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野生食虫植物的会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笼草、茅膏菜、捕蝇草……这些大名鼎鼎的“食虫植物”,作为能够捕食动物的绿色植物,在人们心中或多或少总会留下一些神秘色彩。也许在花卉市场上,或者在电视的科教频道,食虫植物会偶然现身,但是我们和野生的食虫植物零距离接触时才会发现,有些情况依旧不曾料想得到。  相似文献   

2.
食虫植物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彦文  王海洋   《广西植物》2000,20(1):88-93
综述了食虫植物的研究概况 ,包括研究历史、食虫植物的捕虫与消化机制 ,食虫的效果以及食虫植物与环境的生态关系 ,旨在促进我国关于食虫植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谈谈食虫植物的食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般说,植物大都是通过光合作用来合成自身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有机营养物质。可是,在植物界中,有一些植物不但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且还能够捕食昆虫等小动物,从中摄取养料,人们通常把它们叫做食虫植物。世界上共有500多种,它们主要分布在南半球的温暧地带。下面就谈谈食虫植物的食虫。  相似文献   

4.
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中11种常绿乔灌木叶片虫食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昆虫对植物叶片的取食行为和伤害方式,作者选择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内的11种常绿乔灌木为对象,对叶片虫食状类型和格局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共发现16种虫食状类型,每种植物叶片虫食状类型数在10–13种之间,每种虫食状出现频率在0.5–28.7%之间。缘食状出现频率最高(28.7%),虫瘿和泡状出现频率最低(0.5%)。(2)叶片虫食状分布格局可分为3种类型,即一种虫食状占绝对优势的单优格局,如马银花(Rhododendronovatum)和檵木(Loropetalumchinense);两种虫食状(缘食状和顶食状)共占优势的双优格局,仅有木荷(Schimasu-perba);3种及3种以上虫食状占优势的多优格局(其余8种植物)。(3)叶片虫食状多样性指数变化在1.57–2.23之间,最高为苦槠(Castanopsissclerophylla),最低为马银花;乔木的多样性指数(2.040)高于灌木(1.882),优势种多样性指数高于伴生种,但差异均不显著;多样性指数反映了虫食状类型和出现频率的综合差异。(4)16种虫食状类型中有8对显著正相关,4对显著负相关,可能反映出不同类型昆虫取食植物的趋同和差异。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食虫植物又有人广义地称为肉食性植物。它们是植物界中比较特殊的一类植物,因为它们都具有特殊的器官或结构来捕捉昆虫或小动物,做为它们生活上必需的全部或一部分养料。在我国境内的食虫植物最常见的要算是南部各省,次为长江流域各省,北方各省虽然出有少数种类分布,但已不够普遍了。食虫植物的经济用途除了在我国民间有用以供药  相似文献   

6.
植食性动物取食植物(植食作用)一直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研究的热点问题。植食作用能够显著影响植物幼苗的生长,从而决定种群更新动态。以往的研究较少讨论植物的不同性状对幼苗植食作用差异的重要性,也较少将之与物种相对多度对植食作用的影响进行比较。该文以千岛湖地区的16种常见木本被子植物幼苗为研究对象,调查植物的11种功能性状和相对多度,并运用回归模型和方差分解方法,研究植物功能性状和物种相对多度对幼苗叶片受昆虫植食损伤(虫食率)的相对重要性,探讨虫食率对植物功能性状的依赖性以及物种相对多度对虫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功能性状(即叶片碳氮比、叶片厚度)和物种相对多度对虫食率有重要影响,二者共解释了种间虫食率变异的54%。在这些性状中,有更高的防御能力、更低的营养成分和更高相对多度的物种虫食率更低。我们建议在未来的植食作用研究中,应考虑基于个体水平的功能性状和基于群落水平的相对多度。  相似文献   

7.
食虫植物与能量单向流动规律食虫植物属于绿色植物,能通过叶绿素吸取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从环境中摄取来的CO2、H2O等无机物质合成有机物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起来,因而它们应属于生产者。它们食虫的方式是多样的,但基本上都是先通过某种捕捉器官捕虫...  相似文献   

8.
叶片的虫食主要发生在展叶期。虽然展叶期短暂, 它却可能是了解植食性昆虫和植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关键。为了解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在展叶期叶片的虫食格局和展叶方式对叶片虫食的影响, 研究了栲树展叶期内的虫食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 栲树展叶的两个阶段(折叠期和打开期), 虫食叶片的格局存在较大的差异, 打开阶段的日虫食频度和日虫食率显著高于折叠阶段(F1, 32=8.97, p=0.005 4; F1, 32=12.38, p=0.001 4), 展叶期最终叶片虫食频度为50.72%, 叶片虫食率为8.25%。折叠期叶片主要受到低强度的虫食, 打开期叶片虫食则以较大强度的虫食为主。展叶期叶片的虫食主要发生在夜间, 夜间虫食率显著高于日间虫食率(t=2.51, p=0.017), 变化趋势与日虫食率一致。栲树叶片在展叶的两个阶段可能采用了不同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9.
从福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海拔450m和1 200m的常绿阔叶林中选取17种常绿乔、灌木,对其叶片虫食状和取食强度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17种植物叶片共有15种虫食状类型,每种叶片虫食状类型为8~14;虫食状出现频率0.02%~37.01%,其中缘食状出现频率最高(37.01%),叶中脉食状出现频率最低(0.02%)。(2)木荷(Schima superba)的取食强度最大(9.60%),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次之(6.61%),油茶(Camellia Oleifera)最小(0.34%)。(3)15种虫食状类型中有6对虫食状呈显著正相关,2对呈显著负相关。(4)海拔1 200m处的甜槠(Castanopsis eyrei)、木荷、栲树和连蕊茶(Camellia fraterna)比海拔450m处的同种植物叶片的虫食强度高,其中木荷差异最大,从13.81%降至2.93%。  相似文献   

10.
刘炳仑 《化石》1996,(4):24-25
奇妙的食虫植物刘炳仑在植物界,奥妙无穷的大自然造就了一类奇妙的植物,就是食虫植物。它们的茎叶中,虽然也有叶绿体,叶绿体中也含有叶绿素,能进行一些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但由于它们长期生长在缺乏氮素或其它矿物养料的土壤或沼泽中,加之它们缺乏使植物体本固...  相似文献   

11.
<正>1983年,我还在上大学时买到了一本马德芳编著的《食虫植物》小册子,从此对食虫植物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对这个特殊的植物类群充满了好奇,以致30多年来念念不忘。在近十年业余拍摄植物的过程中,我到过广西的很多地方,有意或无意间,拍摄到了十多种野生的狸藻科食虫植物。狸藻科植物的命名似乎有一个习惯,沼生的叫﹡﹡挖耳草,水生的叫﹡﹡狸藻,我们实际观察中发现,有些挖耳草也能长在水中。狸藻科植物的捕虫器官是捕虫囊,着生于匍  相似文献   

12.
备课卡片     
食虫植物许多食虫植物是土壤氛素含量低的沼泽地区的“土生”植物。这些植物靠用叶片捕捉昆虫并消I它们的猎物而满足其某些营养需要。食虫植物发现于真菌和6科被子植物中,它认可用被动的(“粘蝇纸”)或主动的机制来捕捉昆虫被动的捕捉器通常是林状的并且较深,一个昆虫飞人或爬入某一捕捉器中,就很难逃脱,受到分泌牧的酸性的伤害,并被其中所含的消化酶杀死。“粘蝇纸”捕捉器在叶表面含有粘性物质,使昆虫固着而不能移动。这些物质主要是糖类,是在叶表面上的腺细胞中合成的,并且通过高尔基体的分泌囊腔运输到细胞之外。某些食虫植…  相似文献   

13.
食虫植物光萼茅膏菜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年野外观察和栽培实验,对光萼茅膏菜的生活史特征、种群动态以及食虫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光萼茅膏菜杰早春植物;该种以球茎行营养繁殖,虽然种子产量较大,但实生苗更新能力较低;花期植物捕虫率最高;食虫对植物生长和繁殖有一定益处。  相似文献   

14.
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植物也能摄食动物,这类食虫植物往往就不大为人们注意。下面就我们常见的二种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5.
营养和次生物质与植物的抗虫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在千万年的繁衍过程中,由于长期受以植物为食的昆虫的选择,那些对害虫没有抵抗能力的植物陆续被淘汰了。现存的植物一般都有很好的防御系统,即使是那些害虫喜食的所谓“感虫植物”也不例外。如用营养价值相似的感虫玉米品种先锋3368A幼苗和人工饲料饲养小地老虎,至第6天,饲以幼苗的幼虫体重只及饲以人工饲料的8.l%。这表明感虫玉米的幼苗也能抑制小地老虎的生长。植物能否被害虫作为寄主取决于植物体内化学成分的重量和数量。化学成分包括营养成分和次生物质。前者指植物体内的氨基酸、蛋白质、糖类、脂类和维生素等基本有机物…  相似文献   

16.
风光旖旎的九寨沟是天然的“植物王国”。这里不但有三尖杉、红豆杉、领春木等珍贵稀有植物,还有一种食虫植物——黄花狸藻(Utri-cularia aurea) 黄花狸藻的花冠呈唇形,黄色。它是玄参目,狸藻科,狸藻属中的一年生沉水草本植物。它不但能通过光合作用来合成自身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有机养料,而且还能够捕食水中小虫,从中摄取养料。所以,狸藻属于食虫植物。  相似文献   

17.
洪若豪 《昆虫学报》1966,(4):294-302
本文记述福建地区为害柑桔三种象虫科食叶性害虫,即(1)大灰象虫;(2)大绿象虫;(3)长角小绿象虫。长角小绿象虫系国内尚未记载的柑桔害虫。这类害虫在本省柑桔产区及茶区发生较多,成虫主要食害嫩叶及幼梢,大灰象虫还能为害柑桔幼果,严重影响柑桔生产和育苗,需加防治。 大绿象虫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及幼虫在土中越冬。越冬成虫于4月中旬开始出土活动,6月中、下旬为发生最盛期。初步观察成虫能食害16科24种植物,主要食害柑桔类果树及茶、桑等植物。长角小绿象虫,一年发生二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第一代成虫于4月末开始出土活动,以5月末至6月初,田间发生数量最大;第二代成虫于7月下旬出现,11月幼虫进入越冬期。 文中对三种象虫形态特征均有叙述。  相似文献   

18.
孙谷畴   《广西植物》1990,10(3):256-260
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原始林的日间最高气温、昼夜温差和林间光强较次生林低。原始林叶片受虫食的Ⅱ、Ⅲ和Ⅳ级的比例分别为16.3%、15.4%和12.2%;次生林相应等级比例分别为21.4%,24.3%。和17.7%。两林地植物老叶和成热叶受虫食的频度较幼叶的高。叶片受虫食与光强有关,与叶片含氮量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9.
研究叶寿命与叶片虫食相关性对揭示常绿树种的生活史特征及生态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静态生命表和野外观测分析江苏宝华山5个主要树种叶寿命及虫食频度,并对叶属性进行室内测定。结果表明:1)5个树种叶预期寿命不同(P0.05),介于1.26~2.47 a,平均1.80 a。2)不同树种叶片虫食频度不同,平均为34.74%,且同一树种现存叶片的虫食频度随叶片龄级的增大而增大。3)5种植物的叶寿命和虫食频度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叶片硬度、厚度、含水量和LMA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1主成分贡献率达92.57%,并且虫食频度与第1主成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因此推测,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不同常绿植物,其叶寿命越长,虫食频度也越高;其虫食作用不仅与物种的多度有关,而且与不同叶属性的综合作用(而非单一叶属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一、什么叫群落让我们环顾一下四周的环境:草木葱葱,虫鸟飞鸣,它们之间有没有联系呢?大家知道,植物靠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靠枝叶吸收阳光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质,才取得在陆地生存和发展的可能;而在各种植物上,包括烟草、楝树等,总有一些食植物的昆虫。与此同时,会伴随着以这些昆虫为食的肉食性昆虫以及两栖类、鸟类等。由此可见,它们是一环扣一环,相互有联系的。如果走进森林,可见高大的乔木高达几十米,下面的灌木只有几米高,再往下是低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