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张玉雄  蓝晓莲  张炎安 《蛇志》2013,25(1):30-31
目的探讨血循毒和混合毒毒蛇咬伤患者凝血功能与致伤蛇种及就诊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222例毒蛇咬伤患者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及致伤蛇种、就诊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我院蛇伤(血循毒和混合毒)患者以竹叶青蛇、烙铁头蛇、五步蛇、眼镜蛇为常见,少数为乡城烙铁头蛇、白头蝰蛇、眼镜王蛇,其它蛇伤罕见。(2)五步蛇伤早期(6h内)容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3)除五步蛇、蝰蛇外,其它血循毒和混合毒毒蛇咬伤6h后就诊者凝血功能障碍机率高。结论我院蛇伤以竹叶青蛇、烙铁头蛇、五步蛇、眼镜蛇咬伤常见,五步蛇咬伤早期(6h内)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其它血循毒、混合毒毒蛇咬伤6h后凝血功能障碍率高;早期凝血功能障碍对五步蛇咬伤有诊断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毒蛇咬伤66例药物治疗回顾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谢伟乾 《蛇志》2009,21(3):214-215
毒蛇咬伤病例在南方地区较常见,其中以眼镜蛇及银环蛇咬伤为多,占80%左右.其余依次为五步蛇、蝰蛇、竹叶青蛇、烙铁头蛇、眼镜王蛇、金环蛇、海蛇、蝮蛇。而一旦被毒蛇咬伤,病情凶险复杂.必须及时救治。本文对我院2007~2008年度收治的66例毒蛇咬伤病例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陈坤  邓立普 《蛇志》2010,22(3):255-257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世界蛇类有2700多种,其中毒蛇有600多种。我国的蛇类有200多种,其中毒蛇类有50多种,包括10多种剧毒蛇如眼镜王蛇、金环蛇、眼镜蛇、五步蛇、银环蛇、蝰蛇、蝮蛇、竹叶青、烙铁头、海蛇等,咬伤人后能致人于死亡。在我国,蛇伤病人较常见,  相似文献   

4.
陈连芽 《蛇志》2003,15(1):16-18
宜春市地处江西中西部 ,辖区 1 0个县市 ,人口 5 2 0万 ,属田少多丘地区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适宜各种蛇类生长繁殖 ,已发现 1 0种主要毒蛇中的 8种 (蝮蛇、五步蛇、眼镜蛇、蝰蛇、竹叶青、烙铁头、银环蛇、眼镜王蛇 ) ,全年均有蛇伤病例发生 ,属蛇伤高发区。毒蛇咬伤是我市广大农村常见病 ,其病情危重 ,病死率较高。 1 3年来 ,我院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 3861例 ,现将救治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861例 ,男 2 1 0 3例 ,女1 75 8例 ;农民 2 676例 ,占 69.3% ,学生及学龄前儿童 693例 ,占 1 7.9% ,蛇贩和捕蛇…  相似文献   

5.
毒蛇咬伤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病机理和诊治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李其斌 《蛇志》1992,4(1):22-29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简称 DIC)是毒蛇咬伤常见的一种合并症,发生率高达24.3%,毒蛇咬伤引起的 DIC 主要是急性DIC.目前已知我国的五步蛇、蝰蛇、眼镜王蛇、眼镜蛇、蝮蛇、竹叶青、烙铁头等毒蛇咬伤可引起 DIC,其中以五步蛇、蝰蛇咬伤的DIC 发生率最高,分别为该种蛇伤的81.08%和63.65%.近年研究表明,蝰蛇咬伤的 DIC与传统的 DIC 不同,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DIC,五步蛇咬伤引起的 DIC 大多数属类DIC.1 发病机理蛇伤 DIC 的发病机理主要是凝血机制的紊乱,毒蛇咬伤后血管内促凝物质的出现使血液凝血系统被激活,血管内弥漫性微血栓形成继发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被消耗,以及纤溶系统被激活,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引起出血、微循环障碍等一系列获得性出血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蛇毒与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刚  邓立普 《蛇志》2009,21(2):123-125
全世界共有蛇类2500余种,其中毒蛇约650余种,估计每年被毒蛇咬伤的人数在30万以上,死亡率约为10%。我国蛇类有160余种,其中毒蛇约有50余种。剧毒、危害剧大的有10种,如眼镜蛇王、金环蛇、眼镜蛇、五步蛇、银环蛇、蝰蛇、蝮蛇、竹叶青、烙铁头、海蛇等,咬伤后能致人于死亡。我国两广地区蛇害严重,每年蛇咬伤的发病率约为25/10000。蛇毒的成分比较复杂.主要由蛋白质、多肽类和多种酶类组成。蛇毒对机体的作用比较复杂,按其有毒成分的毒理作用可分为神经毒、血循环毒和混合毒三类。银环蛇、金环蛇、海蛇的蛇毒主要含神经毒,其主要作用特点为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阻断神经一肌肉接头的冲动传递而导致呼吸肌麻痹,是蛇伤致死的主要原因;蝰蛇、五步蛇、烙铁头和竹叶青的蛇毒主要含血循环毒,包括心脏毒、凝血毒、溶血毒、蛋白水解酶、透明质酸酶等;眼镜王蛇等蛇毒属于混合毒,此类蛇毒既含神经毒成分,又含血循环毒成分。  相似文献   

7.
李清平  周文忠  刘治昆 《蛇志》2012,24(1):58-61
五步蛇是我国特有蛇种,是我国常见的剧毒蛇之一。五步蛇毒属血循毒,中医称火毒。被其咬伤后患者除有全身中毒症状外,咬伤局部可出现沿患侧肢体向上肿胀、疼痛、压痛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患肢坏死。患肢一旦出现坏死,难以痊愈,严重影响患肢功能,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临床上部分患者常见合并各种并发症或后遗症,如急性心、肾功能不全,休克,DIC等,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处理上极为棘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如何提高五步蛇伤患者的救治水平是近年来蛇伤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何康秀 《蛇志》1999,11(3):51-52
地处雷州半岛北边的北部湾海岸,眼镜蛇、竹叶青蛇是本地区常见毒蛇之一,被咬伤后若处理不妥易引起肢体伤残。我院自1994~1998年在无抗蛇毒血清的情况下,采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愈眼镜蛇咬伤6例,竹叶青蛇咬伤4例,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0例毒蛇咬伤患者中,男3例,女7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3岁。其中眼镜蛇咬伤6例,竹叶青蛇咬伤4例,均是白天在甘蔗地里劳动被咬伤,夏季在甘蔗地里除草与施肥被眼镜蛇咬伤5例,竹叶青蛇咬伤1例,冬季收甘蔗时被眼镜蛇咬伤1例,竹叶青蛇咬伤3例。10例患者…  相似文献   

9.
吴蠡荪 《蛇志》1989,1(4):24-27
青龙蛇药是集各蛇药之长,在综合民间治疗毒蛇咬伤(简称蛇伤)经验方剂的基础上,是中国蛇协会长舒普荣副主任医师治疗蛇伤积25年的经验。反复筛选研制而成,并由福建大竹岚蛇伤研究所、浙江海宁市人民医院、江苏常州东风医院、江苏无锡崇安医院、江西景德镇刘家蛇园、江西景德镇经公桥医院、江西余江人民医院等单位。组成、临床验证协作组。临床验证烙铁头蛇、银环蛇、五步蛇、蝮蛇、竹叶青蛇、眼镜蛇等6种毒蛇伤441例,死亡1例,余440例均痊愈,治愈率达99.8%,无1例致残,疗效显著,副作用少。1983年通过技术鉴定1988年3月在原方的基础上,进行剂型改进,浓缩后较原剂缩小三分之一,现已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四研究所“飞行员蛇伤自救盒”救生装备之一。预计于1990年9月投产。  相似文献   

10.
1984年以来,我们采用著名蛇伤专家舒普荣治疗蛇伤的中医辨证分型论治方法,治疗毒蛇咬伤100例(其中蝮蛇咬伤者67例、五步蛇咬伤者11例、银环蛇咬伤者4例、眼镜蛇咬伤者3例、竹叶青蛇咬伤者9例、烙铁头咬伤者6例),以青壮年病人为多。结果症状消失,恢复正常为显效者91例,占91%;症状明显好转为有效者3例,占3%;病情恶化,症状无改善者6例,占6%。现将辨证分型及论治详细介绍如下: 一、火毒型:18例。见于五步蛇、烙铁头、竹叶青咬伤。主证:伤口剧痛(或灼痛),肢体肿胀严重,蔓延迅速,局部出现小泡、血泡、瘀点、瘀斑。全身出现中毒症状:畏寒发热、烦躁不安、头痛胸闷、大便秘结。苣则鼻衄、呕血、吐血、尿血、便血,民间称“七窍流血”。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泡以清热泻火、凉血化解毒。方药:银花12克,黄芩12克、黄柏12克、半边莲30克、黄连15克、大黄20克、丹皮12克、生地12克、麦冬12  相似文献   

11.
蛇伤灵注射液治疗蛇伤4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美英 《蛇志》1999,11(4):72-72
蛇伤是夏季常见急症,为及时和方便治疗,我院将已故的陈老中医多年的经验方改制成“蛇伤灵”注射液,作为医院治疗蛇伤急救必备药品。自1989年开始至今该药在临床应用中未出现后遗症和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00例中,男212例,女188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7岁;咬伤上肢145例,下肢254例,头部1例;就诊时间最短30min,最长3天。1.2 诊断依据 (1)能明确辨认出是何种毒蛇咬伤;(2)咬伤部位有明显齿痕;(3)临床表现符合毒蛇咬伤症状特征。本组竹叶青蛇咬伤127例,龟头壳花蛇咬伤118例,烙铁头蛇咬伤126例,眼镜蛇咬伤25例,银…  相似文献   

12.
毒蛇咬伤病人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初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为了探讨血液毒及混合毒类毒蛇咬伤病人的血小板功能情况,了解临床中毒发病机理。方法对近年来在本院急诊科确诊的五步蛇(Da.),蝮蛇(Ah.),眼镜蛇(Nn.),眼镜王蛇(Oh.),蝰蛇(Vr.),烙铁头(Tm.)和竹叶青(Ts.)等各种血液毒及混合毒类毒蛇咬伤17例病人25个血样,进行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AR)的检查和分析研究。结果除了Da未见MAR下降外(仅1例1个样品),其余各蛇种咬伤的样品均有下降。在获得未经治疗(抗蛇毒血清)的15个样品的检查结果中,进行统计分析,Vr、Tm以及Ah的MAR比正常人对照组(51.3±16.0)%明显下降。结论蛇毒中的血小板集聚抑制因子,可引起蛇伤患者体内血小板聚集功能下降,血小板处于无用状态,结果有些蛇伤病人DIC样综合征时出现严重出血而无明显微循环血栓形成致器官受损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汤跃庆 《蛇志》2000,12(4):40-41
198 5~ 1 998年 1 2月 ,我院共收治毒蛇咬伤患者 696例。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96例中 ,男 481例 ,女 2 1 5例。9岁以下 1 9例 ,1 0~ 1 9岁 1 2 3例 ,2 0~ 2 9岁 1 71例 ,30~ 39岁 1 90例 ,40~ 49岁 1 0 3例 ,50岁以上 90例 ,年龄最小 3岁 ,最大 71岁。学生 34例 ,农民 41 6例 ,蛇业人员 1 92例 ,其它人员 54例。五步蛇咬伤 2 4 1例 ,银环蛇咬伤 1 35例 ,眼镜蛇咬伤92例 ,竹叶青咬伤 1 1 5例 ,烙铁头咬伤 72例 ,不明蛇种咬伤 41例。伤后就诊时间 :5min~ 0 .5h32例 ,>0 .5h~≤…  相似文献   

14.
周丽  李清平  蒋笑怡 《蛇志》2015,(2):172-174
<正>五步蛇是我国常见的剧毒蛇之一,被其咬伤后除有全身中毒症状外,局部可出现肿胀、剧烈疼痛,严重者可致患肢坏死。患肢一旦出现坏死,难以痊愈,严重影响肢体功能,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1]。如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筋膜室内压异常增高,发生蛇伤筋膜间隔综合征,导致肌肉、神经缺血坏死,严重者肢体残废,甚至截肢[2]。因此,临床上对毒蛇咬伤的救治原则是分秒必争,减少毒液在患者体内扩散,严防器  相似文献   

15.
毒蛇咬伤中毒60例治疗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学鹏  刘诗坤 《蛇志》1997,9(2):30-31
笔者自1969年~1992年在江西省吉安等八个县市救治多种毒蛇咬伤130余例,均治愈.总结中毒症状明显者60例治疗经验,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54人,女6人.咬伤部位:臂部、三角肌处各1人,腕关节以下18人,踝关节以下38人,小腿2人.致伤蛇种;五步蛇伤5人,眼镜蛇伤16人,蝮蛇伤24人,竹叶青、银环蛇、龟壳花蛇伤各3人,不明蛇种伤6人.1.1 临床表现 ①局部症状;肿胀超过“三关”51人,超过“两关” 6人,肿及胸大肌19人,肿及下腹36人,全身肿胀1人.剧痛37人,胀痛18人,血疱6人,水疱30人,伤口出血不止4人,伤口呈紫  相似文献   

16.
郭强国 《蛇志》1999,11(3):49-50
毒蛇咬伤是一种严重危害劳动人民的意外伤害,若能及时正确的治疗,可以救治患者生命,避免或减少伤残的后遗症,减轻患者及家庭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若延误诊治,轻者肢体伤残,重者则危及生命。我院自1989年7月至1998年11月共收治毒蛇咬伤住院患者111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1例毒蛇咬伤患者中,男84例,女27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0岁,其中五步蛇咬伤73例,蝮蛇咬伤20例,银环蛇咬伤6例,眼镜蛇咬伤5例,竹叶青咬伤4例,烙铁头咬伤3例。咬伤部位:…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蛇伤后局部化脓性感染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英华  陈康德 《蛇志》1999,11(2):34-35
磐安位于浙江中部,是一个纯山区县,属亚热带地区,适宜蛇类生长,全县已查明的主要毒蛇有银环蛇、眼镜蛇、烙铁头蛇、五步蛇、蝮蛇。浙江省的6种主要毒蛇在我县都有分布,毒蛇咬伤为农村常见病之一,严重威胁着劳动人民的生命安全[1]。由于山区农村交通不便,生活条...  相似文献   

18.
1994年8月以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毒蛇咬伤8例,均治愈,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 8例蛇伤病人中,男性7例,女性1例.均为农民.年龄:最大60岁,最小21岁,咬伤季节均为夏秋季.五步蛇伤3例;烙铁头伤2例,眼镜蛇伤2例,竹叶青蛇伤1例.伤后就诊时间:最早1h,最晚6h.咬伤手(掌指)4例,足(足趾)4例.轻型1例,重型5例,危型2例.中医辨证属:火毒型6例,风毒型2例.2 治疗方法①均给季德胜蛇药片内服.②风毒型:以清热解毒,熄风定惊为主,用半边莲50g、野菊花30g、白芷20g、蝉衣、僵蚕、蜈蚣、全蝎,水煎服,每次150ml,1日4次;火毒型:以清热解毒,  相似文献   

19.
陈思雄  陈清梅  董永盛 《蛇志》2021,(1):8-9,27
目的 探讨茂名地区毒蛇咬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4~2019年我院收治的毒蛇咬伤患者1625例的临床资料,对毒蛇种类、性别、年龄、咬伤部位、咬伤地点、伤后就诊时间、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茂名地区主要致伤毒蛇为竹叶青蛇和眼镜蛇;受伤患者以41~70岁男性多见;被咬伤部位主要为腕关节、踝关节以下;咬伤地点多...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分期植皮法治疗蛇伤溃疡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强国  吕定华 《蛇志》2002,14(2):28-29
我院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分期植皮法治疗1 1例毒蛇咬伤的严重溃疡患者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1例中 ,男 9例 ,女 2例。均为伤后处理不当或就诊时间较晚患者。年龄 1 9~ 60岁 ,伤后至入院时间为 6h至月余不等。其中五步蛇咬伤 1 0例 ,眼镜蛇咬伤 1例。捕蛇被蛇咬伤 8例 ,误踩或劳动时被咬伤 3例。咬伤部位 :右上肢6例 ,左上肢 2例 ,右下肢 1例 ,左下肢 2例。1 .2 治疗方法 内服清热解毒 ,化浊除湿、祛腐生新中药 ,每天 1付 ,分 2次煎服。创面每天换药1~ 2次 ,创口用七三丹或五五丹祛腐排脓 ,腐尽脓净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