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简要回顾了破伤风类毒素主要的发展历程;概述了目前国内外精制破伤风类毒素的两种生产工艺各自的优缺点,并且肯定了吸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几十年实际应用的效果,同时指出了在大规模人群接种时可能出现为数不多的各种不良反应,以及引起不良反应的可能的原因。对国内外破伤风疫苗研究进展和主要发展方向,如亚单位疫苗和新型破伤风类毒素的研究概况和前景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正>朝圣者易受多重严重感染,需要接种多种疫苗。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含有破伤风类毒素(TT)、白喉类毒素或白喉类毒素突变体(CRM197)等载体蛋白。这些载体蛋白可能会与其他结合疫苗或含有破伤风或白喉的联合疫苗在同时或连续给药时发生相互作用。作者研究了在2015年参加朝圣前的澳大利亚成年朝圣者中单独和联合使用破伤风/白喉/无细胞百日咳(Tdap)疫苗与四价脑膜炎球菌TT结合疫苗(MCV4)与13价肺炎球菌CRM197结合疫苗(PCV13)联合使用时的免疫相互作用。将每个参  相似文献   

3.
正3剂b型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球菌血清群C/Y结合疫苗(HibMenCY-TT)免疫的15~18月龄的幼儿中,共接种四价脑膜炎球菌血清群A、C、W、Y的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疫苗(MenACWY-TT)与第四剂白喉-破伤风-无细胞百日咳疫苗(DTaP)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考察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结合疫苗的载体蛋白质—破伤风类毒素(TT)的免疫原性,为百白破与Hib四联疫苗中TT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注射Hib结合疫苗、Hib与百白混合疫苗、Hib与百白破混合疫苗、破伤风类毒素,比较它们在NIH小鼠体内所诱导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并对这四组疫苗进行破伤风效力保护试验。结果表明,破伤风类毒素组,Hib与百白破混合疫苗组刺激的TT抗体水平远大于Hib结合疫苗组和Hib与百白混合疫苗组。效力试验虽四组间没有差异,只说明一定的抗体量就可以对小鼠提供保护。认为Hib结合疫苗中的载体蛋白并不能替代百白破疫苗中的破伤风类毒素。  相似文献   

5.
<正>在孕期进行免疫接种可保护孕妇、胎儿及婴儿免受可通过疫苗预防的疾病之苦。母体中的免疫球蛋白G可穿过胎盘进行主动转运,在新生儿和婴幼儿对疫苗的主动免疫发挥效益之前,为其提供被动免疫保护。目前,推荐为孕妇接种流感灭活疫苗、破伤风类毒素和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其他几个疫苗,包括肺炎球菌疫苗、B型链球菌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和脑膜炎球菌疫苗在孕期的免疫效力进行  相似文献   

6.
正作者在学步儿童中评估了1剂和2剂量的四价脑膜炎球菌血清组A、C、W、Y群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疫苗(MenACWY-TT)单独或与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13)联合接种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在Ⅲ期开放标记、有对照的多中心研究中,年龄12~14月龄的健康幼儿被随机分成4组,在试验开始时接种1剂MenACWY-TT疫苗,此为ACWY-1组;在开始时接种1剂MenACWY-TT,然后在第2个  相似文献   

7.
蒋玖 《微生物与感染》1994,17(1):15-17,11
本文主要对肺炎球菌疫苗、流行感冒(简称流感)疫苗、乙型肝为疫苗、破伤风白喉类毒素(Td)、麻疹肋腺炎风疹(MMR)疫苗等常用疫苗在美国成人免疫接种中的功效、接种对象的选择、副作用及其它注意事项等进行了综述。此外,还对用于特殊人群、国际旅游者的疫苗以及即将批准使用的疫苗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现行吸附百日咳菌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的现况和新一代吸附精制百日咳菌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人体接种反应和血清学效果观察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背景:设计了芬兰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疫苗临床试验,以期评价肺炎球菌性疫苗的有效性,这种疫苗含有10种与流感嗜血杆菌蛋白D、破伤风类毒素及白喉类毒素作为载体蛋白相结合的血清型特异的多糖(PHiD—CV10)。  相似文献   

10.
<正>丹麦对儿童进行白喉初次免疫,接种含有白喉类毒素(50lp/ml)和破伤风类毒素(12 1/2Lf/ml)的氢氧化铝吸附制剂1毫升,自1950年以来作为常规使用。1970年,白、破制剂中又加入了脊髓灰质炎疫苗。推荐儿童初次免疫必须分三针注射:第5个月、第6个月和第15个月。丹麦一般不进行加强免疫,唯在军人中推行常规免疫和加强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国内将脂质体用于疫苗的领域尚未见报道。我们摸索了不同的脂质体合成技术,制备合适的脂质体包被甲肝减毒活疫苗,重组乙肝疫苗、白喉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开发脂质体疫苗的合成途径,以根据不同疫苗的特点和免疫途径生产相应的脂质体疫苗。1材料与方法1.1材料磷脂酸胆碱(Phoophatidvlserline,PC),磷脂酸丝氨酸(Phesphatidylserline,PS),Choesteral(CH)均为西格玛公司产品。甲肝减毒活疫苗,CHO细胞重组乙肝疫苗,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为我所生产的半成品,各项检定指标均合格。1.2方法脂质体粒径和粒度分布…  相似文献   

12.
<正> 1984年,在瑞典反复发生白喉小范围的流行,大多数病人和死亡的都是成年人。对成年人再接种的间隔和菌苗的剂量尚无统一的认识,我们对与破伤风类毒素联合的变量白喉类毒素的加强作用做了评介。  相似文献   

13.
<正>破伤风类毒素是适用于预防传染病的最有免疫原性的抗原之一。在发达国家,由于破伤风类毒素的使用,已明显降低了破伤风的发病和对破伤风抗毒素的需求。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则需推广破伤风类毒素的使用,特别是新生儿破伤风可以通过孕妇的免疫而得以减少。  相似文献   

14.
正因免疫效力随着年龄增长而衰减,疫苗在老年人中常引起次优水平的免疫应答。及时进行疫苗接种可作为解决该问题的一种策略,用其将中年人列为划分为未来疫苗干预的目标群体。但中年人群的免疫功能并不明确。至今为止,中年阶段T细胞有效协助B细胞是否由载体结合疫苗启动仍是未解之谜。鉴定在接受了Men ACWY-TT接种的中老年人(55~65岁,n=31)循环中的系统性破伤风类毒素  相似文献   

15.
正虽然联合疫苗有助于提高儿童对疫苗吸收率,但研究证明一些疫苗成分的免疫原性改变了。作者研究了改变DTaP和Hib联合疫苗中破伤风类毒素(TT)的量,是否会导致与分开而同时给药相似的免疫原性。作者评价了马萨诸塞州生物实验室(MBL)的白喉、破伤风和无细胞百日咳(mD TaP)疫苗联合b  相似文献   

16.
此研究评估了以破伤风(T)类毒素为载体蛋白的四价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MenACWY-TT)与白喉-破伤风-无细胞百日咳联合疫苗(Tdap)共接种与分别接种青少年成人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在此Ⅲ期、随机部分盲研究(NCT01767376)中,将11~25岁的健康者( N =660)随机(1∶1∶1)的在0个月接受MenACWY-TT和Tdap(共接种组)、0个月接受MenACWY-TT和1个月时接受Tdap(ACWY_Tdap组)或0个月接受Tdap和1个月时接受MenACWY-TT(Tdap_ACWY 组)。  相似文献   

17.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其死亡率高,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研究证实破伤风毒素重链C端 (Hc) 具有与毒素受体结合的活性,完全保留了全分子的免疫原性,有望开发成为新的基因工程破伤风亚单位疫苗以替换传统的甲醛灭活类毒素疫苗。由于野生型Hc蛋白 (HcW) 易形成分子间及分子内二硫键,且各构象分子之间易发生不稳定的转换,为疫苗的生产工艺带来困难,因此,通过将破伤风HcW蛋白的869位半胱氨酸突变为丙氨酸,构建构象稳定的破伤风亚单位疫苗突变体HcM,对Hc  相似文献   

18.
破伤风原制类毒素改为氢氧化铝吸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以后,在免疫效果上有一定的提高。在不降低免疫效果的基础上可以减少注射针次,减小注射剂量。但近年来随着注射人数和注射次数的增加,接种后的反应人数也有增加趋势,从生产的角度来考虑,除了减少培养基中的过敏原性物质,提高精制纯度等方法外,吸附剂的配制及物理外观对制品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国内氢氧化铝的配制方法有二种:一为氢氧化钠法,一为氢氧化氨法,本文仅就两法所配制的吸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从物理外观方面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略回顾了破伤风类毒素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历史,介绍了反应(主要是超敏反应)的类型,讨论了发生反应的原因,提出了减少反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孕期进行免疫接种可保护孕妇、胎儿及婴儿免受可通过疫苗预防的疾病之苦。母体中的免疫球蛋白G可穿过胎盘进行主动转运,在新生儿和婴幼儿中对疫苗的主动免疫发挥效益之前,为其提供被动免疫保护。目前,推荐为孕妇接种流感灭活疫苗、破伤风类毒素和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同时也对其他几种疫苗,包括肺炎球菌疫苗、B型链球菌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和脑膜炎球菌疫苗在孕期的免疫效力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其在孕妇体内均有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并可为婴儿提供有效的抗体保护。其他疫苗,例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疫苗也具有潜在的发展为孕妇免疫接种疫苗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