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桔梗生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桔梗既是一种资源植物;又为常用中药,可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并供作菜肴,别具风味,颇受欢迎。不论药用或食用,多年来皆依靠采挖野生资源。近年来,由于荒原减少,再加上只采不育,野生资源日益枯竭,既使过去每年调出量很大的黑龙江省亦感紧缺!为此,我们自1981年以来,对桔梗的生物学进行了一些研究,希望对保护和发展这一资源,乃至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曾伟才 《蛇志》2004,16(1):76-77
蛇类在药用、食用及化工都有着广泛的用途,市场需求量大,价值高.然而,我国野生蛇类资源已逐年减少,野生蛇的规格、质量也逐年下降,人类利用蛇类资源必须靠人工驯养繁殖,把野生变为家养,才能满足人类对蛇类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食用观音座莲(Angiopteris esculenta)是独龙族(中国云南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重要的野生代粮植物,其地下部分可用于加工蕨粉以制作食物。为深入调查和记录独龙族利用食用观音座莲的传统知识,该文采用民族植物学的方法对食用观音座莲相关的传统知识进行调查和记录,并运用食品科学的方法对蕨粉的基本成分、形态、理化性质及糊化特性进行了深入探究。结果表明:(1)食用观音座莲在独龙族的传统生计中有多种用途,定量分析表明其食用用途的相对引用频率(RFC)远大于其他用途,说明食用是独龙族利用该植物最主要的方式。(2)独龙族使用传统方法采集食用观音座莲膨大叶柄基部和根茎加工并食用蕨粉主要原因是蕨粉中富含淀粉,其总淀粉含量为86.2%,并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3)蕨粉具有较好理化性质,其中冻融稳定性和凝沉稳定性较强,可用于冷冻食品和淀粉产品的生产、加工;回生值和衰减值远低于常见淀粉,说明其具有良好的热糊稳定性和冷糊稳定性且不易回生。综上表明,食用观音座莲蕨粉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能,通过人工栽培提高产量,有利于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和促进偏远地区乡村振兴。该研究为食用观音座莲后续的加工利用提供了...  相似文献   

4.
日本农林水产省从1987年开始对畜牧业(不限于猪)副产物的有效利用进行调查研究,作为1986年开始的“国产猪肉新用途开发事业”的一个部分。实施的是畜牧业副产品流通实况调查(国内、国外)以及畜牧业副产品的新用途的开发和研究。所谓畜牧业剐产品,是宰杀、解体的家畜除食用部分之外的一切产物。具体就是指内脏和骨、皮、血等,其中也包括供食用的部分,但现在实际上大部分是废弃的。如能从副产品制造出附加价值高的商品,就能降低国产肉类的价格,所以农林水产省致力于其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5.
鲸类被人们利用具有悠久历史,最初沿岸居民捕鲸以食用或他用为目的,而后随着工业的发展,鲸油的用途渐广,鲸体综合利用价值不断提高同时,现代化捕鲸技术不断提高,商业性捕鲸逐渐兴旺,并由沿岸转向远洋。由于各捕鲸国长期竞相滥捕,世界鲸类资源急剧减少,有些鲸种己濒临灭绝。我国的鲸类资源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国际捕鲸委员会(IWC)先后制定各项举措保护鲸类资源,  相似文献   

6.
宁夏野生食用植物资源的调查与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工作相结合,对宁夏野生食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与统计,建立宁夏野生食用植物资源数据库,并提出了宁夏野生食用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结果初步调查到宁夏野生食用资源植物共计74科186属348种10类,其中饮料及野果类植物与野菜植物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应该在这些野生食用资源植物中进行进一步的筛选,最终主要集中于人工驯化与栽培上。此外针对宁夏野生食用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面临的问题,需加强对宁夏野生食用植物资源状况的调查,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前面所做的基础研究上,筛选特色的野生食用资源植物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之后对筛选出的野生食用资源植物进行人工栽培等工作,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研究野生食用资源植物与其他栽培作物间作的模式,同时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收集珍贵濒危野生植物资源植物的种质资源,而对其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7.
湖南木通属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湖南省木通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发现,湖南木通属植物有2种及1变种,全省均有分布,在湘西武陵山、雪峰山区域海拔200~600m内分布最为广泛,其生境主要为疏林灌丛.用途为药用和食用,野生状态,蕴藏量正在逐年减少,应加以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云南各民族食用花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应用民族植物学的方法,对云南各民族食用的花卉作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发现云南各民族对植物花的食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喜爱,食用过程中的加工方法和烹调技巧都各不相同,食花的部位也有所选择,本文首次全面报道了云南的303种食用花卉,它们分别属于74个科,178个属。其中广泛分布或栽培的70种,热带地区118种,亚热带地区93种,温带及寒冷地区22种,本文还对食花的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不同民族之间食用花卉的异同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分析了食用花卉的开发利用前景,文末附云南少数民族食用花卉名录,包括拉丁名、当地名(含民族语名和汉语名),中文名、科名、分布地区、食用部位及食用方法,其它用途等。  相似文献   

9.
花生籽仁外观和营养品质特征及食用型花生育种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籽仁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是评价食用花生品种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对285个不同类型或来源的花生种质资源进行了籽仁外观和营养品质性状的检测和分析,旨在为食用型花生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按照植物学类型分析了各类型的8个外观性状和5个营养品质性状的分布。结果表明,我国花生种质资源包含丰富的外观性状变异类型,能够满足不同加工用途对原料的需求,但总体上高油酸、高蛋白和低脂肪资源类型偏少。借鉴美国等烤制花生仁和糖果花生的外观和营养品质特征及我国煮食和烤制花生的生产消费市场,提出了食用型品种选育亲本的策略和备选品种类型,烤制和糖果用途花生育种亲本选配应以普通型、中间型或珍珠豆型中粒农家品种或育成品种为骨干亲本,进一步改良高油酸、高蛋白和低脂肪等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10.
浅谈官山自然保护区的攀缘植物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标本鉴定和文献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对官山自然保护区的攀缘植物资源进行研究.目前共有攀缘植物34科,81属,138种(包括变种).按照其用途将这些植物划分为药用、观赏、食用、纤维、化工原料、油料、香料、饲料等8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民族植物学以人类传统植物学知识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些知识或经验是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不断产生和积累的,而且绝大多数经过了长期的实践检验. 近年来,对各地蔬菜,尤其是野生蔬菜的民族植物学调查研究日渐兴起,不仅从集市调查着手进行野生蔬菜的调查编目和社会经济价值的研究,而且逐步深入到蔬菜在食物结构中的地位、对当地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及人工驯化培育等方面[1-7].  相似文献   

12.
The effect of dietary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on the improve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and lipid profile was investigated in lean (Fa/-) and obese (fa/fa) Zucker rats, a model for 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Dietary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feeding for 4 weeks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plasma triglyceride in both lean and obese Zucker rats. Furthermore, dietary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markedly decreased both plasma cholesterol and fasting plasma insulin levels, an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postprandial glucose level at 30 min during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in obese Zucker rats. Although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e crude glucose transporter 4 protein level of obese rats fed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tended to increase when compared with that of obese control rats. Therefore, the present results suggested that dietary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may be useful in prevention and improvement of metabolic disorders characterized by hyperinsulinemia states such as 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syndrome X,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相似文献   

13.
调查分析湖南省南岳衡山藤本植物资源的特性与现状。该区野生藤本植物资源丰富,共有59科129属282种,大多具有重要的观赏与经济价值,主要有药用、食用、饲用、纤维、观赏等几大类;探讨了藤本植物在立体绿化中的应用方式与类型,并对今后开发利用野生藤本植物资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山茶属华东山茶(Camellia japonica)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从生殖生物学、细胞染色体、遗传多样性、育种方法、繁殖技术、化学成分、园林观赏价值、生态价值、食用、油用及药用价值等方面对华东山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华东山茶未来的育种方向和开发前景进行展望。将现代分子育种与传统育种手段结合运用,同时进一步深入挖掘华东山茶的油用和药用价值并对其合理地开发利用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因其富含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我国作为最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国,食用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也在逐年提高。为了更好地发展食用菌产业,迫切需要在传统的食用菌产业链,如优良品种选育及栽培生产中融入新技术。生物信息学作为一门研究分析生物生命结构的技术门类,通过运用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工具揭示了数据所蕴含的生物学意义,极大地促进了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也为食用菌更深入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本文从食用菌育种及种质资源调查、病虫害防治、基因组学、食用菌安全等几方面阐述了生物信息学在食用菌领域的具体应用,对生物信息学在食用菌及农业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促进食用菌研究和生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浙江瑞安红双林场共有维管植物167科538属1055种,其中已知有一定利用价值的资源植物715种,隶属于157科429属。按其性质和用途可分为材用植物、药用植物、油脂植物、纤维植物、淀粉植物、食用植物、芳香植物、栲胶植物、保健饮料植物、牧草及饲料植物、保护与改造环境植物、观赏植物、土农药植物、蜜源植物等14类,其中药用植物种类最为丰富。以常见药用植物234种为例,根据植物资源可利用量估量法估量当地植物资源利用前景,结果表明,其中46.2%的常见药用植物可利用量估量值在12以上,可供开发利用。文后提出红双林场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樊智丰  韩露  马长乐 《广西植物》2021,41(10):1755-1766
大头茶属(Polyspora Sweet)为山茶科常绿树木,共50种,主要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大头茶属植物均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可作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园林绿化树种,部分种类兼具食用和药用价值。该文在对大头茶属种质资源和应用情况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其系统演化及分类、繁殖特征、生理特性、生态习性、育苗技术、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未来应扩大大头茶属的研究范围和种类,加强种质资源搜集、系统发育、遗传多样性等研究,重点关注大头茶属的引种栽培与种质创新,充分发掘其药用价值,开展临床转化和药物研制工作,可为合理开发利用野生大头茶属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油瓜Hodgsonia macrocarpa,葫芦科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自20世纪初其食用价值被发现以来,各国科学家对其油脂组成、栽培利用进行了广泛研究。而油瓜的民族植物学系统研究则鲜为报道。本文运用关键人物访谈、小组讨论等民族植物学方法对油瓜的传统知识进行深入调查。本研究对西双版纳地区23个村寨的8个民族进行多次野外调查,记录民间传统利用数据,采集凭证标本。调查结果显示,油瓜的民族民间名多样;烤熟后的种仁被各民族所喜食;油瓜的根、茎、叶、果皮、种仁均可入药,主要用于肠道类疾病与皮肤类疾病的治疗。当地名称的多样性反映了各民族认识油瓜角度的差异,各民族间在油瓜食用知识方面较为一致,在药用知识上具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Hodgsonia macrocarpa, commonly known as lardfruit, is a perennial woody vine belongs to family Cucurbitaceae. Since the food value of its kernel was reported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increasing studies have been focused on the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the wild populations and chemical analysis of the edible kernel oils. While its ethnobotanical details about local nomenclaetures, gathering techniques, form of consumption and folk resouce management are left unclear. In this study we collected these ethnobotanical data from 8 ethnic groups by conducting field survey in 23 ethnic villages in Xishuangbana. Methods including key informants interview and group discussion were used for recording the traditional medicinal and culinary knowledge of lardfruit. The results show an unexpected diversity of their folk names, which indicate the long history of folk uses. The baked edible kernel is favored by all the 8 ethnic groups. The root, stem, leaf, fruit and seed are widely used as herbal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intestinal diseases and skin ailments. The diverse folk names and multiple medicinal uses practice among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indicate that they exploited this plant resource in various perspectives for culture, economic and social reas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