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省蚱科一新属一新种(直翅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采自广东省南昆山及龙头山的蚱科一新属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山大学昆虫研究所标本室。 扁角蚱属Flatocerus Liang et Zheng新属 头不向前突出。头顶宽与一只复眼等宽。颜面隆起在触角间向前突出。触角12节位于复眼下缘,近似丝状;近顶端五节明显侧扁扩大,似长方形。前胸背板屋脊形,上缘侧  相似文献   

2.
中国蚱科一新属一新种(直翅目:蚱总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整理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蝗虫研究室及中山大学昆虫研究所的蚱科标本中,发现一新属一新种,现报导如下: 拟汉蚱属Pseudohancockia,新属 体粗短,小型。全身具粗糙瘤突和皱纹。头顶宽短,其宽度约为一眼宽的2—3倍。颜面隆起在触角之间突出。触角极细,位于复眼下缘之下。复眼小,圆形,突出;侧单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蚱科一新属新种(直翅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哲民 《昆虫学报》1993,36(2):190-192
在整理云南省蚱科的标本中,发现有短翼蚱亚科(Metrodorinae)中一个新属、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蝗虫研究室。 拟双背蚱 Pseudamphinotus新属 体小型。头短,头顶极宽,突出于复眼前,其宽度为一复眼宽的3倍。颜面倾斜,在复眼之间略凹陷;颜面隆起分叉接近头顶,其分支在触角之间侧扁隆起,纵沟极宽。触角着  相似文献   

4.
安徽蚱总科一新种记述(直翅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裕文  郑哲民 《昆虫学报》1993,36(4):477-478
作者在整理采自大别山区蚱总科际本时,发现内有米蚱属(Mishtshenkotetrix Harz,1973)一新种,本属为国内首次记录,现记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山东大学生物系及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 突背米蚱 Mishtshenkotetrix gibberosa新种(图1—2) 雌性 小型。颜面近垂直,颜面隆起侧面观与头顶形成圆角形,在复眼之前明显凹陷,在触角之间向前突出,在中央单眼之下又明显凹陷;颜面隆起在中单眼以上具纵沟,在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扁角蚱属一新种(直翅目:蚱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记述采自海南岛保亭县的蚱科扁角蚱属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标本室。 海南扁角蚱,新种Flatocerus hainanensis sp. nov. (图1—3) 雌性 体小型,具小颗粒。头不向前突出。头顶宽稍宽于复眼的宽度。颜面垂直;颜面隆起在触角间向前突出,纵沟深,侧缘平行。复眼呈球状突出。触角位于复眼下缘,12节,近似丝状;近端部五节明显侧扁,各节呈长方形至长卵形;顶节尖细。前胸背板略呈屋  相似文献   

6.
记述采自广西大明山地区蚱科Tetrigidae台蚱属Formosatettix 1新种,即大明山台蚱Formosatettix damingshanensis Li, Deng & Zheng sp. nov.。本新种近似于大瑶山台蚱Formosatettix dayaoshanensis Zheng et Jiang, 1998,主要区别在于:新种体小,♂10–10.5 mm, ♀10.5–11 mm;头顶明显突出于复眼前缘之前,前缘弧形;颜面隆起纵沟在触角之间的宽度与触角基节等宽;前足股节下缘具2齿突,波状;后足跗节第1节长度为第2、3节之和的1.5倍。模式标本保存在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7.
中国蚱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整理广东省海南岛尖峰岭地区的蚱科Tetrigidae标本时,发现有二新种及国内新纪录,现报导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山大学昆虫研究所。海南盔蚱Deltonotus hainanensis,新种 雌性:体小型。颜面垂直,颜面隆起在触角之间部分较宽,侧面观略突出。头顶不突出,无中、侧隆线;头顶的宽度约为一个复眼宽度的1.5倍。触角丝状,细,着生在复眼下缘之间。复眼近圆形,突出。侧单眼位于复眼近中部。前胸背板呈尖锐的屋脊形,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蚱科一新属新种(直翅目:蚱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蚱科一新属一新种。新属,微翅蚱属Alulatettix gen nov.的主要特征是前胸背板强烈隆起呈屋脊形,前胸背板侧片后缘具二凹陷,前、后翅甚微小。其模式种为云南微翅蚱Alulatettix yunnan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9.
武陵山希蚱属一新种(直翅目:蚱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云珍 《昆虫学报》1999,42(2):199-201
报道了中国武陵山地区蚱科,希蚱属Xistrella Bolivar一新种:湖南希蚱Xistrella hunanensis Wang新种,并附中国希蚱属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三棱角蚱属Tripetalocera Westwood, 1834 中国新记录属 体小型,狭长,具皱纹。头顶在触角间突出,端部纵裂。复眼大而突出。触角位于复眼下缘之间,超过肩角甚多,8—11节,基部两节短,球形或圆柱形,其余各节三棱形,末节特别细小。前胸背板覆盖整个身体,背面具较大的瘤状突起,侧片具或不具侧刺。前翅细  相似文献   

11.
我国蚱科一新属二新种记述(直翅目:蚱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哲民 《四川动物》1994,13(1):146-149
本文记述采自广西和吉林省蚱科一新属二新种.即拟真长背蚱属Euparatettixoides gen.nov.,广西拟真长背蚱Euparatettixoides guangxiensis sp.nov.及粗瓣蚱Tetrix grossovalvus sp.nov.。  相似文献   

12.
记述安徽西南地区波蚱属1新种,即安徽波蚱Bolivaritettix anhuiensis sp.nov.,该新种近似于宽顶波蚱B.lativertex(Brunner von Wattenwyl,1893),主要区别:1)头顶宽为1眼宽的1.85(♂)–2(♀)倍,侧缘呈圆弧形弯曲;2)侧单眼着生于复眼前缘下部1/3处;3)触角着生于复眼下缘之下;4)雄性中足股节基部向端部收缩,其从基部到端部的宽度为前翅能见部分宽度的1.0–0.85倍。模式标本保存于淮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标本室。  相似文献   

13.
郑哲民  欧晓红 《昆虫学报》2011,54(7):838-842
拟科蚱属Cotysoides建立于2000年, 该属的主要特征为体小型; 头顶前缘突出于复眼之前; 触角丝状, 着生于复眼前缘下1/3处; 前胸背板背面密具小瘤突; 中隆线波状, 形成一连串小突起; 后突不超过后足股节顶端; 前胸背板侧片外翻, 后角顶平截; 后翅不达后突顶端; 后足跗节第1节长于第3节。本文记述拟科蚱属6种, 包括1新种, 即断隆拟科蚱Cotysoides interruptus sp. nov. 该新种近似于广西拟科蚱Cotysoides guangxiensis Zheng et Jiang, 2000, 主要区别为: 1)头顶为一眼宽的1.5倍; 2)前胸背板侧片前角钝角形; 3)后翅伸达后足股节膝部; 4)中足股节宽狭于前翅宽; 5)雌性下生殖板后缘中央三角形突出。附有分种检索表、 分布及文献引证。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及西南林业大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记述了作者采自云南省西双版纳勐养的袖蜡蝉科Derbidae国内一新记录属和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 小袖蜡蝉属Rhotanella Fennah,中国新记录Rhotanella Fennah,1970,Nat.Hist.Rennell Isl.,6(64):67;Rhotanella,Zelazny,1981,Pacif.Ins., 23(3-4):275. 模式种:Rhotanella thy rssi Fennah,1970,Nat.Hist.Rennell Isl,6(64):68. 头顶背面狭三角形,顶和额相连呈圆形。额两侧脊在端部不分开,触角下突起和前胸背板在肩板复眼之间的短纵脊很发达。触角长略大于宽。喙短,不达到或刚达到后足基节。前翅宽,卵圆形,前缘有1个较长,2个中等长和2个较短的前缘室,第二、三  相似文献   

15.
我国蚱科一新属二新种记述(直翅目:蚱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采自广西和吉林省蚱科一新属二新种,即拟真长背蚱属Euparatet-tixofdesgen.nov.,广西拟真长背蚱Euparatettixoidesguangxiensissp.nov.及粗瓣蚱Tetrixgrossovalvussp.nov.。  相似文献   

16.
蚱科(Tetrigidae)在我国的种类,以往报道不多。作者在整理陕西师大生物系所存蚱科的标本中,发现有一新种,现报道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大生物系。 云南瘤蚱Thoradonta yunnana新种 雌性 小型,体上密具细颗粒和瘤突。头短,头顶宽,近方形,其宽度为一个复眼宽的2倍,中隆线在前缘处略突出,侧面观略突出于复眼之前;颜面隆起侧面观呈波状,在一对侧单眼间凹入,在触角间凸出,具中央纵沟。复眼近圆球形,突出。触角丝状。前胸背板  相似文献   

17.
广西南部地区蚱总科一新属和七新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记述采自广西南部地区蚱总科一新属七新种,即横刺郑蚱Zhengitettix transpicula sp.nov.,拟奇蚱属Miriatroides gen.nov.,方顶拟奇蚱Miriatroides quadrivertex sp.nov., 长背蟾蚱Hyboella longinota sp.nov.,二瓣庭蚱Hedotettix bivalvatus sp.nov.,防城柯蚱Coptotettix fangchengensis sp.nov.,桂南蚱Tetrix guinanensis sp.nov.,波股悠背蚱Euparatettix sinufemorali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18.
记述采自广西东部地区蚱属(Tetrix Latreille)1新种:象州蚱(Tetrixxiangzhouensis sp.nov.),并首次报道罗城波蚱(Bolivaritettix luochengensis Deng,Zheng et Wei)的雄性个体.新种象州蚱(Tetrix xiangzhouensis sp.nov.)近似于富川蚱(Titri fuchuanensis Zheng,1998),主要区别为:(1)头顶与一眼等宽或略狭于:一眼宽;(2)头顶前缘不突出于复眼之前:(3)触角中段一节长为宽的7-8倍;(4)沟前区侧隆线略向后收缩:(5)后突到达后足胫节的2/3处;(6)前、中足股节卜缘具细毛.  相似文献   

19.
蛙蝗属Ranacris You et Lin,新属 体形中等,具细密刻点。头短于前胸背板;在触角之间明显呈圆形向前突出,中间具纵沟;后有一条明显的短横隆线;头侧窝略呈三角形。颜面侧面观明显地向后倾斜;颜面隆起头顶向前倾斜,端部圆形;头顶隆线之复眼椭圆形,稍突出。触角丝状,到达  相似文献   

20.
澳汉蚱属一新种(直翅目:蚱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澳汉蚱属的建立作了简要的介绍,列出该属的种检索表,报道了一新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