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选择分属三个不同蛇科的眼镜王蛇(Ⅰ,属眼镜蛇科)、尖吻蝮蛇(Ⅱ,属蝮亚科)和青环海蛇(Ⅲ,属海蛇科)分泌的原毒液,分别测定它们的γ-谷氨酰转肽酶(γ-GT,E.C.2.3.2.2)、乳酸脱氢酶(LDH,E.C.1.1.1.27)和碱性磷酸酶(AKP,E.C.3.1.3.1)总酶活力,并应用浓度梯度聚丙烯酰胺电泳(PAGE)和等电聚焦电泳,比较上述三种酶的电泳表现。初步结果,总酶活力为,γ-GT:(Ⅰ)>(Ⅲ)>(Ⅱ)、LDH:(Ⅲ)>(Ⅰ)或(Ⅱ)、AKP:(Ⅰ)>(Ⅲ)>(Ⅱ);浓度梯度PAGE各呈不同酶谱,每种酶均有几种不同估计分子量;等电聚焦电泳显示各不相同等电点的多条酶带。此结果说明上述三种蛇毒中三种酶均存在多种形式,具多型性。  相似文献   

2.
广西眼镜蛇毒磷酸二酯酶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磷酸二酯酶(PDE)广泛存在于各种蛇毒中,在响尾蛇科、蝰蛇科、眼镜蛇科和海蛇科的部分蛇毒中都存在着该酶.不同的蛇毒其PDE活力及含量有很大差异.即便在生物学分类上十分接近的蛇种,其PDE活力亦相差甚远.该酶是核酸结构分析的一种重要工具酶,具有核酸水解酶作用,是一种核酸外切酶,它能从3'-端顺序地降解核糖或脱氧核糖多核苷酸,生成5'-单核苷酸.该酶既能水解DNA又能水解RNA,因而在核酸的鉴定和序列测定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由于蛇毒PDE在核酸顺序测定中显示的重要性,因而对各种蛇毒纯化PDE的研究工作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兴趣.王殿洪等[1]曾对江西蝮蛇毒中PDE的分离纯化及某些性质做过报道,但广西眼镜蛇毒中PDE的分离纯化及性质在国内外均未有报道.广西有丰富的眼镜蛇毒资源,而且有高活性的PDE.蛇毒PDE的生物学活性,国外研究得较少.它没有出血、凝血、纤溶及致死作用.蛇毒PDE水解核糖核酸产生5'-单核苷酸,5'-单核苷酸在医药上均有十分重要作用,制成药物治疗白血病和血小板减少症等.  相似文献   

3.
我们进行眼镜蛇科与蝰蛇科蝰亚科的两种毒蛇:即中华眼镜蛇与罗氏蝰蛇的毒腺组织化学的酶的研究,发现γ-GT存在于大体标本及冰冻切片的腺体上皮层内,中华眼镜蛇腺体γ-GT酶染色强于蝰蛇。  相似文献   

4.
蛇毒纤维蛋白(原)溶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蝰亚科、蝮亚科和眼镜科等蛇毒中存在着一类能直接溶解纤维蛋白 (原 )的酶 ,称为纤维蛋白 (原 )溶酶 (简称纤溶酶 ) [1] 。 1 976年 ,Ouyang等第一次从尖吻蝮蛇毒中分离纯化得到纤溶酶[2 ] 。这些纤溶酶可用于溶解在心肌梗塞、中风、血栓等期间形成的血凝块[1] 。作为一种潜在的强有力的抗栓药物 ,纤溶酶已成为蛇毒蛋白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1 .蛇毒纤溶酶的分类蛇毒纤溶酶的分类方法主要有 3种 :第一种根据纤溶酶对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 ,Fg)的作用方式 ;第二种是根据纤溶酶的结构特点[3] ;第三种是根据纤溶酶的分…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烙铁头蛇毒纤维蛋白原溶酶,眼镜王蛇蛇毒纤维蛋白原溶酶,竹叶青蛇毒专一纤溶酶原激活剂对5种小分子多肽底物的底物专一性,及这些蛇毒丝氨酸蛋白酶对各种凝血因子(第X因子、凝血酶原、纤溶酶原、蛋白C)的作用,并和其它蛇毒丝氨酸蛋白酶如矛头蝮蛇毒凝血酶样酶、铜头蝮蛇毒蛋白C激活剂ACC-C、蝰蛇毒第V因子激活剂RVV-V进行比较研究。通过酶标偶联免疫反应研究了抗sv-PA抗体与各种丝氨酸蛋白酶的免疫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近年来将眼镜蜿科的蛇毒对腹水癌细胞的作用进行研究,经过动物体外试验、体内试验和接种率试验观察发现,眼镜王蛇毒、眼镜蛇毒、金环蛇毒有抗癌作用,其中以眼镜王蛇毒、金环蛇毒和金环蛇毒细胞毒素抗癌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7.
蛇毒纤溶酶的性质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箴波  张学荣  舒雨雁 《蛇志》2005,17(3):174-176
蛇毒中含有许多不同生物活性的酶类,包括金属蛋白酶、凝血酶、丝氨酸蛋白酶、磷脂酶、磷酸二酯酶、透明质酸酶、精氨酸酯酶等。其中,在蝰亚科、蝮亚科和眼镜蛇科等蛇毒中存在着一类能直接溶解纤维蛋白(原)的酶,称为纤维蛋白(原)溶酶(简称纤溶酶,Fibrinolytic enzyme,FLE)。纤维蛋白原是由Aα、Bβ、γ三对肽链组成。纤维蛋白则是A、B两对肽链从Aα、Bβ两对肽链上水解下来后,剩下的(αβγ)2通过氢键聚合形成的不溶性纤维蛋白多聚体。纤溶酶对两者都有水解作用。自1976年Ouyang和Huang首次从尖吻蝮蛇毒中获得纯化的纤溶酶以来,迄今已从不同科属的至少15种蛇毒中获得了25种以上的纯化纤溶酶,并对其分子结构、酶学特性及出血活性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纤溶酶是一种具有溶栓、抗栓等作用的药物,已成为蛇毒蛋白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中国眼镜蛇毒蛋白酶水解纤维蛋白原的作用方式,发现该蛋白酶可迅速水解纤维蛋白原Aα链,对γ链作用较弱,对Bβ链无作用,是一种新型的α-纤维蛋白原酶.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证实中国眼镜蛇毒蛋白酶低剂量(0.025 mg/kg)、中剂量(0.05 mg/kg)以及高剂量(0.1 mg/kg)体内给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ADP(10 .Μmol/L)和胶原(100 mg/L)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  相似文献   

9.
 从人类食管癌组织、正常食管粘膜、以及正常肾脏组织部分提纯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分析比较其生物化学及免疫化学性质,结果如下:(1)人类正常食管粘膜癌变后,γ-GT活性升高。(2)食管癌γ-GT的酶动力学性质(Km及最适pH)与正常组织相同。(3)4—20%线性梯度PAGE分析,食管癌γ-GT呈现100kD左右及380kD左右两个分子群,前者活性较高。正常食管粘膜γ-GT中,缺少100kD左右分子群,此分子群可能在癌变中有重要意义。(4)食管癌组织γ-GT,与正常组织γ-GT的抗原性相同。(5)食管癌γ-GT富含D-甘露糖、D-葡萄糖及N-乙酰-氨基葡萄糖,分子中的糖结构高度不均一,其与100kD左右分子群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壳寡聚糖对变形链球菌乳酸脱氢酶及γ谷丙转氨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壳寡聚糖对变形链球菌乳酸脱氢酶(LDH)及γ谷丙转氨酶(γ-GT)的影响。方法 将变形链球菌接种在含壳寡聚糖的培养基中,测定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及γ谷丙转氨酶等细胞内酶的含量。结果 菌液上清中的LDH和γ-GT2种细胞内酶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表明接种在含壳寡聚糖培养基中的细菌出现了明显的细胞内酶溢出,并与浓度相关。结论 壳寡聚糖对细菌的细胞壁有破坏作用,可能是壳寡聚糖具有防龋功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