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菊科的新属及未详知属二、葶菊属及毛冠菊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2.
3.
菊属一新组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树军  臧得奎 《植物研究》1996,16(3):296-297
通过形态学和细胞学资料的比较研究,确认神农香菊应为甘菊的变种,并作了分类学处理,即神在香菊学名为Dendranthemalavandulifoliumvar.aromaticum(Q.H.liuetS.F.ZouetD.K.Zhang.  相似文献   

4.
栌菊木属及白菊木属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栌菊木属及白菊木属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首次报道,对栌菊木(Nouelia insignis Franch.)分布区内的10个居群进行了细胞学研究,染色体数目均为2n=54。白菊木属在中国分布的仅白菊木(Leucomeris decora Kurz)一种,对漾濞这个居群的细胞学研究表明,染色体也为2n=54。这两个属的基数可能x=9,它们可能为6倍体,结合帚木菊族已有染色体报道及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等初步分析表明:栌菊木种内分化程度小,是一自然类群;栌菊木和白菊木可能有着较近缘的联系;栌菊木可能是古老孑遗植物的后裔,为适应环境而多倍体化,得以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5.
本变种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花、叶具浓香气,叶片较小,深绿色,上面叶脉明显隆起,下面具极小腺体;头状花序较小,通常直径不超过1.5厘米。生于2000米以上高山旷地或灌丛边。与少数原变种混生成群落,有一定数量。  相似文献   

6.
神农架菊属一新变种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变种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花、叶具浓香气,叶片较小,深绿色,上面叶脉明显隆起,下面具极小腺体;头状花序较小,通常直径不超过1.5厘米。生于2000米以上高山旷地或灌丛边。与少数原变种混生成群落,有一定数量。湖北:神农架天门垭,海拔2100米,1978年9月12日,赵子恩59号(主模式标本存  相似文献   

7.
周杰  陈俊愉 《植物研究》2010,30(6):649-650
报道了中国菊属(Chrysanthemum)一新变种——阔叶毛华菊(Chrysanthemum vestitum(Hem sl.)Stapf.var.latifolium J.Zhou et J.Y.Chen)。本变种与模式变种的区别在于直立生长,并且较多分枝,叶较狭,卵状披针形或匙形,长4~6 cm,宽2~3 cm。花序直径较原种为小,约3.5~4.5 cm。主要分布于湖北宜昌、河南伏牛山山脉。抗旱性较原变种强。而主要原产于安徽西部大别山麓之模式变种则铺散生长,较少分枝,叶圆形、卵圆形,长4~7cm,宽3~5 cm。花序直径较大,约4.5~5.0 cm。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于山东大学(威海)校园文心湖畔发现的糙毛狮齿菊(新拟)Leontodon hispidus L.,隶属于菊科(Asteraceae)狮齿菊属(Leontodon L.)。该种的主要特征为头状花序,叶及花序梗具粗糙硬毛,冠毛二型。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该属、种均为中国新记录。简要讨论了其价值及入侵风险,依据近缘属种形态特征编制了狮齿菊属与近缘属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9.
太行菊属——中国菊科植物一新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铸 《植物分类学报》1979,17(3):110-112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湖北省玄参科一新记录属--幌菊属(Ellisiophyllum Maximowicz)及一新记录种幌菊[Ellisiophyllum pinnatum (Wallich ex Bentham) Makino].  相似文献   

11.
菊三七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科菊三七属植物中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香豆素类、三萜类、甾体类及其皂苷、倍半萜类、酚酸类、脑苷脂类等化学成分,具有良好的止血、降血糖、降血压、抗肿瘤、抗炎、抗凝血等药理活性。可见,该属植物化学成分丰富,药理活性多样,极具药用及食用保健价值。本文就近年来菊三七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程用谦   《广西植物》1985,(4):323-326
<正> 帚菊属Pertya Sch.-Bip.乃菊科,帚菊木族→Mutisieae Cass.的一个小属,全世界仅24种,主要分布于东亚山区。我国有17种,东起台湾,西至云南、西藏,北达甘肃、宁夏,南抵广东、广西等省区均产。  相似文献   

13.
1 菊壳孢属 中国新记录属 Doliomyces Nag Roi TF ctc. Can. J. Bot. 50: 47, 1972. 菌丝体内生,褐色,分枝,具隔膜。载孢体系分生孢子器,叶表皮下埋生,单生,球形,单室,由淡色至褐色薄壁和厚壁角状组织所组成,内壁组织薄,向外壁逐渐变厚变深色。无孔口,成熟时破裂开口,分生孢子梗无色,平滑,分隔,基部分枝,从分生孢子器壁细胞长出。产孢细胞全壁芽生式产孢,环痕式延  相似文献   

14.
15.
东北菊属的新变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贵一  于丽杰 《植物研究》1994,14(2):152-153
《中国植物志》第七十六卷,第一分册,33页册注:“野菊(Dendranthemaindicum(L.)DesMoul.)是一个多型的种,有许多生态的、地理或生态地理居群,表现出体态、叶形、叶序、年房花序式样及茎叶毛被性等诸特征上极大的多样性”。例举山东、河北、江西、浙江、江苏等地一些生态型植物多型性种。笔者在辽宁葫芦岛采到几片生长的菊属(Dendranthema(DC)DesMoul.)植物,具形态与野菊D.indicun;以及甘菊甘野菊变种D.lavandulaofolium(Fisch.etTautv.)LingetShihvar.seticuspe(Maxim.)Shin相似,但其叶小裂片顶端钝,不为锐状长尖,花大,径入.5-2.5厘米,植株葡匐生长,为很好的绿化铺地植物。经过1990年、1991年、1993年三年三次一个植株种子连续栽种观察性状稳定,注定不是种的生态型,可以作种不分类等级处理。本文发表东北菊属植物新变种葫芦岛野菊Dendranthemaindicum(L.)DecMoul.var.huludoensisG.Y.Zhang,L.J.YuetY.J.Liu  相似文献   

16.
中国菊属二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线苞菊 新种 图1:5~8DendranthemalongibracteatumShih,G.F.PengetSh.Y.Jin,sp.nov.Fig.1:5~8AffineD.lavandulifolio(Fisch.etTrautv.)Kitam.,aquocapit?..  相似文献   

17.
侯元同  王继梅 《广西植物》2010,30(6):815-817
菊属植物具有重要的园艺和药用价值,但在属名的使用上一直混乱。这一情况一直到最近才得以部分解决。该文报道了中国菊属的三个新组合,并给出了中国产菊属全部种类的名称和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18.
新疆凤毛菊属新植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疆凤毛菊属二新种及一新变种,即簇枝雪莲Saussurea polylada J.S.Li,狭苞雪莲Saussurea ischnoides J.S.Li和腋序雪莲Saussurea involucrata Kar.et Kir。var。axillicalatthina J.S.Li。  相似文献   

19.
画笔菊属,中国菊科的一个新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发现于山东的中国菊科新归化属种——史库菊属(Schkuhria Roth)和史库菊(Schkuhria pinnata(Lam.)Kuntze ex Thell.)。该种的主要特征为:叶片羽状全裂,裂片狭条形;总苞狭倒卵形;舌状花1~2枚或无,雌性;管状花4~8枚,两性;瘦果倒四棱锥形,鳞片状冠毛常8枚。提供了史库菊的彩色图片,简要介绍了该属的分布、史库菊的应用价值及入侵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