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广东郁南同乐大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野外调查与查阅资料,广东郁南同乐大山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牛种子植物149科542属1 002种.种子植物区系组成丰富,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以南亚热带和热带北缘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为主.区内珍稀濒危植物多,特有现象较明显,植物区系起源古老.与其它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相比较,同乐大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与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广东黑石顶自然保护区的相似性较高,与湖南武陵源的相似性较低.  相似文献   

2.
安徽大别山北坡植物区系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关系探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安徽大别山北坡是大别山的主体部分,也是目前大别山森林植被保存较好的地区之一。作者通过对该区植物区系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之间共有种和区系成分的对比分析,以及通过与邻近山地森林植物区系之间相似性系数的对比分析,初步得出下列结论:(1) 该区植物区系与华东植物区系的关系最密切,其次是华中,再次依次为日本、华北、华南、西南、东北,与西北和青藏高原植物区系之间很少有联系。(2) 该区植物区系与日本植物区系之间的关系比与我国西南植物区系之间的关系要密切。(3) 该区植物区系与天目山、神农架、中条山、庐山、武夷山诸山地森林植物区系之间关系紧密程度依次为天目山、庐山、神农架、武夷山、中条山。(4) 大别山植物区系在我国植物区系分区上应属于华东区。(5) 在我国植物区系分区上,华东区与华中区的分界线在湖北省境内应位于“襄樊—宜昌”一线,华东区与华北区的分界线在安徽省境内应位于“霍丘—滁县”一线。  相似文献   

3.
怒江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大河之一,研究其河谷植物区系特有现象对于认识该区植物区系的特点、发生和演变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样方调查和样线调查法,沿怒江河谷从最南端的中缅边境(木城)到滇藏交界地区(秋那桶)对云南怒江河谷的种子植物进行了实地调查,并通过查阅文献和标本鉴定,统计得到该区域野生种子植物164科776属1718种。其中东亚特有科4科,中国特有属1属,中国特有种316种(含68种云南特有种,包括怒江河谷特有种3种)。对该区域种子植物区系及特有性研究结果显示,其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与其他地区植物区系联系广泛,并具有强烈的热带性;该区域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特有性均不显著,科级特有现象表明本区系属于东亚植物区系的一部分;本区域的中国特有种在云南层面与滇西南、滇西北联系密切,在全国层面与南方与西南关系密切,在东亚层面与中国-喜马拉雅地区联系最为紧密。  相似文献   

4.
广东肇庆石灰岩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岑庆雅  谢伟成  暨淑仪   《广西植物》1999,19(2):124-130
肇庆石灰岩共有维管植物91科226属303种。经过对种子植物、蕨类植物地理成分分析和与邻近植物区系比较,表明肇庆石灰岩植物区系服从植物地理分带规律,以热带-亚热带分布成分为主体,表现出明显的南亚热带南缘植物区系性质;同时显示出岩溶基质特点;与紧邻的土山植物区系具有完全迥异的表征科。区系区划上属于华南植物区,位于粤中亚区与粤西-桂中亚区的汇合点  相似文献   

5.
对陕西境内木本种子植物区系属一级的热带地理成分进行了研究,全省木本种子植物区系中的热带地理成分共包括泛热带成分、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成分、旧世界热带成分、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成分、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成分及热带亚洲成分6种类型,共95属,归属于53科。在各种热带地理成分中,陕西木本植物区系与泛热带成分联系最为密切,各类热带地理成分主要分布于陕西秦岭以南地区。从科、属、种的分布区格局以及木本热带区系成分的群落学作用等方面分析,陕西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同时,区系也呈现一定的热带—温带过渡性特点。  相似文献   

6.
李思锋  王宇超  黎斌 《西北植物学报》2014,34(11):2346-2353
依据秦岭种子植物补遗和相关文献资料,采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方法,分析了秦岭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性质、特点,并与其它7个毗邻地区植物区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秦岭山地植物种类繁多,区系成分极为丰富,种子植物164科,1 052属,3 839种。(2)秦岭区系是以温带成分为主,温带区系成分占该区总属数的58.75%,具有绝对优势,同时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特点,是亚热带和温带植物区系的交汇区。(3)区系成分中原始种类、孑遗成分多,表现出明显古老性。(4)秦岭植物区系与大别山、巴山、横断山脉植物区系组成相近,有着一定关联性,并且还与西藏色季山区系较为相关,但秦岭植物区系与祁连山北坡、贺兰山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7.
广东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研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廖文波  张宏达   《广西植物》1994,14(4):307-320
广东种子植物区系共有219科1434属4986种。其中:①热带区系成分占有较大的比例,约占非世界属的62.3%,表明广东区系受到热带区系的强烈渗透,次之为亚热带(至亚热带山地)成分约占32.2%,及中国特有分布占5.6%;②以单型属(72属),单种属(585属)和寡种属(562属)占绝对优势,共占85.0%,充分显示了广东区系的古老性和过渡性特点;③从区系组成和植被结构的特征成分来看,以华夏植物区系成分为主,包括:亚热带分布,亚热带山地分布,中国特有分布,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及一些亚洲热带分布中以亚热带为主的属:④在这些属中有东亚特有属132属,中国特有属75属以及华南—西南—中南半岛特有属68属等;这些属的存在毫无疑问地说明,广东区系是华夏植物区系的核心地区之一,同时也显示了热带区系与亚热带区系有着不可分隔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8.
广东珠海市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结果显示,珠海市共有野生维管植物202科718属1448种,其中种子植物166科664属1359种,包括13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14种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特有成分贫乏。珠海市种子植物区系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优势,温带成分贫乏,显示了该区地处热带北缘与南亚热带南缘的过渡性质。通过与海南省尖峰岭、江西省庐山和邻近的澳门、深圳和南岭等5个地区植物区系比较,探讨了珠海市与这些地区的相似性和差异特点。  相似文献   

9.
在对广东荷包岛植被全面踏查的基础上,结合其植物区系成分及组成特征分析,对该区系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该岛共有维管束植物135科370属541种,其中,蕨类植物22科28属40种,种子植物113科342属501种;野生种子植物共有465种,栽培植物共有36种。在属级水平上,荷包岛植物区系以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热带性质属占野生植物非世界广布属的87.80%;在种级水平上,中国特有种74种,占非世界总种数的15.91%。泛热带分布、旧世界热带分布、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热带亚洲分布4种分布类型构成了该植物区系的主体。将荷包岛与我国东南沿海其他岛屿(澳门、香港东平洲岛、浙江舟山群岛、上海崇明岛)的植物区系进行比较发现,该岛植物区系表现出更强的热带性质,与澳门植物区系性质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0.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锡沐  张常路  李秉滔   《广西植物》1994,14(4):321-333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种类丰富,含161科645属1345种(包括种下等级),并有相当数量的古老种类和14种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茶科The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以及杜英科Elaeocarpaceae、安息香科Styracaceae、全缕梅科Hamamelidaceae等是该区系的主要表征科,构成了其各森林类型的主要树种组成。种子植物区系成分较为复杂,主要表现在科地理成分的广泛性和属地理成分的多样性,而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明显的优势,热带及温带区系成分均有相当的影响,各类成分交错渗透,叠置分布。本文对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归属,广东与云南植物区系的关系等争议问题展开了讨论,认为车八岭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是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区系类型,为华南植物亚区的组成部分,隶属于古热带植物区。广东与云南植物区系关系密切,极可能具有同一起源(华夏植物区系),宜划入同一植物亚区。  相似文献   

11.
安徽珍稀濒危植物区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孙叶根 《植物研究》2000,20(1):20-26
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安徽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探讨了该区系的组成特点及地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区系属温带亚热带性植物区系,具有珍稀濒危物种丰富,古老、孑遗植物众多;地理成分复杂,区系联系广泛;过渡性质明显,温带亚热带成分占优;特有现象显著,华东区系特征典型等基本特征。在植物区系亲缘上,该区系隶属东亚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东地区,与华中植物区系关系密切,受西南植物区系影响深刻。  相似文献   

12.
对湖北鳞毛蕨后植物的地理分布和区系特点进行了研究。鳞毛蕨后植物广布于世界各地,该后的分布和多样性中心位于中国西南部和东喜马拉雅山区;另一中心则位于日本,中国东南部和南部。鳞毛蕨后是一个自然的北温带分布属。中国有鳞毛蕨后植物134种(包括7变种),西南地区(云南、四川、贵州等)是国产鳞毛蕨属植物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区系分析表明:湖北鳞毛蕨后植物种类比较丰富,有36种,主要分布于鄂西北和鄂西南山区,是构成湖北森林植物区系林下草本植物的主要成分之一;地理成分比较复杂,种的分析显示出以中国一日本分布和中国持有分布为主的特点;与相邻省鳞毛蕨属植物区系的关系比较密切;区系过渡性明显。  相似文献   

13.
广东植物区系的分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文波  张宏达  仲铭锦   《广西植物》1995,15(1):26-35
广东植物区系与广西中部、东南部及福建西南部、中部及湖南南部、江西南部的植物区系关系最为密切,它们共同组成了华南省,属东亚植物区.华夏植物界.传统的以北极起源理论或热带起源理沦为依据.将中国植物区系特别是广东亚热带植物区系,分割成泛北极植物界和古热带植物界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亚洲热带至亚热带无论在植物区系组成上还是在森林群落的结构上都是一整体.它们是华夏起源的.华南省植物区系可达7500种.中国特有属达86属,地区特有属约15属.如猪血木、四药门花、圆籽荷、辛木、虎颜花、梅兰、四数苣苔、报春苣苔、拟九节、小花苣苔、圆唇苣苔等属.华南省又可分为三个亚省:粤西南—桂东南亚省,粤东南—闽西南亚省,粤北—闽西北亚省,三个亚省在地质史上,气侯区上,植物区系组成上都有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对中国、湖南省武陵源蕨类植物初步研究 ,报道了该区系的组成、生态类型、分布的形式并且和相邻地区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在武陵源区有 2 5 6种 (包括变种和变型 ) ,分属 86属 ,38科。属的地理成份可以分为 1 2种类型。武陵源区蕨类植物区系属我国华中华东区 ,它与我国西南区关系最密切。蕨类植物垂直分布可以分为低山、中山和山顶三个带。并指出湖南省西北地区的蕨类植物种类、地理关系、区系发育等有需进一步调查的必要  相似文献   

15.
西北地区木本植物区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西北地区在中国植物区系上属于泛北极植物区,其南部基本上控制在中国-日本植物亚区的华中地区内,区系成分以北亚热带成分占优势,中、东部主要控制在中国-日本植物亚区内的华北地区中的黄土高原地区内,以华北区系成分占优势,西南部主要属青藏高原植物亚区和中国-喜马拉雅植物亚区,区系成分以唐古特和横断山区系成分占优势,北部主要是亚洲荒漠植物亚区,区系成分是以古地中海成分占优势。本区有木本植物(不包括栽培植物)103科338属1729种(含种下等级),其中裸子植物6科17属57种,被子植物97科321属1672种,另外,具有中国特有属26个,土著特有种173个(含种下等级)。大科、大属在区系组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区木本植物区系包含有15个分布区类型及其17个变型,其中北温带分布、泛热带分布、东亚至北美间断分布、东亚分布等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其木本植物区系的主要特征为:种类比较丰富;分布不均,区域差异大;地理成分复杂,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起源古老;土著特有种较多;区系联系广泛,多种区系成分的汇集、混杂和过渡。  相似文献   

16.
广东种子植物区系科的组成及其特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仲铭锦  廖文波   《广西植物》1995,15(1):18-25
广东共有种子植物219科1434属4986种.本文主要对其科的组成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点,但在北回归线两侧地区的植物区系仍是一整体.且由于中国特有科、东亚特有科、亚洲特有科、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科,以及各种区系和植被表征科的存在表明广东植物区系是东亚植物区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滇桂两省中越边境地区藓类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2~2015年间采集自滇、桂两省中越边境地区的2 600余份藓类植物标本进行物种鉴定和文献研究,分析了中越边境地区藓类植物的物种组成和区系特点,并将中越边境地区与邻近地区和国家的藓类植物进行物种丰富度、属种相似性和区系谱的比较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滇、桂两省中越边境地区共有藓类植物51科、155属、452种(含种下单位),其中卷边麻锦藓[Taxithelium kerianum(Broth.)Broth.]为中国新记录种。(2)中越边境地区的藓类植物共有优势科9科,优势属12属。(3)中越边境地区的藓类植物区系以热带亚洲成分所占比例最高,达31.19%,其次为东亚成分(25.46%)和北温带广布成分(13.76%)。(4)与中越边境地区的藓类植物属及种的相似性最高的分别是越南和中国贵州。(5)中越边境地区的藓类植物区系与贵州、广东、福建及台湾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