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天常见到双双对对的家燕忙着做窝,成群的雨燕在空中来回急速飞翔,张着大嘴捉虫吃;但秋后,竞—下子见不到它们的踪影,鸟去巢空,相继出现野鸭和天鹅在水面荡漾的场面。初夏,布谷鸟声声划破天空,好像在催人“快快收割”。可入秋以后,却又消声匿迹了。这些鸟儿都到哪里去了呢?  相似文献   

2.
去过美国哈佛大学的人都知道在该校有个植物陈列馆(Botanical Museum),并为这个陈列馆叫好。不久前我去波士顿旅游,那是个漂亮而又古老的城市,去那里的目的是想看看哈佛大学,是世界有名,而又是多年来在美国大学里排行榜数第一的。还未去哈佛时,朋友劝我一定要去看玻璃花,但我不以为然,因为我想在中国的工艺品种类中就有用玻璃做的花。到了哈佛我还是去了哈佛植物陈列馆参观。那是有很多房间的陈列馆。进去后一看我便惊呆了,  相似文献   

3.
选择597 nm作为激发波长,探测范围为600~900 nm的荧光特性,分析了天然反应中心和两种去镁叶绿素置换的紫细菌反应中心的荧光发射光谱.借助细菌叶绿素、细菌去镁叶绿素和植物去镁叶绿素的荧光光谱,对相关组分进行了归类.实验结果表明选择性地置换细菌去镁叶绿素影响了荧光光谱的组成.在天然反应中心、BpheB置换的反应中心和BpheA,B置换的反应中心中可分别解析到4、3和2个荧光发射组分.研究肯定荧光发射组分与去镁叶绿素的结合存在对应关系.实验还分别在686.4、674.1和681.1 nm处测定了不同反应中心内的原初电子供体P的激发态通过荧光衰减的过程,观测到衰减动力学上的差异.说明去镁叶绿素置换影响了细菌反应中心内激发光能传递和原初光化学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4.
天然态蛋白质能否在溶液中存在多种构象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 在前报道中已经鉴定出绿脓杆菌去辅基天青蛋白突变体 M121L 可以多种构象共存 . 用差热扫描量热和圆二色性的方法研究了野生型去辅基天青蛋白的热变性 . 结果表明在 pH 从 4.0 到 9.0 的范围内存在着两个摩尔热容最大值 . 较低温度下的去折叠反应在所研究 pH 范围内均部分可逆,而较高温度下的去折叠反应均不可逆 . 蛋白质去折叠的热容变化双峰用可相互转化的两种构象共存模型进行拟合 . 较低温度下能够去折叠的构象在 pH 4.0 时占 64% ,在 pH 9.0 时占 55%. 监测热变性过程中圆二色谱在 219 nm 处的信号变化也可以观测到两个独立的去折叠变化 . 信号变化的比值与在相同条件下差热扫描法测得的两种构象摩尔比一致 . 上述结果进一步支持了前文提出的去辅基天青蛋白在溶液中至少存在着两种构象的设想 .  相似文献   

5.
前些年去牧场探亲,时遇转场。表哥家正忙碌一片。翌日就要搬迁到夏季牧场去了。这是成家后独立门户的表哥家第一次转场。  相似文献   

6.
7.
问题征答     
问:组织须既然在组织细胞之间,遍布全身,那么组织波会不会因直力作用而流动到身体下部去呢?是否身体下部的组织液要比身体上部的多?(苏春英提问,见《生物学通报》1997年第1期)答1组织液存在于组织细胞的间隙中,绝大部分呈胶冻状,不能自由流动,因此组织液不会因重力作用而流动到身体下部去。另外,身体下部的组织液不比身体上部的多是因为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到血管中去,构成了动态平衡,组织液回流到血管中去的途径有2种:①大部分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回到毛细血管中;②一部分组织液则流人毛细淋巴管内,形成淋巴液,以后经…  相似文献   

8.
我从1973年接受了《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研究》课题。一开始就遵照毛主席关于“我们提倡知识分子到群众中去,到工厂去,到农村去”的教导,到农村蹲点,和群众一起搞研究。四年来,在各级党组织领导和关怀下,我在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下,共同战斗,一起克服了许多困难,使这项科学试验推广工作件到了迅速的发展。1976年全地区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面积达到二十一万亩,防治效果在70—80%以上,桦南县金沙公社已经全面推广了利用赤眼蜂冶螟。几年来还扩大了防治对象,对高粱螟、谷螟和甘兰夜蛾善都有限好的防治效果。贫下中农高兴地说:“育蜂治虫,工省效宏”。  相似文献   

9.
目的:动态观察去卵巢大鼠血清和骨髓细胞碱性磷酸酶( ALP)水平的变化。方法将8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基础组以及假手术和去卵巢3、6、12、24周组。分别在手术前(0)和手术后3、6、12、24周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各组大鼠,分离血清,制备骨髓细胞甩片,用721分光光度计检测血清ALP水平的变化;用显微镜计数骨髓细胞甩片ALP阳性染色细胞的数目。结果在假手术组大鼠中,血清ALP水平在手术后3周显著上升并持续到手术后6周,但在手术后12周开始显著下降并持续到手术后24周;骨髓细胞ALP阳性染色细胞数目在手术后3周显著上升并持续到手术后12周,但在手术后24周却显著下降。在去卵巢组大鼠中,血清ALP水平在手术后3周显著上升,到手术后6周开始显著下降并一直持续到手术后24周;骨髓细胞ALP阳性染色细胞数目在手术后3周显著下降并持续到手术后24周。从手术后3周开始,去卵巢组大鼠血清ALP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大鼠,但骨髓细胞ALP阳性染色细胞数目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大鼠。结论假手术组大鼠血清和骨髓细胞ALP水平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但去卵巢大鼠血清和骨髓细胞ALP水平变化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10.
我这次以福建省农垦农工商联合企业公司顾问、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所长的名义,应泰国德美行总经理李引桐先生的邀请,组织了热带,亚热带经济植物考察小组到泰国考察并洽谈商务。今年四月底我原已接受邀请参加在美国加州召开的农业发展和土地利用的国际会议,但因为爱国华侨的热情邀请,他们认为要学习外国的经验,不一定都要远涉重洋,也可以到条件有利的近邻去走走。经有关方面的讨论,安排我们到泰国去学习。  相似文献   

11.
“生态系统”一节教学方法尝试王彩霞(浙江省玉环县楚门中学317605)生物科学是一门实践性、直观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到实践中去,到大自然中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在讲完“生态系统”一节全部内容后,在学...  相似文献   

12.
拉萨,是九寨沟藏族百姓心目中一辈子必须要去一次的朝圣之地。但在过去九寨乐观只有少数僧人,和尚历经千辛万苦,徒步三五年才到过那里、面对于一般普通百姓来说是不敢想象的事。因为实在太难了,如今,现代化交通条件和九寨沟旅游的发展,生活的富裕,他们心中的圣地已不再遥远。走出贫困后的老百姓首先想到的是去朝圣,去了却他们一辈子的心愿。九寨沟荷叶寨的老百姓就自发组织了一次集体坐汽车到西藏朝圣的长途旅行,历时23天,行程一万多公里,下面就是他们自己讲述的朝圣之旅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蛇岛     
蛇岛是渤海口北端的一个荒岛,岛上毒蛇很多。解放以前,曾经有日本人到岛上去探过险,做过植物和昆虫的初步调查,对毒蛇的情况也有过一些报道。1949年,旅顺有几位中学教师亦到岛上去过。今年春天,中国动物学会和地理学会旅大分会,为了了解岛上的实况,在旅大科联的支持下,组织了一个考察队,于4月14、15两日,到岛上进行了一些试探性的工作,作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参考。以下所叙述的是前人工作的简单总结和我们初步观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在高等植物中,Δ9 脂肪酸去饱和酶引入第一个双键到饱和的脂肪酸链中,导致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形成。我们通过RT-PCR、RNA ligase mediated RACE (RLM-RACE) and Overlap-PCR方法从海洋微藻绿色巴夫藻中克隆到一个命名为PvfadA的脂肪酸去饱和酶候选基因。通过将PvfadA基因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PvFadA可以特异性地将C18:0脂肪酸转变成C18:1脂肪酸。PvFadA的氨基酸序列中存在一个存在于acyl-ACP去饱和酶的特异性金属离子结合区段(D/E)X2HX-100(D/E)X2H。通过同源模建PvFadA的3D结构显示,其包含了11个α螺旋,其中α3、α4、α6和α7组成了一个4个螺旋桶的核心结构,预测其可能是酶的活性中心。PvFadA的3D结构类似于蓖麻和结核分枝杆菌H37Rv的acyl-ACP去饱和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云南红豆杉中四种紫杉烷类二萜成分化合物(2-去乙酰氧基紫杉宁E、7-去乙酰氧基紫杉宁J、2-去乙酰氧基去肉桂酰基紫杉宁、巴宁亭酸)的安全性。方法:采用Alarmblue检测采用四种紫杉烷类二萜成分化合物在CHL细胞上的细胞毒性,采用CHL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和Ames试验,观察云南红豆杉中四种紫杉烷类二萜成分化合物遗传毒性作用。结果:四种紫杉烷类二萜成分化合物在CHL细胞株上IC500.5 mg/m L;未对鼠伤寒沙门氏杆菌组氨酸缺陷型菌株回复突变数产生影响;未使得CHL染色体畸变率增加。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未观察到2-去乙酰氧基紫杉宁E、7-去乙酰氧基紫杉宁J、2-去乙酰氧基去肉桂酰基紫杉宁、巴宁亭酸对CHL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以及未观察到体外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6.
<正>1996年中国大陆开始有民间观鸟活动,最初是在北京和广州两地。北京的观鸟形式为民间环保组织召集队伍,请鸟类学家辅导,去公园和郊区观鸟。当观鸟者中出现有旅行经验的组织者后,便长途旅行去外地观鸟。记得第一次去外地观鸟是在1998年2月,我们相约去到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第一次组织观  相似文献   

17.
选择597nm作为激发波长,探测范围为600~900nm的荧光特性,分析了天然反应中心和两种去镁叶绿素置换的紫细菌反应中心的荧光发射光谱。借助细菌叶绿素、细菌去镁叶绿素和植物去镁叶绿素的荧光光谱,对相关组分进行了归类。实验结果表明,选择性地置换细菌去镁叶绿素影响了荧光光谱的组成。在天然反应中心,BpheB置换的反应中心和BpheA,B置换的反应中心中可分别解析到4、3和2个荧光发射组分。研究肯定荧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针对根茎型克隆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考察了以下内容:1)地上枝条和根茎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时间动态及其对去叶干扰的响应;2)特定阶段植物体内一定部位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浓度差异;3)植物体各部分(地上部分、直立茎地下部分及根茎)间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浓度变化之间的关联。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作者试图弄清碳水化合物对于羊草克隆分株和整个基株生长和存活的意义。实验共有4个处理:1个对照和3个不同频度(在整个实验进行期间分别去叶1次、3次和5次)的去叶处理。所有去叶处理都采取一个统一的强度,即留茬15 cm。地上枝条和根茎的取样频次为每10 d 1次。植物体各部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浓度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对不同去叶频度处理间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差异显著性进行ANOVA分析。结果表明:不去叶对照处理在生长季盛期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浓度的显著下降归因于植物体快速的生长而引起植物叶片旺盛的呼吸消耗,而去叶处理中植物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浓度并没有大的降低甚至在最频繁的去叶处理下还有所上升,主要是由于去叶处理减少叶片而造成地上部分总呼吸量下降所致。一次性去叶处理并没有影响植物地上部分最终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浓度,但是连续数次的去叶处理对地上部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浓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秋季气温下降时,碳水化合物自地上向地下的转移在去叶频度越大的处理下表现越为迅速。这表明当植物体接受到气温降低的信号后,去叶干扰加速碳水化合物自地上向地下的转移。可能由于地下枝条存在一定的贮藏功能,在实验过程中地下枝条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浓度比地上枝条中表现的更加稳定。根茎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必要时会转移到地上以供应地上枝条的生长,而旺盛的生长会消耗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然而自未接受去叶处理的分株向接受去叶处理的分株的克隆整合(常常在较高频次的去叶处理中发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消耗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棉铃虫与棉花生长发育耦合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棉铃虫取食模型、种群动态模型及棉花生长发育模型为基础,通过对棉田生态系统中一些关键环节的分析,进一步发展出田间棉铃虫的管理系统。这个系统较好地反映出了国内外到目前为止在棉铃虫管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强调了在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超补偿机制的实现,以及人工去早蕾与2代棉铃虫取食对棉花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本系统可以反映第2、3代棉铃虫不同卵量水平下,及不同人工去早蕾水平下棉花生长发育的动态过程。通过不同卵量水平时各去蕾量对产量的影响,以及不同用药时间的最终产量效果的比较,可以找出最佳的去蕾量以及合理的用药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是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人群中的骨代谢疾病,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是国内外通用的模拟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生的经典动物模型,本研究通过观察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股骨骨微结构的动态变化,为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将9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基础组(10只)、假手术组(40只)和去卵巢组(40只)。分别在手术前(基础组)和后的3、6、12、24周,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基础组以及假手术组和去卵巢组大鼠,每组各8-10只。每组中随机取6只大鼠,对其左股骨行micro-CT扫描及三维结构重建。选择股骨远端距生长板远端1 mm处,2.0 mm×3.5 mm,厚0.9 mm的骨组织为感兴趣区域,对感兴趣区域进行骨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与0周组比较,从去卵巢3周开始一直持续到24周,去卵巢组大鼠股骨vBMD、BV/TV和Tb.N显著降低,Tb.Sp和SMI显著升高,而Tb.Th无显著变化;与0周组比较,从假手术后3周开始一直到24周,假手术组所有检测指标均无显著变化。与同周龄假手术组比较,从去卵巢3周开始一直持续到24周,去卵巢组大鼠股骨Tb.N、BV/TV和vBMD显著降低,Tb.Sp显著升高,而Tb.Th没有显著变化。从去卵巢6周开始一直到24周,去卵巢组大鼠SMI显著增加。结论:3月龄大鼠股骨远端的骨微结构在去卵巢3周时就出现显著变化。提示,采用3月龄大鼠进行抗骨质疏松药物筛选时,去卵巢3周后就可以进行药物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