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采用1/2 Hoagland营养液培养,研究了低氧胁迫下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黄瓜幼苗叶片光合特性及多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显著下降,而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幼苗生长受抑;低氧胁迫显著提高了黄瓜幼苗叶片的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多胺(PAs)含量和Put/PAs,但降低了(Spd+Spm) /Put.低氧胁迫下,外源EBR不仅显著提高了黄瓜幼苗的Pn、gs、Tr及叶绿素含量,也显著提高了黄瓜幼苗叶片的游离态Spm、结合态Spd、Spm及束缚态Put、Spd、Spm含量,促进了PAs的进一步积累,且降低了Put/PAs,提高了(Spd+Spm)/Put.可见,外源EBR调节了黄瓜幼苗内源多胺含量及形态的变化,维持了较高的光合性能,促进了叶面积和干物质量的显著增加,缓解了低氧胁迫对黄瓜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2.
以‘津春2号’黄瓜幼苗为试材,研究了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亚适宜温光盐环境下黄瓜幼苗根系生长及其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 A-GSH)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亚适宜温光盐环境导致黄瓜幼苗根系的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及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幼苗根系生长显著受抑;EBR能通过提高亚适宜温光盐环境下黄瓜幼苗根系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等抗氧化酶比活性、抗氧化剂(As A、GSH)含量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与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比值(GSH/GSSH)和还原型抗坏血酸与氧化型抗坏血酸比值(As A/DHA),促进亚适宜温光盐环境下黄瓜幼苗根系体内As A-GSH循环运转,维持较强的抗氧化性能,显著降低了O2-·产生速率及H2O2、MDA含量,减少膜脂过氧化程度,从而促进了亚适宜温光盐环境下黄瓜幼苗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UV-B增强下施硅对水稻抽穗期生理特性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UV-B增强下施硅对水稻抽穗期光合和蒸腾生理相关参数日变化的影响.光辐射设对照(自然光,A)和UV-B辐射增强(比自然光增加20%,E)2个水平;硅肥设4个水平,即Si0(不施硅,0 kg SiO2·hm-2)、Si1(硅酸钠,100 kg SiO2·hm-2)、Si2(硅酸钠,200 kg SiO2·hm-2)和Si3(钢渣硅肥,200 kg SiO2·hm-2).结果表明: 不施硅条件下(Si0),UV-B增强处理的净光合速率(Pn)、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日均值比对照(A)分别下降了11.3%、5.5%、10.4%、20.3%和6.3%,施硅条件下(Si1、Si2和Si3)上述参数则分别下降了3.8%~5.5%、0.7%~4.8%、4.0%~8.7%、
7.4%~20.2%和0.7%~5.9%,说明UV-B增强降低了水稻Pn、Ci、Tr、gs和WUE,而施硅能缓解UV-B增强引起的抑制效应.UV-B增强下施硅处理(Si1、Si2和Si3)的Pn、Ci、gs和WUE的日均值比不施硅对照(E+Si0)分别提高了16.9%~28.0%、3.5%~14.3%、16.8%~38.7%、29.0%~51.2%,Tr降低了1.9%~10.8%,说明施硅通过显著提高水稻Pn、Ci、gs和WUE,降低Tr,以缓解UV-B增强引起的抑制效应.不同施硅处理对UV-B增强的缓解效应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Si3 >S/a#2>Si1>Si0.表明在水稻生产中,施用钢渣硅肥不仅能实现废弃物再利用,而且可有效缓解UV-B增强对水稻光合和蒸腾生理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干旱胁迫下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辣椒幼苗叶片H2O2和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耐旱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0.1 μmol·L-1 EBR处理诱导了辣椒幼苗叶片H2O2含量的增加,并提高了SOD、APX、CAT、DHAR、MDAR和GR活性;干旱胁迫下,EBR处理显著诱导了辣椒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并抑制了H2O2和MDA含量的上升;EBR处理也促进了cAPX和MDAR等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以及WRKY3、WRKY6和MYB等转录因子的表达。由此认为,适宜浓度的外源EBR可能是通过信号分子H2O2调控辣椒叶片中WRKY和MYB等转录因子的表达以调控相关耐旱基因表达,增强细胞的抗氧化酶活性,减轻干旱造成的膜质过氧化伤害,从而增强了辣椒幼苗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5.
013-2014年设置复播大豆田间试验,调查滴灌条件下麦后不同耕作方式复播大豆的生理指标及主要农艺性状,以探究适合北疆滴灌条件下麦后复播大豆的高产耕作方式.结果表明: 麦后实施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复播大豆,在测定期间的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含量(SPAD)、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表现出翻耕覆膜(TP)>
翻耕(T)>旋耕(RT)>免耕(NT),而胞间CO2浓度(Ci)呈现相反的结果.其中, TP处理两年LAI、SPAD、Pn、Tr、gs的均值分别比NT处理高55.0%、9.1%、41.8%、37.5%和56.4%,而Ci下降22.1%,且均达显著差异水平,说明TP处理增强了大豆的光合效率,提高叶片同化CO2的能力,这是其较NT处理大豆增产的主要光合生理机制.TP处理显著提高了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其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分别较NT处理提高50.3%、48.1%、11.8%,增产达20.8%,差异显著.因此,本试验条件下,北疆麦后复播大豆宜采用翻耕后地膜覆盖结合膜下滴灌技术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6.
苯丙氨酸解氨酶在诱导黄瓜幼苗抗寒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讨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在诱导黄瓜幼苗抗寒性中的作用,采用喷施特异抑制剂(AOPP)的方法控制PAL活性,测定幼苗抗寒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低温可以诱导黄瓜幼苗叶片中PAL的基因表达和活性升高;喷施AOPP显著抑制了叶片中PAL活性,减少了酚类和类黄酮物质的积累.低温对黄瓜幼苗造成显著伤害,AOPP预处理加剧了低温对幼苗的损伤,幼苗抗寒性降低.与对照相比,幼苗叶片中相对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降低,光化学猝灭参数Y(NO)升高,胁迫相关基因(PR1-1a、COR47、P5CS、HSP70)的诱导表达受到抑制.低温导致黄瓜幼苗叶片中H2O2积累,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降低,脱氢抗坏血酸(DHA)含量升高,AsA∶DHA减小;喷施AOPP的幼苗中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低于对照,H2O2过量积累,AsA∶DHA更低.施用H2O2清除剂可以有效缓解喷施AOPP引起的低温损伤加剧,而施用CAT抑制剂的幼苗对低温胁迫更敏感.表明低温诱导了PAL活性升高,促进了苯丙烷类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提高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可有效清除活性氧分子,维持AsA氧化还原状态,缓解低温引起的光损伤和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7.
5-氨基乙酰丙酸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NaCl胁迫下番茄光合特性的调控作用,以‘金鹏一号’番茄幼苗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50 mg·L-1或根施10 mg·L-1 ALA对100 mmol·L-1 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Fm′、PSⅡ反应中心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表观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光化学淬灭qP、光化学反应Pc)均显著降低,根施或叶施ALA均可以提高NaCl胁迫下番茄叶片的光合能力,但两种处理方式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叶面喷施50 mg·L-1ALA或根施10 mg·L-1ALA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番茄叶片Pn、Tr、gs和Ci,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增加了NaCl胁迫下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减轻了光抑制.根施ALA对叶绿素含量的作用效果较好,而叶施ALA对光合参数的作用效果较好,两处理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不显著.叶面喷施或根施ALA可以提高番茄幼苗的耐盐性,其调控作用与促进叶绿素合成与稳定、维持正常气孔开闭、降低气孔限制,进而提高NaCl胁迫下番茄叶片的光合能力和PSⅡ光化学效率有关.
  相似文献   

8.
以‘津研四号’黄瓜为试材,以30 mmol·L-1 NaHCO3模拟盐碱环境,采用水培法研究了0.2 μmol·L-1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对盐碱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NaHCO3胁迫显著诱导了叶片及根系中O2的产生和H2O2的积累,导致丙二醛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提高.NaHCO3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及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外源EBR显著提高了NaHCO3胁迫下黄瓜叶片和根系中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物质的含量以及AsA/DHA(双脱氢抗坏血酸)和GSH/GSSG(氧化型谷胱甘肽)比值,维持了植株内的氧化还原平衡,降低了活性氧积累水平,缓解了膜脂过氧化,从而提高了黄瓜幼苗的盐碱耐受性.  相似文献   

9.
刘昭伟  张盼  王瑞  蒯婕  李磊  王友华  周治国 《生态学杂志》2014,25(12):3533-3539
在盆栽条件下,以杂交棉泗杂3号为材料,以花铃期正常灌水\[土壤相对含水量(SRWC)(75±5)%\]为对照,设花铃期SRWC(60±5)%和SRWC(45±5)%持续干旱50 d两个处理,研究棉铃对位叶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在持续干旱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和响应机制.结果表明: SRWC (60±5)%处理0~21 d棉铃对位叶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下降,气孔限制值(Ls)上升,叶绿素荧光参数无显著变化,Pn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限制;处理21~49 d棉铃对位叶Pn持续下降,Ci上升,Ls下降,同时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显著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先升后降,Pn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非气孔限制;此时叶片PSII系统受到损伤,光合机构及光合酶系统被破坏,同时成铃强度急剧下降,成铃数降低,导致产量下降.SRWC(45±5)%处理0~14 d棉铃对位叶Pn、gs、Ci显著下降,Ls急剧上升,Fv/Fm、ΦPSII、qP无显著变化,Pn下降主要由气孔限制引起;处理14~49 d,棉铃对位叶Pn缓慢下降,Ci上升,Ls下降,Fv/Fm、ΦPSII和qP不断降低,而NPQ先升后降,表明Pn下降主要由非气孔限制引起,同时成铃强度急剧下降,成铃数减少,产量降低.本试验条件下,SRWC(60±5)%和SRWC(45±5)%处理下棉花生长的临界胁迫时间分别为21和14 d.  相似文献   

10.
干旱胁迫下亚精胺对玉米幼苗抗旱性影响的生理生化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外源亚精胺(Spd)在增强玉米干旱胁迫耐受性中的作用,以‘先玉335’(干旱不敏感型)和‘丰禾1’(干旱敏感型)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液水培法,研究了15%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外源Spd (0.1 mmol·L-1)对玉米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活性氧生成、膜质过氧化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外源Spd处理可显著促进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的生长;提高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减缓‘丰禾1’叶片中胞间CO2浓度(Ci)的升高,有效减轻干旱胁迫对玉米幼苗叶片光合作用的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增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O2生成速率、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膜透性,有效缓解了胁迫对膜的伤害;增强幼苗根系活力;其中干旱敏感品种‘丰禾1’变化幅度大于耐旱品种‘先玉335’.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外源Spd能促进玉米幼苗对光能的捕获与转换,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幼苗的生长,并能够通过减少玉米幼苗体内活性氧的产生,增加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以稳定细胞膜系统,提高根系活力,从而增强幼苗对干旱逆境的适应性,且对干旱敏感品种‘丰禾1’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模拟酸雨对青冈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重度酸雨(pH 2.5)、中度酸雨(pH 4.0)和弱酸性酸雨(pH 5.6)3个酸雨梯度下,研究地上酸雨、全淋酸雨、土壤酸雨3种处理方式对青冈幼苗叶绿素荧光和光合参数的影响,并以空白为对照.结果表明: 在重度酸雨条件下,地上酸雨处理显著阻碍青冈幼苗叶绿素合成,降低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潜在活性(Fv/Fo)和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以及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等光合参数,提高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全淋酸雨处理下青冈幼苗受到抑制作用其次,而土壤酸雨处理对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中度酸雨和弱酸性酸雨条件下,不同处理方式除暗呼吸速率(Rd)低于对照外,其余均高于对照,并且全淋酸雨>土壤酸雨>地上酸雨处理.可见,在重度酸雨条件下,地上酸雨处理对幼苗的抑制作用最强;中度和弱酸性酸雨条件下,全淋酸雨处理对于幼苗的促进作用最强.不同酸雨强度对青冈幼苗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影响显著,不同酸雨处理方式对幼苗SPAD、Fv/Fm、Y、Pn、Tr、Amax和光饱和点(LSP)影响显著,二者交互作用对SPAD、Fv/Fm、Y、Pn和Amax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干旱胁迫对大豆鼓粒期叶片光合能力和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晋大70(抗旱型)和晋豆26(敏感型)2个大豆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在鼓粒期设置充分供水、轻度干旱和重度干旱3种水分处理,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大豆鼓粒期叶片光合能力和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干旱程度加剧,2个品种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株质量、株高、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均降低;根长和根质量在轻度干旱胁迫下增加,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减少;根冠比随干旱程度加剧而升高.重度干旱胁迫下,抗旱型品种晋大70根冠比的增幅达到135.7%,大于敏感型品种晋豆26根冠比的增幅(116.7%),晋大70的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分别为对照的69.3%和85.5%,均优于晋豆26,晋大70的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分别下降了67.9%和77.9%,降幅均小于晋豆26,晋大70的收获指数的降幅为43.8%,小于晋豆26 (78.8%).不同干旱处理下,2个品种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株质量、株高、根长、根质量、籽粒产量、收获指数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根冠比与根质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其他5个指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堇叶紫金牛是一种特产于浙江和台湾的珍稀濒危植物.为了解堇叶紫金牛对光的需求及适应规律,本文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遮阴率90%、60%、25%及全光照)对其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全光照条件下堇叶紫金牛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出现光合“午休现象”,而遮阴处理下均呈“单峰型”.随遮阴率的增加,堇叶紫金牛叶片Pn和表观量子效率(AQY)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均呈降低趋势,gs、蒸腾速率(Tr)、原初光能转换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均呈升高趋势.遮阴造成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Car)含量的增加和Chl a/b的降低.遮阴率25%条件下,堇叶紫金牛根冠比(R/T)和比叶重(LMA)均达到最大值.堇叶紫金牛对不同光环境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可塑性,表明光照不足不是其野外种群致濒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镉胁迫对大蒜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及施钙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营养液水培方式,研究了镉(Cd2+)对大蒜苗生长、光合特性、叶片酶活性及主要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及增施不同浓度钙(Ca2+)对镉胁迫大蒜苗的缓解效应. 结果表明:与正常生长的大蒜苗相比,施镉能明显降低大蒜苗的形态指标(株高、假茎粗、假茎长及鲜质量),减少叶片的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及气孔导度(gs),减弱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增加丙二醛(MDA)含量,减少根中矿质元素(N、P、K、Ca、Mg)含量并增加Cd含量. 增施钙能显著促进镉胁迫大蒜苗的生长,随所增施钙浓度的提高,大蒜苗的形态指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其浓度为2或3 mmol·L-1时达到峰值;同时,增施钙也可有效提高镉胁迫大蒜叶片的色素含量及光合参数(Pn、E、gs),其变化趋势与形态指标类似,均在所增施钙浓度为2或3 mmol·L-1时最高;另外,增施钙能增强镉胁迫大蒜叶片的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并降低MDA含量,还可增加根中矿质元素(N、P、K、Ca、Mg)含量并减少Cd含量,且施钙浓度为2或3 mmol·L-1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分别喷施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和谷胱甘肽合成抑制剂(BSO)构建不同氧化还原水平的番茄植株,研究外源GSH介导的氧化还原状态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外源喷施GSH诱导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的还原力水平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及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值均提高,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活性及大亚基(RbcL)、小亚基(RbcS)和Rubisco活化酶(RCA)的基因表达水平上调,从而有效保护了光合系统,促进了(光系统Ⅱ)PSⅡ光化学反应活性、降低了NaCl胁迫对光合暗反应的抑制,缓解了NaCl胁迫对番茄植株的危害.喷施GSSG显著降低了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还原力水平,造成叶片光损伤和光抑制加剧,但RbcS和RbcL的基因表达水平上调可能是导致NaCl+GSSG处理下叶片Pn未下降的原因.喷施BSO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氧化还原状态、CO2传导能力和PSⅡ反应中心无显著影响,但BSO上调碳同化关键酶Rubisco初始活性、总活性及RCA和RbcS表达水平是导致Pn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