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用于诊断异位妊娠的检出率与准确率,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异位妊娠患者17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考组,每组87例。参考组应用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予以诊断,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比较两组的检出率与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检出率为96.5%,明显高于参考组(86.2%,P0.05);观察组的准确率达97.6%,明显高于参考组(85.7%,P0.05)。在对大病灶的诊断中,两组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病灶诊断中,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7.6%,明显高于参考组(76.9%,P0.05)。观察组在胎囊型和飘浮型中的诊断率均明显的高于参考组(P0.05);在包块型的诊断中,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相比,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应用于异位妊娠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与准确率,尤其针对一些较小的病灶诊断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ECG)与冠脉造影术(CAG)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冠心病患者,入院后先行CAG,后经ECG检查,通过CAG检查的冠脉狭窄程度、冠脉病变支数与ECG检查结果的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冠心病诊断结果,评价ECG与CAG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CAG诊断冠心病的阳性诊断率82.0%,ECG诊断冠心病阳性诊断率为79.0%,两组阳性诊断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ECG对三组冠心病患者的灵敏度分别为65.0%,92.6%,96.9%,冠脉狭窄程度50%-70%时,灵敏度低于其他两组(P0.05)。经CAG诊断为冠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患者,采用ECG诊断时,组间灵敏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G多支病变冠心病患者容易出现漏诊、误诊情况,CAG与ECG诊断灵敏度相当,可直观反映冠脉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3.
《蛇志》2018,(1)
目的分析CT和MRI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2月我院接诊经脑脊液常规检查后确诊的47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的CT检查和MRI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及其诊断价值。结果 CT检查显示,47例患儿中,37例患儿的检查结果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78.72%;MRI检查显示,47例患儿中,44例检查结果呈阳性,阳性检出率为93.62%。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T检出多发病灶29例,占比61.70%;MRI检出多发病灶33例,占比70.21%。MRI检查的诊断率明显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多发病灶的检出效果更好,相比于CT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腔内三维超声与宫腔镜检查对残角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疑似残角子宫畸形的患者,分别行腔内三维超声和宫腔镜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三维超声的灵敏度与宫腔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检查阳性检出率80.65%,阴性检出率19.35%,宫腔镜检查阳性检出率59.68%,阴性检出率40.32%,两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98,P0.05)。结论:腔内三维超声诊断残角子宫畸形具有无创、操作简便的特点,但是漏诊率高于宫腔镜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乳腺肿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彩色多普勒诊断的100例乳腺肿瘤患者,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病理类型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二维声像图检查。结果:100例乳腺肿瘤患者诊断准确率为77.0%(77/100)。54例乳腺癌患者病灶内部以及病灶周边进行血流信号检出率为100%,纤维腺瘤组46例患者血流信号检出率为87.0%,两组患者血流信号检出率(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对于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2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其超声显像结果与病理资料,并分析影响前列腺癌诊断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280例患者,前列腺癌检出率为39.64%(111/280),根据患者年龄分为4组,组间前列腺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0例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level,PSA)水平患者,前列腺癌检出率为34.17%(82/240),根据PSA分为5组,组间前列腺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8例经直肠超声检查前列腺体积患者,前列腺癌检出率为37.90%(94/248),根据前列腺体积分为2组,组间前列腺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疑似前列腺癌诊断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术,具有积极的意义,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总结胶囊内镜临床应用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镜室2009年7月-2011年4月67例行胶囊内镜检查患者的检查结果,结合其中32名患者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结果及手术病理,分析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的检出率,诊断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总结胶囊内镜检查时的注意事项。结果:1例胶囊内镜操作失败,66例受检者检出率80.3%,诊断率为66.7%,发现病变中血管病变为主要诊断,占62.1%,其次为肠道占位(息肉、肿瘤)为14.6%,克罗恩病占10.9%,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检查中安全,无创,诊断率较高,临床胶囊内镜检查时建议充分肠道准备,实时监控及结合双气囊小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颈部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咽异感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98例咽异感症患者临床资料,按诊断所用不同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X线片检查,观察组54例在其基础上行颈部CT扫描与多平面重建,比较两组诊断准确情况及两种检查方法在各颈部病变中的检查情况。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96.30%显著比对照组63.64%高(P0.05);两种检查方法在颈部囊肿(肿瘤)、颈椎病(颈部外伤)中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CT扫描多平面重建在颈部感染、甲状腺病变中的检出率均比X线片检出率高(P0.05)。结论:颈部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在咽异感症诊断中具较高应用价值,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且诊断更为细致,可检出各种颈部病变情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在不可触及乳腺包块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临床不可触及但超声提示为乳腺包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在高频超声引导乳腺病灶体表定位下行乳腺病灶切除术,40例在高频超声引导导丝定位下行乳腺病灶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前定位时间、手术时间、切除组织量/肿物组织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病理诊断及术后超声随访情况。结果:与体表定位组比较,导丝定位组定位时间显著延长(P0.05),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切除组织量/肿物组织量显著减小(P0.05)。体表定位组出现2例切口感染,5例血肿,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表定位组良性48例(96.0%),恶性病灶2例(4.0%)。导丝定位组良性病灶36例(90.0%),恶性病灶4例(10.0%)。两组病理诊断为良/恶病灶的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超声随访6~12个月,病灶切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精确,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对正常乳腺组织的破坏,可作为行不可触及乳腺包块切除术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患者血糖、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T2DM合并CHD患者上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在原饮食、运动疗法及降压、降糖治疗方案不变的条件下,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研究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与降脂通脉胶囊治疗。检测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BG)、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CE)-1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FBG、2h PB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G、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TG、TC、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血清C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降脂通脉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改善T2DM合并CHD患者的血脂和血管内皮功能,但不会进一步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究长程运动诱发试验(exercise test, ET)的两种方法在诊断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价值比较。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3月我院住院和门诊的72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根据ET检测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ET检测在运动后即刻、运动后的10、20、30、40、50、60 min的双侧尺神经进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波幅和ET阳性率;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指标,分析两组ET诊断价值。结果:两组的ET检测的阳性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波幅降低百分比在运动后即刻以及运动后的10、20、30、40、50、60 min对比无差异(P>0.05),在20 min后观察组波幅降低百分比趋势稍比对照组慢。临床诊断结果阳性68例,阳性率为94.44 %。观察组ET检测的特异性为50.0 %,灵敏度为88.23 %,对照组ET检测的特异性为25.0 %,灵敏度为80.88 %,观察组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长程运动诱发试验是低钾型周期性麻痹诊断中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之一,且运动持续50 s,休息10 s,只做1个循环的方法,简单、快捷,可供临床诊断时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上皮钙黏蛋白(sE-cadherin)、早期前列腺癌抗原-2(EPCA-2)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潍坊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7月期间经病理证实的50例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组)以及5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增生组)展开回顾性研究。100例研究对象均完善了MRI检查并测定血清PSA、EPCA-2、sE-cadherin水平,分析两组患者的MRI影像学特征,比较两组患者的PSA、EPCA-2、sE-cadherin水平以及各项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性差异。结果:前列腺癌的MRI影像学特征为病灶主要位于外周带,外周带T2W呈低信号,病变侵及包膜、膀胱及周围组织具有T1加权消失或者不对称,具有信号异常、肌肉增厚的表现,盆腔淋巴结转移具有淋巴结部分融合或增大表现;前列腺增生的MRI影像学特征为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并且中央带增生、不均匀信号结节;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前列腺体积增大。相比于前列腺增生组,前列腺癌组患者的PSA、sE-cadherin、EPCA-2水平明显更高(P<0.05)。MRI、PSA、sE-cadherin、EPCA-2四项联合鉴别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的诊断符合率为96.00%,明显高于四项单独诊断的88.00%、79%、81%、82%(P<0.05)。结论:MRI联合PSA、sE-cadherin、EPCA-2鉴别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性较高,具有作为临床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指导方案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定点超声检查(FAST)对急诊腹部闭合性创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接受诊断的10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对所有患者先采用CT扫描检查后采用FAST,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优越性。结果:两组检查结果在肾损伤、肝破裂、脾破裂、腹膜后血肿以及空腔脏器破裂五个单项检查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检查结果总数上,FAST的符合率显著高于CT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漏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AST的诊断时间和误诊率明显都低于CT扫描,且检出率明显高于CT扫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ST较CT扫描的诊断时间更短,准确率更高,漏诊率以及误诊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癌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及其与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15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根据病理结果提示包膜侵犯情况可分为侵犯组(86例,55.13%)与未侵犯组(70例,44.87%);另外根据病理结果提示淋巴结转移情况也分为转移组(92例,58.97%)与未转移组(64例,41.03%)。术前均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以及血清HMGB-1、sIL-2R水平检测。比较常规超声、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并分析其与血清HMGB-1、sIL-2R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癌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癌包膜侵犯的准确性、敏感度显著高于常规超声(P<0.05),而两种检查方式之间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P<0.05)。甲状腺癌包膜侵犯组、淋巴结转移组的血清HMGB-1、sIL-2R水平分别显著高于未侵犯组、未转移组(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癌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诊断价值,而与血清HMGB1、sIL-2R水平具有相关性。因此,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以及血清HMGB1、sIL-2R水平检测对甲状腺癌患者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有一定提示作用,可对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曲鑫  赵爽  郑娜  金梅  刘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1):4083-4087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KMB的即时检测技术在急诊科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10月至2013年8月于我急诊科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验室检测肌钙蛋白I、CKMB,实验组采用急诊科即时检测方法检测肌钙蛋白I、CKMB。对比两组患者从就诊到确诊的时间、住院天数、治愈率、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确诊时间为(25.5±5.6)min,住院天数为(9.89±1.5)天,治愈率为80.8%,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为15.4%。对照组患者的确诊时间为(66.8±10.0)min,住院天数为(12.6±2.5)天,治愈率为56.0%,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为32.0%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死亡率分别为12%和3.8%,无明显差异。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肌钙蛋白I、CKMB的即时检测对于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确诊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心功能不全发生率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FRD特殊染色技术(FRD)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结果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我院就诊宫颈疾病筛查者30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FRD和液基细胞学检测,两种检测有一项提示阳性则行阴道镜病理检测,以病理检测为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价值。结果: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筛查中两种检测方法敏感度分别为87.6%、84.0%,特异性分别为69.0%、63.3%,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9.7%、75.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9.2%和78.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7%和71.4%,Kappa值为0.56和0.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RD与液基细胞学检测筛查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效果相似,但是FRD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在直肠癌的诊断以及分期方面,CT与MRI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经过病理检测,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个实验组,其中一组采取CT成像方法,另一组患者采取MRI成像。并记录在不同的分期中CT及MRI的应用价值。CT诊断包含了常规CT平扫以及CT增强扫描,MRI诊断包括轴位DWI、T2W1冠状位以及矢状位、轴位T1WI、轴位T2WI的图像。结果:在直肠癌的诊断中,CT诊断的T分期与病理性T分期差异不大,其准确率为70.0%。MRI诊断的T分期和病理性T分期差异极小,其准确率为85.0%。CT诊断的N分期与病理性N分期差异不大,准确率为72.5%;MRI诊断的N分期与病理性N分期差异较小,其准确率为87.5%。CT诊断的T分期以及N分期的准确率与MRI诊断的T分期以及N分期的准确率之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直肠癌的术前诊断以及局部分期中,MRI诊断与CT诊断相比,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应用于病毒性脑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5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5例,常规脑电图(REEG)组采用常规脑电图检查,动态脑电图(AEEG)组采用动态脑电图检查;观察并记录脑电图异常率,不同程度病情脑电图异常率的例数,评价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度。结果:AEEG组检出的脑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REEG组(P0.05)。不同程度病情脑电图检出的患者比例,两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0.085,P0.05)。REEG组中,轻度与中度病毒性脑炎检出率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与重度病毒性脑炎检出率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病毒性脑炎检出率明显高于轻度(P0.05)。AEEG组中,轻度与中度病毒性脑炎检出率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病毒性脑炎检出率明显高于中度和轻度(P0.05),AEEG组重度病毒性脑炎检出率明显高于REEG组(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对于病毒性脑炎具有极好的检出率,灵敏度高,适用于病毒性脑膜炎的早期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在未扪及肿块乳腺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乳腺科收治的未扪及肿块乳腺癌患者92例,回顾性分析92例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钼靶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相印证,对比不同的检查方法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结果:单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单纯钼靶机检查诊断准确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机检查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和单纯钼靶机检查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能够明显提高未扪及肿块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