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配合缪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疗效及对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到2021年12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据1:1随机分配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缪刺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缪刺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缪刺治疗,所有患者都治疗观察1个月,在治疗前后进行VAS疼痛评分与JOA腰椎功能评分并分析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后缪刺组的总有效率为97.7 %,高于对照组的86.0 %(P<0.05)。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与JOA评分低于治疗前,缪刺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腰屈曲范围高于治疗前,缪刺组高于对照组(P<0.05)。缪刺组治疗期间的腰大肌挛、恶心呕吐、低血压、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 %,低于对照组的30.2 %(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IL-1?琢、IL-6含量低于治疗前,缪刺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配合缪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能降低患者的VAS评分与JOA评分,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还可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提高患者的腰屈曲范围。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糖代谢、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例DPN患者,按照双色球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西医治疗)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糖代谢水平、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液流变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72.00%)(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高切)及全血粘度(低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DPN患者疗效显著,有效提高其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其血糖代谢和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木丹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DP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木丹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和对照组(60例,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均治疗8周。对比两组疗效、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和氧化应激,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均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丙二醛(MDA)较治疗前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MDA较对照组低,SOD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木丹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DPN患者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和抗氧化应激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癌痛的疗效及对心理状态和血清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3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PHC癌痛患者11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例数分别为58例和5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疼痛处理,对照组患者接受耳穴压豆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腕踝针治疗。对比两组疼痛缓解率、临床指标、心理状态和疼痛介质水平。结果:联合组的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数字疼痛法(NRS)评分低于对照组,止痛起效时间、每次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爆发痛次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5-羟色胺(5-HT)、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腕踝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PHC癌痛,可有效减轻疼痛症状,降低血清疼痛介质水平,同时还可有效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应用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观察龙虎交战针法联合悬吊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背伸肌群功能、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4月-2021年8月期间接收的LDH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悬吊训练,n=41)和实验组(龙虎交战针法联合悬吊训练,n=41)。观察两组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腰背伸肌群功能、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价表(JOA)评分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功率、腰背伸状态下峰力矩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腰背屈伸比下降,且实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腓总神经和胫神经的传导速度均升高,且实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介素-1(IL-1)、基质金属蛋白酶 3(MMP-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虎交战针法联合悬吊训练可促进LDH患者腰椎功能改善,减轻疼痛症状,改善腰背伸肌群功能和腓总神经、胫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降低机体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糖、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DPN患者4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n=230)和研究组(n=230),对照组患者予以依帕司他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α-硫辛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血糖、神经传导速度、血清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6.09%(198/230),高于对照组的69.13%(159/230)(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 MCV) 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CV)及腓总神经MCV、SCV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DPN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糖,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黄连温胆汤联合聚普瑞锌颗粒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GAS)、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1年5月12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聚普瑞锌颗粒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黄连温胆汤治疗。评估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临床症状疗效和胃镜疗效,检测血清GAS、5-HT水平,随访6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计分及总分均明显降低,而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胃镜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GAS、5-HT水平明显升高,而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复发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联合聚普瑞锌颗粒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可有效提升疗效,调节胃肠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术(VSD)对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溃疡创面血管新生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5月间收治的80例DFU患者,根据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VSD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湿润烧伤膏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指标、生活质量、神经传导速度、溃疡创面血管新生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踝肱指数(ABI)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正中神经MCV、正中神经SCV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内皮抑素(ES)低于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丙二醛(MDA)、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VSD应用于DFU患者,可促进其创面愈合,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和生活质量,可能与调节氧化应激水平、促进溃疡创面血管新生相关。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调神益气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疲劳(PS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PSF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治疗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2周,观察组(40例)采用治疗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调神益气针法治疗2周。比较两组疗效、疲劳程度、运动功能、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00% vs 62.50%,P<0.05)。两组治疗后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Fugl-Meyer上肢和下肢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改良Barthel 指数(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F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ugl-Meyer上肢和下肢评分、SS-QOL、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调神益气针法可更有效地改善疲劳症状和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补肾调经汤联合B超对卵巢储备功能不良(DOR)患者辅助生殖技术中胚胎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到2021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58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汤药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戊酸雌二醇片联合地屈孕酮片治疗,汤药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肾调经汤口服治疗,治疗观察3个月经周期。结果:治疗后汤药组的总有效率96.6 %,高于对照组的75.9 %(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无出现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治疗后的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含量低于治疗前,汤药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卵巢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与卵巢动脉舒张末期流速(EDV)都高于治疗前,汤药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窦状卵泡数高于治疗前,汤药组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1年,汤药组的1年妊娠率为72.4 %,高于对照组的27.6 %(P<0.05)。结论:补肾调经汤在卵巢储备功能不良患者的应用能促进提高B超窦状卵泡数,提高卵巢动脉的血流速度,有利于性激素分泌正常,可提高胚胎质量,发挥整体治疗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妊娠。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药火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痹症疗效及神经因子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20年4月所收治的80例糖尿病痹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药火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不予以其他特殊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痹症疗效及神经因子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人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明显高于对照组,人髓磷脂碱性蛋白(myelinBasle Protein,MB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2.5 %明显高于对照组75 %(P<0.05)。结论:药火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糖尿病痹症,可有效改善糖尿病痹症的临床症状,改善病变神经传导速度及神经因子,对改善神经功能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提升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观察稳定性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经简式太极训练联合个体化心脏运动康复训练后,患者心理状态、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稳定性CHF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开展个体化心脏运动康复训练)和观察组(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简式太极训练),各为51例。对比干预前后两组心肺功能、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后,两组峰值摄氧量(VO2peak)、峰值心率升高,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slope)下降(P<0.05);观察组干预后VE/VCO2slope低于对照组,峰值心率、VO2peak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下降(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症状、心理情绪、体力受限、社会受限评分及总分下降(P<0.05);干预后观察组体力受限、心理情绪、社会受限、症状评分及总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个体化心脏运动康复训练联合简式太极训练可促进稳定性CHF患者心肺功能和心理状态改善,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下腔内激光消融联合点式剥脱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和安全性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血管外科在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收治的14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依照住院号单双号进行分组,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高位结扎联合抽剥术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超声下腔内激光消融联合点式剥脱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临床疗效、术前术后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联合组的手术耗时较对照组高,术中出血量、切口个数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临床疗效分布对比有明显差异,且联合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VCT均有缩短,Vmax均有提升,且联合组术后3个月VCT较对照组短,Vmax较对照组高(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用超声下腔内激光消融联合点式剥脱方法治疗,与常规手术相比疗效更佳,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下肢静脉瓣膜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刺激穴位疗法联合规律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感觉阈值、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DPN患者13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8,常规治疗联合规律有氧运动)和研究组(n=68,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低频脉冲刺激穴位疗法),两组以14 d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疗效、感觉阈值、神经传导速度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1.18%(62/68)高于对照组75%(51/68)(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腓总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胫神经SCV、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胫神经MCV均升高,且研究组的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全血黏度值(高切、低切)、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均下降,且研究组的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神经症状积分、神经反射、感觉功能和总分均下降,且研究组的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脉冲刺激穴位疗法联合规律有氧运动治疗DPN患者,可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感觉阈值和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采取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康复治疗,观察组采取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位置觉和运动觉,疼痛情况与肿胀情况,膝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患肢肿胀值、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前膝关节75度、45度、15度位置觉,伸膝、屈膝运动觉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75度、45度、15度位置觉,伸膝、屈膝运动觉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主观(IKDC)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相关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康复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膝关节位置觉和运动觉,减轻远期疼痛情况与肿胀情况,提升膝关节功能,患者生活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