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蓝惠珍  欧香玉  莫如珍 《蛇志》2011,23(2):217-219
目的 建立内科临床护理教学路径,探讨其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将60名入科实习护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综合教学,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教学方法路径进行教学.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及学习兴趣比对照组高.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临床教学效果,激发护生学习兴趣,提高对老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马从凤  罗春华  符冰 《蛇志》2013,25(2):246-247
目的 探讨护理量化考核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6名临床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法,观察组采用护理量化表对护生实行全程跟踪评价.结果 观察组护生在出科时的理论知识、技术操作、专科健康教育、医德医风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P<0.05).结论 在临床实习中运用护理量化表进行带教,细化了教学目标,规范了带教程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全面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韦彩捌  覃美凤  潘春秋 《蛇志》2014,(4):449-450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普外科临床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2月在我科实习1个月的护生根据PDCA循环方法按照计划、实施、检查、总结4个阶段进行教学,调查护生对带教老师带教能力的评价。结果 100%的护生评价带教老师能有效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准确指出护生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耐心指导和纠正;同时老师指出的带教计划和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护生能接受并及时进行调整。98%的护生评价老师注重护生综合、独立工作能力的教育和培养;90%护生认为带教老师由于日常护理工作任务繁重,指导学生学习专科知识效果欠佳。结论 PDCA循环应用于普外科临床护生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提高护生对老师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仇秋菊  周克兵  陈莉  刘莉华 《蛇志》2014,(2):263-264
目的探讨适合护理本科生(以下简称为护生)急救护理的临床带教方法。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本科护生40名,按抛币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即临床带教老师与护生实行"一对一"跟班带教,讲解科室常见仪器的使且及参与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抢救结束后带教老师给予总结。实验组采用急诊专科护士培养模式,在我院急诊科与下属卫校护理实训基地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培训,并于急诊科实习结束出科时进行专科理论、专科技术操作考核以及医生满意度及远期效果评价比较。结果实验组在出科时专科理论、专科技术操作考核成绩及医生满意度、远期效果评价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急诊专科护士培养模式使护生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及急危重病人抢救能力均得到明显提高,为急诊专科护士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传统带教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加强护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护理教学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3月在我科实习的56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传统带教方法教学,观察组在传统带教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加强护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护生实习结束时由带教老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护生进行考核,同时调查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生职业能力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传统带教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加强护生职业能力培养,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高护生的职业胜任力。  相似文献   

6.
《蛇志》2019,(3)
目的探讨多元化教学方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实习的高职护生138名为研究对象,其中以2017年1~12月的实习护生69名为对照组,2018年1~12月实习护生69名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护生临床理论操作技能、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及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等,并对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操作考核评分、评判性思维总分、带教老师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调查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多元化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临床教学效果,有利于护生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环境,掌握专科护理操作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蛇志》2020,(3)
目的调查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素质能力期望现状,有针对性地加强护理临床带教教师队伍建设。方法采用吕岩编制的《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情况调查问卷》对龙岩市三甲医院实习的不同学历实习护生165名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不同学历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素质能力期望现状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教学计划、带教教学能力、学生参与实践、带教监督管理、护生评价体系五个维度评价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期望现状。结果不同学历实习护生在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学生参与实践、带教监督管理、护生评价体系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教学计划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学历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素质能力期望具有差异性,护生实习管理体系尚未健全,需要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8.
利庆华 《蛇志》2014,(2):264-266
目的探讨分析评教评学对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09~2011学年在我科实习、见习护士、临床带教老师及护长的评教评学调查表作为研究对象,对评教表、评学表的每项指标的分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评价表每项指标的分值逐年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评教评学有利于调动带教老师和学生双方的教与学的积极性,及时发现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达到指导临床教学改革,督促学生自觉学习,在总体上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蛇志》2015,(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教学工作中采用学生互评结合老师评价的操作考核方法对学生操作标准的认知和掌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实习护生92名,随机分为学生相互考评教学方法组(研究组)与传统教学方法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生操作考核成绩、患者对护生操作满意度、老师对护生操作满意度、护生对老师操作带教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生的出科操作考核成绩、患者对护生操作满意度、老师对护生操作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学生相互考评在临床护理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操作标准的认知和掌握能力,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骨科实习护生护理带教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4至2014年12月骨科实习护生76名为观察组,2013年4至2013年12月骨外科实习护生64名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式的灌输教学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比较培训后两组实习护生的综合能力、带教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及护士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实习护生对带教的自身素质评价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教学活动、业务教学能力、教学态度及合计总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提高骨科实习护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能力,提高了带教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同时加强了带教老师的培养,也提高了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  相似文献   

11.
《蛇志》2020,(2)
目的探讨综合培训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3月~2018年4月在我院儿科实习的272名护生按实习时间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以2016年3月~2017年3月实习的135名护生为对照组,2017年4月~2018年4月实习的137名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法进行带教,观察组采用理论授课、操作示范、病例查房、情景模拟、"微课"学习及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培训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出科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成绩、综合测评成绩及临床教学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考试理论成绩为(87.31±3.2)分、操作成绩为(90.21±2.15)分、综合测评成绩为(86.41±3.6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5±2.56)分、(78.25±3.45)分和(82.76±2.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生对临床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培训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儿科护理带教效果,提升护生理论、操作成绩及综合素质,能激发护生学习兴趣、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同时提高临床教学满意度,是有效的临床护理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燕 《蛇志》2010,22(4):417-419
目的研究护理路径(CNP)结合问题教学(PBL)应用于本科护生临床护理教学的效果。方法将124名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实验组采用CNP与PBL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教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护生的专科知识掌握程度、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均显著提高,对教学质量满意度提高。结论采用CNP与PBL用于急诊本科护生临床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对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蛇志》2017,(4)
目的探讨翻转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临床见习教学的效果及课堂满意度情况。方法将在校护理学专业的142名学生,按原班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70名,在临床见习前应用翻转教学法指导学生主动预先观看规范化典型病例护理查房临床教学录像,课前与临床带教老师在线讨论分析,临床见习时再次讨论分析后接触病人并采集病历资料,查房后总结;对照组72名,按常规在临床见习进行带教,即由带教老师进行简单的疾病介绍,护生即到病人床边采集病历资料,查房后总结。结果实验组课堂理论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课堂教学满意度总体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儿科护理临床见习前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翻转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预先观看典型病例护理查房临床教学录像,可提高学生的知识吸收率及课堂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在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探寻有效的培养方法。方法以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我院实习的160名五年制本科医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学生组,从医院选取30名带教老师作为教师组,对两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从教与学两方面分析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存在思维被动性、片面性、表面性、依赖性等问题;临床带教老师提出目前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理论与实践脱节、临床带教老师缺乏、考试形式单一、教学内容过多、教学方式单一、临床工作量大,备课时间少。结论导致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薄弱的原因包括医学生自身与带教老师两方面。在临床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均应该注重对医学生进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进入临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覃卫和  覃雪秘 《蛇志》2011,23(1):86-8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与护生的沟通技巧。方法通过对我院2003~2010年实习护生714人次的临床带教,运用正确的沟通技巧与护生进行了有效的沟通交流。结果护生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熟练掌握病房护理工作特点、护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及护理操作程序,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结论良好的沟通技巧能促使护生尽快的转换角色,解除心理紧张的压力,为完成实习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蛇志》2018,(3)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式带教在妇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在我院妇科实习的本科护生48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24名采取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24名采取临床路径式带教模式,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教学效果。结果两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对教学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护理教学中,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的实施能够提高护生的学习水平,同时有利提高护生对妇科护理教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黄一华  陈二玲  郑建敏  余丽 《蛇志》2016,(3):374-375
目的探讨临床带教护生的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方法针对不同性别、学历层次的实习护生进行入科教育,制定合理实习计划,实习期间重视教与学的监控,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并在临床带教中因材施教,采取适合其发展的教学管理措施。结果不同性别、学历层次护生能够相互学习、相互指导,在提高护生的主动思维和自学能力同时,也加强了护生之间的团结协助精神。结论通过对不同性别、学历层次护生的临床带教管理,营造了良好学习氛围,同时也改善文化知识结构差异及理论技能熟练程度,提高了他们的临床适应能力及综合素质,顺利完成了妇科实习任务。  相似文献   

18.
护生的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护理专业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培养综合判断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走上护理岗位的必经阶段。现结合工作实际,笔者就长期临床护理带教的经历,谈谈体会,以期对护生实习带教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护生结束在校系统的理论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她们对即将从事的护理工作既充满信心,又感到陌生。为了在短时间内让她们掌握心内科的知识和专科基本技能,我们对2002年至2004年来我科实习的60名护生在临床中实施多层次、分阶段带教,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专业训练为重点的带教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根据护生学历教育程度实施多层次带教护生学历教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护士的实际临床工作能力,护生到达科室后,根据其学制分为本科组、大专组、中专组。带教实施一对一专人带教,老师应由具有护师职称以上的高年资护理人员担任。…  相似文献   

20.
马从凤  罗春华  符冰 《蛇志》2013,25(1):87-88
护理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培养护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也是从一名护生到一名合格护士的身份转换的重要过程。因此,护理临床实习过程中每一环节的管理尤显重要。对不同层次实习护生,如何达到实习管理目标要求,是每一位带教老师值得思考的问题。2010年8月以来,我科在护理临床实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