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摘要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病耻感与自尊、生活质量和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经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83例,均为女性。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IS)对患者的病耻感进行调查。采用乳腺癌心理社会适应问卷、欧洲生命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自尊量表(SES)评价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质量和自尊。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SIS评分与SES、EORTC QLQ-C30和乳腺癌心理社会适应问卷评分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术后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总计发放83份调查问卷,回收到3份无效问卷,80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96.39%(80/83)。乳腺癌术后患者社会排斥、经济歧视、内在羞愧、社会隔离评分和总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乳腺癌术后患者SES、EORTC QLQ-C30和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评分低于国内常模(P<0.05)。乳腺癌术后患者SIS总评分与SES、EORTC QLQ-C30和乳腺癌心理社会适应问卷评分呈负相关(P<0.05)。不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年龄、职业、居住地患者的S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9岁、职业情况为兼职或其他、婚姻状况为未婚/离异/丧偶、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下、居住地为农村均是乳腺癌术后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存在明显的术后病耻感,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以及居住地均会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病耻感产生影响,且病耻感与患者自尊、生活质量和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观察八段锦和五行音乐疗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负性情绪的疗效。方法:收集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COVID-19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观察组接受八段锦和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的择时五行音乐疗法进行干预,对照组保持日常生活方式。两组在干预前、干预2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定两组实验对象在实验前和干预后的负性情绪的改变,用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Q-C30)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的测评。结果:接受八段锦和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的择时五行音乐疗法的患者负性情绪明显减低,SAS、SDS评分明显较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程度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的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接受八段锦和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的择时五行音乐疗法的患者在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OVID-19患者通过八段锦和五行音乐疗法能够明显减低负性情绪,此种疗法可有效起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安慰作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营养不良风险与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并分析营养不良风险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NRS-2002)、癌因性疲乏量表(CRF)、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LQ-C30)评估所有研究对象的营养状况、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NRS-2002评分与CRF评分、QLQ-C30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癌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24例无营养不良风险(NRS-2002评分0~2分)的患者纳为无营养不良风险组,74例有营养不良风险(NRS-2002评分3~7分)的患者纳为营养不良风险组,纳入对象营养不良风险率为75.51%(74/98)。营养不良风险组的情感疲乏、躯体疲乏、认知疲乏、QLQ-C30评分均高于无营养不良风险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RS-2002评分与CRF评分和QLQ-C30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由单因素分析结果可知,无营养不良风险组和营养不良风险组在家庭月收入、年龄、临床分期、营养管理、居住地方面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为Ⅳ期、家庭月收入<5000元、年龄>40岁、无营养管理、居住地为农村均是肺癌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肺癌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较高,其营养不良风险与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均具有一定相关性,且有关营养不良风险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工作中应针对这些因素制定相关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生活质量与肺功能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ILD患者。比较ILD患者与一般人群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肺总量(TLC)及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观察患者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该评分包括焦虑和抑郁评分两部分);分析ILD患者的SGRQ评分与肺功能指标,焦虑、抑郁评分的相关性;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L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ILD患者的SGRQ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一般人群,FVC、FEV1、TLC及DLCo均低于一般人群(P<0.05);ILD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较高;ILD患者SGRQ各维度评分均与FVC、FEV1、TLC和DLCo呈负相关(P<0.05),均与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是否吸烟、不同收入情况的ILD患者生活质量有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LCo、FVC、焦虑和抑郁情绪是IL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焦虑情绪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ILD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肺功能和焦虑抑郁情绪有关,提示临床工作中可通过干预ILD患者肺功能和焦虑抑郁情绪以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生存质量与应对方式、心理状态的关系,并分析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3例UC患者。采用中文版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估患者对疾病的应对方式。采用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IBDQ)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采用焦虑自评症状表(SAS)、抑郁自评症状表(SDS)评估患者心理状态。Pearson相关性分析UC患者生存质量与应对方式、心理状态的关系,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UC患者全身症状、肠道症状、社会能力、情感能力、IBDQ总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0.05)。UC患者SAS、SDS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UC患者回避、屈服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面对评分低于国内常模(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BDQ总分与SAS、SDS以及回避、屈服评分均呈负相关,与面对评分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UC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病情严重程度、婚姻状况、饮酒史、文化程度、性别、家族史、吸烟史、饮食习惯、家庭月均收入、肠道手术史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情严重程度为重度、性别女、有家族史、有吸烟史、不良饮食习惯、家庭月均收入≤5000元均是影响UC患者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UC患者生存质量下降,其生存质量与应对方式、心理状态有关,且受到性别、家族史、病情严重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可考虑针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相关防治,以改善UC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研究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希望水平与应对方式、心理韧性和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IBD患者137例。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评价患者希望水平;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估患者面对疾病时所选取的应对方式;采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对患者心理韧性进行评估;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价患者社会支持情况。将上述评分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IBD患者希望水平与应对方式、心理韧性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IBD患者与他人保持亲密的态度关系、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的行动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0.05)。IBD患者面对评分低于国内常模,回避、屈服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IBD患者力量、乐观和坚韧评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0.05)。IBD患者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评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HI总分与面对、力量、乐观、坚韧、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呈正相关,而与回避、屈服呈负相关(P<0.05)。结论:大多数IBD患者处于中等希望水平,良好的应对方式、心理韧性和社会支持有助于患者希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与生活质量、焦虑抑郁和医学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MI患者142例。分别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生活质量自评量表 (WHOQOL-BREF)、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估所有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况和医学应对方式,并与国内常模对比。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心理弹性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和医学应对方式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MI患者力量、坚韧性、乐观性各维度评分及CD-RISC总分均较国内常模低(P<0.05)。AMI患者心理、生理、社会关系、环境以及WHOQOL-BREF平均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0.05)。AMI患者SAS、SDS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AMI患者回避、屈服评分较国内常模高,面对评分低于国内常模(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D-RISC总分与WHOQOL-BREF平均分、面对评分呈正相关,而与SAS、SDS、回避、屈服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AMI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与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和医学应对方式相关,治疗时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患者应对疾病的能力,通过提高AMI患者的心理弹性,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并分析二者与患者病情分期、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NHL患者120例作为NHL组,另选取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针对两组受试者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根据病情分期将NHL患者分成Ⅰ期组(n=23)、Ⅱ期组(n=40)、Ⅲ期组(n=39)、Ⅳ期组(n=18),根据患者抑郁、焦虑发生情况分成负面情绪组(n=49)、无负面情绪组(n=71)。利用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生活质量,经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NHL患者负面情绪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NHL组的SDS、SAS评分高于对照组,且Ⅲ期、Ⅳ期组的SDS、SAS评分高于Ⅰ期、Ⅱ期组,Ⅳ期组高于Ⅲ期组(P<0.05)。负面情绪组躯体功能、躯体疼痛、躯体角色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精力、总体健康评分低于无负面情绪组(P<0.05)。Pearson线性分析结果显示,SDS、SAS评分与躯体功能、躯体疼痛、躯体角色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精力、总体健康评分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病情分期Ⅲ~Ⅳ期是NHL患者负面情绪发生的危险因素,受教育年限>8年、家庭月收入≥5000元是预防负面情绪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NHL患者病情分期越高,则焦虑、抑郁越明显,进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肺功能康复训练联合肠外氨基酸营养支持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营养状态、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NSCLC化疗患者13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8例,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6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肠外氨基酸营养支持联合肺功能康复训练),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营养状态、肺功能、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更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呼气峰流速值(PEF)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Piper 疲乏量表(PFS)的行为疲乏、情感疲乏、躯体疲乏、认知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估量表(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肺功能康复训练联合肠外氨基酸营养支持干预NSCLC化疗患者,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及肺功能,缓解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二陈汤加减联合微波消融术(MWA)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和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不可或不愿手术切除或体部立体定向放疗的ⅢB-Ⅳ期并同意MWA治疗的NSCLC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二陈汤加减联合MWA治疗,60例)及对照组(MWA治疗,60例)。对比两组中医主要证候总评分、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Th17/Treg失衡、血清肿瘤标志物、血管生成因子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主要证候总评分、EORTC QLQ- C3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h17细胞比例、Treg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Th17/Treg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和角化素蛋白片段19(Cyfra21-1)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二陈汤加减联合MWA对晚期NSCLC患者,可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促进临床症状改善,调节Th17/Treg比例失衡和血管生成因子。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首荟通便胶囊联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75,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和B组(n=75,首荟通便胶囊联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记录两组治疗2周后的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治疗2周后患者的血清胃动素(MTL)、P物质(SP)以及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临床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治疗2周后粪便性状、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间隔等症状评分均下降,且B组低于A组(P<0.05)。B组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为85.33%(64/75),A组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为69.33%(52/75),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两组治疗2周后SAS、SDS评分均下降,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治疗2周后血清MTL、SP升高,且B组高于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首荟通便胶囊联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调节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围术期心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150例,根据围术期干预方法的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QLQ-C30、SAS和SD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QLQ-C30、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QLQ-C30、SAS和SDS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心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患者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研究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八段锦前四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2年5月期间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128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基于ERAS理念的早期康复训练,n=64)和研究组(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八段锦前四式干预,n=64)。对比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肩关节活动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干预后SDS、SAS评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情感/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生理功能、活力、总体/精神健康评分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干预后VAS评分更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干预后前屈、后伸、外展关节活动度更大(P<0.05)。结论:基于ERAS的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八段锦前四式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与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饮食习惯改善、情绪调节及睡眠干预对老年耳鸣患者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所收治的120例老年耳鸣患者,将患者按照住院号排序,取随机数字后重新排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数,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包括饮食习惯改善、情绪调节及睡眠干预等。对比两组护理方案对老年耳鸣患者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影响。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P0.05);两组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不同干预方式,两组的心理状态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且研究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干预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耳鸣患者的饮食、情绪及睡眠等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改善饮食习惯,调节情绪,及时干预患者睡眠,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有利于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神心理干预对慢性肛周湿疹患者治疗效果、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切入点。方法:选取122例慢性肛周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精神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85.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30%(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降低,且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SAS评分、SDS评分、DLQI评分和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CD-RISC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精神心理干预联合常规治疗对慢性肛周湿疹具有较好的疗效。对患者实施精神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心理韧性水平,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调查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情况,并分析癌因性疲乏与生存质量、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9例肺癌化疗患者。分别采用Piper疲乏修正量表(RPFS)评分、肺癌治疗功能评价系统(FACT-L)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对患者疲乏程度、生存质量和睡眠质量进行评价。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癌因性疲乏与睡眠质量、生存质量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189份,回收有效问卷182份,回收率为96.30%。182例肺癌化疗患者中,癌因性疲乏发生率为66.48%(121/182)。将发生癌因性疲乏的患者纳为疲乏组(n=121),未发生癌因性疲乏的患者纳为无疲乏组(n=61)。疲乏组FACT-L评分低于无疲乏组,PSQI评分高于无疲乏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RPFS评分与FACT-L评分呈负相关,而与PSQI评分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无疲乏组与疲乏组组间比较,在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血红蛋白、化疗次数、白细胞计数、临床分期、白蛋白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家庭月收入、血红蛋白、文化程度、化疗次数、白蛋白、临床分期均为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越严重,其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越差,且癌因性疲乏的产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实际中应尽可能针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对患者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调查肝癌术后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现状,并探讨其与生存质量、应对方式和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术后住院患者,采用中文版Conne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CS)对患者心理弹性水平进行调查,另分别采用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LC)、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earman法分析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与生存质量、应对方式和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结果:肝癌术后患者心理弹性总分、乐观、自强、坚韧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中国常模得分(P<0.05);肝癌术后患者各生存质量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中国常模得分(P<0.05);肝癌术后患者面对应对方式得分较中国常模得分低,回避和屈服应对方式得分较中国常模得分高(P<0.05);肝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中国常模得分(P<0.05)。肝癌术后患者心理弹性总分与各生存质量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5)。肝癌术后患者心理弹性总分与回避、屈服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与面对应对方式得分呈正相关(P<0.05)。肝癌术后患者心理弹性总分与创伤后成长总分、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肝癌术后患者具有较低的心理弹性水平,心理弹性水平与积极应对方式、生存质量和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肝癌术后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