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黄毛鼠的年龄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毛鼠(Rattus losea Swinhoe)是我国南方的一种主要农田害鼠。关于它们的生物学和生态学已经有过一些报道,伹对它们的年龄组划分和一年中各年龄组的种群数量变动至今还未见有报道。作者在1978和1981年对黄毛鼠的年龄组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几种农田作物害鼠经济阈值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引言 农田害鼠的危害经济阈值是害鼠防治的依据,也是害鼠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王华弟等及邢林等曾报道过这方面的研究,但未能考虑害鼠群落中各种鼠的数量组成比例和危害强度的不同,1983年,在山东  相似文献   

3.
华南稻田农田害鼠复合防治指标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淼  冯志勇 《生态学报》2003,23(1):211-217
依据对华南地区稻田3种主要害鼠黄毛鼠、板齿鼠和小家鼠的田间捕获率调查,以及对害鼠造成的相应水稻产量损失率(y)研究,建立了水稻产量损失率与鼠密度关系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确定板齿鼠作为本项研究的标准鼠种,利用3种农田鼠害的捕获率在回归方程中对应的系数,计算出农田害鼠的标准当量损害指标。结果显示,每个标准鼠单位造成的水稻产量损失率分别相当于4.084个黄毛鼠当量单位,或31.593个小家鼠当量单位。进一步,对原始调查数据进行二次处理,建立了标准当量(x)与(y)的相互关系数学模型;文中配合EIL计算公式,求出了在不同水稻产量和不同灭鼠效果等条件下的华南农田害鼠的复合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4.
敌鼠钠盐是一种高效低毒抗凝血杀鼠剂。我们用此药对两广农田的主要害鼠——黄老鼠(Rattus losea)进行了几项毒杀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黄毛鼠数量季节变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毛鼠(Rattus rattoides)是华南地区农田主要害鼠,也是长江三角洲的优势鼠种,广泛分布于各类生境中,终年危害农作物(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动物研究室编,1976;王耀培等,1965),且又是多种传染病(钩端螺旋体病、狂犬病等)的传播者。故研究黄毛鼠的数量季节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卫生防疫均有很大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兔尾鼠(Lagurus lutens)及草原兔尾鼠(Lagurus lagurus)是新疆某些地区主要害鼠之一,它们的繁殖能力很强,数量高峰时,对草场危害极大。此外,它们还能传染某些地方性流行病,所以对这两种害鼠的防治是十分必要的。 近年来,我们在研究动物化学通讯的过程中,了解到外激素(信息素)在动物间传递信  相似文献   

7.
黄淮平原鼬、鼠关系及鼠害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84-1986年对黄淮平原农田鼠害的防治进行研究 先后在4省18县放置61822鼠铗日;在7660平方米农田用捕尽佳调查鼠密度,在8县43个样地的75.12平方公里面积河杳黄鼬密度,结果如下: 1.分析八十年代初鼠害大发生的原因。2. 黑线姬鼠胎平均为5.48只(n=343),在淮北平原和豫东南的繁殖指数为14.84和15.52;大仓鼠在上述地区的繁殖指数分别为15.98和32.03;黑线仓鼠在鲁西南的胎平均为6.26只(n=365),繁殖指数仅为8.89 。3.每平方公里害鼠密度高达7963只。4.黄鼬(害鼠天敌)的密度,夏季产仔期每平方公里为0.944±0.65头,初冬为2.68±0.93头。 在鼠类非繁殖胡,对降低鼠密度有一定作甩,应重视害鼠天敌(包括鸮, 家猫、豹猫、蛇类等)的综合作用 5.在黄淮平原,应研究在8周末至9月初进行灭鼠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黄毛鼠是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害鼠,对水稻生产造成很大的危害。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生产的发展,作物布局及其面积比率发生很大的变化,导致农田鼠害年年加重。为探讨在新的耕作条件下,珠江三角洲稻区黄毛鼠综合治理途径,我们于1986—1989年在东莞市东坑镇的角社区和横沥镇的石涌区开展对农业结构变动与鼠害加重的关系、害鼠种群时空动态、灭后回升速度、防治指标、化学防制等问题的研究。经过几年的试验实践,练合治理区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农田灭鼠技术的推广与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广东省农田鼠害发生范围广,面积大,为害严重,已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灾害之一。通过开展对农田害鼠的调查研究和鼠情监测,掌握农田害鼠的发生动态和发展趋势,以及害鼠的活动、为害和取食特性等,为灭鼠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组织农田灭鼠技术宣传普及和培训工作,广泛开展统一灭鼠活动,大力推广抗凝血类杀鼠剂毒杀为主的综合治理农田鼠害技术,并改进了毒杀时机、毒饵配制和投毒方法等技术,提高了灭鼠的科学性和毒杀效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长爪砂土鼠体温调节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景绍亮  孙儒泳 《生态学报》1982,2(2):189-199
恒温动物体温调节发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近几十年来有较多进展。但是,国内在啮齿动物方面尚未有过研究报道。 长爪砂土鼠(Meriones unguioulatus)分布于我国北部及蒙古的荒漠草原和干草原地带,是一种主要的草原害鼠(夏武平等,1966)。近二十多年来又成为广泛应用的实验动物,在国内外都有饲养种群(田嶋嘉雄,1972;Mele,1972)。关于长爪砂土鼠体温调节的发育,迄  相似文献   

11.
谢福才 《兽类学报》1994,14(4):306-308
黄毛鼠(Ralluslosea)是我国南方农田主要害鼠,如何科学有效地控制农田鼠害已成为植保科技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为掌握黄毛鼠种群数量变动规律,首先必须研究黄毛鼠的种群年龄结构以及个体年龄的鉴定方法。目前对黄毛鼠的年龄划分大都采用臼齿法和眼球晶体重法。实践证明前者尚有一定的误差,后者则要求仪器精度太高。为寻找一种既科学又简易的划龄方法,我们选择了体重、体长及尾长等生长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并根据一定的数学理论,采用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研究的手,把臼齿划龄转化为生长指标体重体长法划龄,我出了黄毛鼠划龄的简易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褐家鼠和黄胸鼠能量摄人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和黄胸鼠(R.flavipectus)是我国的主要害鼠,它们不仅对农业、食品业和旅游业造成很大的损失,而且传染疾病。本文讨论和分析了这两种害鼠在不同季节的每日能量摄入,以及褐家鼠的摄食节律,为制定家鼠的防治对策提供部分资料。  相似文献   

13.
梁俊勋  李堂 《兽类学报》1991,11(2):155-157
地处亚热带的广西,生态环境复杂,危害农业生产的害鼠种类繁多,鼠患历年严重。作者于1990年3—5月在广西百色市那毕地区对害鼠的种群组成进行了调查,并在1000公顷农业区开展了害鼠防治试验,以观察氯鼠酮(CHLOROPHACINONE)对农田多种害鼠的防治效果,结果简报如下。 1.防治区概况 百色市那毕乡防治区位于右江上游河谷的大迴环处,海拔约500米,地势平坦,年降水量约1 000毫米,年平均温度22℃,无霜期超过270天。是百色市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防治区的环境可以划分成以水稻为主的农耕区;以种植甘蔗和菜蔬旱作物为主的河堤区和居民住宅区3类不同的生物小区。  相似文献   

14.
黄毛鼠(Rattns rattoides Hodgson)的繁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啮齿动物数量的增长速度,归根到底是由其繁殖强度决定的,而繁殖强度主要决定即于雌体的数量,繁殖力和繁殖期的长短等。我们自1963年开始进行广东农田害鼠研究以来,积累了一些黄毛鼠的繁殖材料,现报道如下: 工作方法自1963年3月一1966年6月,逐月在广东斗门县平沙地区,采捕黄毛鼠进行测量和剖检观察性器官状况,记录雄体翠丸是否下降,大小(长x阔)及重量,雌体的子宫角是否有胎仔及胎斑(包括胎仔数和胎斑数)。另在1976年7一9月在花县炭步地区,着重观测雌体的生殖状况。先后共剖检黄毛鼠7471只(雌体3190只,雄体4281只)。同时在室内进行饲养观察,以资比较。  相似文献   

15.
农田鼠害生物防治的可行性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鼠害综合防治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着重从食性入手,观察研究了珠江三角洲黄毛鼠天敌滑鼠蛇的食性,以及其摄食量与温度、湿度的关系;并且还对黄毛鼠的另一类天敌(号鸟)类的食量情况作了初步观察。提出了对天敌在黄毛鼠生物防治的作用应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一方面不宜过高估计其灭鼠作用,另一方面也应禁止捕捉鼠类天敌,保护其生活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6.
淄博地区农田害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由于天气连续干旱,以及生态平衡的被破坏,再加上其他诸如猛禽、猛兽等鼠类天敌被消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致使农田鼠害严重发生。鼠害面积广,害鼠数量多,害情严重,已成为当前影响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灾害之一。自1982年以来,在山东省淄博市设立了10个鼠害调查点,在不同时期,组成小分队进行调查,现将1982—1983年的调查结果报导如下。一、自然概况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运城地区结合灭鼠运动,进行了化害为益的综合利用,取得了初步经验。 一、化害为益 黄鼠Citellus dauricus Brandt是我国北方长城内外一带的重要农田害鼠之一,又是某些自然疫源的储存宿主。它们的数量多,分布广,与人类的接触多,因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单只饲养方法,选择燕麦(Arena nuda)、颗粒饲料和胡萝卜(Daucus carota)为基饵,分别测定了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对10mg/kg浓度的炔雌醚、左炔诺孕酮和EP-1药饵的适口性。结果表明,高原鼠兔对燕麦和颗粒基饵具有较高的取食偏好性;3种不育成分均未显著改变雄鼠对药饵的适口性;炔雌醚显著降低了雌性高原鼠兔对燕麦药饵的取食量(P=0.0128);但左炔诺孕酮和EP-1均未显著降低高原鼠兔对燕麦、颗粒饵料和胡萝卜药饵的取食量。总之,高原鼠兔对含有10mg/kg浓度3种不育成分的燕麦、颗粒饵料和胡萝卜药饵具有很好的适口性,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浑善达克沙地小毛足鼠的食量与食性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夹捕取样法采集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各月份小毛足鼠的样本,根据对样本的颊囊与胃内容物的组成分析研究了浑善达克沙地小毛足鼠的食性及其季节动态。结果表明,该鼠主要取食植物种子,占其食物组成的85%以上,其余部分为昆虫与植物茎叶。通过对实验室内饲养的小毛足鼠日食量的测定表明,小毛足鼠的日食量(D)与体质量(M)关系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D=1.422×lnM-1.780。结合其种群结构特征,可以计算出小毛足鼠日均消耗2g左右的植物种子。  相似文献   

20.
草场植被影响高原鼠兔密度的探讨   总被引:22,自引:9,他引:13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重要害鼠之一。它啃食优良牧草(皮南林,1973),挖洞堆土,破坏生草层,是畜牧业生产中的一大害鼠。有关高原鼠兔和草场植被的关系,皮南林(1973)、梁杰荣等(1978)、肖运峰等(1979;1981)已做了一些工作。然而多数作者仅论述了鼠兔危害草场,致使草场退化的一面;而草场植被对高原鼠兔的反作用方面的问题至今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