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气空中的真菌是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重要致敏原,其生长繁殖多受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使真菌在空气中的含量、分布不同,使真菌性过敏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为了解牡市空气中真菌的种类、数量及季节消长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监测目前上海地区某综合性医院室内外环境空气中真菌种群分布特征,为临床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年秋季以基于微生物气溶胶采集的空气采样器采样法与曝皿法随机对上海地区某综合性三甲医院的26处室内及7处室外环境进行同步空气采样,相关样本在含有氯霉素的沙氏培养基上经培养、分离、纯化及分子鉴定后,对不同采样地点真菌种群结构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上海地区综合性三甲医院室内空气中青霉属(约24.14%)在真菌种群结构中占有明显优势,室外空气中则以分枝孢子菌属占有优势(约34.09%),青霉属在室内空气中所占比重(约24.14%)明显高于室外(11.09%)。结论虽然上海地区的医疗水平国内领先,且被调查医院已按相关规定进行了日常环境消毒工作,但被调查医院室内外空气中仍被发现存在高度多样性的真菌种群结构,且包含了常见的机会致病真菌如烟曲霉等,继续加强综合性医院室内外环境中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监测和加强院内感染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医院各病区环境中真菌含量及分布特点.方法 运用分离培养及DNA测序方法对医院不同病区、不同环境中真菌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医院不同病区真菌含量不同,呼吸科、血液科、小儿科空气中真菌含量较高,分别为400、225和200 CFU/m3,其中以烟曲霉菌( 325 CFU/m3)、黄曲霉菌( 275 CFU/m3)、枝孢霉菌( 125 CFU/m3)、根霉( 125 CFU/m3)为主;老年病科、肿瘤科和血液科空调出气口真菌含量较高,分别为0.559、0.500和0.323 CFU/cm2,以链格孢霉(0.441 CFU/cm2)、根霉(0.412 CFU/cm2)、烟曲霉菌(0.294 CFU/cm2)为主;不同环境中真菌含量不同,其中以空气和空调出气口真菌含量最高,分别为130 CFU/m3、0.173 CFU/cm2.结论 真菌广泛存在于医院环境中,且不同病区、不同环境真菌污染程度不同,因而我们必须制订健全的消毒管理制度,预防医院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4.
下呼吸道绿脓假单胞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感染机制研究进展华西医科大学成都610044高庆伟(综述)黄安华(审校)呼吸道细菌感染是一种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病死率为医院感染性疾病之首,约占全部感染性疾病死亡率的45%。[1]绿脓假单胞菌是目前引起呼吸道...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规律,为空气质量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平皿自然沉降法进行空气采样,培养后计数菌落。结果学校与医院、学校与餐饮娱乐场所空气微生物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医院和KTV在真菌含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校下午真菌含量与上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上午和下午、上午和晚上、下午和晚上的真菌含量差异都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不同海拔中,山脚与山腰、山顶与山腰真菌含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段、不同海拔空气中微生物各有差异,空气微生物与空气质量相关。其中学校、医院、餐馆都存在一定的空气微生物感染的隐患。  相似文献   

6.
院内呼吸道念珠菌定植131例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和损伤免疫系统的药物广泛应用及现代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诊疗手段不断提高,呼吸道院内感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由真菌引起的呼吸道院内感染明显增高[1,2],已成为加重病情,威胁患者生命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解本地区近年来呼吸道真菌院内感染情况,现对我市某医院近2年多来发生呼吸道真菌院内感染131例作一回顾性调查分析。1资料与方法1.1病例来源对我市某医院2004年1月~2006年6月两年半中收治的住院患者,按文献[3,4]医院内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经统计呼吸道真菌院内感染共131例。其中男性71例,女性60例;年龄最大者8…  相似文献   

7.
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菌株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肿瘤患者深部真菌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现状。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住院肿瘤患者送检标本分离出的173株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肿瘤患者深部真菌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76.3%,真菌种类主要是白假丝酵母菌(74.6%);真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深部真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耐药率均5%;对伊曲康唑及伏立康唑的耐药率为0~6.5%;对氟康唑耐药率有上升趋势,为2.5%~25.0%。临床分离的真菌主要集中在呼吸道标本,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对抗真菌药物普遍敏感,应积极治疗,合理利用抗真菌药物,改善患者预后,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广西南宁空气中孢粉及其致敏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空气中的孢粉调查,选用32种花粉对呼吸道过敏患者进行皮肤敏感试验,既阐明了南宁市空气中孢粉散布的基本规律,讨论空气中花粉含量与气候的关系,也明确了该市主要致敏花粉是蒿属、禾本科、藜科及桑科植物的花粉,为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晓香  陶彦清  冯涛  张靖  焦玉龙 《生物磁学》2011,(23):4536-4538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血液科2009年3月.2011年3月间685例血液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并对引起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85例患者中有91例发生院内感染,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皮肤和口腔为主。分离病原菌88株,革兰阴性杆菌53株(60.22%),革兰阳性菌28株(31.81%),真菌7株(7.95%)。白细胞下降、化疗、激素和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是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为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必须对白细胞〈2×10^9/L的病人进行保护性隔离,并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血液科2009年3月-2011年3月间685例血液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并对引起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85例患者中有91例发生院内感染,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皮肤和口腔为主。分离病原菌88株,革兰阴性杆菌53株(60.22%),革兰阳性菌28株(31.81%),真菌7株(7.95%)。白细胞下降、化疗、激素和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是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为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必须对白细胞<2×109/L的病人进行保护性隔离,并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