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2 毫秒
1.
对于保存于制的鸟类皮肤和羽毛,主要通过制作假剥制标本来实现。假利制标本又称冰棒标本(供从事鸟类科学研究工作实用的、可作为科学资料保存的标本),是鸟类研究的参照物,也是大多数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大学生物系用于展示和教学而收集的对象。鸟类的体型多种多样,但制作方法基本一致。工工具及材料解剖盘、解剖刀、剪刀、镊子、骨剪、手术针、缝合线、棉花、竹根、石膏粉、防腐剂等。2材料选择由于获得的鸟有时间差或地域环境影响,制作标本时要选择新鲜的。特别是在热带地区,几小时鸟就会腐败,羽毛脱落,内脏分解。而冷冻的鸟类,要…  相似文献   

2.
一种从鸟类剥制标本提取DNA的改进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非损伤性取样的方法,收集鸟类剥制标本的皮肤组织和羽毛,用无水乙醇、浸泡液预处理的方法抽提DNA,结果两者都可提取DNA供PCR扩增。将PCR产物经序列测定和比对分析,证明提取的DNA为目的DNA,表明本试验方法可行。鸟类剥制标本的皮肤组织和羽毛可以作为研究种群遗传学的资源。  相似文献   

3.
鸟类剥制标本缺少羽毛部位的修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制作鸟类剥制标本时,常常会遇到鸟体某个部位因缺少羽毛覆盖而露出皮肤,给人以美中不足之感。为弥补这个不足,可以从相同鸟类的另一只鸟体上摘下同部位的羽毛(羽毛颜色,羽片大小等应尽可能相似),将羽根部剪去适当长度以后,用市售乳白胶粘贴到剥制标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鸟类剥制标本的防腐方法制作鸟的剥制标本,为长久保存,离不开防腐处理。书上介绍有不少的防腐办法,特别是砒霜膏法所用的砒霜不仅剧毒且极难得到。为此,我们根据习常经验改用另一种防腐方法,此法所用药品易得,且同样具有良好的防腐效果。现把该方法的制作情...  相似文献   

5.
动物标本资源越来越珍贵,其修复技术需要不断更新。本文针对动物剥制标本出现的干裂破损、脱毛、褪色、霉烂、虫蛀现象,针对不同类群的动物标本修复作了技术探索,包括使用新型修补材料、新的补色方法,以及新的防霉、除虫技术等。与以前的修复技术相比,新技术充分利用了新材料和新方法,操作简单易行。通过介绍几个修复案例,展示新的修复技术能使损坏的动物剥制标本恢复如初。  相似文献   

6.
青蛙剥制标本的制作青蛙标本多用浸制仅保行。用没制标本过行教学,取拿不方便,学生观察也不清楚。我们改用剥制标本解决了上述问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青蛙剥制标本的制作方法介绍如下:回麻醉青娃将活青蛙放入密闭容器中,倒入少量乙醚使其深度麻醉致死。Zt支...  相似文献   

7.
中型兽类头部标本的剥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欧美国家的中型兽类头部标本剥制技术,包括制作前的构思和记录、头部测量部位、头部皮层剥制、皮张处理、头模的制作、安装义眼、制作假耳、头部模型和角的连接、披皮操作和整形等技术。  相似文献   

8.
动物剥制标本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剥制标本的管理动物剥制标本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管理动物剥制标本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选择合理的标本定、标本柜(橱)动物剥制标本室要选在干燥、通风、整洁的环境,室内要安装换气扇以便随时通风换气;窗户要安双层玻璃、挂双层窗帘(外红...  相似文献   

9.
生物标本的保养和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标本的保养和维护直接影响到标本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影响标本的完好率和实验教学的开出率。标本比一般仪器的保养和维护要求更高、难度更大。科学地保养和维护各类生物标本应当注意以下技术要点。1 精心保养标本分浸制标本、骨骼标本、玻片标本、昆虫类标本、腊叶标本、覆膜标本和剥制标本等 ,各类标本的存放需要的条件不同 ,要分开陈列存放。保养标本要做好以下防护工作 :1)防尘 直接暴露的标本应加上防尘罩如透明薄膜袋 ,有了灰尘时 ,要用鸡毛掸拂拭 ,深凹处用洗耳球吹尘 ,切勿用湿布擦拭。2 )防潮 昆虫类标本、腊叶标本、剥制标本…  相似文献   

10.
浅谈我国动物剥制标本的历史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剥制标本不仅有科学价值也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回顾了我国动物剥制标本制作的历史和发展,并从防腐与制革技术、塑型技术与材料和义眼等几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德国和美国动物剥制标本的当前常用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鱼类标本的剥制,属于脊椎动物标本制作的一种。在实际工作中,小型鱼类标本多为浸制保存,而大型标本(如鲟形目、鲶形目的鱼类)往往采用剥制的方法保存。文中仅以鲟形目大型鱼类标本剥制的体会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12.
采用风干方法制作鸟类标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剥制方法制作鸟类标本,过程复杂,技术要求较高,填装、整形准于掌握。特别是对一些中小型鸟类,要想做成一个栩栩如生的生态标本就更困难了。针对上述缺点,我们对制作中小型鸟类标本做了一些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采用自然风干的方法,制作中小型鸟类(也包括蝙蝠等适于此种制作方法的其它动物)标本,不仅省去了剥制过程中,剥皮和填装等较难掌握的环节,而且不失其自然形态,易于整形。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一、工具和材料的准备镊子、软毛刷、仪眼、烧杯、钟形罩、滑石粉、福尔马林、高锰酸钾。二、制作前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滕斌  滕东利 《生物学通报》1996,31(10):39-39
用无毒防腐膜制作剥制标本的方法滕斌,张健(辽宁师范大学生物学系大连116022)滕东利(辽宁大连印染厂技术研究室116022)制作剥制标本,一般都用升汞或砒霜等剧毒的药品制成“防腐剂”,涂在标本的皮内达到防腐的目的。但是标本在保存的过程中因防腐剂的毒...  相似文献   

14.
制作大型哺乳动物的剥制标本和完整的骨骼标本,通常都各需要一完整的个体为材料.本试验是以一具东北虎尸体为材料,探索出用同一具东北虎尸体制作剥制和完整的骨骼标本各一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剥制标本是利用动物的外皮和部分骨骼制成的,兽类和鸟类的标本用此法制成的较多。在这类标本的保存过程中,防虫蛀最为重要,而标本一旦被虫蛀了以后,如何去修复呢?我通过2年多的实践,摸索出一套修复方法,效果较好,具体做法是:1清理用大排笔沾75%的酒精溶液,...  相似文献   

16.
鱼类浸制标本的制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浸制标本的制作技术冯恩慧陈炜(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鱼类博物馆,武汉430072)鱼类标本的制作通常采用浸制或剥制,由于小型有鳞鱼类的皮薄,且鳞片极易脱落,不易剥制。再则,浸制标本形态更逼真,不易变形。分类研究中多根据其外部形态特征为鉴别依...  相似文献   

17.
在生物学教材中,鸟类剥制标本的制作是规定的实验,但有些学校,由于经费金缺乏,或因操作过程复杂,而随意取消或改为演示进行这一实验,影响了教学效果。几年来,我们用青蛙、蟾蜍替代鸟类,同样能使学生学会剥制标本的方法,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改进鸟类剥制标本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鸟类剥制标本的制作方法步骤一般为去污、量体、剥皮、去肉、涂防腐剂、填装、缝合和整形固定 ,笔者在常规制作方法的基础上 ,做了如下几方面改进 :1)取脑方法 先将眼球挖出后 ,去尽头骨上的肌肉 ,用解剖刀将眼眶内与脑连接的骨切开 ,用镊子夹住脑膜一起连脑挖出 ,然后在脑颅腔内颅骨上、口腔内和眼眶等处涂上防腐剂 ,进行填装。2 )填装材料 选用废塑料薄膜或软塑料袋 ,洗净晾干后 ,做为填装材料 ,效果较好 ,其好处是 ,塑料薄膜本身不会产生寄生虫 ,填装后不会吸收羽皮上涂的防腐剂 ,可起到较好的防腐效果。3)义眼制作 先选取和鸟类眼球…  相似文献   

19.
鸟兽剥制标本制作方法几点改进王晓帆,邵玉兰(辽宁朝阳市第一师范学校)我们知道,制作鸟兽剥制标本,应力求完整、形象、美观。但传统的制作方法,容易造成羽毛污染;头部、躯干部不够丰满;颈部整形时,长短不易调整。基于这些问题,我们在制作过程中使几个步骤略加改...  相似文献   

20.
1954年1月号生物学通报刊载有关于“鸟类标本的剥制法”的文章。这篇文章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室尹达云先生写的。经过我们细细地读过以后,觉得写的很详尽,对于初学这种技术的人来说,确实是有益的。特别是文中所介绍的剥制技术和操作规程,縱然对于在这方面有经验的人来说,也很值得参考。在这里我们也提出在制作上几点不同的意见来和大家讨论。一.关于剥制标本的用品的准备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