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JohnEccles生平(1903~1997)JohnEcles(1903~1997)是本世纪以来最为杰出的神经生理学家之一。他出生于澳大利亚,并在该地开始了医学生涯。1925年他作为Rhodes奖学金获得者赴牛津大学学习,和他极为尊敬和爱戴的Cha...  相似文献   

2.
乔治·福雷斯特由于对事业的执著和具有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乔治·福雷斯特(George Forrest,1873—1932)在中国的植物考察采集,成绩斐然。他喜爱乡村生活,爱好钓鱼、打猎,从澳大利亚返回苏格兰后,在爱丁堡植物园标本室工作。1904年,福雷斯特被派往中国,开始了他跨跃28年的植物考察生涯。其间他7次来华,足迹几乎遍及中国西南地区,采集了约30000多份干制标本,为爱丁堡植物园引回1000多种活植物,其中有250多种杜鹃花新种,对这座位于苏格兰首府的皇家植物园成为世界杜鹃花研究的中心,起了很大作用。他的贡献还在于对云南植物区…  相似文献   

3.
胡远鹏 《化石》2002,(4):36-37
一 人们普遍认为,库克船长是最先踏上澳大利亚新大陆的人.当然,在他踏上澳大利亚土地时,那里已有处于原始未开化状态的土著居民.  相似文献   

4.
访澳杂记     
应澳大利亚科学院、博物馆和古生物学会邀请,并得到澳方赞助,我们一行三人于今年2月中旬赴澳大利亚参加“早期脊椎动物的演化和生物地理”专题学术讨论会。本次会议的主持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质系主任坎贝尔教授专程从堪培拉开车到悉尼机场来迎接我们。坎贝尔教授去年曾访问过中国,因此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他驱车把我们送到预定的旅馆,一路上谈笑风生,看不出任何一点教授的“派头”。他向我们谈到,中、澳两国虽  相似文献   

5.
一位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遭到干旱的植物,在干渴时会发出“叫渴”的声音来。这种声音是由植物体内的微细的输水管道颤动而发出的卡嗒卡嗒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新英格兰大学的米尔本教授,用一个安放在植物茎上的袖珍传声器收听到了这种声音。他认为这种技术将向种植者提供一种测量植  相似文献   

6.
《生理通讯》2005,24(5):123-123
1979年4月,澳大利亚珀斯皇家医院42岁的研究人员沃伦在一份胃黏膜活体标本中,意外地发现一条奇怪的蓝线,他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发现是无数细菌紧粘着胃上皮。也许他当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项能够在200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7.
澳研制治疗艾滋病新药澳大利亚国家HIV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中心的肖恩·埃默里博士负责新药的临床试验。他说,在对艾滋病毒携带者的早期治疗方面,这种叫作“Ritonavir”的新药比现有的AZT和DDC等抗艾滋病药物具有更高的疗效。Ritonavir可以阻...  相似文献   

8.
高秋 《化石》2006,(4):25-26
1831年,达尔参加了一次为期五年的环球旅行,他乘坐“贝格尔号”游历了巴西、南美洲的东海岸和西海岸、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岛;最后经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好望角,横渡大西洋,再回到巴西。他在这次科学旅行中,仔细地观察了所到各处的地质矿物、生态环境和生物类型,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研发动态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25(10):102-104
两澳大利亚科学家分享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10月3日宣布,将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名澳大利亚科学家罗宾·沃伦(Robin Warren)和巴里·马歇尔(Barry Marshall),以表彰他们在发现引发胃炎和胃溃疡病的幽门螺杆菌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他们将分享约合130万美元的奖金。沃伦于1937年出生在澳大利亚南部的阿德莱德,1961年在当地的阿德莱德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并于次年成为一名注册医生。之后他继续游学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珀斯等地,陆续在多家医院及研究机构从事科研及临床治疗工作。1979年,沃伦首次注意到幽门…  相似文献   

10.
198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Riverside分校的迈克尔·克莱格MichaelClegg博士利用他的休假期到澳大利亚堪培拉CSIRO的一个实验室访问,并提出了一项研究计划,即利用叶绿体DNA的RFLP分析探讨现代和古代大麦栽培型之间的关系。与克莱格在同一个实验室作访问学者的杰拉德·佐拉斯基(GerardZurawski)也来自加州,他刚刚完成了对菠菜的rbcL基因测序,而下一个材料是豌豆。在非常偶然的一次谈话中,佐拉斯基向克莱格建议:“RFLP分析固然不错,但何不尝试比较一下大麦叶绿体基…  相似文献   

11.
《生物学通报》2007,42(5):31-31
美国和澳大利亚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美国印第安人、墨西哥裔、非洲裔美国人及澳大利亚土著人患糖尿病比率较高是由社会、环境及基因等多种因素造成的,而并非此前认为的主要由基因遗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蜣螂,俗称屎蛒螂,属鞘翅目、金龟总科的粪食性类群中最大的一个科——金龟科(狭义),全球已记载有15,000余种。这类金龟子主要以食草哺乳动物的粪便为食。根据中澳两国科学院的交流项目,今年澳大利亚昆虫学家华莱斯M.M.H.Wallace博士来我国考察和引种屎蛒螂。华莱斯博士对他来华的目的,作了风趣而又不无夸张的说明:“我们澳大利亚的牛多,牛粪更多,牛屎堆多到铺天盖地,如果不到世界各地引种食粪金龟子进行处理,澳大利亚就将淹没在牛屎堆之中。” 澳大利亚位于太平洋西南部,是“英联邦”成员之一。当第一批英国移民于1788年1月登上澳洲大陆之时,他们带上岸的牛仅有5头奶牛和2头公牛。经过  相似文献   

13.
阿碧 《生命世界》2006,(12):76-77
澳大利亚“鳄鱼先生”史帝夫·厄文被毒鱼刺死,使得毒鱼招来了很多人的憎恨。据称,在澳大利亚,有很多刺鳐被人杀死后抛弃在海岸上。而据最新研究,鱼类已经超过蛇类成为世界上有毒品种最多的一个动物门类,事实上,有毒鱼类的数目甚至要超过包括毒蛇在内的其他有毒脊椎动物的总和。  相似文献   

14.
飞行医生是澳大利亚医疗服务体系的一大特色,对提高其居民的医疗服务可及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介绍澳大利亚“飞行医生”服务的发展历程及其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影响,探讨其对我国医疗急救与医疗服务体系改革、解决农村偏远地区卫生技术人才匮乏问题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2013年7月2日,澳大利亚A1gae.Tec公司与澳大利亚最大的电力企业Macquarie Generation(MacGen)公司签订合同,同意Algae.Tec公司在MacGen公司位于悉尼附近的发电能力为2640MW的燃煤发电厂的旁边,建立藻类CO2获取及生物燃料生产装置。  相似文献   

16.
<正> 马修斯博士(Dr.E.G.Matthews)系南澳大利亚博物馆昆虫学部负责人,并在澳大利亚国家科学和工作研究组织CSIRO昆虫学部从事研究工作。1976年,他所著《昆虫生态学》(Insect Ecology)由昆士兰大学出版(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 全书分5章27节,共226页,并附黑白图12幅、彩色图19幅。第一章某些一般原理:介绍了r选择和k选择的概念、捕食作用的效应、植物与昆虫的相互作用、为什么昆虫如此众多以及物种分化的策略等。第二章澳大利亚的干旱地带:介绍了干旱生物群落的一般特性及其群落的结构和能量、昆虫对干旱条件的一般适应、澳大利亚干旱地带的形成和昆虫作为当地民族的食物等。第三章栽培草原:栽培草原生物群落的一般特性及其结构与能量、昆虫对栽培草原条件的一般适应、澳大利亚栽培草原的形成、迁入栽培草原的本地种和本地种在栽培草原内的灭绝等。第四章森林:  相似文献   

17.
任本命 《遗传》2006,28(10):0-0
弗兰克·麦克法兰·伯内特(Sir Frank MacFarlane Burnet)于1899年9月3日生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东部的特拉拉尔根镇, 父亲是镇上殖民银行分行经理.他和他的父母及6个兄弟姐妹在该镇共同生活, 10岁时, 全家迁往维多利亚州西部的塔朗.  相似文献   

18.
《昆虫知识》2009,(3):335-335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面对泛滥的有毒蔗蟾,在澳大利亚北昆士兰州汤斯维尔市呼吁市民参与的一项灭蟾行动中,仅上周日便灭掉3600只蔗蟾,共362kg重。悉尼大学的瑞克·谢利的研究显示,小蔗蟾更容易被澳大利亚食肉蚁吃掉,当地的小青蛙反而不会被吃掉。  相似文献   

19.
一人们普遍认为 ,库克船长是最先踏上澳大利亚新大陆的人。当然 ,在他踏上澳大利亚土地时 ,那里已有处于原始未开化状态的土著居民。许多年来 ,一些学者认为 ,除土著居民外 ,中国人可能是最先到达澳大利亚的 ,比欧洲航海家早得多。据说 ,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以前 ,土著居民与亚洲人已有接触 ,甚至说公元前6世纪 ,中国天文学家就曾来此进行观测。在中国一些古代文献中 ,也曾谈到过有一块南方大陆。元朝来华的马可·波罗在13世纪末成书的游记中写道 :“中国人早知道南方有一块大陆。”有些学者推测 ,文中所指即为澳大利亚。15世纪初 ,中国…  相似文献   

20.
秦似龙 《生命世界》2006,(1):105-105
据我所知,不仅南极大陆没有熊,澳大利亚和非洲大陆也没有野生的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