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药用植物多倍体具有营养器官的巨大性、抗逆性强、药用成份含量高等特性,在药用植物多倍体育种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植物多倍体育种技术,包括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和诱导、鉴定方法进行了介绍,总结了药用植物多倍体的应用优势,并提出了在药用植物多倍体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植物多倍体诱导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概述了多倍体中领域中多倍体产生途径,特征、特性及鉴定方法等研究现状,展望了植物多倍体诱导育种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药用植物的多倍体育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药用植物多倍体育种研究的多倍体诱导机制、诱导方法及多倍体的鉴定方法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药用植物多倍体的特征和离子束生物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多倍体诱导在蔬菜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多倍体诱导技术在蔬菜育种上的研究及应用情况进行了论述。着重从蔬菜多倍体的类型、多倍体蔬菜的特征特性、获得途径及鉴定方法等方面出发,回顾了近几十年来蔬菜多倍体育种的发展概况,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木本植物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云  冯大领 《植物学报》2005,22(3):375-382
本文从木本植物多倍体育种资源、多倍体育种途径和多倍体鉴定等方面, 对国内外木本植物的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与农作物相比, 尽管木本植物在多倍体育种中有其缺陷, 但木本植物丰富的物种资源及无性繁殖等特性较大程度地发挥了多倍体育种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木本植物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李云  冯大领 《植物学通报》2005,22(3):375-382
本文从木本植物多倍体育种资源、多倍体育种途径和多倍体鉴定等方面,对国内外木本植物的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与农作物相比,尽管木本植物在多倍体育种中有其缺陷,但木本植物丰富的物种资源及无性繁殖等特性较大程度地发挥了多倍体育种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鱼类人工多倍体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鱼类多倍体育种是鱼类育种最热的领域之一。本文概述了鱼类人工多倍体育种研究的进展情况,包括鱼类人工多倍体育种的方法和人工多倍体鱼类可育性等方面。鱼类人工多倍体育种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三倍体鱼预期是不育的,四倍体是可育的,但目前两性可育的四倍体的报道还很少。本文还对人工多倍体鱼的生物学意义作了简单的阐述。本文旨在为对今后进一步开展鱼类人工多倍体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多倍化是植物物种形成与多样化的重要原动力。研究植物特别是一些重要经济作物和园艺植物多倍体的起源与进化,不仅对于揭示多倍体形成过程中性状变异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为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作为连接基因组序列片段到染色体组的桥梁,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长期被广泛用来研究多倍体形成与进化过程中相关特异基因或序列的表达定位、外源染色体检测和鉴定、基因组结构变异等科学问题。因此,在简单介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发展历史和植物多倍体主要类型的基础上,主要总结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植物多倍体起源与进化相关研究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园艺植物分子育种中, 生物信息技术是一项新技术。GenBank、EMBL、DDBJ、Swiss-Prot等数据库及其序列查询系统、序列比对软件和序列提交软件是园艺植物分子育种中的重要生物信息资源。本文综述了这些生物信息资源, 以及它们在克隆新基因、预测新序列功能、鉴定种质资源和进行系谱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园艺植物分子育种相关生物信息资源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园艺植物分子育种中,生物信息技术是一项新技术.GenBank、EMBL、DDBJ、Swiss-Prot等数据库及其序列查询系统、序列比对软件和序列提交软件是园艺植物分子育种中的重要生物信息资源.本文综述了这些生物信息资源,以及它们在克隆新基因、预测新序列功能、鉴定种质资源和进行系谱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燕  陈清  陈涛  张静  汤浩茹  王小蓉 《西北植物学报》2017,37(10):2087-2096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可以鉴定植物多倍体物种起源、杂种亲本染色体来源和组成,分析栽培种与其近缘野生种的亲缘关系,研究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等。基因组原位杂交包括多色基因组原位杂交、比较基因组原位杂交和自身基因组原位杂交等。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的关键步骤是染色体制片、探针制备及长度优化、探针与封阻的浓度比例和杂交后洗脱强度。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园艺植物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随着多种园艺植物全基因组的测定,未来应从基因组信息中寻找更多的染色体特异性标记,结合荧光显带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为深入研究园艺植物的起源以及遗传关系鉴定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齿瓣石斛多倍体的诱导初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多倍体育种技术,对云南的野生热带兰花齿瓣石斛(Dendrobium devonianum)进行多倍体诱导试验。利用秋水仙素作为诱导剂,对二倍体试管苗进行诱导,在短期内培育出多倍体植株。用0.03%的秋水仙素处理齿瓣石斛丛生芽24h,其诱导效果最好。观察结果显示:多倍体齿瓣石斛材料在形态、气孔直径、染色体数目上都有变化。DNA指纹图谱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多倍体齿瓣石斛试管苗出现了植株粗壮、叶片增厚等优良性状。此研究是多倍体育种技术在我国热带兰花育种中的一次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3.
植物离体组织染色体加倍诱导同源四倍体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过植物离体组织人工诱导多倍体已经成为获得多倍体植株的有效途径。本文就植物离体组织染色体加倍诱导同源四倍体的研究进展做一介绍,详细评述了植物离体组织细胞加倍的途径、影响植物离体组织加倍的因素、利用不同诱导剂进行处理效果比较及离体组织材料的早期倍性鉴定技术等,并展望了植物离体诱导同源四倍体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采用继代培养法和侧芽萌动培养法比较秋水仙素诱导'素心黄'多倍体的效果.结果表明,继代培养法加倍效果较好,其诱导率为16.7%;细胞学鉴定表明,该方法诱导培育的植株具有多倍体表型特征,其体细胞染色体数2n=80,未见嵌合现象,而对照2n=40.  相似文献   

15.
生物多倍体诱导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物多倍体的意义、多倍体基因组的形成、多倍体的人工诱导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多倍体诱变的物理、生物和化学方法现状,并对生物多倍体诱导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植物单倍体诱导技术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遗传》2020,(5)
单倍体育种是培育作物新品种的主要育种技术之一,提高单倍体诱导频率和简化诱导程序是单倍体育种技术的关键。随着单倍体诱导技术的发展与改进,单倍体育种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重要植物的育种研究中,展现出基因纯合快速、育种年限缩短、育种效率提高等优势。单倍体诱导技术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反向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技术相结合,在作物品种改良上的作用更加显著。单倍体和双单倍体在遗传群体构建、基因功能鉴定、转基因研究、细胞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从单倍体诱导技术、单倍体和双单倍体应用等方面综述了植物单倍体诱导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创制主要作物单倍体诱导系的进展,并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促进单倍体诱导技术尤其是利用基因编辑创造诱导系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海水经济贝类在海水养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开展贝类育种、育苗对提高重要经济贝类的产量和质量意义重大。多倍体育种作为贝类育种的方法之一,研究者希望通过这种方法,诱导出个体大、生长快、肉质好的三倍体贝类,以提高群体生长速度,改善经济性状,增强养殖生物的抗逆性。对多倍体贝类的亲贝培育、育种原理、诱导方法、检测技术,以及生物学性状作了综述,最后探讨了多倍体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许多逆境能诱导多倍体植物发生,并可能作为筛选压力推动多倍体的形成。多倍体植物具有细胞、器官巨大化的特点,但株型不一定巨大化。在几种主要逆境条件下(如低温、高温、干旱、盐碱、病害等),多倍体植物抗逆性往往增强。多倍体植物主要通过调整细胞大小和结构、调节生物膜系统、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强抗氧化系统活性、增加基因表达和通过表观遗传变化来增强抗逆性,但也有研究显示多倍体植物的抗逆性降低。多倍体植物的抗逆性还需要更深入和细致研究,才能阐明抗逆机理。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多倍体植物的形成、特征、抗逆性表现及其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远缘杂交和异源多倍体化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野生稻遗传资源在育种中的作用出发,概述了栽培稻与野生稻远缘杂交和多倍体化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对远缘杂交中的杂交不亲和性以及杂种不育等问题采用激素处理、胚挽救等途径解决,对所获杂种从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多方面鉴定,对栽野杂种存在的野生性状通过选择与改造相结合的方法而淘汰,对其有利基因则加以选择和聚合以获得稳定优良品种。这些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证明远缘杂交和多倍体化相结合的异源多倍体化是获得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孙天国  张建  于天飞 《生物学通报》2010,45(7):53-54,F0002
从植物多倍体诱导实验材料处理的方法上,介绍了改进植物多倍体诱导实验的技术,提高了多倍体细胞的分裂指数。实验用0.1%和0.01%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分别处理大蒜根尖24h、36h、48h、72h,进行多倍体诱导,再在清水中分别培养0h、12h、24h、36h,结果表明经清水培养的多倍体细胞分裂指数高于对照:0.01%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的多倍体细胞分裂指数高于0.1%多倍体细胞分裂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