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描述了一种准确、快速鉴定异斑酷大蚕蛾末龄幼虫、蛹和成虫性别的方法。通过对蛹和成虫性别特征比较可知,雌虫生殖孔位于第8和第9腹节,且第8腹节不愈合,雄虫生殖孔仅位于第9腹节上,且生殖孔两侧有瘤状突起。雌性末龄幼虫头壳的蜕裂线附近浅色区域较多,雄性浅色区域较少,且雌性后唇基区域的颜色较雄性更浅。雌雄成虫差异较大,雄虫触角羽状,前翅一般无透明斑或透明斑很小;雌虫为近丝状的羽状触角,前翅有3个较大且连续排列的透明斑。经过对30对雌雄蛹的测量后,发现在蛹长、蛹宽与蛹重等体型数据上,雌雄蛹之间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一种快速鉴别甜菜夜蛾蛹及成虫雌雄的简易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描述了一种快速准确区分甜菜夜蛾蛹及成虫雌雄的方法。甜菜夜蛾雌、雄蛹的主要区别是:雌蛹第8腹节腹面有一较短的纵裂缝,裂缝两侧平坦无突起;雄蛹第9腹节腹面有一长的纵裂缝,裂缝两侧有半圆形瘤状突起。成虫期雌、雄蛾主要区别是:雄蛾体色较浅,腹部狭长且末端有一圈黄色长毛簇;雌蛾体色较深,腹部末端浑圆,毛簇较短,生殖孔清晰可见。以此标准所建立的甜菜夜蛾雌雄蛹及成虫的快速鉴定方法,对于田间性比、预测和种群动态以及人工饲养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拟建立一种快捷、准确地鉴别菱角水螟Parapoynx crisonalis(Walker)蛹性别的方法。【方法】基于蛹的腹部末端第8、9两腹节的腹面外部形态学特征进行判别。【结果】雌雄蛹的腹面外部形态学特征主要区别在于雄蛹第8腹节平滑无裂缝,第9腹节中央具一较短纵裂缝,其两侧具明显的半圆形瘤状突起,而雌蛹第8腹节中央具一长纵裂缝,其两侧较为平坦、无明显凸起。依据该特征鉴别菱角水螟蛹雌雄的准确率为100%。【结论】该方法在田间进行雌雄蛹快速鉴别行之有效,对提前掌握菱角水螟田间性比、下一代种群动态的预测预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种鉴别斜纹夜蛾蛹及成虫雌雄的简易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一种通过外部特征,快速判断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蛹、成虫性别的方法。蛹期的主要判断标准为雌雄生殖器官的差异分布:雄蛹第7腹节与第8腹节分界处平滑,外生殖器分布于第9腹节腹面中央,为连接两半圆状瘤状突起;雌蛹第7腹节与第8腹节分界线处不平滑,外生殖器为紧挨第8腹节。综上所述,可以以第7、8腹节分界处是否平滑以及是否有突起作为判断雌雄的标准。成虫期雌雄鉴别则表现在外观和结构上的差异:雄蛾翅面斑纹的外缘线与外横线之间有一明显的灰蓝色条纹,雌蛾则没有,雄蛾腹部狭长且末端有一圈黄色长毛簇,雌蛾腹部较为浑圆,末端毛簇较短。以此标准所建立的斜纹夜蛾雌雄的快速鉴别方法,对于识别田间性比、预测种群动态,斜纹夜蛾人工养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赵琦  张云慧  刘怀  程登发 《昆虫知识》2011,48(6):1879-1881
报道1种根据旋幽夜蛾Scotogramma trifolii Rottemberg蛹腹节的外部形态特征迅速、准确区分旋幽夜蛾蛹雌雄的方法。雌蛹第8腹节腹面中央有一纵裂缝,裂缝连接第7、第9腹节,裂缝两侧平坦,无突起,腹部末端分节不明显;雄蛹第8腹节无裂缝,在第9腹节腹面中央有一纵裂缝,裂缝两边各有一半圆状瘤状突起,腹部末端分节较为明显。这对于了解旋幽夜蛾田间性比,观察生物学特征、种群动态及开展预测预报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柑橘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nton是柑橘重要害虫,本研究拟建立一种快速鉴别柑橘潜叶蛾蛹及成虫性别的简易方法。【方法】利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拍照记录柑橘潜叶蛾蛹和成虫的腹部末端形态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待蛹羽化后进行解剖验证结果。【结果】与柑橘潜叶蛾雄蛹相比,雌蛹的第7腹节下缘分界线不明显,生殖孔和肛门分别在第8腹节和第10腹节,而雄蛹的第7腹节下缘分界线明显,生殖孔在第9腹节,肛门在第10腹节。柑橘潜叶蛾雌成虫腹部末端呈圆筒形,而雄成虫腹部末端相对尖细;轻轻按压成虫腹部,雌蛾在末端伸出部分的两侧有黑斑,而雄蛾在末端伸出部分的两侧没有黑斑,但有一对长毛簇,在伸出的同时散开。该方法能快速鉴别柑橘潜叶蛾蛹及成虫的性别,其准确率为100%。【结论】通过比较柑橘潜叶蛾雌雄蛹生殖孔及肛门的位置,可以准确区分雌雄蛹;轻压并观察雌雄成虫腹部伸出末端黑斑或长毛簇的有无可有效区分成虫性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明确短时高温对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 (L.)各虫态及其后虫态生长发育与繁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27℃饲养的绿豆象为对照,在30、33、36、39、42和45℃条件下分别对绿豆象卵、幼虫、蛹和成虫进行3 h的短时高温处理。【结果】短时高温对绿豆象卵的孵化率、幼虫的化蛹率和蛹的羽化率均有显著影响,但对卵和幼虫的后续发育影响不显著;幼虫耐高温的能力最强,经短时高温处理后化蛹率均在90%以上;蛹经45℃短时高温处理后虽表现出较高的羽化率,但羽化后成虫的寿命和产卵量均显著降低。卵期、幼虫期和成虫期绿豆象对短时高温的耐受性均有性别差异,其中,卵期和蛹期雄虫耐热性强于雌虫,成虫期雌虫强于雄虫。短时高温处理对绿豆象成虫的繁殖能力影响显著,经45℃处理后成虫的产卵量为32.30粒/头,显著低于对照。【结论】39℃以上的短时高温对绿豆象处理虫态及雌雄性别比有明显的影响,对其后虫态发育的影响仅见高温处理蛹后导致成虫繁殖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营养状况不同造成的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雌、雄蛹重量差异对其羽化的成虫产卵量、产卵期、寿命及下一代(F1)幼虫发育的影响。【方法】室内条件下,通过不同的饲养方法,获得个体重量不同的梨小食心虫雌、雄蛹,待其羽化交配后,记录其产卵量、产卵时间和成虫寿命;卵孵化前后,分别测量卵和初孵幼虫大小,计算卵孵化率,统计幼虫发育历期。【结果】雌蛹重量对梨小食心虫的成虫产卵量影响显著,其重量与产卵量呈正相关(y=15.505x-59.292);同一条件下,雌蛹与雄蛹重量也呈正相关(y=0.823x-0.538)。同时,雌蛹重量对成虫产卵期影响也较大,蛹重大的个体羽化的雌虫比蛹重小的个体羽化的雌虫产卵高峰期提前1 d;较重、中等和较轻蛹羽化出的雌虫个体每天产卵量高于10粒/雌的时间分别为9~10,7和5~6 d;产卵量高于5粒/雌的时间分别为12~13,9和6~7 d。而雄蛹重量对产卵量、雄成虫寿命影响没有明显影响。较轻的蛹羽化的雌成虫寿命比较重蛹羽化的雌成虫短2~3 d;而雄蛹重量对其羽化的雄成虫寿命影响没有明显规律。雌、雄蛹重量对其羽化成虫的卵孵化率、卵和初孵幼虫的大小影响均不显著,对F_1幼虫发育历期影响也不显著。【结论】梨小食心虫雌蛹重对羽化成虫的产卵量和产卵期等影响显著,田间防治时应注意在不同条件下完成发育的个体,尤其是雌虫,由于营养差异引起的个体大小对随后种群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报道一种通过外部形态特征迅速、准确判断黄翅绢野螟蛹和成虫雌雄的方法。观察对比131头黄翅绢野螟蛹和120头成虫腹部形态特征发现:雌蛹第8腹节中央有一条由生殖孔和产卵孔连接组成的纵裂缝,生殖孔与第7腹节后缘相连,裂缝两侧无明显突起,与肛门裂缝之间的距离显著大于雄蛹,腹部末端着生8根毛钩,分节明显,呈"八"字形凹陷;雄蛹生殖孔位于第9腹节,裂缝两侧各有一半圆形瘤状突起,腹部末端也着生8根毛钩,但分节不明显。雌成虫腹部浑圆,末端具黄色毛簇;雄成虫腹部狭长,末端具黑色毛簇。以此标准建立的黄翅绢野螟雌雄快速鉴别方法,对于识别田间性比、预测种群动态、人工饲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依据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 Erschoff蛹的形态特征快速、无损、准确鉴别雌雄个体,对其头部、胸部、腹部和体色外部鉴别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解剖生殖系统验证准确性.结果表明:以春尺蠖蛹的胸部和腹部特征识别雌雄准确率明显高于头部和体色特征,识别率可达100%.首先,雌蛹第8腹节腹板前缘中部具有"Y"型沟,与第7腹节腹板后缘形成倒三角状,而雄蛹无此特征.其次,雌蛹生殖孔与产卵孔连接形成裂缝,两侧平坦无突起,而雄蛹第9腹节腹板中央有一纵裂缝的生殖孔,两侧各有半圆状瘤状突起.最后,雌蛹的胸部背板各节间相对长度均小于雄蛹,而雄蛹中胸背板最宽,其后缘明显向外凸起.因此,春尺蠖蛹胸部或腹部特征可用于快速、准确地鉴别雌雄性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