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日本科学技术会议决定,从一九八一年起,日本的基因工程研究开始走向正规化。首先,工业技术院微生物工业技术研究所开始着手P—3级的研究。为此,根据在筑波科学城建设“基因工程研究中心”的规划,将在八一年——八二年度支出六.二亿日元。  相似文献   

2.
(一) 绪言自从1973年重组DNA技术的发现和1975年杂交瘤技术的成功,世界上许多国家已认识到它们对未来工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希望在短时间内尽快地学习和掌握许多新的技术,日本当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3.
<正> 到2000年,日本生物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预计可创造5140亿美元收入,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其中生物工业的传统技术占4543亿美元,新生物技术大约占607亿。该预测是日本工业发酵协会生物工业开发中心汇编的一份调查报告中的一部分。鉴于这种预测,人们对1985年日本政府6个机构在生物技术研究与发展方面花费13460万美元的数额(超出1984年  相似文献   

4.
木下祝郎先生是谷氨酸发酵生产的创始人。1955年首先发现了高效生物合成谷氨酸的微生物,使谷氨酸发酵生产得以实现,现在这种技术已在全世界推广。谷氨酸发酵生产的成功,是发酵工业划时代的进步。本文是他的近作,对日本近代发酵工业的发展作了扼要回顾,内容丰富生动。木下祝郎先生特约请胡杰先生翻译,并由胡学智先生校后供本刊发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近代发酵工业崛起的历程,对于振兴我国的发酵工业颇有启迪。  相似文献   

5.
高福 《生物工程学报》2022,38(11):4012-4018
作为国家级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各级研究所一直以来的重要使命就是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永做国家人,站在国际科学发展前沿的高度,紧抓国家社会发展中重大需求的科学与技术问题,布局研究所及其项目和吸引人才。本文以个人视角,回顾了2004年回国接任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后,开始思考工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布局天津研发中心,经过多年努力,在院党组的领导与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建成,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果;还回顾了建所初衷和早期成长发展历程以及与微生物研究所的关系。通过思考科学、技术、工程(医学)之间的关系,提出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进行转化应用的路径,即“想法-假说-实验-概念-论文-技术-样品-产品-商品”的9层逻辑关系,希望科学家能够做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工作,并展望了未来工业生物技术的远景。  相似文献   

6.
工业大麻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淑敏  许艳萍  陈裕  杨明  郭鸿彦 《生态学报》2013,33(5):1347-1356
由于工业、农业、废水处理、建筑和采矿等一系列人为活动造成土壤的污染程度日益严重,致使土壤不能用于粮食等作物生产.如何深入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由于传统的治理重金属污染技术非常昂贵,并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促使研究者寻求新的治理技术.而植物修复技术以其价廉、清洁、不破坏环境、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等特性逐步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广泛重视.近年来,工业大麻以其优良的修复特性和利用价值已成为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候选植物之一.在此重点论述了重金属对工业大麻的影响及其在大麻不同部位的分布;工业大麻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以及工业大麻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优良特性,最后对工业大麻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技术存在的不足等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为工业大麻对重金属污染治理研究及耐重金属或超富集工业大麻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陈淳  张萌 《人类学学报》2018,37(4):577-589
本文回顾了一百多年来细石叶工业在我国的发现和研究,以及从戈壁石核开始的各国学者对亚美史前文化联系的国际探索。目前细石叶的年代以俄国阿尔泰山地区的发现为最早,而在美国俄勒冈州则延续到公元1000年左右。早期的细石叶研究主要采取了分类描述和传播论的文化历史学范式。借鉴日本学者的方法,我国学者开始采用技术-类型学来根据细石核剥片过程对出土材料进行分类,命名了各种楔形石核的技法。之后,我国学者尝试从功能-适应的视角来对细石叶工业进行研究和解释。本文第二作者对以前的方法论做了再思,提出了"细石叶社群"的概念。旨在从环境适应和资源利用的角度思考细石叶社群的结构、信息交流和技术知识的互动,深入研究这类技术的发明和扩散的动因,以便更好了解这类石器技术在史前狩猎采集群中的文化意义和适应优势。  相似文献   

8.
据日本《日经产业新闻》报道,日本最大的食醋工业公司中(林土)醋店决定应用生物工程技术改良醋酸菌,并于本年七月向科学技术厅申请了对醋酸菌的重组基因实验。 该企业改良醋酸菌的目的是:①使优良菌种具有在高温下的耐性,减少发酵过程中的冷却工艺,从而节约能源;②能在酸度高的条件下发醋,或是加快发酵速度以提高生产;③改变食醋组成成份,提高味感质量。  相似文献   

9.
特殊酵母作为区别于传统酵母之外的一类生物资源,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基于incoPat数据库收录的专利数据,以特殊酵母工业应用领域的专利为研究对象,从专利分析的角度,揭示了全球特殊酵母工业应用领域技术创新的发展态势、技术分布、主要申请机构、研究热点以及各类特殊酵母的应用优势等。结果表明:全球特殊酵母工业应用领域的专利公开数量在2001~2020年期间整体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并在2019年达到峰值;专利保护区域主要为美、中、韩、日、欧等国家或地区,其中国内外申请机构的研发侧重点各有不同,以帝斯曼、纳幕尔杜邦、诺维信等为代表的国外工业生物技术公司注重特殊酵母基础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以江南大学为代表的国内科研院校比较注重毕赤酵母应用技术的开发。重点分析了特殊酵母工业应用领域近年来各类特殊酵母在不同技术分支和创新程度上的差异,旨在为我国特殊酵母工业应用领域科研决策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工业生物技术是指在工业规模生产过程中运用微生物或酶为催化剂进行物质加工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饲料、轻纺、矿产、材料和能源等工业领域。作为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绿色、可持续的特点,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技术,必将为未来人类低碳社会的构建发挥关键作用。从2005年第一期以来.杂志邀请了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的多位专家对此进行了多角度阐述。  相似文献   

11.
《生物产业技术》2010,(3):13-14
日本农林水产技术会议事务局于2009年12月17日发布的“2009年农林水产研究成果10项目”中.首次评选了民营企业的自主研究成果,这就是2009年11月3日三得利花卉公司开始销售的蓝色玫瑰花。该事务局从1994年起每年都要发布当年农林水产研究的10大成果,从2006年起开始将与农林水产省下属研究机构的研究项目无关的成果也纳入评选对象。  相似文献   

12.
工业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李同升  韦亚权 《生态学报》2005,25(4):869-877
工业生态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自诞生10多年来,其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首先介绍了工业生态学的缘起,综述了目前国外工业生态学在原料与能量流动(工业代谢)、物质减量化、技术变革和环境、生命周期规划设计与评价、为环境设计、延伸生产者的责任、生态工业园(工业共生系统)、产品导向的环境策略、生态效益等主要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工业生态学的研究现状,并结合国际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工业生态学未来的研究框架和主要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3.
日本住友金属工业公司主动承担作为植物生物技术的热点迅速发展起来的草坪品种改良。该公司在设在茨城县鹿岛郡的波崎植物生物技术研究室,利用原生质体培养和细胞融合技术,开发常绿草坪品种。已获得了再生植株,并在温室内进行驯化工作。现在在日本国内广泛栽培的草坪多数是暖地品系,一到冬季就枯萎。因此,渴望开发具有冬季不枯萎而且夏季特别耐热的新品种。“住友金属工业”的研究室从1989年开始,在草坪的研究已有2年的经历。已建立暖地系品种和寒冷地系品种的原生质体融合与再生的技术。由于没采用抗药性标记选拨融合体,所以确认真正融合物是个问  相似文献   

14.
日本工业技术院化学技术研究所天然有机化学部长田中秀明等将鸡溶菌酶的分泌信号肽的合成基因与编码人溶菌酶的化学合成基因相连结的质粒导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使其有效地分泌产生人溶菌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1987年5月底在京都召开的高分子学会上,日本味之素、索尼公司和通产省工业技术院纤维高分子材料研究所结构分析室井口正俊主任发表了合作研究成果:发现细菌在菌体外产生、积累的纤维素(细菌纤维素)呈片状的成型物作为扩音器的材料是优良的。味之素公司中央研究所从事微生物培养法等技术的研究,开发事业部从2—3年前开始开展微生物纤维素  相似文献   

16.
日本通商产业省基础产业局现正筹备制定计划:正题为“日本生物工业对世界的贡献”,副题为“生物工业的预测”。本文将概括地介绍精彩部分。  相似文献   

17.
《生物技术产业》2007,(1):65-69
在美国由于有高额研究经费的投入,迅速开始受到关注的“分子成像技术”。 在日本也有多个国家项目启动,并建立起跨学科的学会。 我们在理化学研究所就该技术领域的展望和课题采访了执掌成像技术研究的渡边恭良项目负责人以及日本分子成像学会的首任会长富井大学教授长藤林靖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水洞沟的新年代测定及相关问题讨论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水洞沟是中国北方的一处独具特色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在阐释区域性技术传统的成因、远古文化的发展和变异,以及晚更新世人类在东北亚的迁徙、扩散和交流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报道在水洞沟2号地点发现的新材料和新的研究成果:野外考察发现系列的火塘遗迹并采集到石制品、骨器等文化遗物;系统的AMS^14C测年将水沿沟遗址的年代确定在距今29000-24000前;新的研究为探讨水洞沟工业的渊源和细石器技术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成果推介     
益生制剂及其增效技术研究与应用,酶法生产低聚木糖,苏云金杆菌杀虫粉剂,工业有机废水生物处理技术与设备。  相似文献   

20.
日本关西大学化学生命工学部的浦上忠教授与EcoLog recycle Japan公司和兵库县立工业技术中心一起开始了利用棉纤维生产生物乙醇的技术开发。2010年7月,被独立行政法人新能源及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选定为2010年度“新能源风险技术革新事业”的委托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