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使用伊曲康唑(商品名美扶,天津力生制药生产)口服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生殖器感染患者98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96例患者均来自2000年1月~2005年6月本院皮肤科门诊,男性114例,女性82例,年龄19~55岁,年龄19~55岁,病程3个月~1年,复发次数最少2次;均经临床和真菌学检查确诊为念珠菌性生殖器感染患者。  相似文献   

2.
了解门诊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病情控制和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支气管哮喘的患者83例进行分析。结果:83例患者的平均年龄在45±19岁,平均病程在9±5年。16%的患者在过去的两年内应病情加重而住院治疗,11%的患者应哮喘加重而就诊于急诊。完全控制率为15%,控制良好的患者为65%。结论 :由于哮喘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哮喘规范化治疗的推广,哮喘病的总体控制水平及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液培养联合血液微生物抗体检测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儿童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儿科治疗的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的患儿298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研究患者基本资料,血液培养联合血液微生物抗体检测患儿血液中致病微生物分布情况。结果 200例CAP患儿检出阳性结果,其中呼吸道微生物IgM抗体检测阳性145例,血培养细菌检测阳性55例。呼吸道微生物IgM抗体检测阳性结果中,支原体(19.46%)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其次为乙型流感病毒(16.44%),再次是副流感病毒(6.38%)、腺病毒(5.70%)、甲型流感病毒(0.67%),未检出衣原体。血培养阳性结果中,流感嗜血杆菌(5.36%)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其次为肺炎链球菌(5.03%),再次是克雷伯杆菌(3.02%)、大肠埃希菌(1.68%)、鲍曼不动杆菌(1.01%)。不同年龄组患儿病原微生物检出情况显示29天~1岁患儿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检出率明显大于1~3岁、4~6岁、7~14岁患儿,1~3岁患儿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检出率明显大于4~6岁、7~14岁患儿。结论本地区CAP患儿的最常见病原体是支原体,检出率为19.46%,而且病毒和支原体感染率呈现低龄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分析2015-2016年安徽省宿州市肾结石患病情况,并分析该地区肾结石患病的危险因素,为肾结石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于我院就诊的肾结石患者11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10例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基本信息、临床资料、饮食习惯等,并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肾结石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108名肾结石患者年龄18~75岁,45~55岁所占比例最高,占34.04%,其次是35~44岁,占25.53%,55~64岁,占17.02%。单因素分析显示,宿州市肾结石患者发病与吸烟指数、饮酒指数、饮食习惯、每日饮水量、直系亲属肾结石史、尿路感染史、BMI有关(P<0.05),与文化程度、月收入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酒指数≥200、喜食肉蛋、喜食海鲜、每日饮水量<1000 mL、直系亲属有肾结石史、有尿路感染史、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是宿州市肾结石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宿州市肾结石患者发病年龄多集中于45~55岁,且该地区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饮酒指数≥200、喜食肉蛋、喜食海鲜、每日饮水量<1000 mL、直系亲属有肾结石史、有尿路感染史、BMI>24 kg/m2,可作为防治肾结石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深圳市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特征,为制定乙肝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3年深圳市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深圳市2004—2013年共报告乙肝病例90 292例,剔除慢性病例71 43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9.72/10万,发病率最高年份2007年为33.29/10万,最低年份2013年为9.32/10万。发病年龄构成中,15岁占1.58%,15~44岁占89.91%,≥45岁占8.52%;以20~30岁为发病高峰期;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3.33∶1(14 503/4 354);工人发病数最多,占总病例数42.3%;市郊发病率高于市区。结论深圳市近6年乙肝发病率呈下降趋势;15岁儿童病例显著减少,表明乙肝疫苗接种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前,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时有发现,通过心电图观察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对于临床观察治疗十分重要,现将近年来收集的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心电图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我们共收治50例患儿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并全部做了12导联常规心电图,并进行随访三个月。其中男27例,女23例。最小年龄为6个月,最大年龄为14岁,3岁以内9例,占有18%;4岁~6岁21例,占42%;7岁~10岁12例,占24%;11岁~14岁8例,占16%。心电图分析结果:①期前收缩与异位心动过速情况:VE 27例,占54%;SVE 26例,占52%;VT 1例,占2%;SVR 3例,占6%。②传异阻滞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靖西县流行性腮腺炎的疫情动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靖西县2007—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1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721例,占法定传染病报告数4.03%,占丙类传染病报告数17.82%,报告年均发病率为23.39/10万。2007—2011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2011年发病率最高达49.32/10万。全年均有发病,以5—7月为发病高峰,占37.86%,5、6、7月发病数分别占13.73%、11.65%、12.48%。全县19个乡镇都有腮腺炎病例发生,以新靖镇发病率居首位达254.52/10万,其次化峒镇的发病率为183.65/10万。发病主要分布0~15岁年龄组,发病人数占89.65%,以4~8岁年龄组发病人数最多,占45.91%。结论靖西县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较高,近年发病呈上升趋势,应采取以腮腺炎疫苗接种为重点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学生和托幼机构儿童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分析致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内科3707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确诊为感染患者的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以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07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93例,感染率为5.21%;感染患者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5.56%,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占21.74%、上呼吸道感染占12.56%;年龄≥65岁、男性、合并基础疾病、接受侵入性操作、一季度、四季度、无意识状态、糖皮质激素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使用及住院时间≥21 d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共检出致病菌211株,其中多重耐药菌126株占59.72%;革兰阴性杆菌141株占66.82%,革兰阳性菌50株占23.70%,真菌20株占9.48%。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多,临床中应综合预防控制,提高整体预防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青海省2004—2018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流行病学特征,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青海省15年间乙肝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5年来青海省共报告乙肝患者201931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239.71/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4—2018年西宁市乙肝报告病例98218例,占48.64%;果洛藏族自治州最低,乙肝报告病例6766例,仅占3.35%。玉树藏族自治州乙肝报告发病率最高332.89/10万,海东市最低133.43/10万,不同地区乙肝报告发病率有统计学意义(χ^2=21997.32,P<0.05)。报告病例主要分布在25~55岁人群中,50~<55岁组发病率最高为454.99/10万,0~<5岁组发病率最低为23.69/10万;男、女性别比为1.57∶1。报告病例职业分布以农、牧民为主,占47.19%。结论 青海省经过多年的计划免疫的实施,乙肝防控效果明显,2009年以后乙肝报告病例呈现平稳状况。  相似文献   

10.
蝮蛇是全国分布最广的毒蛇。一旦被蝮蛇咬伤 ,蛇毒进入体内 1~ 6h,即出现中毒表现 ,若抢救不及时 ,在短期内致人死亡。我院用本院研制的蝮蛇胶囊先后治疗蝮蛇咬伤 5 5例 ,部分结合西医治疗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 5例均确诊为蝮蛇咬伤 ,其中 ,男 46例 ,女 9例 ,年龄最小 3.5岁 ,最大 62岁 ;农民 44例 ,占 80 % ;工人 4例 ,占 7.2 % ;学生和儿童共 7例 ,占 1 2 .73%。大多发生于 7、 8月盛夏季节 ,共 36例 ,占 65 .45 % ;6月 7例 ,占1 2 .73% ;9月 7例 ,占 1 2 .73% ;1 0月 5例 ,占9.0 9%。1 .2 咬伤情况 …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潍坊市坊子区2009—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潍坊市坊子区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流行性腮腺炎报告病例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潍坊市坊子区2009—2013年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41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97/10万。2009—2013年发病率分别为10.03/10万、10.71/10万、10.74/10万、36.63/10万、24.50/10万;男性为28.92/10万,女性为12.93/10万;0~2岁为30.81/10万,3~9岁为125.74/10万,10~24岁为49.11/10万,25~55岁为1.43/10万。病例数最多的是峡山生态发展区98例,占总病例数的23.56%;凤凰、九龙街办均为92例,各占总病例数的22.12%。发病高峰期在每年的3—7月和12月至次年1月。其中,3—7月占63.70%,1月、12月占17.07%;学生占64.66%,幼托儿童占16.11%,散居儿童占12.26%,其他占6.92%;有临床合并症的病例占5.77%,合并脑膜炎者占5.29%;合并胰腺炎者占0.48%。结论潍坊市坊子区2009—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逐年上升,今后应针对重点人群和高发季节进一步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河北省卢龙县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轮状病毒是我国儿童重症腹泻的主要病原。按照WHO轮状病毒监测方案,于1999年7月至2003年6月,在河北省卢龙县开展了医院和社区为基础<5岁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的监测。结果表明:卢龙县<5岁儿童腹泻的发病率为1 3次/人/年。4年中全县共有2350名<5岁急性腹泻患儿住院,占所有住院儿童的38%(2350/6213)。住院的腹泻患儿每年有两个高峰,一个是夏季(6~8月),占全年腹泻住院病例的22%;另一个在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占58%。住院的轮状病毒腹泻只有一个高峰,是在冬季(12月至次年2月),高峰期的轮状病毒腹泻住院患儿数占全年轮状病毒腹泻患儿住院数的86%。按全年统计,轮状病毒腹泻占住院腹泻患儿的46%,轮状病毒腹泻的住院率为11/1000儿童/年。在门诊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占28%,在社区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腹泻占10%。轮状病毒毒株的分布,G3型(45%)最常见,其次为G1型(35%)、G2型(8%)、G4型(3%)、G9型(0 6%),混合感染较少(1%)。还有8%的毒株未能分出型别。在轮状病毒腹泻患者中,9~11月龄的儿童检出率最高(53%),其次是12~17月龄(51%)、18~23月龄(36%)和6~8月龄(30%)。在4年研究期间共有5~10名1~59月龄儿童可能因为轮状病毒腹泻死亡,其中有1例确诊为P[8]G1型毒株感染。初步估计,该县1~59月龄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的死  相似文献   

13.
张志  梁旭满 《蛇志》2013,25(2):142-143
目的 调查我市肺癌的流行病学情况,为肺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我院和我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330例经病理组织细胞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调查发现,从40岁起肺癌发病率逐步升高,以61~70岁为高峰发病年龄,男女比例为3.6∶1,直系亲属发病率为2.12%;以吸烟者占比例最高,为62.4%,其中吸烟指数>400者占吸烟者的91.3%,始于青少年吸烟者占92.7%.结论 流行病学综合分析提示,吸烟是肺癌的重要致癌因素,加强戒烟教育及对其直系亲属定期体格检查对预防肺癌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进行染色体病的咨询门诊中,对39例原发性闭经患者进行了染色体检查,经核型分析确诊为45,XO单体型18例,嵌合型6例。其中45,XO/46,XX 3例,45,XO/46,Xi(Xq)1例,45,XO/46,XX(r)2例。现将6例嵌合型Turner综合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张云  黄礼川 《蛇志》2000,12(2):38-38
我站自1999年以来应用蛇毒制剂——降纤酶治疗慢性脑梗死66例,疗效优于目前常规治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6例患者中,男45例,女21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70岁,平均57.5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年;全部病例均经CT检查排除脑出血,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其中头晕头痛25例(37%),高血压46例(69%),口角歪斜42例(63%),言语不清55例(83%),偏瘫62例(93%)。经头颅CT扫描证实,额、顶、枕、颞叶梗死58例(87%);指脉微循环检测结果:微循环血流不畅轻度5例(7.6%),中度21例(3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O2激光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2011年8月期间收治的82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CO2激光器治疗联合胸腺五肽肌注;对照组32例单纯采用CO2激光器治疗;两组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50例,一次治愈者46例,占92%;二次治愈者4例,占8%。对照组32例,一次治愈者19例,占59.4%;二次治愈者13例,占40.6%。两组一次治愈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局部轻度水肿和疼痛,无需处理1~3天缓解或痊愈。结论:CO2激光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尖锐湿疣临床疗效好,并具有治疗简便,术后不良反应少,治愈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20例犬小孢子菌病的临床分析及近10a的文献复习,探讨犬小孢子菌病的临床特征。方法根据真菌学检查确诊的犬小孢子菌感染,分析患者一般资料、皮损特征、病程、治疗及预后情况;并对近10a报道的犬小孢子菌病总结回顾。结果门诊确诊及文献回顾共计302例患者,年龄为17d~83岁,男女比例约为1∶2,80%患者有接触宠物史。儿童患者多表现为头癣,成人多为体癣。依据真菌学镜检和培养可确诊。抗真菌药物治疗后预后良好。结论犬小孢子菌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癣菌病,发病率高,传染性强。一旦确诊,应及时规范治疗,同时给予宣教,杜绝传染源,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大学是年轻人群体较为密集的场所,人员的流动性频繁(高),而结核病具有传染性强和病程长等特点,是高校传染病疫病的重要防控项目之一。为了深入了解高校校园的结核病流行特征,提供全面的、完整的疫情监控、预防和治疗策略和方案,我们以广西大学2013~2016年期间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生入学体检病例、毕业生毕业体检病例、校医院门诊诊疗病例、广西南宁市西乡塘疾控中心反馈追踪病例及结核病密切接触者的筛查病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6年在校大学生结核病发病率分别为32.27/10万、49.06/10万、61.15/10万、111.57/10万,4年累计的平均发病率63.51/10万,结核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使用SPSS Statistic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数据差异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39,p0.01);109例患者中男生多于女生,21~24岁患者占70.64%,平均年龄21.44岁,其中,通过体检筛查出的无症状病例占49.55%,因症就诊病例占50.45%,休学率为23.85%。在与55例患者的密切接触的1 717个大学生中,筛查出结核患者5例,筛出率292.21/10万。我们的研究初步发现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较高的无症状结核病例发生,这部分患者是潜在的结核病传染源,推测这可能是引起广西大学校园大学生结核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由此,我们认为主动筛查发现无症状结核病患者是控制高校结核病传染源和降低在校大学生结核发病率重要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社区获得性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医务人员对肺隐球菌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统计2003年1月~2009年12月入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55例确诊及临床诊断为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55例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21例;年龄17~75岁,平均(44.8±13.4)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细菌性肝脓肿(pyogenic liver abscesses,PLA)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经验,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5例PL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5例患者的平均年龄57岁,最大78岁,最小34岁。其中,男45例,女30例,男:女为1.5:1。75例患者中表现为发热者69例(92.0%)、寒战28例(37.3%)、右上腹痛66例(88.0%),伴恶心呕吐者28例(37.3%),黄疸15例(20.0%),肝肿大8例(10.7%)。有糖尿病病史患者28例(37.3%)。胆系疾病(78.7%)是本组资料主要的易患因素,其中53例患有胆囊炎(70.7%)。外周血白细胞增高67例(89.3%),血红蛋白降低41例(54.7%),白蛋白降低46例(61.3%);75例患者转氨酶升高58例(77.3%)。肝右叶单发脓肿多见(75例患者中36例,占48%)。51例B超确诊,24例行B超+CT或CT检查。48例行穿刺液细菌培养及25例血培养,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为主要病原菌。平均住院天数为19天,多数患者经皮下肝脓肿穿刺或置管引流而好转,1例漏诊为肺炎,2例患者反复入院,1例因菌血症死亡。结论:PLA的临床表现多样,以发热最为常见;多为肝右叶单发,部分患者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降低。糖尿病为PLA最常见基础疾病,胆系疾病是主要的易患因素。肺炎克雷伯杆菌是本组PLA患者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