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蛇志》2017,(4)
目的探讨结节或肿块型不典型肺结核的CT表现及误诊原因。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CT诊断被误诊为肺癌的32例结节或肿块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以及45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肺结核患者病变的形态、部位、大小、密度、增强以及边缘等征象,分析误诊原因,并比较分析肺癌患者与肺结核患者的CT征象。结果误诊原因:(1)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存在特征性,经细菌培养未发现结核杆菌;(2)患者的病灶部位不存在特征性,发生在各个肺段;(3)患者的病灶表现为结节状肿块,属于不典型结核的影像学表现。与肺癌患者的CT影像学分析比较,肺癌的CT影像学表现为深分叶征、短毛刺征、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等出现的概率均大于肺结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显著增强的概率大于肺结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的CT影像学表现为浅分叶征、长毛刺征以及轻度强化的出现概率大于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节或肿块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CT表现中,浅分叶征、长毛刺征以及轻度强化等比较多见,而深分叶征、短毛刺征、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较少见。  相似文献   

2.
32例肺结核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减少对肺结核病的误诊误治。方法:对32例肺结核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肺结核误诊的病例中,以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居多,占87.5%。具有不典型的临床和X线表现;误诊时间为2周 ̄1月。结论:对临床症状与X线表现不典型的病例,特别是中老年患者,可经过反复痰菌检查,X线复查,纤维支气管镜以及诊断性治疗可获得进一步确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的临床早期诊断、误诊情况及误诊原因,提出早期诊断依据及误诊防范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老年AAD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AAD患者因基础疾病多,对疼痛不敏感、对疾病重视不够,常以并发症为首诊,且在首诊时易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腹症、脑血管病等.结论 首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老年病人出现不典型临床表现时应考虑AAD的可能,及时选择合适的特异影像检查方法,从而减少误诊、漏诊,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蛇志》2015,(3)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的常见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患者中,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11例,急性心肌梗死8例,脑血管意外7例,急性肺栓塞6例,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5例,肾绞痛3例,均按误诊疾病治疗,效果差。经综合分析病史、症状、体征、主动脉CT及血管造影(CTA)检查明确诊断。结论行主动脉CTA急诊检查,克服思维惯性,拓展诊断思路,提高对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能力;而详细询问病史,细致的体格检查,有助于防范主动脉夹层的误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1例AA型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分析该病例特殊表现,总结淀粉样变性常见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表现为腹部淀粉样瘤及多系统功能异常的AA型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结合该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进行文献复习,明确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特点、诊治要点。结果:该例患者为一名62岁女性,自2012年开始相继出现四肢麻木、贫血、食欲下降、腹泻、水肿、蛋白尿及肾功能不全等多系统病变的症状。既往有"肺结核、胸椎结核"病史。病程中检查发现:重度缺铁性贫血,肾病综合征,血肌酐258μmol/L,球蛋白升高;血沉快,血轻链κ/λ比值为1.39,其他免疫学检查均阴性;骨髓细胞学检查未见异常增殖浆细胞;影像学示左下腹部一卵圆形大肿块,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结肠镜检诊断为糜烂性结肠炎;腹部肿块、结肠粘膜及肾脏穿刺病理最终确诊考虑为结核感染导致AA型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结论:系统性淀粉样变性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因此常常被误诊或漏诊。本病例患者除了多系统受累的临床表现外,更为特殊的是在患者的腹部出现了一淀粉样物质所构成的淀粉样瘤,这种少见的临床表现很容易被误诊为肿瘤而延误诊治。因此,及时对该类患者进行组织活检,通过病理学及特殊染色将有助于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的早期诊断,减少及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冯炜  廖蕴华 《蛇志》2013,25(2):130-131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并发肺栓塞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4年7月~2013年2月收治的19例肾病综合征并发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肾病综合征并发肺栓塞通常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大量或长期应用激素和利尿剂,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等均可能是导致肺动脉栓塞的危险因素.结论 肾病综合征并发肺栓塞容易漏诊和误诊,重视肾病综合征并发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对早期诊断和改善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就国内外203例中枢神经系统暗色丝孢霉病进行系统分析,旨在帮助早期诊断,降低死亡率。方法收集2017年8月之前国内外报道的203例中枢神经系统暗色丝孢霉病患者性别、年龄、地域、早期临床表现、伴随疾病、治疗方法及预后等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病在免疫力健全和缺陷人群中均可发生,多见于男性青壮年;主要致病菌为斑替枝孢瓶霉、麦氏喙枝孢、皮炎外瓶霉;早期缺乏特异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颅内高压症状。目前治疗以药物治疗联合手术切除为主;一般医务工作者常对中枢神经系统暗色丝孢霉病缺乏了解,且因缺乏特异性快速性的诊断手段,许多患者被误诊误治,死亡率高达80%。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暗色丝孢霉病是一种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率低、治疗方案无统一标准、病死率极高的疾病。  相似文献   

8.
《蛇志》2018,(3)
目的探讨肺结核早期诊断中不同检验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6年4月~2017年9月收治的肺结核早期患者51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1例非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涂片结核菌检测、皮肤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及聚合酶链反应(PCR)等3种检验方法,对比分析3种检验方法在肺结核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3种检验方法中,观察组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检测结核菌阳性率为72.55%,显著高于涂片结核菌检测、PPD检测的50.98%、21.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早期诊断中,3种检验方法临床效果均显著,相比于涂片结核菌检测及PPD检验、PCR检验灵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面癣的临床特点,误诊分析,诊断治疗。方法选择有病史记录的面癣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作真菌镜检,部分患者加真菌培养;根据皮损的表现,给予单纯外用抗真菌药膏或外用加口服联合治疗。结果 64例中初次诊断面癣25例,外院或本院第1次误诊,复诊诊断面癣39例,64例中难辨认癣15例。结论面癣易误诊,对于疑似面癣的患者一定要作真菌镜检或培养以明确诊断,并给予规范化治疗。  相似文献   

10.
甲型副伤寒2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甲型副伤寒发病有增多趋势,而且早期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容易误诊。现将诸暨市人民医院2001年1月-2003年9月收治的血培养阳性的238例甲型副伤寒患者作一临床分析,以期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卢圣铁  潘明康 《蛇志》1997,9(2):41-41
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易被误诊或漏诊而延误治疗.本文对不典型AMI25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资料源于我们两院1986年1月至1997年1月住院诊断的AMI病人共608例.所有病例符合1978年WHO之诊断标准.将发病及住院期间有典型心前区疼痛症状者列为典型AMI,共356例,无典型心前区疼痛症状列为不典型AMI,共252例,其中25例AMI被误诊为颈椎病4例.肩周炎3例.牙周炎2例.急腹症10例;眩晕症6例,均为不典型AMI.2 结果2.1 年龄:典型组年龄32岁~76岁,平均58.5岁,非典型组年龄50岁~88岁.平均66.8,不典型组以老年人居多.2.2 住院距发病时间 典型组30min~72h,平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异位疼痛为首发症状心肌梗死的临床警惕性与确诊率。方法:通过我院不典型心肌梗死病例1例就诊过程进行回顾性追溯分析,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总结提高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的经验方法。结果:因诊断及时,患者经积极的抢救治疗,症状改善,治愈出院。结论:提高对异位疼痛为首发症状心肌梗死的警惕,拓宽诊断思维,全面体检,尤其注意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肌酶谱的监测,及时确诊,以尽量减少不典型心肌梗死的误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炎型肺癌临床特征,提高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3肺炎型肺癌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分析讨论肺炎型肺癌易被误诊的原因。结果:肺炎型肺癌临床表现主要是咳痰、咳嗽、胸闷、发热;胸部CT发现大片状模糊的阴影;抗感染治疗无效;血象不高,C反应蛋白不高,伴有大量白色粘痰。10例患者被误诊为局灶性肺炎,3例被误诊为肺结核。结论肺炎型肺癌极易误诊为肺炎,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是导致本病误诊的主要原因,确诊需结合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纤支镜活检、影像学检查、经皮肺穿刺活检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有机磷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加上农村卫生知识落后以及自我防护意识缺乏,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基层医院中常见。多数经消化道中毒、病史明确的病例,由于抢救及时,措施得当,得以生存,但个别病例经皮肤粘膜吸收中毒且病史不明者,则有可能出现误诊误治。现对我...  相似文献   

15.
中、右上腹急腹痛是内、外科临床的常见病。若患者具有常见的胆囊炎、胆结石或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相关病史和症状体征,以及常规的实验室检查的阳性结果,临床医师不难及时作出诊断处理。本文在这里讨论的病例是无典型的病史和体征的诊断不明的中、右上腹痛。 病例选择:本文选择1984年以来本院的门急诊病例354例。病史大致为:急性发作的中、右上腹痛,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病时间限  相似文献   

16.
肺结核患者血细胞结果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肺结核的诊断及观察预后提出新的思路。方法:对新住院肺结核患者的血常规标本400份及以上患者出院前血常规标本400份,使用MEK-6318K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分析。结果:新住院400例肺结核患者中血小板计数>300×109/L的92例,占23%。92例血小板计数升高的患者中,除9例贫血患者外,83例患者中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量都不低于参考值,但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量呈现不一致性,即针对血红蛋白量而红细胞计数偏高,体现出小红细胞少量增多,这种情况在83例中所占比例为86%。出院前400例肺结核患者血小板计数>300×109/L的5例,占1.2%。结论:由于肺结核患者大多数伴有营养不良,导致造血系统功能障碍,导致小红细胞少量增多,增多的小红细胞被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到血小板计数里,导致血小板计数偏高。这个指标在肺结核诊断中意义很大,为肺结核的诊断探索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道2例伴有肺结核史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经伊曲康唑注射剂治疗经过,探讨伴有肺结核史患者的抗真菌治疗经验。方法例1为49岁"支气管肺囊肿合并感染,陈旧性肺结核"男性患者,诊断为侵袭性肺曲霉感染确诊病例。例2为51岁"右侧自发性气胸,慢性阻塞性肺病,陈旧性肺结核"男性患者,诊断为侵袭性肺念珠菌感染拟诊病例。均予伊曲康唑注射剂治疗2周结合抗细菌治疗,并作临床和真菌学疗效监测。结果治疗两周后两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明显改善,标本真菌镜检转阴,培养仍为阳性。结论在有肺结核病史存在的侵袭性真菌感染抗真菌治疗时间可能需要延长。合理应用抗生素、激素,严格掌握用药指针、时机、剂量与疗程是控制真菌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结核与肺癌并存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5年收治的56例肺结核并存肺癌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男性病例吸烟者多;患者除有结核病中毒症状外另有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表现。肺癌确诊均为晚期,预后差;影象学上多表现为肺结核病变与团块并存;部分病例症状及影象学均不典型。结论:两病并存较常见,肺结核并存肺癌时,肺癌症状易被结核掩盖,易发生漏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脊膜瘤的误诊原因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3例脊膜瘤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分别被误诊为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肋间神经痛,心绞痛,关节炎,神经根炎。结论:脊膜瘤临床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脊髓压迫症状,极易误诊,应提高对脊膜瘤特殊表现的鉴别诊断,并及时选做相应的辅助检查,早期诊断尽量减少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成人不典型肺结核的CT表现,探讨与其他同影性疾病的鉴别方法,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减低病人的治疗成本和思想负担。方法:选择性收集病变不典型。CT影像检壹曾误诊或诊断困难的病例30例做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有最后治疗结果或术后病理结果证实。结果:节段性阴影12例,局灶性斑片及斑点状影8例,散在少数小结节样影4例,多发结节并空洞影3例,肺内弥漫分布的粟粒结节影3例,肺内阴影伴有肺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者9例以青壮年病人吸收较快,病程较短,以粟粒影和大片影表现者吸收最快。讨论:对于不典型的成人肺结核,不能片面的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征象,年龄因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如结核茵素试验(PPD)、痰结核茵培养、抗结核抗体阳性在鉴别诊断中有着重要意义。进一步正确认识及探究病变的影像特点,对于正确的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