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国涡虫纲分类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涡虫纲分类学的研究李光鹏(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资源研究所哈尔滨150040)关键词涡虫,涡虫纲,分类学扁形动物门涡虫纲动物生活在海洋、淡水和潮湿的土壤中。多数营自由生活,少数为共生或寄生生活。是一类种类繁多,形态、大小、色泽和栖息环境多样性的动物[...  相似文献   

2.
中国涡虫纲分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涡虫纲在分类学上归属于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本纲动物主要生活在淡水和海洋,少数生活于潮湿的土壤中,多营自由生活,少数为共生或寄生生活.在动物演化的历史进程中,扁形动物的出现,标志着动物界的演化发展已开始由水生向陆生、由固着或漂浮生活向自由爬行生活过渡,并相应在形态上演化出一系列发展水平上关键性的变化,因此在动物进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它们对水质变化十分敏感,因此是一类很好的水体污染的指示动物;同时,由于其再生能力特别强,因而又是研究细胞分化与脱分化分子机理的好材料,百年来一直是国际动物界热衷探索的研究领域.遗憾的是,我国动物学界从事涡虫研究者甚少,过去属于空白或薄弱学科.本文对我国涡虫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 行全面概述,以期为我国涡虫纲的区系分类研究提供全面详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扁形动物”备课要点的管见——兼论动物学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扁形动物在动物学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扁形动物的出现标志着动物界的演化发展,由水生向陆生、由固着或漂浮生活向自由爬行生活过渡,并相应在形态演化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发展水平上的关键性的变化,因此本章教学内容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教学的重点是:通过涡虫作为代表动物,阐明这一类群动物在形态构造上的共性和系统演化的等级水平;通过绦虫和吸虫等实例,以反映适应寄生生活演变的特性。扁形动物适应性的多样化又为它进一步演化提供了新的基础,因此要在全章内强调它在动物界系统发育中这个关键性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涡虫     
涡虫属于扁形动物门涡虫纲,生活在海洋、淡水和潮湿的土壤中。大多数营自由生活,少数为陆栖和寄生生活。在海洋中,涡虫的种类和数目最多,其中大部分在沿海的砂砾、淤泥和藻类中营底栖生活,如旋涡虫Convoluta和平角涡虫Planocera。在淡水环境中,它们常栖息在流水缓慢的池塘、湖泊、泉水以及山脚溪流中的石块、水草和叶片下面,如直口涡虫Stenostornum Leucops(Duges)、大口涡虫Macrostomum Tu和三角真涡虫Dugesia genocephala(Duges)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淡水(三肠目)涡虫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德增 《动物学杂志》1989,24(6):38-43,31
三肠目淡水涡虫是一类扁形动物门(Phylum Platyhelminthes)涡虫纲(Class Turbellaria)三肠目(Order Tricladida)淡水亚目(Suborder Paludicola)涡虫。由于它是扁形动物门和涡虫纲的代表动物,是动物学研究的重要材料;又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实验标本,所以一直受到全世界生物学家和院校师生们的关注,一直是世界各国涡虫分类学家研究的热门。肯克(Kenk 1978;参见M.Kawakatsu,1978)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淡水涡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扁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是涡虫纲的三肠目淡水(三肠)亚目涡虫。这类涡虫全世界发现了近40属和近400种,它们归属于4个科,即三角头涡虫科(Dugesiidae)、扁平涡虫科(Planariidae)、洞穴涡虫科(Kenkiidae)和树枝肠涡虫科(Dendrocoelidae)。它们遍布于全世界各地的泉溪、湖沼、池塘、水井和洞穴水中。它们的分布区域极不均衡,北半球的温带、亚寒带地区较多,其中仅分布于贝加尔  相似文献   

7.
平角涡虫早期胚胎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角涡虫属于扁形动物门,涡虫纲,多肠目海产种类,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潮间带,对于扁形动物胚胎发育的研究大多以涡虫纲自由生活种类为材料,其中三肠目种类在自然条件下以无性生殖为主,有性生殖较少出现而且早期发育多在卵袋中完成,不利于早期胚胎发育的研究,多肠目...  相似文献   

8.
三角真涡虫生态因子初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角真涡虫(Dugesia gonocephala)为淡水中生活的一种扁虫。属于扁形动物门涡虫纲三肠目。在动物演化史上处于三胚层动物的低级阶段。是教学与科研的常备材料。鉴于目前国内尚未真涡虫生态因子研究的报道,笔者自1984年开始,通过观察、培养与实验,就所得初步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国淡水三角属涡虫研究的历史与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三角涡虫为扁形动物门涡虫纲的代表动物,在动物的起源与演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研究胚胎发育与细胞分化、去分化的好材料。我国研究基础薄弱,缺乏系统资料,以至于三角涡虫种名在我国曾被错误沿用几十年。本文对我国三角涡虫的种类、分布、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全面概述,以期为我国三角涡虫资源调查与区系分类研究提供全面详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多肠目涡虫均生活于海水。2005年7月20日作者在深圳大鹏湾海边进行动物学野外实习期间,潮落时在嵌入礁石中的牡蛎壳内采集到一种多肠目涡虫,经鉴定该涡虫是东方柄涡虫(Stylochus orientalis),隶属扁形动物门、涡虫纲、多肠目、柄涡虫科,是牡蛎的头号杀手。用开壳刀撬开嵌在礁石  相似文献   

11.
淡水三肠目涡虫的染色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肠目(Tricladida)淡水亚目(Paludi-cola)属于扁形动物门涡虫纲,共分四个科:三角头涡虫科(Dugesiidae)、扁平涡虫科(Planariidae)、树枝肠涡虫科(Dendrocoe-lidae)和洞穴涡虫科(Kenkiidae)。全世界已经发现35个属387种。除洞穴科涡虫尚未  相似文献   

12.
涡虫是扁形动物中自由生活的代表类群,在动物系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其分布广泛,采集、培养方便,常被人们用作动物学形态构造观察的代表材料。涡虫集中的神经节和明显的梯状神经,更是形态构造观察的重要内容。然而一般方法难以显示出涡虫神经系统形态。达不到教学的应有效果。这里介绍一种特殊的染色处理方法,其效果较为理想。整个制片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3.
管大口涡虫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报道了分布于安徽、广东和福建一带的大口涡虫属管大口涡虫(Macrostomum tubo)的生物学特性。该涡虫生活于淡水池塘、小河的水生植物的叶子反面。在实验室观察了该涡虫的生活习性。介绍了常年饲养和繁殖管大口涡虫的方法。通过不同方向的连续切片,描述了该涡虫的形态结构。研究结果提示:大口涡虫是涡虫纲教学和动物进化研究的理想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4.
教材分析教材前八章讲述了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共八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这些门类的动物,统称为无脊椎动物。鱼类体内都有一条由很多脊椎骨连接成的脊柱。象鱼类一样,体内有一串脊椎骨的动物统称为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是脊索动物门中的一个亚门,这个亚门又分为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  相似文献   

15.
2004年3月至2004年4月,在岳麓山选取3个样地作枫树群落土壤大型无脊椎动物调查.共采获大型土壤无脊椎动物317头和18窝蚂蚁;分别隶属于扁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4门;涡虫纲、寡毛纲、腹足纲、蛛形纲、多足纲、昆虫纲、软甲纲7纲,共21目.其中优势种类为钻螺、红蚁、黑蚁、鼠妇,优势种类所在的纲为腹足纲、昆虫纲、软甲纲.同时根据结果及分析得出:土壤动物的最适pH值为6~7;土壤动物活动的起点温度为10℃,最适温度为17℃左右;降雨可以减少土壤动物的活动;土壤板结不利于土壤动物的生存;植物凋落物处于碎裂阶段时,土壤动物种类和个体数量多;空间异质性程度高,土壤动物种类及个体数量均较多;人类的活动既可以给土壤动物的生存造成有利条件,也可以造成不利环境从而影响土壤动物的数量和种类组成;枫树与其他树木交错分布的地方土壤动物的种类和个体数量均较高,具明显的边缘效应.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的构造和功能这一节教材,是在植物和动物的构造和功能二节之后讲的。这一节中,把微生物列为专节讲述,是因为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这一节前言中,就明确了“微生物不是单独的一大类”。这样,学生对微生物在生物分类和进化的历程上的位置,就易于理解了。  相似文献   

17.
本刊今年第一期《琥珀》的说明文字中,将蜘蛛也称为昆虫,这是错误的。实际上它们是分属两个不同亚门的无关的两个纲。在动物分类学上,蜘蛛被单独列为一纲,即蛛形纲,它包括蝎、盲蛛、蜘蛛、恙虫等,属节肢动物门中的鳌角亚门。而昆虫纲却属于节  相似文献   

18.
涡虫是动物界最早出现两侧对称、三胚层、营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也是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重要类群,因而在动物系统演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涡虫再生能力极强,因此成为研究细胞分化与去分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淡水涡虫RAPD分析条件的优化(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涡虫是动物界最早出现两侧对称、三胚层、营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也是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重要类群,因而在动物系统演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涡虫再生能力极强,因此成为研究细胞分化与去分化分子机理的理想材料,近百年来一直是国际动物学界热衷探索的研究领域之一。然而遗憾的是,我国动物学界从事涡虫研究者甚少,属于基础十分薄弱的  相似文献   

20.
在福建省闽清县安仁溪上游尚德村附近溪流中的石蟹体表发现辛氏切头涡虫(Temnocephalasemperi),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第三次在我国的自然界采获该种涡虫,并首次在切头涡虫体内发现寄生线虫。对生活在闽清山区溪流中的辛氏切头涡虫的生境、形态结构、生活习性、食性、地理分布等做了记述,对辛氏切头涡虫的栖主、超寄生现象和分布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