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4 毫秒
1.
激光低损伤加热疗法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激光低损伤加热疗法将激光照射与表面冷却相结合,能实现只让病变组织细胞凝固,而体表健康组织则不受损伤,它是治疗靠近体表肿瘤的一种有希望的方法。为了进一步认识这种治疗方法,本文提出了一个适用于激光低损伤加热疗法的数值计算模型,模拟了热疗过程中的光传输和热传递,得到组织内部的瞬态温度分布。在此基础上,详细讨论了散射系数、吸收系数、各向异性系数等光学参数,激光加热功率、照射半径、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等热学参数。以及血液灌注率和新陈代谢等生理参数对这种低损伤加热疗法的影响。结果发现,只要通过适当调节吸收系数、散射系数和照射功率等参数就可实现对加热区域位置和范围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血管靶向激光以血管中的血红蛋白为靶分子,经由激光与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的光热效应,破坏和封闭受照射的血管组织,以达到特定的治疗目的。选择性光热解作用是血管靶向激光的基本原理。本文围绕国内外临床上常见的几种血管靶向激光器,介绍和讨论其工作特征和治疗参数。并对密切相关的非激光光源和血管靶向光动力疗法的光源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低功率半导体激光血管外照射疗法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一种低功率半导体激光血管外照射疗法,同了5000倍电镜下血红细胞照射前后的变化。在临床上分别给出了激光血管外照射和药物及血管内照射疗效对比及血脂,血流变指标的影响的对比得出了半导体激光血管外照射疗法是优于药物,和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有相似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与血管腔变形有关的变态的血动力在血管病灶损伤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动脉血流当作准定常假设下,本文对若干个正弦曲线型狭窄的动脉模式的血流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数值方法求解了动量积分议程,获得了管壁剪应力分布及压力降,这些结果可用来分析动脉血管多段狭窄对血液流动的影响以及某些血管粥样硬化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用38只实验性糖尿病兔,分别采用1.2mw、1.5mw、2.2mw×50分钟三组不同剂量He—Ne激光,分两批作一次性血管内照射,测定其红细胞变形能力等8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观察指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1)激光照射后血液粘度降低,红细胞聚集性降低,且在24小时内就有反映,5—7天仍然有效;(2)能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以照射后第3天最明显。5—7天后会回复照射前水平。此结果可为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临床应用选择照射频度提供参考(3)可改善红细胞刚度,但时间上反映较迟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大鼠组织在不同光阑孔径下对He-Ne激光的漫反射特性进行了测量。实验采用了不同光阑孔径的积分球系统及He-Ne激光,并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和分析了大鼠组织对该波长激光的漫反射特性。结果表明,有些大鼠组织在632.8nm波长的He-Ne激光照射下对不同的光阑孔径其漫反射率没有显著性区别,而有些大鼠组织在632.8nm波长的He-Ne激光照射下对不同的光阑孔径其漫长反射率有显著性区别,提示在测定不同生物组织的光学特性时,应考虑组织样品的受光照射的面积的大小对测定结果的精确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光生物学、基础医学以及物理学的基本理论 ,探讨了兔血管组织的激光传播特性 ,定量测定了兔血管组织的激光传输参量。采用标准积分球测量了兔血管组织样品在 632 .8nmHe Ne激光照射下的透射率 (T)和反射率 (R) ,推算吸收率 (A)。并把分光仪改装为光散射测量装置 ,测量了 632 .8nmHe Ne激光照射下 ,- 90°~ 90°散射角范围内的散射相函数S(θ) ,计算平均散射余弦 μ。结果表明 :兔动脉对He Ne激光的漫反射率比静脉的大 (P <0 .0 1 ) ,而透射率却明显比静脉小 (P <0 .0 1 ) ,而动脉的吸收系数明显地比静脉要小 ,He Ne激光对静脉的穿透深度明显比动脉的要大。兔动脉和静脉对He Ne激光有较强的反向散射 (μa<0 .5 ,μν<0 .5) ,且静脉的反向散射明显较动脉的要强 ,其相应的散射相函数S(θ)有着明显的差别。兔动脉和静脉对He Ne激光的反射、透射、吸收系数及散射相函数等光学性质的明显不同提示在应用He Ne激光进行血管疾病的治疗时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8.
关于“弱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1.关于“弱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IntravacularLow-Reaction-levelLaserIrradiationTherapyILLLT)的中、英文名称问题。2.该疗法引入我国的历史回顾。3.该疗法的临床效果与基础研究。4.该疗法与光量子疗法(UBI)的比较。5.该疗法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展望等五个方面以较详实的材料对以He—Ne激光为代表的弱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客观地进行阐述,并以笔者的研究实践及其认识为基础提出看法以期探讨,从而澄清目前国内对该疗法尚存在的某些混乱状况与模糊认识,使其作为弱激光的一种很有前途的临床疗法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的机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532nm的激光作为激光光源分别测量正常血液、血浆及HBsAg阳性血液、血浆的荧光光谱。血液光谱的测量结果显示,两种血液樯本都在630nm及710nm附近出现有荧光峰值。从光谱学的角度分析,可得出激光照射血液治疗的内在机制在激光照射可增强血液的携氧能力,从而促进了机体的新陈代谢。血浆图谱测量结果显示,正常血浆及HBsAg阳性血浆在738nm处的荧光强度有显著差异,可作为临床光谱诊断中判断HBsAg阳性的标准和依据。对HBsAg阳性血液的生化检测结果显示,He-Ne激光照射可抑制或杀伤乙肝病毒。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激光照射下猪肝组织传热过程温度场空间分布的动态规律。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利用激光分布公式获得猪肝组织的温度场空间分布,并采用K型热电偶和热电偶放大器来测量猪肝组织表面和内部温度,实验测量结果和模拟结果基本吻合,同时得出血液灌注率和猪肝组织温度的关系。研究结果对于激光临床应用中激光参数的合理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低强度532nm与633nm激光血管内照射生物效应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同等照射条件的低强度532nm与633nm激光血管内照射对家兔白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比较两种激光生物效应的特点。方法:用532nm和633nm激光对健康日本大耳白家兔血管内照射,平均照射功率均设在5mW左右,照射总能量约12J。两组家兔均于照前及照后1d、4d、7d、11d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于照前及照后1d、5d进行淋巴细胞凋亡分析。结果:532nm激光照射后,家兔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表现为先显著升高后趋向恢复,633nm激光照射后白细胞计数变化类似,但与照前相比升高不明显;与照前相比,两组家免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比例于照后1d均明显降低,照后5d均显著升高;两组家兔相比,照射后白细胞计数差别明显,但淋巴细胞凋亡比例差异不显著。结论:同等照射条件下,低强度532nm与633nm激光照射血液的生物效应相似,都可以促进白细胞的代谢更新,只是532nm激光的效应略强一些。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在前工作的基础上,观察对实验性糖尿病兔进行两次低强度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后,血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红细胞膜总磷脂的动态变化,分析有关参数与红细胞变形能力之间的关系,以期探讨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影响血液流变性质的可能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经两次激光照射后,1.第1天糖尿病兔的红细胞变形能力即见改善,4天-7天后接近注药前水平。2.与其相应,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在激光照射后第4天即回复至正常水平。3.红细胞膜总磷脂激光照射后渐升高,至第7天与注药前无明显差异。文章讨论了有关实验指标影响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低强度激光的生物效应对组织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近几年低强度激光照射疗法对促进骨骼肌的再生、关节炎与骨折的修复、改善心肌微循环等方面生物效应的实验研究的新进展,其结果表明低强度激光照射组织具有显著的生物刺激作用和损伤后的修复功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导了激光在治疗Bell's面瘫中的应用。五例病人通过He-Ne激光穴位照射、低强血管内照射,和辅以外敷中药。经随访全部治愈。本治疗具有高疗效、不出血、操作简单等优点。该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尹焕才  白鹏利  韩坤  付威威  高静 《生物磁学》2013,(36):7179-7181,7149
临床血管吻合常使用缝合、吻合夹或吻合针。缝合法手术成本低、成功率高并且适合各种尺寸的血管,因此使用最为广泛。上述常用方法都会对血管产生损伤,而且手术工作量大。激光血管吻合术提供了一种微创的血管吻合方法。其潜在的优点包括保证吻合口的密闭,增加伤口吻合强度。同时减少手术操作时间、降低感染和流血的可能性,并且术后疤痕少,带有一定美容效果。因此,与传统缝合法等相区别的激光血管吻合技术作为一种新颖的技术受到极大的关注。然而,激光血管吻合术未成为一种临床常用的血管吻合方法,其主要原因有:直接激光照射可对组织产生过度热损伤、组织精准对齐技术难度大、手术成功与否的终点判断比较模糊以及重复性较差等。近年来,随着激光器技术以及材料技术的发展,激光血管吻合术正在逐步走向成熟,有可能作为一种应急性的、微创的血管吻合方法而应用于I临床。  相似文献   

16.
一、概述激光技术应用于妇产科可从1970年Pol-anyi报导研制成适合妇科应用的CO_2激光器开始,此后激光在妇产科临床应用大致可归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CO_2激光烧灼、气化、切割治疗阶段。从1973年Kaplan首先报导CO_2激光治疗宫颈糜烂获得成功后各国又相继应用这类激光治疗外阴、阴道、宫颈以及盆腔内肿瘤获得一定的疗效。国内从1974年开始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首先应用CO_2激光治疗宫颈疾病获得成功后,全国各省市也进一步开展了这类治疗,获得了一定疗效从而肯定了这种疗法的价值。第二阶段为He—Ne或CO_2激光等照射治疗阶段,照射治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将卵巢切除后的24只成年雌性兔分为4组,分别为A:卵巢切除组、B:雌激素治疗组、C: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组、D:雌激素加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组,分别测定其血液粘度等6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研究比较雌激素与低强度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对去卵巢雌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两者对绝经后妇女心血管疾病防治的临床使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雌激素可改善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激光血管内照射使6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雌激素加激光血管内照射共同作用与单独用激光血管内照射的结果大致相同。提示临床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可阶段性替代雌激素应用于改善血液流变性,以便减少雌激素的剂量,降低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He-Ne激光照射对血液及其组分荧光光谱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弱激光照射对人血液携氧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我们用荧光仪分别测量了He-Ne激光照射前后正常血液及其组分(血浆、红细胞)的荧光光谱,研究了激光照射导致的光谱变化,并分析了光谱变化与血液携氧能力改变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全血液标本在490nm及614nm附近有荧光峰值;血浆的荧光则主要分布在420-500nm之间;红细胞在500nm及614nm附近有荧光。He-Ne激光照射后,全血液及红细胞在614nm处的荧光谱都有较明显的变化,且较相似。由此可得出结论,He-Ne激光照射可影响血液的携氧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导了激光在治疗Bel′s面瘫中的应用。五例病人通过He-Ne激光穴位照射、低强度血管内照射,和辅以外敷中药。经随访全部治愈。本治疗具有高疗效、不出血、操作简单等优点。该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激光照射血液荧光光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采用OMA—II微弱信号检测系统研究了人血液荧光光谱在激光照射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632.8nmHeNe激光诱导下,不同血液在670nm,730nm,981nm附近出现三个荧光峰;荧光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照射激光功率呈线性变化关系;随着激光照射时间的增加,三个峰位上的荧光强度下降,8分钟后趋于稳定值;在激光照射过程中,三个峰位出现不同数值的移动,同时在670nm和730nm两个荧光峰之间出现了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