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频发的重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逐年攀升,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安全。虽然多种化疗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其潜在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致使患者依从性差,进而导致化疗以失败告终。基于此,亟待挖掘高效低毒的抗结直肠癌药物以应对现实的临床治疗窘境。中药单体成分作为中药发挥药效的主要效应物质,在临床抗结直肠癌方面优势凸显。与合成类化学制剂相比,其来源丰富,安全性高,在结直肠癌防治方面呈现出较大潜力。因此,本文从化学活性物质角度出发,系统总结了中药单体活性成分的抗结直肠癌作用和主要分子机制,并结合当前研究现状对中药治疗结直肠癌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中药单体成分抗结直肠癌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癌作用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酮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尤其是植物中大量存在,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近年来,大量的实验证据和流行病学证据表明,黄酮类化合物能预防和治疗多种癌症。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癌机制主要与其抑制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抑制癌细胞迁移、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抗氧化、抗炎症和提高机体免疫力这几个方面有关。就上述几个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被认为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癌症中分别位居第三位和第二位。青蒿素是我国自行研制出的抗疟药物,目前关于青蒿素抗癌特性的研究数据迅速增加。本文综述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artemisinin and its derivatives,ARTs)作为抗癌药物在治疗结直肠癌的机制研究、临床试验以及与其他方法联合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希望为未来针对ARTs治疗结直肠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转移性结直肠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由于各种新的化疗药物及分子靶向药物的使用,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 CRC)的个体化治疗逐步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研究表明,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与化疗药物的联合使用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最主要的因子。贝伐单抗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得到的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本文对近年来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尤其是贝伐单抗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以手术为主的治疗手段术后复发率高,寻找既高效又安全的预防药物成为研究热点。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发挥了重要作用,探索该通路的多种成分和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有助于开发出针对该通路特定靶位的有效拮抗剂,为早期防治结直肠癌提出全新的思路。本文就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相关基因和结直肠癌的关系及以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为靶点的抗结直肠癌药物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认为结直肠癌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microRNA是一类非编码小分子RNA,能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参与肿瘤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甚至调节肿瘤化疗敏感性。学者普遍认为mircroRNA-203(mir-203)是抗癌小分子RNA,但与以往不同的是mir-203在结直肠癌肿的表达水平仍存在争议。本文将概述mir-203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诊断、预后以及药物抗性中发挥的各类生物学作用。阐述mir-203在结直肠癌不同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探索其在结直肠癌研究中的全部潜能。  相似文献   

7.
汪松  陈林  何江枢  李嘉  龙军  杨进 《生命的化学》2023,(12):1941-1948
姜黄素(curcumin)是提取于植物中的酮类天然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癌等作用。因其具有不良反应少、作用靶点广泛等优点,在各种肾脏疾病如肾炎、急/慢性肾损伤、肾纤维化等中发挥保护作用,并具有改善药物或有毒物质引起的肾脏损伤、减轻化疗药物对肾脏的损害和协同放化疗抗肾脏肿瘤的作用,近年来已成为肾脏疾病治疗的研究焦点,然而其潜在的作用机制及治疗作用以及后续的临床应用仍需进一步总结和探索。本文从病理生理的角度出发,系统综述了姜黄素在各种肾脏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机制,为后续的研究以及临床应用提供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炎症反应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流行病学和实验动物研究均证明,肥胖及其诱发的慢性炎症 与2型糖尿病有密切的关系。基于诸多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及大型前瞻性研究结果,目前已形成对糖尿病胰岛素耐受性的炎症发病机制的 共识。到目前为止,多种具有抗炎作用机制的活性小分子药物已经上市或进入临床研究阶段,这些药物单独治疗或与传统降糖药物联用 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显示了糖尿病抗炎治疗的前景。主要综述近年来慢性炎症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机制以及抗炎 药物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苏渊金 《蛇志》2013,25(2):192-193
结直肠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我国的结直肠癌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大约有19%的大肠癌患者就诊时已发生转移,另有20%~30%手术后出现复发或转移[2,3].因此,化疗已成为晚期大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长期以来,5-氟尿嘧啶是治疗结直肠癌的基本化疗药物,但5-氟尿嘧啶半衰期短,与癌细胞作用时间短,故直接影响其抗癌效应[4].替吉奥是新一代氟尿嘧啶类药物,是以替加氟为药物主体,加入生化调节剂吉美嘧啶、奥替拉西钾组成的口服复方制剂.近年来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相关的文献报道很多,在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方面也日益受到重视.现就其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是一种涉及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风险因素的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菌群与消化道之间的共生作用对维持肠道内环境的稳定也十分重要。菌群在炎症、药物代谢,甚至癌症的发展中扮演着许多角色,然而由感染、饮食或生活方式等变化引起的菌群组成的改变却可影响这种共生关系。同样,菌群组成的变化使部分菌种在肠内引发炎症反应甚至致癌,从而对结肠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综述将总结目前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之间潜在的联系,重点关注细菌在肠道中所参与的各种反应,从而为治疗结直肠癌提供更多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RAS相关信号通路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与该类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凋亡密切相关。目前,包括靶向药物、化疗药物的单药治疗对结直肠癌的临床获益并不理想。近年来,在临床试验和临床前研究中RAS相关信号通路的抑制剂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中EGFR抑制剂、VEGF抑制剂、RAS直接抑制剂、MEK抑制剂和RAF抑制剂的表现尤为突出。本文就RAS相关信号通路与结直肠癌的作用关系、临床试验和临床前研究中的联合用药策略以及组合用药的耐药机制研究进行系统性综述,以期为未来临床多药治疗策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因复杂且死亡率较高。结直肠癌的发展和转移涉及多个因素和机制。Hedgehog(Hh)信号在胚胎发生和体细胞发育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证明,Hh通路的异常激活与几种类型的人类肿瘤有关。然而,Hh信号传导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仍然是有争议的。在此综述中,我们将介绍近些年关于Hh信号及其在结直肠癌中的相关研究,讨论靶向Hh信号通路在治疗,预后和预防结直肠癌方面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的高发癌症,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大量研究数据表明,基因突变、表观遗传学的改变、饮食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等均是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目前,普遍认为慢性炎症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白介素17主要由T细胞的亚型Th17细胞分泌产生,能够促进肿瘤相关性炎症,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控。已在胃癌、宫颈癌、食管癌、非小细胞肺癌、肝细胞肝癌、卵巢癌、黑色素瘤、淋巴瘤、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发现白介素17呈高表达。现有研究表明,白介素17与肠炎和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尽管尚存在争议,多数学者认为白介素17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本文将近年来关于IL-17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其与结直肠癌的预后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结直肠癌(CRC)是溃疡性结肠炎(UC)严重并发症之一,是UC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UC相关结直肠癌(UC-CRC)风险因素包括诊断时年龄、病程、炎症的程度及范围、CRC家族史、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合并,及吸烟、假性息肉、结肠持续炎症、结肠狭窄等。更多学者认为UC的癌变与肠黏膜反复炎症-修复密切相关,尤其是炎症的氧化应激、基因突变可能起到重要作用。预防上推荐结肠镜监测以减少CRC风险和UC的死亡率,新技术如放大内镜、色素内镜、共聚焦显微内镜均可能提高靶向活检效率。抗炎治疗是化学预防UC-CRC的主要方向,生物治疗、中医中药等对UC-CRC预防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脂氧素是一类来源于花生四烯酸具有抗炎和促炎症消退的脂类介质。作为炎症过程中的负性调控因子,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炎症、疼痛、脑血管疾病及各种恶性肿瘤。该文将就其在抗炎镇痛和神经保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锌指蛋白(zinc finger protein,ZNF/ZFP)是一类具有手指状结构域的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体内。ZNF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通过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ZNF表达异常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密切相关。本文从结直肠癌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凋亡、癌细胞干性等4种恶性行为角度,阐述了近年来锌指蛋白家族成员(ZEB1/2、Gli1/3、PLAGL1/2、KLF4、Snail1、ZBTB7A、ZBTB7C、ZBTB16)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机制,旨在为临床靶向治疗结直肠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肝转移灶的发生和发展会直接导致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且现有的治疗策略总体效果欠佳,因此,寻找更为有效的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及可干预的靶点成为改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任务。外泌体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介导化疗耐药的产生,同时作为生物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和预后方面也具有一定价值。外泌体研究为结直肠癌靶向治疗提供了分子基础。本文就外泌体在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促进治疗耐药以及为结直肠癌肝转移提供诊断及预后价值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锂是人体内的一种微量元素且以化合物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作为一种古老的治疗精神疾病方面的药物,锂盐被用来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已超过60年,而现在锂盐在临床上表现出来的新应用已经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现代研究表明,锂盐是一种强大的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β)抑制剂,锂盐除对脑细胞过度活动起抑制作用外,还具有营养神经和保护神经、抗炎、抗氧化、抗癌、免疫调节以及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作用。锂盐化学结构相对简单,而且目前人们对锂盐的使用经验及对锂离子的血药浓度监测手段已日趋成熟,所以锂盐具有相当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未来更进一步加大对锂盐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力度。现就锂盐新发现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AOM)/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小鼠模型是一种在致癌剂AOM和致炎剂DSS协同作用基础上,由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逐步发展为结直肠癌的炎症相关性癌症的研究模型。AOM/DSS模型能很好地模拟慢性肠道炎症诱发癌症的生理病理过程,近年来被广泛用于炎症相关性癌症形成机制的研究。简要综述AOM/DSS模型与炎症相关性癌症癌变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无菌动物模型,尤其是无菌鼠模型简单、易获得,为研究微生物群、结直肠肿瘤及机体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重要工具。无菌鼠模型的建立主要通过剖腹产及无菌隔离器饲养和繁育来实现。在此基础之上,可以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建立转基因或药物诱导的特殊类型无菌鼠模型。目前,无菌鼠模型在结直肠癌研究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无菌鼠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或微生物群可以激活免疫和诱发炎症,从而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同时也证明,微生态失衡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关系。由于无菌鼠模型是研究微生态失衡所致的结直肠癌及相关疾病研究重要且有效的研究载体,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