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角苔类在苔藓植物门中的系统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苔藓植物是植物界中由水生向陆生过渡,以孢子繁殖为主要方式的一大类群。全世界约有23000种,遍布于各大洲。关于苔类植物门的分纲,有几种不同的观点,但分歧较主要的集中在角苔类植物的系统位置上。本文综合各学者的意见提出一些肤浅的认识,供大家讨论。通常对苔藓植物门(Bry0phyta)的分纲,植物学界大都沿用了最初的观点,多强调苔藓植物营养体的形态结构,将苔藓植物门分为两纲,即苔纲(Hepaticae)和藓纲(Musci)。这里,藓纲的名称是直接采用了拉丁词中藓类的名称(Muscus,PL musci)。目前藓纲(Bryopsida)的划分界线是由德国植  相似文献   

2.
地钱与毛地钱及葫芦藓与墙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地钱与毛地钱及葫芦藓与墙藓容易混淆当前凡师范院校(含本科、专科)生物系使用的植物学中苔藓植物门内容:讲解苔纲代表植物即为地钱,在苔纲分类知识中没有引入毛地钱;讲解藓纲代表植物为葫芦藓,在藓纲分类知识中没有引入墙藓,造成师范院校毕业生缺乏对毛地钱、墙...  相似文献   

3.
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 Hedw.)是常见的苔藓植物。无论在郊外或市区,只要是有机质丰富而阴湿的土壤上,都容易找到。它们分布广泛,井具有藓类植物的典型特征,故在植物学教学中都将葫芦藓做为苔藓植物门中藓纲植物的主要代表来介绍。葫芦藓的生活史具有两个世代,即配子体世代和孢子体世代,配子体世代开始于孢子,孢子先萌发为绿色的丝状体,叫做原丝体,再由原丝体的若干部位上产生许多芽体,每个芽体长成一株具有茎叶的植物体。又  相似文献   

4.
驯鹿是环北极动物,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苔原、山地和林区。目前,已知世界驯鹿分为11个亚种,现存9个亚种,灭绝2个亚种。我国的驯鹿是外来种,属于西伯利亚森林驯鹿。我国驯鹿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地区,耐寒力极强,喜潮湿和低洼地,怕热,夏季主要是以植物嫩叶和矮小灌木为食;冬季由于食物资源的匮乏,再加上天气比较寒冷,主要以地衣植物和苔藓植物为食(主要是因为苔藓植物体内含有的较高浓度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花生四烯酸可以提高动物的御寒能力)。所食用的苔藓植物主要有赤茎藓属、曲尾藓属、皱朔藓属、毛叶苔属、对齿藓属和桧叶金发藓。经当地鄂温克族人民介绍,驯鹿喜欢生活在苔藓植物密集、较湿润的地区。考察时,在苔藓植物稀少地区,很难找到驯鹿采食的痕迹,而在苔藓植物丰富的地区,采食痕迹特别明显。由此可知,苔藓植物的分布直接影响着驯鹿的活动范围。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及人类活动,致使苔藓植物的生境遭到严重破坏,苔藓植物的分布明显受到了影响,导致驯鹿的分布发生了变化。自70年代到90年代,驯鹿的活动范围从800万hm2缩小至50万hm2。内蒙古阿龙山地处大兴安岭西坡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1°12'16″~122°44'03″;北纬51°34'03″~52°05'10″,面积大约为357 427 hm2,植被资源十分丰富,是驯鹿活动最频繁的地区。2012—2014年在该地区进行多次考察,并且采集了大量的苔藓植物,经鉴定,共统计出该地区苔藓植物共有59种,苔纲2科2属3种,藓纲20科28属56种。苔藓植物中仅含有一种植物的科比较少,共7科(叶苔科Jungermanniaceae、小曲尾藓科Dicranellaceae、珠藓科Bartramiaceae、木灵藓科Orthotrichaceae、湿原藓科Calliergonaceae、白齿藓科Leucodontaceae、泥炭藓科Sphagnaceae),占总科数的31.82%;仅含一种的属共有17属,占总属数的56.67%;单属科有14科,占总科数的63.64%。其中优势科为曲尾藓科Dicranaceae,优势属为曲尾藓属Dicranum。  相似文献   

5.
苔藓植物提取液对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5种苔藓植物配子体的水提液分别培养5种作物种子.实验结果显示;羊角藓(Herpetipheuron toccoae)、山羽藓(Abietinella abietilla)、塔藓(Hylocomium splendens)、细叶金发藓(Polytrichum longisetum)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大豆(Glycine max)、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菜豆(Phaseolus vulgaris)种子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温带光萼苔(Porella platiphylla)则对上述5种作物种子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原因可能是藓类与苔类配子体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或内源激素不同,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是我国中古时期东北地域规模最为宏大的遗址,也是展现唐代都城整体风貌的罕见大遗址,具有不可替代的科考价值。为全面掌握遗址核心保护区宫城址苔藓植物多样性,在9个样点设置45个样方共采集216份标本,采用Excel 2010和R语言3.5.1软件统计苔藓植物的物种组成、生境类型及相似性系数、α多样性指数和水分生态类型,结果如下:(1)样方内共记录苔藓植物35种,其中苔纲1种,藓纲7科17属34种;优势科为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丛藓科(Pottiaceae)、真藓科(Bryaceae)和绢藓科(Entodontaceae);优势种为长帽绢藓(Entodon dolichocucullatus S.Okam.)、尖叶青藓(Brachythecium coreanum Card.)、北地扭口藓(Didymodon fallax Hedw.)等。(2)生境类型主要为墙面生(40.00%)和石生(28.89%),其次为土生(17.78%)和树附生(13.33%);墙面生与石生物种相似性最高(38.71%),树附生与其他生境物种相似性为零。(3)α多样性指数为墙面生>石生>土生>树附生。(4)水分生态类型只有旱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湿中生植物,以中生植物占优势(51.43%)。研究结果将为遗址的有效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力  周锦超 《广西植物》1998,18(2):97-99
研究了部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和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无于1995年两次联合采 标本,本文报道了绒苔科和拟平藓属为香港苔藓植物新记录,分别基于绒苔和钝叶拟平藓。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部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和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于1995年两次联合采集的标本,本文报道了绒苔科和拟平藓属为香港苔藓植物新纪录,分别基于绒苔(广义)和钝叶拟平藓。  相似文献   

9.
苔藓植物的染色体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苔藓植物是高等植物中生活史最为特殊的一个类群,其配子体高度发达,支配着生长和繁殖,孢子体寄生于配子体上,居次要地位。随着细胞学的发展,苔藓植物染色体的多样性被揭示,为探讨种间和类群间的分类及系统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师雪芹  王健 《生物多样性》2021,29(6):798-159
物种名录是一个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本底性资料, 及时更新生物物种名录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促进基础数据共享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及时总结安徽省苔藓植物的分类学研究成果, 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收集和分析, 整理出安徽省苔藓植物名录。结果显示, 安徽省共有苔藓植物95科253属777种, 其中角苔类3科3属3种, 苔类36科62属185种, 藓类56科188属589种。种数多于25的科为青藓科、细鳞苔科、丛藓科、真藓科、灰藓科、提灯藓科、白发藓科、绢藓科和蔓藓科。种数多于15的属为青藓属(Brachythecium)、真藓属(Bryum)、绢藓属(Entodon)、光萼苔属(Porella)、羽苔属(Plagiochila)、灰藓属(Hypnum)、凤尾藓属(Fissidens)、棉藓属(Plagiothecium)和耳叶苔属(Frullania)。区系成分组成上, 安徽苔藓植物以东亚成分占优势, 达到44.40%, 温带成分占31.53% (其中以北温带型最多, 占25.61%), 热带成分占18.92% (其中以热带亚洲成分最多, 达到10.30%)。安徽省共有中国特有苔藓55种, 濒危种1个, 易危种8个。安徽苔藓植物调查呈现出地区不均衡性, 建议在广泛调查的同时加强名录修订和专科专属研究, 对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时空变化下物种多样性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前的中学生物学课本和师范学校生物学教材中 ,有关苔鲜植物门的主要特征叙述中讲到“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欠妥 ,容易和维管植物真正含意上的茎、叶概念混淆 ,若把苔藓植物的茎、叶称为拟茎、拟叶更为恰当。苔藓植物的营养体 (配子体 ) ,大多数种类在外形上有类似茎、叶的分化 ,但不为真正的茎叶。茎虽然可分成表皮、皮层和中轴三部分 ,但无明显的组织分化和分工 ,少数结构复杂的类型如提灯藓属、金发藓属中轴部分出现了输导束和所谓导水细胞 ,“类韧皮细胞”,但还是没有出现类似于维管植物中普遍存在的木质部 (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采自于景宁畲族自治县的2331份苔藓植物的鉴定研究,发现该县有苔藓植物80科194属451种(包括种以下分类单位),其中包括浙江省新记录属2个,分别是疣毛藓属(Leratia Broth.)和拟小锦藓属(Hageniella Broth.),浙江省新记录种30个。该区系优势科主要包括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34种)、灰藓科(Hypnaceae,23种)、丛藓科(Pottiaceae,22种)和提灯藓科(Mniaceae,22种)等16个,优势属主要包括羽苔属[Plagiochila(Dumort.) Dumort.,14种]、青藓属(Brachythecium Bruch & Schimp.,14种)、凤尾藓属(Fissidens Hedw.,13种)、灰藓属(Hypnum Hedw.,11种)和耳叶苔属(Frullania Raddi,10种)等25个;单种属和寡种属较多,但特有现象不明显;土石生、土生和树生群落为主,水生群落较为稀少;区系主体由东亚分布成分、热带分布成分和温带分布成组成主体,呈现出明显的东亚色彩和热带向温带过度的特点。研究旨在摸清景宁畲族自治县苔藓植物本底资源,为该地区苔藓植物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以期能够为浙江省乃至中国苔藓植物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苔藓植物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伟政   《广西植物》1999,19(2):121-123
报道了湖南苔藓植物7种新分布,即欧耳叶苔、软枝绿锯藓、刺叶桧藓、云南毛齿藓、卷叶牛毛藓、疏叶小曲尾藓和陕西小曲尾藓为湖南新纪录。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通过采集、鉴定和测量苔藓植物标本并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贵州省月亮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的垂直分布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月亮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共有69科147属374种,苔藓植物呈明显的带状分布;不同海拔苔藓植物科属种所占的百分比均呈先升高后降低,优势科灰藓科( Hypnaceae)和细鳞苔科( Lejeuneaceae)和优势属凤尾藓属( Fissidens)、耳叶苔属( Frullania)、真藓属( Bryum)、疣鳞苔属( CoLoLejeunea)和细鳞苔属( Lejeunea)内种数在不同海拔也呈相同趋势;该地区苔藓植物石生群落和土生群落分布最广,木生群落次之,水生群落分布最少;苔藓植物雌雄异株数量在不同海拔均比同株数量多,比例约为7∶3;随着海拔升高,多种不利环境使长柄绢藓( Entodon macropodus)的叶片显著变小、叶长与叶宽的比显著增大,叶片由卵圆形变为卵状披针形,孢蒴极显著缩短、孢子直径显著增大,孢子的产量逐渐减少,不利苔藓植物的繁殖,蒴柄显著增长,有利于孢子的传播,体现了苔藓植物在不同的海拔的适应性。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苔藓植物的分布及环境适应性提供了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15.
对于苔藓植物DNA条形码研究来说,目前已提议的可用片段只有rbcL和trnH-psbA,并且均具有一定局限性.本文基于GenBank中3,365条rps4序列,利用遗传距离法和分子系统学方法评价它作为苔藓植物候选条形码的可行性.结果显示:(1)rps4序列覆盖了藓纲96%的科和苔纲88%的科,具有通用性;(2)rps4物种分辨能力为73.0%,并且它在6个序列最丰富的苔藓植物属(Plagiochila,Tortula,Plagiomnium,Pyrrhobryum,Pogonatum,Grimmia)内的物种识别能力均高于rbcL-a在同属中的分辨能力;(3)GenBank中已经积累了大量已知物种米源的rps4序列,可为DNA条形码物种鉴定提供一个参考数据库.因此,本文建议将rps4作为苔藓植物候选DNA条形码.尤其是当rbcL和trnH-psbA在某个具体类群中无法取得理想的物种识别效果时,rps4可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16.
高等植物的生活史中全部具有世代交替现象。在苔藓植物中是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在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中是孢  相似文献   

17.
对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个桫椤植物样方苔藓植物进行采集,共获165份标本。经鉴定分析,有苔藓植物26科37属61种,其中苔类植物8科10属16种,藓类植物18科27属45种;优势科有5个,分别是齿萼苔科、白发藓科、凤尾藓科、毛锦藓科、灰藓科;优势属有5个,分别是白发藓属Leucobryum、梳藓属Ctenidium、曲柄藓属Campylopus、凤尾藓属Fissidens、异萼苔属Heteroscyphus;苔藓植物种类较丰富的样方多位于沟边、沟谷潮湿的地带,在草本、蕨类、小灌木等小型植物少、桫椤植物幼苗少及腐殖质层厚的环境中,苔藓植物分布也较多;生境分析结果显示,石生基质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85.25%。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兴凯湖沼泽地苔藓植物群落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夏在黑龙江兴凯湖沼泽地中随机选取47个1m×1m样方,进行苔藓植物及相应维管植物群落调查,并测量记录环境因子,以分析苔藓植物多样性,探讨影响苔藓植物生长与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所调查的沼泽地中共有苔藓植物5科、6属、7种,其中粗叶泥碳藓(Sphagnumsquarrosum)和中位泥碳藓(S.magellanicum)为优势种。CCA分析结果显示,粗叶泥炭藓和中位泥炭藓多分布于水位埋深大的生境中,且前者常出现于以细叶苔草(Carexrigescens)为主的群落中,而后者则主要出现于以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小叶章(Deyeuxiaangustifolia)为主的群落中;中位泥炭藓能生长于沼泽地pH4·4~6·5的所有生境中,粗叶泥碳藓则局限生长于pH5·3左右的生境中,而大湿原藓(Calliergonellacuspidata)、万年藓(Climaciumdendroides)、地钱(Marchantiapolymorpha)和镰刀藓(Drepanocladusaduncus)等4种苔藓植物生长于水体pH值为6·3左右的生境中。研究认为,沼泽地的水位埋深、水pH值和维管植物群落特征是影响这7种苔藓植物生长和分布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9.
刘艳  皮春燕  田尚 《生物多样性》2016,24(2):244-662
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35个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之一, 但苔藓植物的相关研究仍是空白。本文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基础上, 记录该保护区苔藓植物57科141属390种, 其中苔类21科31属82种, 藓类36科110属308种, 新增重庆市苔藓植物新记录80种。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科(种数≥ 10种)分别是青藓科、丛藓科、灰藓科、真藓科、提灯藓科和曲尾藓科, 共占总种数的41.03%。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属(种数≥ 10种)分别是青藓属(Brachythecium)、真藓属(Bryum)、绢藓属(Entodon)、光萼苔属(Porella)和耳叶苔属(Frullania), 共占总种数的15.64%。在海拔1,000-2,480 m之间, 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呈现随海拔升高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其中, 在海拔1,200-1,600 m段物种最为丰富, 建议将这一地带进行优先保护。  相似文献   

20.
基部藓类是稳定地处于藓类系统发育树基部的类群.它包括7纲,2亚纲,10目,10科,34属,637种.基部藓类虽然只占藓类种类的5%,但由于其内部各类群孢子体形态极为丰富,因此对于理解整个藓类植物的系统发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48个种(36个藓类、4个维管植物、2个角苔、4个苔类和2个藻类)的9个DNA片段(NU:26S,18S; MT:nad5,cox1; CP:rbcL,rps4,cp-LSU,cp-SSU,atpB)进行分子系统学分析,综合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最大简约法(most parsimony)和贝叶斯分析(Bayesian inference)方法的建树结果,理清了前人研究中存在冲突的类群之间的关系并为已确定的关系提供了更高的支持率.研究结果如下:(1)藻苔纲和泥炭藓纲互为姐妹类群,处于整个藓类的最基部;(2)黑藓纲与黑真藓纲互为姐妹类群(3)长台藓纲和具齿藓类组成单系;(4)四齿藓纲是所有具齿藓类的基部类群;(5)烟杆藓亚纲处于真藓纲的最基部,其次是短颈藓亚纲.以上结论在分子系统树上得到了很高的支持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