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究一步法腹腔镜胆囊切术(LC)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在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21年9月行一步法LC+LCBDE治疗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49例(观察组),并以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4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及手术相关指标;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胆红素水平及免疫功能变化,并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步法LC+LCBDE治疗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成功率高,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及肝功能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力,并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应用于七氟醚吸入全身麻醉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苏醒质量、应激反应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需全麻下行LC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BIS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由同一位麻醉医师根据其临床经验调整麻醉深度。BIS组患者根据BIS值调整麻醉深度,BIS维持40~60。观察两组苏醒质量、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和术后认知功能,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IS组的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插入喉罩后1 min(T1)~拔除喉罩后1 min(T3)时间点,BIS组的皮质醇(COR)、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T0~T3时间点,BIS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低于对照组(P<0.05)。BIS组术后1 d、术后3 d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IS监测应用于七氟醚吸入全身麻醉的老年LC患者,可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应激反应,提高患者苏醒质量,减轻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血清疼痛介质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和认知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全麻方案)和观察组(40例,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联合全麻方案),对比两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疼痛情况、认知功能和睡眠质量,观察不同模式麻醉下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苏醒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丙泊酚使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置入喉罩时(T1)~术毕时(T3)心率(HR)先升高后下降,平均动脉压(MAP)先下降后升高(P<0.05);观察组T1~T3时点HR低于对照组,MAP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 h血清PGE2、SP水平和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 d、2 d、3 d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较术前先下降后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2 d、3 d 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 d、2 d、3 d匹兹堡睡眠质量评估量表(PSQI)评分较术前先升高后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1 d、2 d、3 d 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术中选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联合全麻,镇痛效果显著,可稳定机体血流动力学,减少对认知功能和睡眠质量的影响,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咽喉表面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长沙市第一医院2019年4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行LC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接受全身麻醉)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利多卡因咽喉表面麻醉)。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指标、呛咳和躁动的发生情况、疼痛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气管插管即刻(T1)~手术结束时(T4)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术后即刻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呛咳发生率、躁动发生率以及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活力、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咽喉表面麻醉用于LC患者,可发挥气道保护作用,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维持患者血流的动力平衡,提高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术后穴位贴敷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对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康复效果、胃肠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双色球法,将2019年6月~2021年6月间在我院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104例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应用ERAS治疗)和研究组(术后穴位贴敷联合ERAS治疗),各为52例。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效果、胃肠功能情况和生命质量。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 d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 d、术后7 d 胃动素(MTL)水平高于对照组,胃泌素(GA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总体健康状况、功能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单测项目、症状领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RAS联合术后穴位贴敷用于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可提高术后康复效果,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辅助西药对脑血栓患者氧化应激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90例脑血栓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西药治疗,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和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丹红注射液,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的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超氧化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 LPO)、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D 二聚体(D-Dimer, DD)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 CRP )水平,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及认知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脑血栓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OD、NO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MPO、MDA、LPO、D-D、hs- CRP和ET-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的变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辅助西药能改善脑血栓的神经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减轻炎症反应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脑血管动力学、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泛素羧基端水解酶(UCH-L1)、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3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2例行微创钻孔置管引流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n=56,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和观察组(n=56,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高压氧干预)。对比两组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M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脑血管动力学指标[平均血流量(Qmean)、外周阻力(R)、平均血流速度(Vmean)]、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清NSE 、UCH-L1、GFA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观察组MBI、FMA评分更高,NIHSS评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观察组Vmean、Qmean更高,R更低(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观察组NSE、UCH-L1、GFAP更低(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观察组NO更高,ET-1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干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可有效改善脑血管动力学、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清NSE、UCH-L1、GFAP水平,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脑血管储备功能及血小板表面-颗粒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治疗)和观察组(40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天麻钩藤饮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长谷川智能量表(HDS)评分、Barthel指数、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包括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脑血管储备功能指标[脑血管储备功能(CVR)、脉动指数(PI)]及血小板CD62P、CD63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0%(37/40),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0.00%(2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HD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O、CVR水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ET-1、PI及血小板CD62P、CD63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天麻钩藤饮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脑血管储备功能、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血小板CD62P、CD63表达。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血流动力学、炎性因子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LC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泊酚麻醉诱导,研究组采用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血流动力学、炎性因子、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诱导插管时、气腹后5 min、手术结束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 d、术后3 d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1 h~术后48 h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但研究组术后2 h、术后24 h、术后48 h 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LC患者给予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可有效减轻血流动力学波动及炎性应激,降低术后认知功能损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者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凝血功能的变化,并分析HS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HSP患者9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7),其中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血管内皮功能、凝血功能的变化及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率,并分析HS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95.74%(45/47),较对照组的76.09%(35/46)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紫癜性肾炎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中VEGF、ET-1均与FIB、D-D、PLT呈正相关,而与PT、APPT、TT呈负相关(P<0.05)。结论:HSP的发病过程中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HSP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凝血功能,且血管内皮功能与凝血功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通过腰硬联合麻醉在下肢骨折手术中对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白蛋白(albumin,ALB)、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影响分析,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2月到2019年10月择期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88例,按不同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0);对照组为全身麻醉,观察组为腰硬联合麻醉,以WBC、CRP、ALB、PCT为观察指标,结合术后疼痛及术中麻醉效果对腰硬联合麻醉在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观察组术后4 h、24 h、48 h的静息疼痛评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感觉阻滞时间、阻滞完善时间、痛觉恢复时间都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7 d的WBC、ALB值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7 d的血清CRP、PCT含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并不会影响WBC、ALB的表达,但可减轻CRP、PCT的血浓度,能更好的提高麻醉效果,发挥镇痛作用,延长术后无痛时间,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对患者麻醉效果和术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选择在本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都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常规浓度0.5 %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采用低浓度0.375 %罗哌卡因麻醉,记录患者麻醉效果和术后运动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麻醉持续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和感觉运动时间都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10 min、30 min、60 min的Bromage评分都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的低血压、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0 %(P<0.05)。两组所有患者在术后2 h、术后4 h、术后24 h的呼吸、心率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组间与组内对比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能改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运动功能,提高麻醉效果,并不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且能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异氟烷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性高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腹腔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异氟醚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组(研究组)、异氟醚吸入全麻组(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糖、红细胞醛糖还原酶(AR)、丙二醛(MDA)、血浆谷胱甘肽(GSH)、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结果:两组的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AR、MDA、GSH及N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的血糖、MDA、N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的AR、G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与时间之间对血糖、AR、MDA、GSH无明显的交互作用(P0.05),分组与时间之间对NO有交互作用(P0.05)。结论:腹腔手术存在应激性高血糖反应,采用异氟烷复合硬膜外麻醉可降低应激性高血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摘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科收治行腹腔镜子宫肌瘤摘除术患者148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采取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方式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1天认知功能评分低于术前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天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天TMT完成时间慢于术前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天TMT完成时间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躁动、嗜睡、头晕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摘除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并且比较安全,是较为适宜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对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镇静效果及谵妄改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3月于我院行髋部骨折手术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4),两组患者术中均采用全身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诱导,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泊酚进行镇静诱导。术后24h,采用Ramsay镇静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的镇静效果,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术后镇痛效果,术后1周,对两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谵妄评定量表(CAM)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进行比较,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h,观察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及镇痛药追加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谵妄发生率、CAM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6%,与对照组的14.8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丙泊酚相比,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可获得更好的术后镇静、镇痛效果,能够降低谵妄的发生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切口和双切口联合手术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视力、眼压(IOP)及中央前房深度(CC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单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切口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面积、最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IOP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均减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IOP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CCT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切口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视力、IOP及CCT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应激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了100例开胸手术患者,按手术顺序编号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开胸手术术前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54例)开胸手术前给予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通过观察并记录术前、术后1 h、6 h的应激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心率、呼吸频率,评价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应激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术前两组血糖、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 h,6 h两组血糖、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水平均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1 h,6 h血糖、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h,6 h两组全血低切粘度、高切粘度均下降,且观察组全血低切粘度、高切粘度更低(P0.05),术前术后两组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 h心率增加且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6 h心率趋近于术前心率。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心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 h、6 h呼吸频率增加且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呼吸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硬膜外复合全麻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的生命体征影响较小,可降低术后应激反应,改善患者体内血液流变学参数,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精索阻滞麻醉对阴囊急诊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来我院行阴囊急诊手术的急诊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行精索阻滞麻醉,其中对照组采用盲探穿刺法,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阻滞成功率、麻醉方式更改人数、麻醉药物追加人数及并发症发生人数,比较不同时间点两组的疼痛(VAS)评分,比较术前及术后两组的应激反应[皮质醇(Cor)]、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阻滞成功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麻醉方式更改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9例30.33%(P<0.05),两组麻醉药物追加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5 min及术后4、8、12 h时,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的(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时的Cor、IL-6、IL-8水平均高于术前,但是观察组为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 h的SOD均低于术前,而观察组为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肿、刺破血管发生率分别为6.67%、10.00%,均低于对照组的30.00%、36.67%(P<0.05)。结论:精索阻滞麻醉对阴囊急诊手术患者具有较好的阻滞效果,能够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镇痛效果,降低术后应激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腰麻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应激反应、肾脏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到2022年10月期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84例拟择期在腰麻下行THA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腰麻,n=42)和观察组(常规腰麻联合右美托咪定,n=42)。观察两组镇静、镇痛评分、应激反应、肾脏功能、睡眠质量、谵妄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2 h、术后1 d 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术后7 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肌酐(Cr)、血尿素氮(BUN)、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后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腰麻下老年THA患者,可减轻应激反应,减轻肾脏功能损伤,降低对人体睡眠质量的影响,减少谵妄的发生率,有较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