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富阳市是浙江省银杏重点产区之一,栽培历史悠久,面积大,分布广,但多在村前屋后零星栽植,全市有成年结果银杏树2500余株。1963年后由于长期荒芜,管理粗放,致使雌树老化,树势衰弱,加上大批雄树被砍,雌树无法授粉,产量锐减,1966年平均株产白果不足6.5公斤。1987年开始,我们开展了银杏低产树改造技术研究,使银杏株产翻一番。主要通过五改:一、劣种嫁接良种;二、花粉喷雾;三、雌树林适当配置雄树和雌树高位嫁接雄枝;四、合理施肥;五、改粗放管理为集约管理。  相似文献   

2.
地处桂北山区的广西灵川县海洋乡,全乡农户5500多户,人口23000多人。这个乡银杏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成热期早,品质优良,家家户户,村村寨寨都有银杏树,素有“天下银杏第一乡”之称。 全乡共有银杏树58.7万株,每户平均107株,人均18.3株,其中已结籽的19215株,全乡年产白果500吨左右,1994年白果总产  相似文献   

3.
银杏资源开发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中国银杏资源概况 银杏是中国特有的多用途树种。它集果用、叶用、材用、防护、观赏于一体,还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世界上一些国家栽植的银杏树,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引种去的。引入欧洲的第一株银杏树至今不过260多年,北美最早引种的银杏树也不过240多年,日本、韩国引种银杏最早最多。我国具有绝对的资源优势,是世界上最大的银杏生产国和出口国。 全国除黑龙江、内蒙古、青海、西藏四省区外,其余27个省市自治区均有银杏栽培。根据银杏生长发育和资源、白果产量等情况,又有中心分布区、一般分布区和边缘分布区(引种区)  相似文献   

4.
银杏科技工作者最近在河南省嵩县发现一株自然生长的雌雄同株银杏树(见左图)。该树位于伏牛山深山区的白河乡白果坪村民组,海拔700米,树龄约800年,原是一株孤立的银杏雄树,雄花为柔荑花序状,每一短枝上有6—8朵雄花穗。树高25.2米,主干高8.5米,胸径1.09米。由主干分出的一个侧枝上有两个结籽母枝,1995年结种子35粒。  相似文献   

5.
银杏属雌雄异株,但究竟怎样在非开花结果期辨别雌株和雄株呢?我经过长期的实地观察发现:银杏的雌雄尤其是非开花结果期的雌雄可以根据冬芽来判别。银杏的冬芽有2种,有雌、雄株之分,带冬芽的雌雄枝条分别见封二图1、图2。雌株枝条上的冬芽黄褐色,卵圆形,先端钝尖,外被鳞片,呈覆瓦状。雄株枝条上的冬芽与雌枝条上的相似,但先端钝圆。据此方法辨别冬季银杏树的雌雄,易于观察,简捷方便。冬季银杏雌雄辨别新解@翟风华$山东省青岛高科园一中!266101  相似文献   

6.
169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位名叫凯普菲的雇员,随船到达日本,首次见到陌生而又奇特的银杏树,欣喜异常。回到欧洲,于1712年编写了题为《可爱的外来植物》的宣传材料,并附以银杏枝叶和种子形态图。通过这份材料,给欧洲人带去了一种新奇和许多不解之谜。 1730年左右,第一株银杏树苗从日本引种到荷兰乌特列支大学植物园。当时,是雌是雄不得而知,待到成长发育之后,方知是一雄树。然而、距地面10米处的大枝上长出一个雌枝,雌枝是否嫁接上去的,至今仍是个谜。雌枝最早于1918年结实是有记载的。  相似文献   

7.
银杏如何人工授粉江德安银杏的种子(俗称白果)品味甘美。营养丰富,是国内外俏销的商品。种植银杏经济价值大、效益高。但银杏为雌雄异株植物,各地许多壮年银杏雌株因受粉不良,往往结实很少或不结实。为使银杏获得稳产高产,增加收益,丰富种质资源,必需进行人工授粉...  相似文献   

8.
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对五年生扦插银杏各部位及银杏组织培养细胞中银杏内酯B和白果内酯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银杏内酯B和白果内酯在银杏植物各部位的含量差异很大.银杏内酯B在银杏叶中含量最高,白果内酯在银杏侧根中含量最高.在6,7-v培养基下银杏组织培养细胞中同时测出银杏内酯B和白果内酯,提示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有可能同时产生银杏内酯B和白果内酯.  相似文献   

9.
银杏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27个省、市、自治区,近年来,栽培区域还在不断扩大。现将其边缘分布,简要介绍如下,以供引种栽培之参考。 吉林 在南部的集安市80年代有零星引种,无冻害及病虫害。1983年临江市林业局从沈阳引入15株三年生银杏幼树,栽植于林业局大院内,1995年调查,树高5.2至6.3米,胸径7—8厘米,长势良好。 辽宁 沈阳市的银杏行道树生长良好。辽北开原市黄旗寨乡大寨村南庙沟(42°19′N,124°18′E)有引种100多年的银杏树4株,其中仅1株为雌,树高10米多,胸  相似文献   

10.
六一儿童节前夕,河南省商丘市一中青少年生物科技小组24人,到商丘县平台公社朱寨大队沈楼村进行生物科技活动。测量一株已有千年树龄的银杏树,这棵古银杏树据说是唐代时种植的,树高22.8米,胸围5.65米,荫地面积近一亩。活动中,生物教师讲解了银杏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鄂西南不同核用银杏品种叶片中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含量,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TOF-MS)联用方法测定微量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含量,分析柱为ZORBAX C18(2.1×50 mm,1.8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采用梯度洗脱,飞行时间质谱作为检测器,选择离子采集方式。方法测定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的线性范围为0.2~4μg/m L,相关系数为0.9996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65%。测定结果表明,在四个核用银杏品种中,恩银23号具有较高的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含量,同时白果内酯和银杏内酯A、B及C总含量比例较佳,可以作为叶用银杏发展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12.
银杏属于银杏科单属单种的植物,这在植物界中少有。目前,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银杏都是从中国和日本引种去的。我国银杏种植面积已达12.3万公顷,栽植株数达12亿株,银杏种核(白果)年产量约7000吨。众所周知,银杏的寿命可达上千年,实生树的始种期为10—20年,嫁接树的始种期为5—7年。银杏种核(去掉种子外种皮)的大小和形状各异。根据笔者收集到的实物,谈谈银杏种核的生物多样性。作为单属种的银杏,其种核大小与形状应无太大变化,然而却不然,请看:银杏种核单粒重最大的为‘喜干’(产于日本),单粒重为…  相似文献   

13.
以四个品系的三倍体罗汉果雌株为材料,用五种不同的二倍体雄花分别对其授粉,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测定了其子代果实的红外光谱,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了授粉雄花对子代果实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雄花授粉后,雌株F302、F323和F322各子代果实红外光谱中1 050 cm-1波数附近甜苷物质特征吸收峰的峰高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雌株F311子代无籽果实的差异不显著;同时五种授粉雄花分别对雌株F302、F323、F322和F311子代果实在主成分二维投影图和聚类图中的排序也有明显的影响,但对不同品系雌株子代果实的排序影响不同,从而说明三倍体罗汉果的甜苷物质含量和整体成分含量均有较为明显的花粉直感效应,并且存在品种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4种pH值(5.6、5.0、4.0、3.0)条件下的模拟酸雨对银杏雌、雄幼苗生长及叶片主要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拟酸雨pH值的不断降低,银杏雌、雄幼苗地上部分可见伤害逐渐出现,其叶片相对含水量、光合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逐渐降低,而丙二醛、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与pH值为5.6的对照相比,pH值5.0和4.0的模拟酸雨对上述测定值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在pH值3.0的模拟酸雨处理后,大部分测定值的变化幅度达到了显著水平。尽管在上述4种处理条件下银杏雌、雄幼苗地上部分所表现出的可见伤害并无明显差异,但从叶片相对含水量、比叶面积、抗氧化酶活性、光合色素含量和各种生化物质含量的测定值进行分析发现,银杏雄株内部生理生化过程受到的干扰要大于雌株。由此推测,高浓度的酸雨(pH=3.0)会影响银杏雌、雄幼苗的正常生长,其耐酸阈值应在pH值4.0~3.0间,且银杏雌株幼苗在耐酸性方面强于雄株。  相似文献   

15.
在广西桂林银杏产区,危害银杏的主要病虫害有银杏超小卷叶蛾、白蚁、叶枯病,植株受害后,树势生长衰弱,产量下降,尤其是百年银杏大树尤为明显。经过试验分析找出对上述病虫害进行治理的最佳技术措施是:采用施肥、抚育、修剪、清园等营林技术措施治本,药剂防治救急措施治标,以治本为主,标本兼治。试验结果:超小卷叶蛾的防治效果在92%以上,白蚁的防治效果达100%,叶枯病的防治效果在85.9%以上,平均单株产量比治理前增产20.3kg,增幅为94.8%,单株产量高于对照0.6倍,平均单株新梢量高于对照4.6倍。对示范区和推广区的治理树进行调查分析,共治理银杏大树14.58万株,平均每株增产银杏20.34kg,共增产银杏296.519万公斤,产值达4744.304万元,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濒危红树植物红榄李(Lumnitzera littorea (Jack.) Voigt)种质资源挽救途径, 以三亚铁炉港红榄李为授粉材料, 采集三亚铁炉港和陵水新村港红榄李花粉进行人工辅助异花授粉试验, 结合野外观察和种子萌发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 三亚铁炉港红榄李的花期较长, 从花芽开始膨大到落花期末, 最短60 天, 最长可持续140 天, 且开花不整齐; 用培养基法对三亚铁炉港和陵水新村港红榄李的花粉生活力进行检测, 均不超过10%; 人工辅助异花授粉后种子的萌发率有显著提高(自然授粉种子萌发率为0.2‰), 但最高也只能达到5.6‰。实验室萌发种子能够长成幼苗, 且野外林下发现一株红榄李幼苗, 这说明通过人工辅助异花授粉对提高红榄李种子繁育能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银杏叶形、叶色、干形、冠形、古树形态及其内在的种种奇特性状,都引人产生美感。尤其是它那扇形叶及其艳黄的秋色,表现出银杏强烈的个性。 在华夏大地,银杏被运用在风景园林中,特别是在寺庙园林中,历史悠久。我国古代画家根据三国时曹植的《洛神赋》而创作的《洛神赋图》巨幅绢本着色画卷,在反映皇家园林上以银杏为全景进行布置,共绘出了大小银杏200株左右,实属奇观。1962年在南京发掘的一座东晋古墓中,就有两幅描绘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任达不拘”地在一株银杏树下抱阮轻弹的砖画像……古代艺术家对银杏的钟爱,充分反映了银杏所具有的极高的观赏价值。 笔者认为,银杏之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银杏幼苗雌雄株对盐胁迫响应的差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对盆栽银杏(Ginkgo biloba)雌雄幼苗浇灌NaCl(40?mmol L-1)溶液模拟土壤受盐胁迫的方法,研究银杏雌雄幼苗气体交换特征、内在水分利用效率(WUE)、游离脯氨酸含量(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盐胁迫下的差异.结果表明:(1)盐胁迫后雌株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以及蒸腾速率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45.87%、25.00%、16.47%,而雄株的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分别升高了10.00%、8.10%、22.95%;(2)盐胁迫显著降低了银杏幼苗的WUE(P=0.020),与对照下相比,雌、雄WUE分别下降30.47%、46.38%;(3)盐胁迫显著提高了雄株的游离Pro含量,但对雌株影响不显著;(4)盐胁迫使银杏雌、雄幼苗SOD活性分别降低了22.96%、23.18%,但下降幅度均不显著.然而盐胁迫会显著降低雌株的POD活性,但对雄株无显著影响.上述结果同时表明,40?mmol L-1的NaCl溶液不仅会降低银杏雌雄幼苗的光合速率,影响气体交换,还会降低WUE、SOD及POD等酶活性,提高游离Pro含量,但雌株受到的负面效应小于雄株.与雄株相比,雌株在盐胁迫下能通过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贮藏能量,较低的蒸腾速率和较高的内在水分利用效率以减少水分散失,以及较高的抗氧化物酶活性来缓解盐胁迫带来的氧化胁迫,使其受到的负面影响减小.  相似文献   

19.
一个世纪以前,人们对与雄树相距遥远,孤立生长的银杏雌树,照样子孙满堂,颇有些迷惑不解。自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池野一郎博士和他的助手平濑作五郎在东京小石川植物园的一株银杏树上,惊奇地发现了银杏花粉萌发时产生大量有两个鞭毛且能游动的精子,终于揭开了银杏受精的奥秘。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南靖林场后径工区,于1982年春季在海拔250-280米的"桉树园"红壤山田种植蕉柑20亩,927株。经过精心管理,1984年开始投产,总产5250公斤,平均亩产26公斤,株产5.7公斤;1985年总产6500公斤,亩产325公斤,株产7.0公斤;1986年总产28274公斤,亩产1411.2公斤,株产30.5公斤。1984-1986年计收柑桔40024公斤,产值44600元,收回整地、种苗及五年的管理工本。1987年又获丰收,总产33120公斤,亩产1656公斤,株产35.7公斤,产值43056元,扣除当年成本外,纯利248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