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与生活质量、焦虑抑郁和医学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MI患者142例。分别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生活质量自评量表 (WHOQOL-BREF)、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估所有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况和医学应对方式,并与国内常模对比。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心理弹性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和医学应对方式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MI患者力量、坚韧性、乐观性各维度评分及CD-RISC总分均较国内常模低(P<0.05)。AMI患者心理、生理、社会关系、环境以及WHOQOL-BREF平均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0.05)。AMI患者SAS、SDS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AMI患者回避、屈服评分较国内常模高,面对评分低于国内常模(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D-RISC总分与WHOQOL-BREF平均分、面对评分呈正相关,而与SAS、SDS、回避、屈服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AMI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与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和医学应对方式相关,治疗时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患者应对疾病的能力,通过提高AMI患者的心理弹性,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调查肝癌术后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现状,并探讨其与生存质量、应对方式和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术后住院患者,采用中文版Conne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CS)对患者心理弹性水平进行调查,另分别采用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LC)、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earman法分析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与生存质量、应对方式和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结果:肝癌术后患者心理弹性总分、乐观、自强、坚韧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中国常模得分(P<0.05);肝癌术后患者各生存质量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中国常模得分(P<0.05);肝癌术后患者面对应对方式得分较中国常模得分低,回避和屈服应对方式得分较中国常模得分高(P<0.05);肝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中国常模得分(P<0.05)。肝癌术后患者心理弹性总分与各生存质量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5)。肝癌术后患者心理弹性总分与回避、屈服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与面对应对方式得分呈正相关(P<0.05)。肝癌术后患者心理弹性总分与创伤后成长总分、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肝癌术后患者具有较低的心理弹性水平,心理弹性水平与积极应对方式、生存质量和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肝癌术后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生存质量与应对方式、心理状态的关系,并分析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3例UC患者。采用中文版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估患者对疾病的应对方式。采用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IBDQ)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采用焦虑自评症状表(SAS)、抑郁自评症状表(SDS)评估患者心理状态。Pearson相关性分析UC患者生存质量与应对方式、心理状态的关系,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UC患者全身症状、肠道症状、社会能力、情感能力、IBDQ总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0.05)。UC患者SAS、SDS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UC患者回避、屈服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面对评分低于国内常模(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BDQ总分与SAS、SDS以及回避、屈服评分均呈负相关,与面对评分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UC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病情严重程度、婚姻状况、饮酒史、文化程度、性别、家族史、吸烟史、饮食习惯、家庭月均收入、肠道手术史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情严重程度为重度、性别女、有家族史、有吸烟史、不良饮食习惯、家庭月均收入≤5000元均是影响UC患者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UC患者生存质量下降,其生存质量与应对方式、心理状态有关,且受到性别、家族史、病情严重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可考虑针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相关防治,以改善UC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疾病感知状况、希望水平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肝癌患者126例,采用疾病感知问卷(BIPQ)评估患者的感知状况,利用Herth希望指数量表(HHI)评估希望水平,患者的生活质量经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分析肝癌患者BIPQ、HHI评分与临床资料的关系。根据肝癌患者BIPQ评分,将其分成BIPQ≥48分组、BIPQ<48分组,根据HHI评分分成HHI≥24分组、HHI<24分组,比较不同BIPQ、HHI评分患者的SF-36评分。分析肝癌患者BIPQ、HHI评分与SF-36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受教育年限<9年、临床分期Ⅲ期、合并肝硬化的患者BIPQ评分高于受教育年限≥9年、临床分期Ⅰ-Ⅱ期、无肝硬化的患者,而受教育年限<9年、临床分期Ⅲ期、家庭月收入<3000元、合并肝硬化的患者HHI评分低于受教育年限≥9年、临床分期Ⅰ-Ⅱ期、家庭月收入≥3000元、无肝硬化的患者(P<0.05)。BIPQ≥48分组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躯体疼痛、心理健康、躯体角色功能、精力、情绪角色功能、总体健康评分低于BIPQ<48分组,HHI≥24分组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HHI<24分组(P<0.05)。BIPQ评分与SF-36各维度评分呈负相关,HHI评分与SF-36各维度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肝癌患者疾病感知状况以及希望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且二者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疾病负面感知越低、希望水平越高的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观察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心理弹性与自我感受负担(SPB)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00例,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观察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弹性,采用自我感受负担(SPB)量表观察患者SPB情况,分析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与SPB的关系。结果:鼻咽癌放疗患者CD-RISC乐观、坚韧、自强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0.05),SPB量表总分为(38.10±2.74)分,处于中等负担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弹性和SPB呈负相关(P<0.05)。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弹性与接受放疗宣教情况、临床分期、家庭月收入、教育程度、年龄有关(P<0.05)。本研究表明,教育程度、临床分期、年龄及家庭月收入是鼻咽癌放疗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心理弹性较差,且其SPB与心理弹性有一定的联系。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家庭月收入、临床分期、教育程度,临床可结合以上因素制定针对性方案以改善患者心理弹性。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及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我院诊治的101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99例敏感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测评症状自评量表-90(SCL-90)评分、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分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分析SCL-90总评分与MCMQ各因子评分、SSRS总评分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和精神病性评分以及总评分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面对评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以及总评分均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CL-90总评分与MCMQ评分中的回避和屈服评分呈正相关性(r=0.386、0.311,均P<0.05),SCL-90总评分与SSRS总评分呈负相关(r=-0.33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济状况差、躯体健康状况差、病情严重、睡眠质量差和生活满意度低是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差,应对方式选择面对较少,总体社会支持水平较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提供躯体性治疗的基础上,应结合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给予适当干预。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病耻感与自尊、生活质量和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经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83例,均为女性。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IS)对患者的病耻感进行调查。采用乳腺癌心理社会适应问卷、欧洲生命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自尊量表(SES)评价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质量和自尊。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SIS评分与SES、EORTC QLQ-C30和乳腺癌心理社会适应问卷评分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术后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总计发放83份调查问卷,回收到3份无效问卷,80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96.39%(80/83)。乳腺癌术后患者社会排斥、经济歧视、内在羞愧、社会隔离评分和总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乳腺癌术后患者SES、EORTC QLQ-C30和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评分低于国内常模(P<0.05)。乳腺癌术后患者SIS总评分与SES、EORTC QLQ-C30和乳腺癌心理社会适应问卷评分呈负相关(P<0.05)。不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年龄、职业、居住地患者的S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9岁、职业情况为兼职或其他、婚姻状况为未婚/离异/丧偶、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下、居住地为农村均是乳腺癌术后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存在明显的术后病耻感,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以及居住地均会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病耻感产生影响,且病耻感与患者自尊、生活质量和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团体人际心理疗法联合文拉法辛对社交恐惧症(SAD)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感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SAD患者,根据奇偶数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和联合组49例。对照组给予文拉法辛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团体人际心理疗法治疗,对比两组SAD症状改善情况、心理状态、自我效能感和社会功能。结果:两组干预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评分均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表达积极、管理沮丧、管理生气自我效能感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社会适应能力评定量表(SAFE)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人际心理疗法联合文拉法辛治疗SAD患者,可缓解其抑郁、焦虑症状,提高自我效能感及社会功能,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调查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并分析生活质量与认知功能和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本次研究为回顾性分析,将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于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25例纳为病例组。通过宣传招募健康志愿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生活质量、社会支持评分和认知功能,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与认知功能和社会支持的关系采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病例组的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结果显示,病例组的错误应答数高于对照组,正确应答数低于对照组(P<0.05),Stroop色词测验结果显示,病例数正确数低于对照组,错误数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SF-36评分与SSRS评分呈正相关(P<0.05)。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与文化程度、性别、年龄、病程、药物治疗、住院时间情况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住院时间、药物治疗情况为影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于健康人群,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支持以及患者的年龄、病程、住院时间、药物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观察稳定性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经简式太极训练联合个体化心脏运动康复训练后,患者心理状态、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稳定性CHF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开展个体化心脏运动康复训练)和观察组(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简式太极训练),各为51例。对比干预前后两组心肺功能、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后,两组峰值摄氧量(VO2peak)、峰值心率升高,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slope)下降(P<0.05);观察组干预后VE/VCO2slope低于对照组,峰值心率、VO2peak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下降(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症状、心理情绪、体力受限、社会受限评分及总分下降(P<0.05);干预后观察组体力受限、心理情绪、社会受限、症状评分及总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个体化心脏运动康复训练联合简式太极训练可促进稳定性CHF患者心肺功能和心理状态改善,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肺癌患者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3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116例健康者(对照组),分别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估所有受试者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生活质量。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肺癌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结果:肺癌组CD-RISC、SSRS、SF-36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性格特征、SSRS评分、治疗阶段、复发情况、转移情况患者之间CD-RISC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教育程度、性格特征、SSRS评分、治疗阶段、复发、转移均为肺癌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肺癌患者CD-RISC评分与SSRS、SF-36评分均呈正相关(r=0.567、0.617,P=0.047、0.346)。结论:肺癌患者心理弹性较正常人降低,性别、教育程度、性格特征、SSRS评分、治疗阶段、复发、转移是影响肺癌患者心理弹性的主要因素。肺癌患者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均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NSCLC患者共110例,分别采用肺癌生命质量量表(EORTC-QLQ.C30)、肺癌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EORTC-QLQ.LC13)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患者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进行调查,分析其相关性,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整体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化疗阶段,患者功能维度得分和整体生活质量得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维度得分和化疗相关副反应得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表现得分的差异和三种应对方式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采取面对方式和回避方式的得分均高于屈服方式(P0.05)。面对方式与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回避方式、屈服方式与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疾病转移及面对方式是NSCLC化疗患者整体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NSCLC化疗患者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应有效的发挥积极应对方式对生活质量的促进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心理韧性与焦虑的关系。方法:于2017年2月~2018年4月期间,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87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心理韧性量表(R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研究对象的心理韧性及焦虑状态,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相关的影响因素,应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与焦虑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患者RS得分为(76.72±9.82)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居住地、家庭月收入及费用支出形式患者的R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手术类型及肿瘤分期患者的R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为20~40岁、居住地为农村、家庭月收入3000元、费用支出形式为自费是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P0.05)。乳腺癌患者SAS得分为(5.02±1.42)分,以心理韧性为自变量,焦虑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为焦虑的预测因子,其心理韧性水平越高,焦虑程度越低(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水平偏低,且其对患者焦虑状态具有预测作用,年龄为20~40岁、居住地为农村、家庭月收入3000元、费用支出形式为自费是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临床治疗中应该根据以上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放疗患者139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中的宫颈癌量表(FACT-Cx)对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采用Jalowiec的应对量表(JCS)记录并评估所有患者的应对方式,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宫颈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宫颈癌放疗患者的FACT-Cx总分与面对、乐观、姑息、依靠自我应对方式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情感宣泄、宿命应对方式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逃避、支持应对方式评分无相关性(P>0.05)。不同文化程度、年龄、化疗、肿瘤病理类型情况患者之间FACT-Cx总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家庭月收入、肿瘤分期、下肢水肿情况、婚姻状况患者之间FACT-Cx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月收入、肿瘤分期、下肢水肿情况、婚姻状况均是宫颈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宫颈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存在密切联系,且家庭月收入、肿瘤分期、下肢水肿情况、婚姻状况均是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临床工作者应结合以上因素对患者放疗方案给予针对性调整。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调查并分析肺癌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病耻感与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15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中文版肺癌患者病耻感量表(CLCSS)评估入选患者的病耻感,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负性情绪,采用肿瘤患者专用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应用单因素及多元线性COX回归分析病耻感的影响因素,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病耻感与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发放159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56份,无效问卷3份,回收成功率为98.11%。肺癌患者病耻感中的社会隔离、耻辱与羞愧、吸烟、总评分以及SAS、SDS评分高于国内常模中位分(P<0.05),EORTC QLQ-C30评分低于国内常模中位分(P<0.05),而歧视与国内常模中位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LCSS总评分与SAS、SDS评分均呈正相关,而与EORTC QLQ-C30评分呈负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可知,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住地、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文化程度、病程的肺癌患者病耻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合并慢性病、是否吸烟、不同个人月收入的肺癌患者病耻感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慢性病、吸烟、个人月收入<2000元均是影响肺癌患者病耻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肺癌患者病耻感处于偏高水平,且与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息息相关,其中合并慢性病、吸烟、个人月收入是影响患者病耻感的主要因素,应给予针对性干预,以降低其病耻感,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PTG)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心理弹性和生命质量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8月在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评价乳腺癌术后患者PTG情况。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价生命质量。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价心理弹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术后患者PTG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PTGI评分与CD-RISC评分和FACT-B评分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术后患者PTGI评分为(50.38±13.39)分,根据PTGI评分将其分为PTG高分组(n=32)和PTG低分组(n=48)。乳腺癌术后患者PTG水平与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疾病发现方式、工作状况、手术方式、临床分期、术后并发症、基础疾病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3000元、临床分期为II期、文化程度为小学及其以下、手术方式为乳房切除、有术后并发症、有基础疾病均是乳腺癌术后患者PTG的危险因素(P<0.05)。PTG高分组患者的CD-RISC、FACT-B评分高于PTG低分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TGI评分与CD-RISC评分、FACT-B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PTG水平一般,受到临床分期、文化程度、手术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工作中应对相关因素予以重视并及时干预。同时PTG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弹性和生命质量,PTG水平越高,心理弹性越好,生命质量亦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