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探索当归种子的休眠机制和提高其萌发率,本文以药用植物当归的种子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温度的水浸种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3-吲哚乙酸(IAA)溶液浸种不同时间后对当归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0℃水浸种2 min萌发率最高,为78%,是对照的2.5倍;0.05 g·L~(-1)IAA溶液浸种3 h萌发率最高,为80%,是对照的1.7倍;用30、35、40、45、50、55、60、65、70℃9个温度的水浸种1、2 min的萌发率与水温的相关性不显著,浸种5、10 min相关性显著,浸种15 min相关性极显著;用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 g·L~(-1)10个浓度的IAA溶液浸种1、3、6、12 h的萌发率与溶液浓度的相关性均不显著;水浸种提高种子萌发率可能与改变种子种皮透性有关,IAA溶液浸种提高种子萌发率可能与打破休眠种子的休眠有关;60℃水浸种2 min和0.05 g·L~(-1)IAA溶液浸种3 h均可显著提高当归种子的萌发率;IAA溶液为有机溶剂,污染环境,在实际生产中建议多使用水浸种法为宜。  相似文献   

2.
狼毒种子萌发特性与种群更新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邢福  郭继勋  王艳红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1):1851-1854
研究了采集于植株上的和收集于土壤种子库的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种子在不同温度、光照和5种预处理(即破裂种皮、去除种皮、98%H2SO4浸种5min、0.2%KNO3浸种24h、10℃低温保存1周)条件下的萌发力。结果表明,狼毒种子萌发率较低,25℃恒温、黑暗条件下萌发率为13%,较适宜的萌发温度为30℃恒温或10~30℃变温,破裂种皮和去除种皮萌发率显著提高,25℃恒温、光暗交替条件下萌发率分别为49%和47%,浓硫酸浸种5min处理萌发率可达到32%,KON3浸种和10℃低温保存两个处理对促进狼毒种子萌发效果不明显,狼毒种子萌发对光照条件不敏感,种子硬实性是导致狼毒种子萌发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取自土壤种子库内的狼毒种子萌发率高于当年采集的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并非每年都有狼毒种子萌发长成幼苗,种群更新时机是随机的或周期性的。  相似文献   

3.
多刺绿绒蒿(Meconopsis horridula)为罂粟科绿绒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高山植物,目前处于濒危状态,因此研究多刺绿绒蒿种子的萌发特性对其种子育苗及人工栽培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多刺绿绒蒿的种子发芽率,该研究以多刺绿绒蒿的种子为材料,分析了不同消毒剂、浸种时间、温度和外源植物激素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最适消毒方法为75%乙醇1 min+3%H2O25 min,最适浸种时间为24 h,最适温度和光照条件为20℃/10℃(光照12 h/黑暗12 h),用无菌水浸种后的种子发芽率为49.67%。(2) GA_3100~600 mg·L~(-1)和NAA 5~30 mg·L~(-1)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缩短发芽启动时间和发芽持续时间,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3) 6-BA 5 mg·L~(-1)和10 mg·L~(-1)对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显著,6-BA浓度≥15 mg·L~(-1)则抑制种子的萌发。(4)用GA3500 mg·L~(-1)浸种后的种子发芽指标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69.67%、33.00%、4.51,种子的发芽起始时间和发芽持续时间分别为10.67 d、11.67 d。  相似文献   

4.
鱼腥藻SP.595液泡化原生质球诱导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浓度为0.15mol/L的KNO3、KCl、K2SO4、KH2PO4、K2HPO4、NaNO3、NaCl、Na2SO4、NaH2PO4、Na2HPO4、(NH4)2SO4、MgSO4、CaC12等单盐分别配合0.1%的溶菌酶处理鱼腥藻sp.595(Anabaenasp.595)。经4h,KH2PO4、K2SO4、Na2SO4、NaH2PO4、(NH4)2SO4、MgSO4、CaC12能诱导形成原生质球,但液泡化原生质球极少,而KNO3、NaNO3、NaC1诱导形成少量液泡化原生质球。用相近浓度的双盐,即KNO3和NaC1、KNO3和(NH4)2SO4、NaC1和(NH4)2SO4分别配合0.1%的溶菌酶处理,诱导效果亦不佳。用相近浓度的三盐NaC1、KNO3和(NH4)2SO4及五种盐NaC1、KNO3、(NH4)2SO4、Na2HPO4和KH2PO4分别配合0.1%的溶菌酶处理,诱导原生质球和液泡化原生质球的效果明显提高,液泡化原生质球比例达到66.90%—79.97%。  相似文献   

5.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牛皮杜鹃和小叶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方法(用100、200、400、600和800 mg·L-1GA3浸种24 h、用清水浸种6、12和24 h以及用超声波处理10、20和30 min)对牛皮杜鹃(Rhododendron aureum Georgi)和小叶杜鹃(R.parvifolium Admas.)种子进行预处理,以未经预处理的种子为对照,选择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以及萌发时滞、萌发高峰期、发芽持续时间为分析指标,对预处理后种子的萌发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适宜的预处理方法对牛皮杜鹃和小叶杜鹃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总体上看,GA3浸种的促进作用优于另外2种预处理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GA3浸种24 h,2种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极显著高于对照,萌发时滞和萌发高峰期均较对照缩短;其中,用400 mg·L-1GA3浸种的牛皮杜鹃种子和用600 mg·L-1GA3浸种的小叶杜鹃种子的发芽率最高,分别达到73.50%和81.00%。用清水浸种6 h的牛皮杜鹃种子和用清水浸种24 h的小叶杜鹃种子的发芽率分别显著和极显著高于对照。用功率50 W、频率40 kHz的超声波分别处理10或20 min后,2种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其中,用超声波处理20 min的牛皮杜鹃种子和用超声波处理10 min的小叶杜鹃种子的发芽率最高。清水浸种和超声波处理对2种植物种子的萌发时滞、萌发高峰期和发芽持续时间的影响均不明显。研究结果显示:用400mg·L-1GA3浸泡24 h和用600 mg·L-1GA3浸泡24 h分别是牛皮杜鹃和小叶杜鹃种子的最优预处理方法,可极显著提高2种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并缩短发芽时间。  相似文献   

6.
快速打破结缕草种子休眠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水和30%NaOH对结缕草(Zoysia japonica Steud.)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筛选能快速打破结缕草种子休眠的方法.结果表明:用水浸种6d,8d内发芽率仅为14.70%;用30%NaOH浸种120min,8d内发芽率也仅达28.00%;而用水浸泡2d后再用30%NaOH处理40min,8d内结缕草种子的发芽率达到了82.00%.说明用水和30%NaOH综合处理的方法可以快速有效打破结缕草种子休眠,缩短发芽周期,达到快速出苗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不同前处理条件对薄荷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10~250 mg·L~(-1))赤霉素(GA_3)以及清水浸种不同时间(6~36 h)、层积不同时间(5~20 d)和超声波处理不同时间(5~25 min)对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 )种子萌发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用100~200 mg·L~(-1) GA_3处理6 h, 薄荷种子的发芽启动时间缩短且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显著高于对照, 其中, 用150 mg·L~(-1)GA_3浸种,薄荷种子的发芽率最高(57.3%).用清水浸种6~36 h后,薄荷种子的发芽启动时间和发芽持续时间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浸种12 h的薄荷种子发芽率极显著高于对照.于10 ℃层积5~15 d后,薄荷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极显著高于对照,发芽启动时间也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中层积5~10 d的种子发芽率较高,达47.8%~52.4%.用功率50 W、频率40 kHz超声波处理5~20 min后,薄荷种子发芽率较对照有极显著提高,其中用超声波处理10 min的薄荷种子发芽率最高,达到68.3%.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功率50 W、频率40 kHz的超声波处理10 min是打破薄荷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可显著提高薄荷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适宜的花烛(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 )胚性悬浮细胞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技术,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对影响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后细胞相对存活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后花烛悬浮细胞的相对存活率与悬浮细胞的继代培养时间、渗透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及预培养时间、装载液种类和预处理时间、PVS2脱水时间以及超低温保存后的化冻温度均有一定的关系.继代培养3和5 d,细胞的相对存活率较高(约20%);分别以0.3、0.5、0.7 mol·L-1山梨醇和60、80、100、120 g·L-1蔗糖为渗透调节剂预培养0~4 d,以0.5 mol·L-1山梨醇预培养2 d的效果最好,细胞的相对存活率为26.2%;用体积分数25%PVS2预处理15 min,细胞的相对存活率最高(29.0%);分别用体积分数100%PVS2脱水0、5、10、15、20、25和30 min,其中脱水10 min的悬浮细胞相对存活率最高(32.1%);分别在10 ℃、20 ℃、30 ℃、40 ℃、50 ℃和60 ℃水浴条件下进行化冻处理,其中用40 ℃水浴化冻的悬浮细胞相对存活率最高(32.1%).花烛胚性悬浮细胞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和化冻的适宜流程为:将继代培养3~5 d的胚性悬浮细胞团(直径2 mm)在含0.5 mol·L-1山梨醇的1/2MS液体培养基中预培养2 d后,于4 ℃条件下处理24 h,然后先用体积分数25%PVS2室温预处理15 min,再用体积分数100%PVS2 在0 ℃条件下脱水10 min,最后迅速投入液氮中冷冻保存;将经过冷冻保存的细胞置于40 ℃水浴中化冻3 min,用含1.2 mol·L-1蔗糖的1/2MS液体培养基洗涤3次(每次10 min),之后即可进行恢复培养.  相似文献   

9.
研究温水浸种破除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var.mongholicus(Bge.) Hsiao)种子休眠的适宜条件,采用恒温和变温2种浸种方式,测定蒙古黄芪种子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梯度条件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结果表明,温水浸种破除蒙古黄芪种子休眠的效果显著,变温浸种效果略优于恒温浸种。不同温度破除休眠效果排序依次为60℃> 70℃> 80℃,其中60℃变温浸种2 min和5 min的发芽率分别为对照的2.87倍和2.31倍。浸种时间、浸种温度均可显著影响蒙古黄芪种子萌发,与对照相比,随着浸种时间增加,发芽率总体呈现出先急速升高后逐渐降低的趋势;发芽指数与浸种温度极显著正相关;浸种温度与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温水浸种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保持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10.
1植物名称八宝景天(Sedumspectabile‘StarDust’)。2材料类别顶芽茎段。3培养条件以MS为基本培养基。(1)启动培养基:MS+2,4-D0.5mg·L-1(单位下同)+KT0.5+6-BA0.5;(2)不定芽增殖培养基:MS+6-BA0.1+NAA0.1;(3)生根培养基:1/2MS。以上培养基均含3%蔗糖、0.6%琼脂,pH5.8 ̄6.0。培养温度(25±2)℃,光强40 ̄60μmol·m-2·s-1,光照时间16h·d-1。4生长与分化情况4.1无菌材料的处理从圃地栽植的植株上剪取幼嫩顶芽茎段,用洗涤剂溶液浸泡、振荡20min,流水冲洗1 ̄2h备用。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0%酒精灭菌10 ̄15s,0.1%HgCl2消毒2min,无菌水…  相似文献   

11.
采用磷酸缓冲液浸提法提取羊蹄叶POD,对影响酶提取的主要因素(料液比、浸提液p H、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用p H沉淀和丙酮沉淀对酶进行了纯化,并研究了其酶学性质。结果表明,羊蹄叶POD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料液比为1∶40,提取液p H为9,浸提温度是35℃,浸提时间为30 min。调节提取液的p H为5以及用1倍和0.8倍体积的丙酮沉淀提取液时蛋白相对沉淀量多和酶的比活性大。羊蹄叶POD以愈创木酚和H2O2为底物的Km分别是0.12 mmol/L和0.62×10-3mmol/L。Cu SO4对羊蹄叶POD活性有激活作用,而Zn SO4、Mg SO4、Ca Cl2、KCl和Na Cl对POD活性有抑制作用。研究证明羊蹄叶POD的提取和纯化方法简单有效,其酶学性质为理解羊蹄植物的生长特性和酶学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磷酸缓冲液浸提法提取羊蹄叶POD,对影响酶提取的主要因素(料液比、浸提液p H、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用p H沉淀和丙酮沉淀对酶进行了纯化,并研究了其酶学性质。结果表明,羊蹄叶POD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料液比为1∶40,提取液p H为9,浸提温度是35℃,浸提时间为30 min。调节提取液的p H为5以及用1倍和0.8倍体积的丙酮沉淀提取液时蛋白相对沉淀量多和酶的比活性大。羊蹄叶POD以愈创木酚和H2O2为底物的Km分别是0.12 mmol/L和0.62×10-3mmol/L。Cu SO4对羊蹄叶POD活性有激活作用,而Zn SO4、Mg SO4、Ca Cl2、KCl和Na Cl对POD活性有抑制作用。研究证明羊蹄叶POD的提取和纯化方法简单有效,其酶学性质为理解羊蹄植物的生长特性和酶学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于晓艳  于辉  任亚超  申志英 《生物磁学》2009,(20):3962-3963
目的:提高北柴胡和狭叶柴胡种子的发芽率,加大黑龙江省道地药材的开发力度。方法:采用40℃温水浸种8h后,流水冲洗4h;150w微波辐射25s(北柴胡)、20s(狭叶柴胡);柳枝浸出液为萌发剂;浓H2SO4浸种2s,同时培养未经处理的种子作为对照组。结果流水组两种柴胡的发芽率分别为82%、86%;微波组发芽率分别为77%、75%;柳浸组发芽率分别为67%、72%;浓硫酸组发芽率分别为45%和35%;对照组发芽率41%、47%。结论:大规模播种可采用40℃温水浸种8h,流水冲洗4h,150w微波辐射25s(北柴胡)、20s(狭叶柴胡),采用柳枝浸出液为萌发剂均可提高发芽率。  相似文献   

14.
羊草种子休眠机制及破除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羊草种子休眠程度深、发芽率低是限制栽培利用的重要因子.采用不同破除羊草种子休眠的方法,测定各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探索破除羊草种子休眠的有效途径.结果显示:(1)刺破种皮的裸种子较完整种子的萌发率、吸水速率、生活力分别由对照的6%、63%、0%显著增加到60%、86%、94%.(2)完整羊草种子分别用清水浸种1 d、30% NaOH浸种80 min、清水浸种1 d后用30% NaOH浸种60min其萌发率由6%分别显著提高到36%、60%、84%,而各浓度赤霉素处理完整种子其萌发率较对照均无显著变化. (3)采用清水浸种1 d后用30% NaOH处理60 min,再施加200 μg/g GA3综合处理,可使羊草完整种子的发芽率由6%提高到91%,接近其种子生活力94%.研究表明,羊草种子的稃与种皮不影响种子水分的吸收,但影响种子对GA3的吸收、不同程度地阻碍大分子物质的渗入、限制羊草种子内部萌发抑制物的渗出,从而引起种子休眠;分析认为稃和种皮以及种子内部萌发抑制物质是引起羊草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在采用盆栽,人工造成的盐渍土,土壤质地为粉砂质粘土,处理期间土壤一般保持最大田间持水量60%左右的情况下,用 NaCl 溶液浸渍经水吸胀后的小麦种子,在苗期到孕穗——抽穗期的几个发育阶段中,因获得抗盐性基础,而产生的生物学特性或生理特征如下:1.在土壤含盐0.15—0.65%的情况下,用3%NaCl 液浸种1小时的,苗期根的含 Cl~-量比其他处理都少。根内含 Cl~-%此茎、叶内要低1%左右,与6%NaCl 液浸种处理的根、茎含Cl~-较之,前者差数此后者要大一倍(6%NaCl 液处理的根内含 Cl~-量此茎只少0.5%左右)。2.小麦苗期体雨含 Cl~-的多少,在用 NaCl 液浸种的前提下,随浸种的浓度增加而增加。而在浸种浓度和基质合盐浓度相同的条件下,随浸种的时间加长而增多(见图3、4)。3.经高渗盐液处理过的种子,其植株代谢强度减低而一般表现在苗期干物质重此对照少。但减低程度随浸种溶液浓度不同而不同。在土壤盐渍不太严重情况下,3%液比6%液减低的要少。4.在0.2%土壤舍盐情况下,用8%盐液浸种1小时的比其他处理幼苗生长迅速,抽三叶期早。5.经高渗盐液浸种有促进小麦种子根及次生根发育的良好作用。在不同等极土壤含盐基质中,小麦苗期根的耙对重以浸种1小时的较之,3%盐液浓度此6%好(见表3)。拔节期3%,4%盐液浸种1小时根茎绝对重显著地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孕穗—抽穗期根茎重皆高于未处理的对照(见表5)。根:茎比值,用盐液处理的植株,此值比淡土上植株小一倍,比未浸种的对照也较小(见表4),在幼苗期该值因浸种浓度不同一般有下列趋势:3%<6%<对照(见表3)。6.用3%盐液浸种1小时的在孕穗—抽穗期此未处理的对照更能忍受逐渐盐渍化的危害。7.经盐液处理过的种子出苗日期此只经水吸胀的种子要迟缓,而且浸种浓度越大则越迟。在土壤盐渍渐重的情况下,出苗日期和发芽势皆随盐分的增高而推迟和减弱。8.经过高渗盐液处理过的种子,播种在盐渍化土中,也有的有受盐害情况,如少数种子根能常发育,而胚芽受抑制。或胚芽鞘肥厚,第一叶扭曲或叶尖焦黄。  相似文献   

16.
嗜热放线菌莱斯氏属RHA1菌株发酵液经过(NH4)2SO4(饱和度为60%)沉淀后,经过分子筛层析纯化获得一种低分子量α-淀粉酶,分子量为11.2 kD.对此酶研究表明,其pH值范围为4.5 -11.5,在pH值为5.5 -6.5之间酶活性较高,最大酶活性的pH值为6.0;此酶在缺乏Ca2+时,最适温度为55 - 60℃,当加入Ca2+后,相对最适温度上升至65℃;然而EDTA(10 mmol/L)可使此酶的酶活性降低98%,同样在Ni2+、Ag2+和Fe2+条件下酶活性也受到干扰;此α-淀粉酶具有淀粉内切酶活性,水解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主要产物为小分子低聚糖(D2 - D3).  相似文献   

17.
沉水植物菹草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1植物名称菹草(PotamogetoncrispusL.)。2材料类别带节间的茎段。3培养条件(1)诱导腋芽萌动及不定芽分化的培养基:MS+6-BA1.0 ̄3.0mg·L-1(单位下同)+IBA0.5;(2)继代增殖培养基:MS+6-BA1.0;(3)生根培养基:MS+IBA1.0 ̄3.0+6-BA0.5。培养基(1)和(2)附加30g·L-1蔗糖和8g·L-1琼脂,(3)为不加蔗糖的固体或液体培养基。pH5.8 ̄6.0。培养温度为20℃,光强约40μmol·m-2·s-1,光照时间12h·d-1。4生长与分化情况4.1无菌材料的获得取菹草苗,用自来水冲洗1 ̄2h,切去植株的所有根及叶,取上端生长旺盛的茎段,用蒸馏水冲洗2 ̄3次,用5%H2O2浸…  相似文献   

18.
对野葛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H号野葛茎尖较佳的保存技术体系是:继代生长30 d的野葛无菌苗置于4℃冰箱炼苗5 d;在无菌条件下切取含1~2个叶原基(1.5~2.5 mm)的茎尖,转至含5% DMSO+5%蔗糖的MS培养基内,置于4℃冰箱预培养1 d;用60%、100% PVS2(30%甘油+15%乙二醇+15% DMSO+13.7%蔗糖)分别在0℃下过渡和脱水各30 min,随即迅速投入液氮;保存24 h后,在40℃水浴中快速化冻90 s,用含41.1%蔗糖的MS培养液洗涤2次,每次停留10 min;转至再生培养基(MS+6-BA 2 mg/L+NAA 1 mg/L)暗培养7 d,然后光下培养,再生率可达60%以上。再生苗与常温苗形态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在 SP-2305E 型气相色谱仪上,采用由聚合物固定相 GDX-104柱(80/100目,φ4×600ram)、钠石灰柱(40/60目,φ4×350mm)及5A 分子筛柱(60/80目,φ4×2000mm)所组成的单气路双柱跨鉴定器(热导池)色谱流程,以氢为载气(40ml/min),桥流160mA,柱箱温度50°С,一次进样测定呼吸气体氧及二氧化碳含量的方法。进样量1ml,完成一次分析的周期为4 1/2min。氧测定的精确度与 Scholander 微量呼吸气体分析方法相当,二氧化碳测定的精确度则优于后者。还比较了分别以氢或氩为载气时的定量结果。并就定量方法及“氩校正”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蒜粉中蒜氨酸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测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蒜粉以Na/K磷酸缓冲液抽提、25%~40%(NH4)2SO4分级沉淀后,用Sephadex G-200柱分离得到纯化200倍的电泳纯蒜氨酸酶.测定其性质的结果表明,此酶在25℃下对半胱氨酸亚砜的Km为0.87 mmol·L-1,Vmax为0.46μmol·min-1,最适反应温度为40℃,热稳定性的温度范围在45℃以下,最适pH为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