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梨的胚珠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名称:梨(Pyrus)。材料类别:胚珠。培养条件:(1)诱导幼胚生长培养基:改良的Nitsch培养基 0.5mg/L BA 100mg/L LH 5%蔗糖;(2)胚萌发成苗培养基:改良MS 2%蔗糖。培养室温度25±3℃;光照度3000lx;每日光照16h。生长与分化情况:胚珠在诱导幼胚生长培养基上培养30d后,其中的幼胚利用珠心、胚乳及培养基中的多种营养进一步维持胚性生长,得到生长的胚,其平均长度均大于8mm。将胚取出并转移到胚  相似文献   

2.
稀有Ju鲫胚后发育和幼鱼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室养条件下稀有Ju鲫胚后发育与幼鱼生长的特点,稀有Ju鲫的胚后发育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共11个时期在水温24.7-31.8℃的条件下,初孵仔鱼经25-30d即可完成胚后发育。在胚后发育期间,仔鱼,稚鱼及幼鱼呈线性生长,每日增长0.52mm左右。饲养条件对生长和发育均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稀有鮈鲫胚后发育和幼鱼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室养条件下稀有 鲫胚后发育与幼鱼生长的特点。稀有 鲫的胚后发育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共11个时期,在水温24.7—31.8℃的条件下,初孵仔鱼经25—30d即可完成胚后发育。在胚后发育期间,仔鱼、稚鱼及幼鱼呈线性生长,每日增长0.52mm左右。饲养条件对生长和发育均有很大影响。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采于四川省汉源县、灌县及彭县的亲鱼,其后代在生长上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以江西铅山红芽芋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各种因素对其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西铅山红芽芋胚性愈伤组织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较佳的预培养条件为0.3mol·L-1蔗糖预培养3d,较佳的60%PVS2装载时间为20min,较佳的100%PVS2脱水条件为25℃脱水30min,较佳的化冻温度为40℃,较佳的洗涤液蔗糖浓度为1.2mol·L-1,较佳的冻后培养条件为暗培养7d再转到光周期中培养。红芽芋胚性愈伤组织包埋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后的平均成活率约为70%。红芽芋胚性愈伤组织冻后再生苗没有发生形态学、生理学和细胞学的变异。  相似文献   

5.
丁香杂交胚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名称:丁香属植物(Syringa)。材料类别:①授粉40~50天的丁香(Syringameyeri×S.microphylla)杂交胚;②授粉60~110天的丁香。(Syringa persica×S.VuZgarls"Albaplena”)杂交胚。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蔗糖浓度3%,pH=5.8,培养温度25±2℃,光照强度1000~2500lx,每日光照14小时。杂交组合①取授粉后40~50天的杂交幼胚进行培养。杂交组合②取授粉后60~110天的杂交胚培养,从授粉后60天开始,每周取胚培养1次。当授粉90天后,每隔1天取胚培养1次,直到110天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索鸡胚胎干细胞培养的优化条件,比较不同饲养层对鸡胚胎干细胞离体培养的效果。方法:用传至第2代的鸡胚成纤维细胞与鸭胚成纤维细胞,经丝裂霉素处理后制作饲养层,比较这2种饲养层以及不用饲养层对鸡胚胎干细胞离体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在以鸡胚成纤维细胞和鸭胚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的培养体系中,鸡胚胎干细胞均可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而且2种饲养层对鸡胚胎干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鸡胚成纤维细胞和鸭胚成纤维细胞均可作为较好的饲养层细胞用于鸡胚胎干细胞的离体培养。  相似文献   

7.
基因枪介导小麦成熟胚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成熟胚作为转化受体可克服小麦幼胚存在的受季节和幼胚发育阶段限制的缺点。以湖北省小麦品种‘鄂麦12’和模式品种‘Bobwhite’为材料,成熟胚为转化受体,优化基因枪转化法的轰击压力、轰击距离、选择剂等因素,建立以小麦成熟胚为转化受体的高效转化系统。结果表明:小麦成熟胚作为转化受体时,适宜轰击压力和轰击距离组合是900 psi、6 cm;成熟胚对选择剂G418的敏感性强于幼胚,轰击后需要延长恢复时间,选择剂G418的适合浓度为20~40 mg/L。在以上优化条件下小麦成熟胚转化频率达0.3%~0.9%,已初步建立基因枪介导的小麦成熟胚遗传转化系统。  相似文献   

8.
君子兰未成熟胚的试管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名称:垂笑君子兰(Clivia,nobilis Lindl)材料类别:本园栽培的6年生垂笑君子兰,盛花期人工授粉后15天的未成熟胚。培养条件:1.来成熟胚离体继代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为MS,附加成份(毫克/升):①KT2,2.4—D0.5NAA0.25,ZT1;②NAA0.01,BA0.5;③NAA  相似文献   

9.
以花烛品种Amigo为材料,研究了悬浮培养条件下花烛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相关生理生化特征。结果表明:POD、CAT在胚性愈伤组织阶段维持较高活性,而SOD在体胚发育后期阶段活性较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胚性愈伤组织阶段出现高峰;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淀粉含量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胚性愈伤组织阶段蛋白质表达量高,种类多,并出现多种特异蛋白。分析认为胚性愈伤组织阶段是调控花烛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0.
白杄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其植株再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白杄(Picea meyeri Rehd.et Wils.)的成熟胚在4~6℃低温下保存1个月后,接种于改良LP 2mg/L 2,4-D 1mg/L 6-BA的培养基上,黑暗条件下培养1个月便可产生白色半透明的胚性愈伤组织。整体染色封片观察表明,胚性愈伤组织由很多很长的胚柄细胞及其顶端的胚细胞团组成,这种愈伤组织培养物称为胚性胚柄团。胚性胚柄团在MS 1mg/L 2,4-D 1mg/L KT的继代培养基上黑暗条件下可保持旺盛的增殖能力和分化潜力。当胚性胚柄团转到MS 5mg/L ABA 5mg/L AgNO_3的分化培养基上,1个月后可产生大量正常的体细胞胚。体细胞胚成熟以后转到含0.5%活性炭的无激素1/2MS基本培养基上约40d后可长出1.5~2.5cm的根,约60d后可长出真叶。光、ABA、蔗糖及AgNO_3浓度是影响体细胞胚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顾锦法  颜贻谦 《生理学报》1989,41(2):191-195
用培养过鸡胚(来亨鸡)或胎鼠(ICR小鼠)肌组织的成纤维细胞的条件培养液,定量地研究它们对胎鼠或鸡胚的成肌细胞的增殖和融合的影响。所得结果如下:(1) 胎鼠的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胎鼠或鸡胚成肌细胞增殖,分别为对照组的2.65倍,(P<0.001)或2.35倍,(P<0.01);(2) 鸡胚的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鸡胚或胎鼠的成肌细胞增殖,分别为对照组的2.66倍,(P<0.01)或2.17倍,(P<0.01);(3) 胎鼠的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液增加胎鼠或鸡胚的成肌细胞的融合率,分别为对照组的1.9倍或2.6倍;鸡胚的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液只增加鸡胚成肌细胞的融合率,为对照组的2.1倍,但对胎鼠成肌细胞的融合无明显的影响。 实验结果提示: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成肌细胞的增殖,两种动物间无明显的差异,但在融合上却有一定的种属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徐剑  徐梦阳 《四川动物》2013,32(2):212-216
初步观察记录了小弧斑姬蛙Microhyla heymonsi胚后发育的过程。在22.9~27.3℃的温度条件下,观察了其胚后发育全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该蛙胚后发育可划分为19期,历时35.7d。小弧斑姬蛙蝌蚪的头长、体长和后肢长度随发育时间的增加而增长。对其胚后发育各个阶段的后肢芽、趾、前肢的发育,以及尾的变化等方面做了系统的描述。讨论并比较了该蛙和其他蛙胚后发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以芒果单胚型品种‘金煌’、‘贵妃’和多胚型品种‘红玉’、‘白象牙’为试材,选择4个品种栽培管理条件基本一致的同龄芒果园,每品种选取生长势一致植株各18株,自盛花后每品种每周各选取30个果测定其营养成分,比较单胚与多胚类型芒果发育及后熟过程中主要品质特征的变化规律,为提高芒果果实品质及芒果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单胚品种芒果从果实发育初期到后熟期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多胚品种。(2)不同胚性芒果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滴定酸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各品种成熟前的最高值和后熟期的最终值均为多胚品种高于单胚品种(‘红玉’>‘白象牙’>‘贵妃’>‘金煌’)。(3)不同胚性芒果果实发育过程中固酸比的变化趋势均为前期平缓,进入后熟期后各品种的固酸比均迅速上升达到最高,其峰值表现为‘金煌’(83.8%)>‘白象牙’(50.04%)>‘贵妃’(49.41 %)>‘红玉’(29.52%)。(4)芒果果实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后熟期的峰值和最终值单胚品种均显著高于多胚品种,且单胚品种的果肉黄色较多胚品种明显。研究表明,单胚品种芒果的果实品质优于多胚品种。  相似文献   

14.
玉米胚发育过程中脱水耐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离体玉米胚脱水耐性的变化以及不同脱水速率对其脱水耐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授粉后16d的玉米胚能耐轻微脱水,含水量从1.45降低到0.28gH2Og-1DW时胚的萌发率为100%,但含水量低于0.1gH2Og-1DW时胚死亡。胚的脱水耐性随着发育逐渐加强,表现为电解质渗漏速率逐渐降低,萌发率和幼苗干重逐渐增加。授粉后20d胚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较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低;授粉后24d,这些酶的活性与授粉后20d的正好相反。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呈下降趋势。不同脱水速率明显地影响胚的脱水耐性:在慢速脱水到含水量0.1~0.18gH2Og-1DW时,胚的萌发率和幼苗干重比快速脱水高,电解质渗漏速率比快速脱水低;在快速脱水条件下胚中的SOD、APX活性和MDA含量也比慢速脱水高;CAT活性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稻胚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着胚的分化发育而增高,至成熟期趋于稳定。酶活性反应初期出现在幼胚表皮层及胚柄,以后又出现在胚芽、胚根及盾片的维管束原,根冠外缘与各器官原基表皮层的细胞外缘。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随胚发育期而变化,前期在靠阳极端有两条明显快带,至后期逐渐消失,但出现3~4条近阴极端的明显慢带。不同发育期的幼胚在离体强制萌发后则近阳端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大体相同,只是较成熟胚近阴端的慢带增多。这些现象说明: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出现与胚细胞分化成熟有关;稻胚发育过程中有遗传信息的顺序表达,而且它们表达的规律是与胚和它所处的内、外环境条件之间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石刁柏组织培养中体细胞胚发生的组织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无菌苗的嫩茎切段为外植体,在含有1 mg/LNAA+0.5 mg/L BA的MS培养基上可100%地被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在此条件下可长期继代,将继代的愈伤组织转入含有2 mg/L 2,4-D 0.5mg/L NAA的MS培养基上后,约有70%的愈伤组织块转变为胚性愈伤组织,这些胚性愈伤组织在3,4-D浓度进一步降低为0.5mg/L的条件下发育形成体细胞胚。切片观察表明:这些胚性愈伤组织是从愈伤组织的表层或近表层产生的。这些细胞核大,多核仁,细胞质浓、染色深的胚性细胞中的一些单个细胞处于与邻近细胞隔离状态,细胞壁也明显加厚。这些单细胞开始分裂,第一次分裂多为不均等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基细胞和一个小的顶细胞,进一步分裂形成三细胞、四细胞、五细胞和具胚柄的多细胞原胚。原胚发育形成球形胚、梨形胚、香蕉形胚,由于在胚的一侧细胞分裂旺盛形成单子叶突起,最后形成子叶胚。其发育过程类似于单子叶植物合子胚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7.
干燥处理提高胡萝卜体细胞胚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5%蔗糖处理得到的静止状态胡萝卜体细胞胚经脱水至含水量17%后,在室温条件下干燥贮存4个月,约67%的干胚尚能转换为植株,而对照胚自然干燥后未经贮存便失去活力,不同干燥程度的静止状态胚室温贮存后和测定表明,适当干燥(含水量25-50%)可提高体细胞胚的脱水忍耐力,脱水速率影响体细胞胚的活力,缓慢脱水明显优于快速脱水,能提高体细胞胚的抗逆性。这一研究结果为解决人工种子的贮存及运输问题提供了可探索的  相似文献   

18.
据资料指出:贝母属植物种子休眠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地上部分生育期短促,成熟种子中胚发育不全或胚分化程度低甚至只有原胚细胞,致使种子萌发前需要一个较长的胚后熟阶段;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成胚后还  相似文献   

19.
白Qian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其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Qian的成熟胚在4-6℃低温下保存1个月后,接种于改良LP+2mg/L2,4-D+1mg/L6-BA的培养基上,黑暗条件下培养1个月便可产生白色半透明的胚性愈伤组织。整体染色封片观察表明,胚性愈伤组织由很多很长的胚柄细胞及其顶端胚细胞团组成,这种愈伤组织培养物称为胚性胚柄团。  相似文献   

20.
贾彩风  李悦 《植物学报》2006,23(2):186-191
探索华山松(Pinus armandii)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对其实施规模化无性繁殖和开展遗传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2LM为基本培养基, 通过激素调节等措施对华山松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幼胚的离体培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 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可达52.71%, 但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后没有体细胞胚胎的分化; 首次从其子叶期的幼胚中直接诱导出具有根和茎的完整植株, 诱导率达92%以上。文章确认了采集的幼胚发育状态对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有重要影响, 并对诱导的培养条件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