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星 《人类学学报》2004,23(4):343-344
张森水先生是著名考古学家,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领域第2代的杰出代表。他从1956年开始从事旧石器考古研究,近半个世纪来脚步未停,笔耕不辍;主持过一系列重大考古项目,在野外考察和材料发现方面成就斐然;发文著书成果丰硕,提出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文化“区域渐进说”和中国旧石器时代存在“南北主工业二元结构,区域内若干文化变体”等理论,在阐释中国旧石器文化传统和人类技术与行为方面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方面他最早将“区系类型”等概念引入我国旧石器考古学,倡导并力行实验考古学,推动石器使用痕迹分析,将统计分析方法较系统地应用到旧石器考古研究,促进了我国旧石器考古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和方法的成熟。  相似文献   

2.
张森水 《化石》2006,(4):22-24
在浙江旧石器考古散记(上)中提到邱宏亮同志发现浙江第一块旧石器时原地放回,以自然石处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事出有因。中国现代考古学,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研究手段的差异,从事考古学研究的人很少参与旧石器考古研究,他们从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始,原同属中国科学院的考古研  相似文献   

3.
1956年长阳人化石发现后 ,很长时间未曾在长阳人化石产地或附近发现过旧石器。当然 ,这绝不能说长阳县境内就没有旧石器 ,只能说工作还做得不够。正如中科院贾兰坡院士在为“长阳人”题词时所写 :“长阳人不可能单独存在 ,附近还会有更多的材料 ,应进行大量调查工作。”真的不出贾老所料。就在贾老题词后不到10年的1993年 ,我们在配合清江隔河岩水电工程的考古发掘中 ,在长阳人化石产地西北不到30公里的清江南岸鸭子口乡的“鲤鱼山”发现了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用火的遗迹 ,经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实验室用铀系法测定 ,其年代为距今1…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人类大发现》一书问世中华地阔物丰,文化源远流长。自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周口店北京人发现至今,我国人类化石和石器文化的出土已遍及各省、市、自治区,大量的发现不仅丰富了这一学科的宝库,而且推进了古人类学和旧石器考古学的研究。贾兰坡教授根据这些发现和自...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第11次学术年会、中国第四纪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第3次年会暨纪念贾兰坡先生百年诞辰会议拟于2008年9月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会前将出版年会学术论文集和贾兰坡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年会学术论文集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  相似文献   

6.
王益人 《人类学学报》2018,37(4):590-601
晋西南古称河东,位于汾渭地堑中部,包括临汾盆地、运城盆地以及中条山南麓黄河沿岸。这里自古就是中华民族文明重要发祥地,也是研究人类起源、发展、演化的重要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地堑发现了30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和地点。这些发现业已证明晋西南的临汾、运城以及中条山南麓黄河沿岸,从早更新世初期直到更新世结束一直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其中西侯度遗址、匼河遗址群、丁村遗址群、下川遗址群、柿子滩遗址群,代表了东亚旧石器时代人类200万年以来从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各个不同发展阶段一个完整的演化历程。因此,这里成为中国大陆一个非常重要的远古人类演化场。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区域旧石器考古的回顾,找出我们工作中的不足以及需要努力的方向,并向本地区考古学研究的开拓者贾兰坡、王建、王择义等老一辈考古学家致敬。  相似文献   

7.
应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鹿取泰卫会长的邀请,我以旧石器考古学家的身份去日本访问,而具体操办的是奈良国立文化财产研究所。中日两国旧石器考古学家之间有很好的交往。近十年来,我们接待过杉原莊介、芹沢长介等著名学者和一大批后起之秀;我国老一辈旧石器考古学家裴文中和贾兰坡以及其他几位先生也先后访问过日本。不过,和考古学其他部分相比,旧石器考古学的交流还比较薄弱,因此,我十分珍惜日方给我提供的这次机会。  相似文献   

8.
张萌  陈淳 《人类学学报》2019,38(4):536-546
本文回顾了1985年美国考古学家路易斯·宾福德访华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认为这次中美旧石器考古合作的失败原因是两国学者之间在认识论和范式上的巨大差异。宾福德对周口店的埋藏学思考是立足于过程考古学中程理论和他自己的埋藏学探索的基础之上,并体现在他的《纽纳缪特民族考古学》和《骨骼:古代人类与现代之谜》两本著作中。宾福德中程理论和参考框架建设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启示和借鉴,有助于中国旧石器考古学努力构建和完善自己的考古学理论框架。这种框架需要重视材料的分析和归纳,提出研究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然后根据埋藏学和动物考古学排除遗址形成过程中的自然改造因素,提炼人类行为的信息。最后从民族考古学类比的参考框架来达到重建文化历史、人类生存方式和文化变迁的三大目标。  相似文献   

9.
中国旧石器文化序列的地层学基础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黄慰文 《人类学学报》2000,19(4):269-283
本文首先讨论旧石器考古年代学的一般原则、中国旧石器文化序列的地层学基础和文化分布区。其次 ,着重讨论中国一些主要旧石器遗址的年代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一个供讨论的中国旧石器文化序列方案。  相似文献   

10.
贾兰坡教授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参加早期北京猿人发掘和研究的古人类、旧石器考古学家贾兰坡教授,在最近的美国国家科学院第131次会议上,当选为该院的外籍院士,同时也是对他的几十年来科学研究工作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的承认。(华实)贾兰坡教...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区旧石器考古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北京地区旧石器文化遗物丰富,自1990年开始在北京城区和郊区县开展旧石器调查和试掘以来,发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或地点38处。这些新的为研究北京地区的旧石器文化提供了有的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12.
石史 《人类学学报》2009,28(2):171-171
2008年5—9月,应日本东北大学总校长井上明久的邀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李超荣赴日本东北大学综合学术博物馆和大学院文学研究科考古研究室做客座教授。与博物馆的柳田俊雄和考古研究室的阿香子岛教授进行日本旧石器前期文化与中国旧石器文化的对比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日本大分县早水台旧石器遗址的石制品;该遗址与中国北方的许家窑遗址在技术和类型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3.
甘肃西部和中部旧石器考古的新发现及其展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年在甘肃西部马鬃山区的霍勒扎德盖发现了石叶,在甘肃中部的东乡族自治县发现了王家遗址等旧石器地点。这对推进中国西部旧石器考古,探索我国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开辟了前景。  相似文献   

14.
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文化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谢飞 《人类学学报》1991,10(4):324-332
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文化异常丰富,在约1800平方公里范围内新发现各时期的旧石器文化遗址或地点三十余处,这些发现为该盆地旧石器文化研究提供了大批的科学资料。盆地内小石器文化传统贯穿始终,从早到晚旧石器有明显的继承性和发展性。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同时存在细石器技术传统的产品。  相似文献   

15.
旧石器研究:原料,技术及其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陈淳 《人类学学报》1996,15(3):268-275
在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中,器物类型学分析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迄今为止,这种类型学分析大体上采用形态特征结合功能推测来对石器和石工业分类,而特定的石工业或文化传统常常是根据一批代表性类型组合结合加工技术来予以定义和命名的。史前学家常依这些石工业或文化传统的异同来探讨旧石器文化的亲疏和传承,并以此为依据来复原更新世阶段的史前史。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山西博物院主办的“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中国第四纪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第3次学术年会暨贾兰坡院士百年诞辰纪念会议”,于2008年9月23日,在景色秀美、享有山西“钓鱼台”美誉的晋祠宾馆召开。这是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和中国第四纪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所举办的规模最盛大的一次学术年会,来自全国科研院所、高校、文博系统70余单位的近200名老中青三代专家学者和相关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71篇,  相似文献   

17.
类型学是考古材料描述与分析的基础。近年来,学者们对类型学尤其是旧石器时代石器类型学的反思较多,涉及类型学的理论基础、分类原则、类型学的考古解释能力等各个方面,然而少有中国学者系统介绍西方常用的旧石器考古类型学体系。鉴于此,本文主要介绍D. de Sonneville-Bordes与J. Perrot建立且在欧洲、西亚及北非应用较为普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类型学,并思考旧石器考古学中类型学应用的相关问题。由于文化的区域多样性,描述中国的旧石器考古学材料时显然不能照搬欧洲的类型学体系,但可参考它并建立适宜于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材料描述的体系。若此,一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将中国的旧石器晚期考古材料与其他地区的相关材料进行对比;另一方面,可以揭示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类型的区域多样化。  相似文献   

18.
<正>张森水教授是著名的旧石器考古学家。他足迹踏遍祖国南北山川,为中国旧石器考古事业辛勤耕耘,成绩卓著,硕果累累。早在大学时代,张教授就开始踏入广西这块红土地,开始关注这里的旧石器考古;到了晚年仍牵挂着广西旧石器考古工作,并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两次来到广西考察和指导工作。在张教授最后两次来桂考察期间,本文作者有幸参加陪同并聆听他的指教。张教授第一次来广西进行考古工作是1956年。当时他作为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学生,在毕业  相似文献   

19.
曹明明 《化石》2013,(2):58-61
公众考古学并不同于传统考古学的其他分支学科,它是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咨询的迅猛更新,特别是考古学发现积累到一定阶段、考古研究水平到达一个高度之后,由于公众文化水平的逐渐提高、对文化内容的了解有很大需求,而诞生出来的新的研究方向。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和考古学如出一辙:公众考古学从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入手,这和传统考古学的着眼点是  相似文献   

20.
吉林桦甸寿山仙人洞旧石器遗址试掘报告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本文记述了吉林烨甸寿山仙人洞遗址试掘所发现的47件石制品及伴生动物化石12种.依动物化石和石器特征分析,将其地质时代暂定为晚更新世后段,考古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1991年5—6月间.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在吉林地区进行旧石器野外考古调查时,在桦甸市榆木桥子镇发现了寿山仙人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并进行了试掘,在距洞口7米处开了一个横向1×3米深沟,出土了较丰富的文化遗物:47件石制品,少量的骨制品,以及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和一些鸟类化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