分离法加工薯蓣植物”的工艺技术是将薯蓣根茎带水磨碎,在水中筛分,将各有用成分分开后,分别采用适宜的方法加工利用。本文报道利用薯蓣植物盾叶薯蓣(DioscoreazingiberensisC.H.Wright)和穿龙薯蓣(DioscoreanipponicaMakino)制取薯蓣皂甙元(Diosgenin)和药用酵母粉(Saccharomycessiccum)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 C.H.Wright)叶片呈盾形,叶面有不规则的黄白色斑块;蒴果干燥后呈蓝黑色,表面常附有白色粉状物;染色体数20;花粉两端略尖,外壁具有明显条纹。盾叶薯蓣根茎横生,俗称黄姜,可用于治疗皮肤感染、软组织损伤、蜂蜇虫咬及各种外科炎症。盾叶薯蓣根茎所含的薯蓣皂苷元(皂素,diosgenin)是合成甾体激素药物的主要原料,除具有抗炎、避孕等作用外,还可月季于合成镇痛药、杀虫剂及治疗冠心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努力发展薯蓣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努力发展薯蓣生产李思锋程建国李敏莲(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杨陵)(陕西省林业学校,杨陵712100)薯蓣是薯蓣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自从五十年代后期发现其根状茎中含有丰富的薯蓣皂甙元,用于合成甾体激素药及避孕药以来,我国对这一野生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与盾叶薯蓣细胞共生培养的内生真菌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盾叶薯蓣根状茎中分离到一株与盾叶薯蓣细胞共生培养的内生真菌(RE0105)。测定了该菌ITS1-5.8S rDNA—ITS2序列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发现RE0105与Libertella属形成一个类群,具有较近亲缘关系。该真菌能产生与宿主植物相同的代谢产物——薯蓣皂苷元。对RE0105培养特性研究表明:富含有机营养的培养基有利于其生长;盾叶薯蓣细胞提取物可明显刺激其生长;20μmol/L生长素NAA和2,4-D能够促进RE0105的生长。200μmol/L细胞分裂素KT和BA对RE0105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与生长素相比,细胞分裂素对RE0105生长的刺激作用较小。蔗糖、葡萄糖、果糖、乳糖、木糖和NH4NO3是RE0105生长的良好C源和无机N源,但NH4Cl和(NH4)2SO4对该菌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显著影响其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8.
快繁山药     
山药(Dioscoreaopposita)又名薯蓣,为薯蓣科植物。我国山药资源丰富,主产河南,在黄河以南各省区均有分布。山药的块根和珠芽(中药称零余子,俗称山药蛋)均可药用,具有健脾、固精、补肺、益肾等功效。但由于山药长期进行营养繁殖,导致其品质退化,产量?..  相似文献   

9.
对鞘柄菝葜药材根及根茎进行性状和显微鉴别,以及对薯蓣皂苷元和白藜芦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相关通则对水分、总灰分、浸出物进行检查,初步建立鞘柄菝葜药材的质量标准。结果表明:鞘柄菝葜药材性状与显微特征性强; 薄层色谱(TLC)分离度好,薯蓣皂苷元和白藜芦醇在对应的斑点清晰; 药材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范围分别为3.72%~7.91%、1.54%~4.74%、5.08%~7.31%; 薯蓣皂苷元在0.10~0.70 m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3.32%(RSD 2.69%); 白藜芦醇在6.375~255 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45%(RSD 2.94%)。该研究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为其物种鉴别、质量控制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薯蓣属(Dioscorea)植物是重要的经济植物,其肉质地下茎可入药,尤其是提取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原料,亦可作蔬菜、副食品和工业原料。浙江的野生薯蓣资源较为丰富,共有16种2变种,本文详尽介富绍了浙江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的种类。  相似文献   

11.
关苍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苍术是菊科植物关苍术 (AtractylodesjaponicaKoidzexKitam)的干燥根茎主产于东北 ,在长白山地区有大量分布。在日本和韩国 ,关苍术的汉方制剂很受欢迎。为合理利用长白山广阔的野生资源 ,本文对关苍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日本细毛环腹瘿蜂为斑翅果蝇幼虫优势寄生性天敌之一,对斑翅果蝇具有较大的控制潜能.本研究以斑翅果蝇为寄主,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饲养与观察,研究了日本细毛环腹瘿蜂的寿命、行为节律、寄主选择、生长发育及繁殖.结果显示:不同营养条件下,寄生蜂寿命长短依次为20%蜂蜜水>10%蜂蜜水>清水>对照.寄生蜂羽化期为8d,第4天为羽化高峰期,羽化期每日10:00-12:00为羽化高峰期,16:00-18:00为产卵活动高峰期.寄生不同龄期的斑翅果蝇幼虫对寄生蜂幼虫存活率没有影响,对蛹存活率、后代性比、总发育历期有显著影响,寄生2龄幼虫对寄生蜂有更好的适合度,也对寄主2龄幼虫有选择偏好.日本细毛环腹瘿蜂在3日龄达到产卵高峰为13.38头,平均每雌产卵147.50个.日本细毛环腹瘿蜂卵、幼虫、雄蜂蛹、雌蜂蛹历期分别为1.30 d、8.67 d、8.86 d、10.27 d,雄蜂的羽化时间比雌蜂平均提前1.41 d.综上结果,日本细毛环腹瘿蜂可作为斑翅果蝇生物防治的重要材料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3.
无脊椎动物是在生物多样性中占优势的类群,生物多样性研究还未受人们重视。遗传多样性研究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方面,采用RAPD技术分析了取样于武汉大学珞珈山的一个东亚三角头涡虫群体,该群体多态位点比例为11.3%,遗传相似度0.9505~1.0000,平均遗传相似度为0.9784,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180,UPGMA聚类分析显示该群体分为两个大的分支,各项参数显示该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贫乏。根据RAPD分析结果,该东亚三角头涡虫群体遗传多样性贫乏与其周围生境退化有关,也可能与东亚三角头涡虫具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这一独特的繁殖方式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不同地域银杏大蚕蛾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大蚕蛾Dictyoploca japonica Moore是一种重要的林业害虫,近年来在我国局部地区暴发且有逐步蔓延的趋势。利用ISSR技术对10个不同地域的银杏大蚕蛾的基因组DNA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所采用的35个随机引物中,有20个引物扩增出清晰且重复性好的条带,扩增总片断数为299条,其中有250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性位点比率为83·61%,不同地域银杏大蚕蛾间的遗传距离(D)在0·2315~0·4147之间。根据D值,由UPGMA聚类分析软件绘制了分子进化树,发现不同地域银杏大蚕蛾已发生种群分化。  相似文献   

15.
草甘膦、乙草胺对日本三角涡虫摄食与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昌利  席贻龙  黄林  王进 《应用生态学报》2008,19(11):2509-2514
研究了草甘膦和乙草胺对日本三角涡虫的急性毒性及其摄食与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甘膦和乙草胺对日本三角涡虫的24和48 h LC50分别为41.78和12.22 mg·L-1、35.48和8.41 mg·L-1.≥6.20 mg·L-1的草甘膦和≥1.00 mg·L-1的乙草胺对涡虫的再生影响显著(P<0.05),且其影响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术后84 h,除1.40和2.00 mg·L-1乙草胺处理外,其余浓度乙草胺和各浓度草甘膦处理的涡虫均完成再生.表明乙草胺对日本三角涡虫的急性毒性及其摄食与再生的影响均大于草甘膦.表明日本三角涡虫可作为监测草甘膦和乙草胺污染的指示生物.  相似文献   

16.
利用空气干燥法对采自河南省桐柏县下虎山和盘古溪两产地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的染色体及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日本三角涡虫下虎山种群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以16条为主,染色体基数x=8,为2倍体,核型公式为2n=2x=16=16m;日本三角涡虫盘古溪种群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以24条为主,染色体基数x=8,为3倍体,核型公式为2n=3x=24=24m。  相似文献   

17.
日本条螽 Ducetia japonica 广泛分布于我国绝大部分区域,并在城区绿地大量发生。据此假设其食物谱可能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但目前对其在自然环境下取食的植物种类仍缺乏了解。本研究对来自河北保定城区绿地和城郊荒地两种生境共计75头日本条螽肠道内容物进行DNA提取、 rbcLa 基因片段扩增及测序,并利用BOLD和NCBI数据库进行分类鉴定。结果显示:日本条螽在野外至少取食10科、13种植物。在城区绿地和城郊荒地两种生境中,取食频率最高的植物分别是卫矛科冬青卫矛 Euonymus japonicus (47.37%)和大麻科葎草 Humulus scandens(81.08%)。只有1条 rbcLa 基因序列未鉴定至种级水平,表明利用植物DNA条形码 rbcLa 基因序列可对植食性昆虫取食的植物种类进行快速鉴定。同时,研究结果也初步证实日本条螽的食物谱包含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为城市绿地螽斯类鸣虫保护和繁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是探索再生机理常用的模式动物之一.本实验利用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组织化学定位整体日本三角涡虫神经系统,对其方法做了改进,取得理想效果.结果表明:1)日本三角涡虫的AChE阳性(DjAChE+)神经系统结构由中枢神经及其分支神经...  相似文献   

19.
紫萁贯众为紫萁科(Osmundaceae)紫萁属植物紫萁(Osmunda japonica Thunb.)带叶柄残基的根茎.本文采用溶剂法及各种色谱方法从紫萁贯众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1,7,9,11-四羟基-3-甲基-5,6-二氢-萘骈蒽醌(1),(E)-3,4-二羟基苯亚甲基丙酮(2),原儿茶酸(3),β-谷甾醇(4),β-胡萝卜苷(5)和二十六烷酸(6).化合物1为首次从植物界中得到,化合物2、3和6均为首次从紫萁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寄生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日本开臂反颚茧蜂Asobara japonica的生物学特性,明确其寄生对寄主生长发育及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运用解剖成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调查分析了日本开臂反颚茧蜂的各发育阶段发育历期、形态特征,以及日本开臂反颚茧蜂寄生黑腹果蝇2龄幼虫后的寄生率、出蜂率及寄主化蛹时间和寄主免疫通路15个主要基因(Toll通路中的SPE, Toll,Myd88, Dif和Drosomycin, Imd通路中的PGRP-LE, PGRP-LC, imd, Relish和Diptericin及PO通路中的 Spn27A, MP2, yellow-f2, DoxA2和PPO1)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在25±1℃,相对湿度50%±1%和光周期16L∶8D条件下,日本开臂反颚茧蜂的卵期平均为2.38±0.01 d,幼虫期为5.36±0.07 d,蛹期为8.30±0.04 d。日本开臂反颚茧蜂寄生黑腹果蝇2龄幼虫,其寄生率为94.9%±4.0%,出蜂率为64.3%±7.1%。另外,日本开臂反颚茧蜂寄生使黑腹果蝇幼虫50%化蛹时的化蛹时间比未被寄生对照显著延缓约0.5 d;寄生后黑腹果蝇抗菌肽基因Drosomycin和Diptericin转录水平显著上调,而原酚氧化酶基因PPO1转录水平则显著下调。【结论】通过延缓寄主发育和抑制寄主的黑化反应,日本开臂反颚茧蜂能够在黑腹果蝇幼虫上成功寄生。本研究的结果为进一步规模化扩繁日本开臂反颚茧蜂并进行田间生物防治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