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观察重组别藻蓝蛋白(rAPC)对接种H22肝癌细胞小鼠的抑瘤活性及其免疫作用.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10只/组),即模型组、rAPC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mg/kg·d)、环磷酰胺组(CY对照组).建立小鼠肝癌1422移植瘤模型,次日除模型组外,其余4组分别以不同剂量的rAPe、CY灌胃,于15d后处死,完整剥离出肿瘤、胸腺、脾脏,准确称重,计算抑瘤率、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并采用放免法(PIA)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rAPC低剂量组小鼠H22肿瘤质量增长较模型组缓慢(P<0.05),中、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显著缓慢(P<0.01),抑瘤率分别为25.2%、36.7%、43.1%;rAPC各剂量组能升高胸腺指数、脾指数和血清中细胞因子IL-6、TNF-α的水平.结论:rAPC可有效抑制H22肝癌的生长,促进小鼠胸腺和脾脏的生长发育,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刺参酸性粘多糖作为一种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强抗肿瘤作用。本研究观察刺参酸性粘多糖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探讨刺参酸性粘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接种H22小鼠肝癌细胞,建立移植瘤小鼠模型。将50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五组(阴性对照组、氟尿嘧啶组、SJAMP低剂量组、SJAMP中剂量组、SJAMP高剂量组),腹腔注射不同剂量刺参酸性粘多糖,每日一次,连续12天。眼球摘除取血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计算抑瘤率和脏器指数,中性红法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CCK-8法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TNF-α水平。结果:SJAMP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生长(P0.05);与5-FU组相比,SJAMP干预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明显升高(P0.05),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功能显著提高(P0.05),TNF-α的血清含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刺参酸性粘多糖通过促进免疫器官生长,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小鼠H22肝癌生长。这为SJAMP的抗肿瘤作用研究提供了试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扶正化积方对H22荷瘤小鼠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建立小鼠皮下H22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FZHJF组(40.95g/kg)、5-氟尿嘧啶组(5-FU)(0.2 m L/10g)和联合给药组(FZHJF+5-FU),连续给药12 d后,采集肿瘤与脏器称重并计算抑瘤率、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并对各组肿瘤外观和肿瘤病理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病理结果显示均为典型的肝细胞癌。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其余三组瘤重均显著减小(P0.05);而联合用药组的瘤重显著小于5-FU组和FZHJF组(P0.05),肿瘤外观图也显示联合给药组瘤块小于FZHJF组和5-FU组。扶正化积方单独使用的抑瘤率为40.5%,联合5-FU后,抑瘤率达到66.7%,大于两者合并用药后的理论相加效应值65.6%;与5-FU组比较,FZHJF组与联合用药组的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FZHJF组与联合用药组的胸腺指数与脾脏指数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和5-FU组(P0.05)。结论:扶正化积方对H22肝癌荷瘤小鼠的化疗具有增效和减毒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主要探讨板蓝根多糖(RIP)对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建立S180小鼠移植瘤和腹水瘤模型,以环磷酰胺(CTX)为阳性对照药,观察RIP对其的影响。连续给药12 d后,测定移植瘤小鼠的瘤重,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和胸腺、脾脏指数;检测脾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和NK细胞杀伤活性以及血清中的TNF-α、INF-γ、IL-2水平;并对肿瘤组织进行HE染色和细胞周期分析;对进行相同给药周期的腹水瘤小鼠继续正常饲养,记录各组小鼠自然死亡的时间。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的RIP均可明显抑制小鼠肿瘤的生长,其100 mg/kg和50 mg/kg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5.4%,38.5%;各剂量组移植瘤小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所提高,还能刺激脾淋巴细胞的转化及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升高血清中TNF-α、INF-γ和IL-2的含量,其50 mg/kg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此外,移植瘤组织HE染色观察可见各给药组肿瘤组织坏死面积呈不同比例增大,流式细胞仪检测出给药后G_0/G_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降低,G_2/M期细胞周期未见明显变化。由此提示,RIP能够增强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对荷瘤小鼠具有抗肿瘤作用,能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梁伟  包海鹰 《菌物学报》2011,30(4):630-635
采用梯度提取法对山野木层孔菌子实体进行提取,得到石油醚层、甲醇层及水层3 种提取物及石油醚层中获得化合物4,6,8(14),22(23)-四烯-3-酮-麦角甾烷,并采用H22 荷瘤小鼠进行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以抑瘤率、免疫器官指数、免疫因子为指标检测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石油醚高剂量组(100mg/kg)、单体化合物中剂量组(7.5mg/kg)抑制率分别为62.21%、57.67%;脾指数、胸腺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和环磷酰胺(CTX)组,白介素-2(IL-2)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环磷酰胺(CTX)组(P<0.0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因此认为上述石油醚提取物和单体化合物对H22荷瘤小鼠肿瘤有抑制作用,并且均能改善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小鼠S180腹水瘤模型,观察非洲乍得湖钝顶螺旋藻多糖不同剂量组小鼠的生存状况、瘤体外观,测定非洲乍得湖钝顶螺旋藻多糖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及血清IL-2和TNF-α水平的影响,以探讨非洲乍得湖钝顶螺旋藻多糖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对S180腹水瘤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高、中、低三个剂量的非洲乍得湖钝顶螺旋藻多糖均能改善腹水瘤小鼠的生存状况,缩小肿瘤在体内扩散的范围;不同浓度的非洲乍得湖钝顶螺旋藻多糖组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均高于模型组,肝体/比均低于模型组,以中剂量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P0.05);不同剂量的非洲乍得湖钝顶螺旋藻多糖均显著提高小鼠血清TNF-α的水平(P0.05),对IL-2含量的影响表现为三个剂量组的均高于模型组,且高、中剂量组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三种剂量组之间相比,中剂量组对IL-2和TNF-α的诱生作用最明显,与高、低剂量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研究结果提示,非洲乍得湖钝顶螺旋藻多糖能够促进小鼠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从而增强免疫功能,也可通过促进小鼠免疫细胞分泌TNF-α和IL-2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和生  包海鹰  魏颖  刘颖  刘杰 《生物工程学报》2022,38(3):1025-1038
为探讨栽培杨黄子实体不同提取物对H_(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机制,将15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CTX组、杨黄水提取物组、乙醇提取物组、石油醚提取物组及粗多糖组。采用H_(22)肝癌细胞建立实体瘤模型,给药第10天处死小鼠,计算脾、胸腺脏器指数及抑瘤率,检测血清中TNF-α、INF-γ、VEGF及苏木精-伊红和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变化,同时Western blotting检测肿瘤相关蛋白表达。结果表明,石油醚提取物的高剂量组抑瘤率(73.21%)最好,且血清中的TNF-α、IFN-γ、VEGF的含量升高;能显著促进肿瘤组织坏死、消融等现象。水提物组免疫组化则出现负调控,表现出抑瘤率不显著。Westernblotting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的凋亡基因Caspase-3、Caspase-9和通路基因NF-κB、JAK均高表达,且随剂量的递增表达量逐渐降低。综上所述,杨黄子实体石油醚提取物抑瘤效果显著,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线粒体途径实现,药物经体内代谢后,引起细胞中Bax、Bcl-2、TNF等激活Caspase-3和Caspase-9凋亡蛋白,引起细胞核染色质或DNA凝聚或降解,破坏肿瘤细胞的正常增殖,从而诱导其凋亡,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太子参茎叶多糖(RPSLP)对环磷酰胺(CY)所致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将100只小鼠随机分组,腹腔注射CY复制免疫抑制小鼠模型,模型小鼠经RPSLP灌胃后,制备脾淋巴细胞悬液,测定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收集血清,检测相关免疫指标。结果显示,与CY模型组相比,RPSLP小鼠脾脏指数极显著降低(P0.01),胸腺指数、吞噬指数α、脾细胞增殖指数SI、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C4)和细胞因子(IL-2、IL-4、IL-6、IFN-γ)含量均不同程度升高(P0.05或P0.01)。以上结果提示RPSLP能够提高CY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探讨凤丹籽油对小鼠移植性肿瘤H22的抑瘤作用及机制。建立肝癌H22移植性肿瘤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5-氟尿嘧啶(5-FU)阳性对照组、凤丹籽油高、中、低剂量组,给药10 d后处死。结果表明:低、中、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是18.4%、26.9%、34.7%,具有较好量效关系。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能不同程度提高胸腺、脾脏指数,降低AST、ALT、ALP,增加WBC;降低TE活性和BCL-2表达,显著提高BAX表达。以上结果表明,高剂量凤丹籽油对H22荷瘤小鼠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和抑制TE活性、BCL-2表达,提高BAX表达而发挥肿瘤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醉鱼草苷Ⅳ对 H22肝癌小鼠的体内抑瘤作用,取 H22肝癌细胞接种于小鼠右腋皮下,H22肝癌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醉鱼草苷Ⅳ高、中、低(1.00、0.50、0.25 mg/kg)3个剂量组和阳性药(CTX,20.0 mg/kg)对照组.每组10只,治疗期间记录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并观察小鼠生存状态,连续腹腔注射10 d后,于第11天观测抑瘤率、脾腺指数、胸腺指数,同时进行血清中 SOD、MDA、GGT 和 AKP 含量检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醉鱼草苷Ⅳ高、中剂量组对小鼠 H22移植性肝癌均有显著的抑瘤作用(P<0.01),抑瘤率分别为56.96%和50.63%;与模型组相比,醉鱼草苷Ⅳ高剂量组小鼠血清SOD活性增加(P<0.05),醉鱼草苷Ⅳ各剂量组血清MDA、GGT和AKP水平均降低(P<0.01);除 SOD活性之外,环磷酰胺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说明醉鱼草苷Ⅳ在体内具有抗肝癌作用,其机理可能和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PS)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细胞因子及顺铂(DDP)所致免疫功能低下的影响。方法 90只小鼠,设空白对照组10只,余80只依次造模为荷瘤小鼠,并随机分为8组: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顺铂阳性对照组(6 mg/kg DDP),APS低(50 mg/kg)、中(100 mg/kg)、高剂量(200 mg/kg)组,联合用药低、中、高剂量组(DDP剂量减半,APS各剂量同上),于造模次日起各组分别腹腔注射等体积的药物0.3 mL。DDP每周一次,其余药物每天1次,连续20d。于第21天取血清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IL-2、IL-6、IL-12、TNF-α的水平,并观察各组抑瘤率及免疫器官指数。结果 DDP、APS低、中、高剂量及联合用药低、中、高剂量组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49.30%、17.21%、39.68%、42.98%、51.02%、57.21%、65.11%(与模型组比较P0.05或0.01;联合用药组与DDP组比较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PS中、高剂量组和联合用药组脾脏指数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APS高剂量和联合高剂量脾脏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DDP组比较,APS各剂量和联合用药组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升高。结论 APS能提高Lewis肺癌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6、IL-12、TNF-α的水平;增强DDP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对免疫器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抑制小鼠Lewis肺癌细胞的生长,在与DDP减半量联合使用时可使DDP抑瘤作用增强,且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说明APS对DDP有一定的增效减毒作用。此项研究在实体瘤的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秀珍菇抗肿瘤作用及其抑瘤机制。方法选用ICR雄性小鼠60只,取10只作为空白组,剩余50只小鼠通过腋部皮下接种H22小鼠腹水构建荷瘤小鼠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CTX)组、秀珍菇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小鼠灌服生理盐水,阳性药组小鼠按20 mg/kg体重隔天腹腔注射注射环磷酰胺(CTX)生理盐水溶液,秀珍菇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按750、1500、3000 mg/kg体重每天剂量灌服秀珍菇生理盐水混悬液。给药10 d后,测定各组小鼠平均瘤重,肿瘤抑制率;测定免疫器官脏器指数、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含量;测定肝、肾抗氧化指标;观察肿瘤和脾组织HE染色病理切片。结果 (1) CTX及秀珍菇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平均瘤重均极显著低于模型组(P0. 01),四组小鼠肿瘤抑制率分别为55. 18%,29. 06%、47. 47%和48. 80%。(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脾指数、血清Ig A和TNF-α含量及肝MDA含量显著升高(P0. 05,P0. 01),血清IL-6含量有上升趋势(P 0. 05),而血清IL-2含量、肝CAT和GSH-Px活性及肾SOD、GSH-Px和CAT活性显著降低(P0. 05,P0. 01);同时,CTX组小鼠胸腺指数显著低于空白组(P0. 05)。(3)秀珍菇对荷瘤小鼠免疫和抗氧化功能异常改变具有逆转作用:与模型组比较,秀珍菇各剂量组小鼠血清Ig A和TNF-α含量及高剂量组小鼠IL-6水平显著降低(P 0. 05,P 0. 01),低剂量组小鼠血清IL-2水平显著升高(P 0. 01);秀珍菇处理还显著提高了各剂量组荷瘤小鼠肝CAT活性及肾SOD和CAT活性(P 0. 05,P 0. 01),显著升高中、高剂量组肝GSH-Px活性和低、中剂量组肾GSH-Px活性(P 0. 05,P 0. 01),并显著降低中剂量组的肝MDA含量(P 0. 05)。(4)与CTX组比较,秀珍菇高剂量组小鼠脾指数显著提高(P 0. 05),而血清IL-6水平显著降低(P 0. 05)。(5)肿瘤组织病理切片显示CTX组和秀珍菇各剂量组的肿瘤坏死面积明显增加。结论秀珍菇可抑制H22实体移植瘤生长,其机制与其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菌物学报》2017,(9):1278-1288
本文对硬毛粗盖孔菌子实体不同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筛选。通过建立H_(22)荷瘤小鼠肿瘤移植模型,研究硬毛粗盖孔菌子实体的石油醚提取物、二氯甲烷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甲醇提取物以及水提取物等5种提取物的高、中、低剂量组对H_(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并对其H_(22)荷瘤小鼠的抑瘤率、体质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肝脏指数、肾脏指数进行了考察。对小鼠肿瘤、脾脏、肾脏进行了组织病理学检查,对血清中的细胞因子IL‐2、IL‐4、IFN‐γ及TNF‐α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组分均有抑瘤效果,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剂量组(1 000mg/kg)抑瘤效果最佳,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并且这组的H_(22)荷瘤小鼠血清中白介素‐2的含量显著增加,同时肿瘤细胞通过HE染色后,可观察到出现坏死面积增大,与抑制肿瘤活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马衔山黄芪对转移性肝癌的抑制及其生长影响。方法:经尾静脉接种H22肝癌细胞悬液建造肿瘤转移小鼠模型后,随机分为6组。1 d后,分别以生理盐水,环磷酰胺,低、中、高剂量马衔山黄芪水提物以及马衔山黄芪水提物合并环磷酰胺处理20 d后,处死小鼠测定体重、胸腺及脾脏重量以及巨噬细胞吞噬率,观察小鼠肺部转移瘤生长情况。结果:马衔山黄芪低、中、高剂量组以及马衔山黄芪合并环磷酰胺(CTX)组的瘤结节数少于N.S组,马衔山黄芪中、高剂量组的胸腺、脾脏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高于N.S组。结论:马衔山黄芪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对肿瘤转移和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凹项藻提取物(Laurenciaterpenoid extract,LET)对接种H22细胞小鼠的肿瘤生长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10只,组),即模型组、LET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mg/kg·d-1)、环磷酰胺组(CTX对照组).各组小鼠左前腋下皮下接种H22肝癌细胞,第二天除模型组外,其余4组分别以不同剂量的LET、CTX灌胃,于15天后处死,完整剥离出肿瘤,称重,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测定肿瘤组织中VEGF、PCNA的表达.结果:LET低、中、高剂量组小鼠H22肿瘤质量增长均较模型组缓慢(P<0.05),抑瘤率分别为27.5%、34.9%、41.4%;同时LET中、高剂量组VEGF阳性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低剂量组未见明显变化,但LET各剂量组PCNA阳性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LET各剂量组可以抑制小鼠H22肿瘤的生长,具有较高的抑瘤活性,且中、高剂量组能抑制VEGF的表达(P<0.05),低、中、高剂量组能抑制PCNA的表达(P<0.05).LET对肿瘤组织VEGF、PCNA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抗H22肿瘤及抗血管生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旨在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在KM鼠体内的抑瘤效果.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低剂量组(15 μg/ml)、中剂量组(25 μg/ml)和高剂量组(50 μg/ml),观察肿瘤生长趋势,计算抑瘤率,通过ELISA检测IL-2的含量.结果显示,给药组肿瘤生长趋势均较对照组缓慢;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0,28.9%,34.0%,51.0%(P<0.05);血清中IL-2含量分别为58.9 pg/ml、83.6 pg/ml、91.8 pg/ml、118.1 pg/ml.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可抑制H22肿瘤的生长,并上调IL-2的分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参多糖(ginseng polysaccharide,GPS)对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抗肿瘤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肝癌H22实体瘤模型,随机分组,设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环磷酰胺组(30 mg/kg)、人参多糖给药组(7.5、15、30 mg/kg剂量组)和联合给药组(GPS 7.5、15、30 mg/kg,CTX 30 mg/kg);人参多糖尾静脉注射,CTX腹腔给药,连续给药10 d;测定抑瘤率、血液学指标、脾脏系数和胸腺系数,评价人参多糖对环磷酰胺的增效减毒作用。结果 GPS、GPS+CTX各组肿瘤生长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GPS中、高剂量+CTX联合给药组肿瘤生长明显低于CTX组(P〈0.05,P〈0.01)。GPS高剂量+CTX组与CTX组相比,体重、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明显升高(P〈0.05)。结论人参多糖对化疗药物环磷酰胺抗小鼠肝癌H22肿瘤具有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18.
《菌物学报》2017,(12):1651-1658
广叶绣球菌(荷仙菇-H)是近年来新培养的一种食药用真菌,属担子菌门、多孔菌目、绣球菌科、绣球菌属。本文对其超微粉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H22荷瘤小鼠肿瘤移植模型,设置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环磷酰胺阳性组、广叶绣球菌超微粉高、中、低3个剂量组(1 000,500和100mg/kg),连续给予相应药物10d,计算H22荷瘤小鼠的抑瘤率、体质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以及肝脏指数,对各组小鼠的瘤块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并对血清中的SOD和IFN-γ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广叶绣球菌超微粉3个给药组的抑瘤率均大于40%,高剂量组抑瘤率最高为54%;可增加小鼠体质量;提高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肝脏指数;给药组SOD值均高于模型组,说明广叶绣球菌超微粉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给药组IFN-γ值均高于模型组,给药组VEGF值均低于模型组,说明广叶绣球菌超微粉能够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因此,广叶绣球菌超微粉的抗肿瘤作用明显,可能是通过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抑制了肿瘤细胞,达到抗肿瘤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从硬枝树花中提取得到的4个单体化合物松萝酸(usnic acid)、去甲环萝酸(evernic acid)、巴尔巴地衣酸(barbatic acid)和水杨嗪酸(salazinic acid)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并且对抑瘤率、胸腺指数、脾指数及小鼠白介素-2含量等各个指标的进行检测,以说明此4种化合物对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松萝酸高、中剂量组,去甲环萝酸高、中剂量组,巴尔巴地衣酸低剂量组,水杨嗪酸高剂量组对小鼠肿瘤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并且这些组的H22荷瘤小鼠血清中白介素-2的含量显著增加,与抑制肿瘤活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太子参参须提取物(RPFRE)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选取3~4周龄,体重20±2 g的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K)组、环磷酰胺(CY)模型组、黄芪多糖(APS)组、RPFRE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只。第1~14天,CK组、CY组小鼠灌服双蒸水;APS组小鼠灌服200 mg/kg黄芪多糖;RPFRE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灌胃100、200、400 mg/kg太子参参须提取物;第15~17天,CK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他五组小鼠腹腔注射80 mg/kg环磷酰胺。第18天采样,碳粒廓清法检测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2、IL-4、IL-6、IFN-γ)的含量;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补体(C_3和C_4)含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RPFRE高剂量能显著升高小鼠脾脏指数和肝指数(P0.01),增强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P0.05),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P0.01),促进细胞因子IL-2、IL-4和IFN-γ分泌(P0.01,P0.05),升高免疫球蛋白细胞IgA、IgM、IgG和补体C_3和C_4(P0.01)含量。上述结果表明,RPFRE能拮抗CY所致的脾脏、胸腺和肝脏的萎缩,提高免疫器官指数;高浓度RPFRE能干预CY损伤,维持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拮抗CY造成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分泌水平降低,从而对免疫抑制小鼠发挥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