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时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所起的积极作用,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全面管理组。常规组采取基础护理模式,全面管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健康教育及饮食管理等。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全面管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患者的心理功能、生活能力及社交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面管理组患者对心理护理、饮食管理、健康教育及护患沟通的满意度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全面质量管理的模式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方法对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抑郁、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 年5 月-2014 年5 月在我 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直肠癌患者100 例,根据术后采取的干预措施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 例。对照组采 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焦 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抑郁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早,且住院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 患者SDS 和SAS 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躯体化、强迫症、抑 郁、焦虑及偏执等心理状态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护理服务的 满意度为97.4%,对照组为88.7%,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护理 干预对老年直肠癌手术患者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 用。  相似文献   

3.
蒙巧燕 《蛇志》2014,(4):404-405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农村老年慢性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农村社区84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干预组在常规社区护理基础上,同时接受心理、饮食、社会、环境等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遵医服药、控制体重、饮食和锻炼配合以及求医主动性均提高,健康意识增强,但干预组的患者遵医行为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住院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影响,探讨改善老年住院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的护理方式。方法:选择老年住院糖尿病患者1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加行综合护理干预,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出院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GQOL-100)评分结果:治疗2周和出院3个月后,两组患者在上述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住院DM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晓娜  马丹  杜汉萍  尬谢潇  郭晓东 《生物磁学》2014,(9):1731-1733,1727
目的:重度烧伤早期易合并多种并发症且病情复杂、死亡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周期和生活质量。本研究分析并探讨不同干预措施对重度烧伤患者早期并发症的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66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分级管理组,每组各33例。常规组采取基本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康复期护理,分级管理组根据病情对患者进行分级,分配不同专业技能等级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分层管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2.3%,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69.7%(P〈0.05);分层管理组的护理质量、患者依从性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实施分层管理的护理模式具有积极的作用,不仅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能够合理分配护理人员,优化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 年1 月-2015 年1 月我院收治 的乳腺癌手术患者100 例,根据术后干预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 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抑郁情况,应用匹 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SAS、SDS 和PSQI 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 和PSQI 评分 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的负面情 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结肠癌患者术后恢复的临床效果,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9月在我院胃肠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并住院观察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优质服务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38例。优质服务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饮食管理及健康教育等优质护理服务,而常规护理组则接受基本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优质护理服务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服务组患者对心理护理、饮食管理、健康教育、护患沟通、服务态度及专业技能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结肠癌患者术后的早期康复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充分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饮食习惯改善、情绪调节及睡眠干预对老年耳鸣患者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所收治的120例老年耳鸣患者,将患者按照住院号排序,取随机数字后重新排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数,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包括饮食习惯改善、情绪调节及睡眠干预等。对比两组护理方案对老年耳鸣患者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影响。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P0.05);两组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不同干预方式,两组的心理状态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且研究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干预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耳鸣患者的饮食、情绪及睡眠等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改善饮食习惯,调节情绪,及时干预患者睡眠,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有利于治疗。  相似文献   

9.
《蛇志》2020,(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腰椎正位和髋部骨密度水平,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腰椎正位和髋部骨密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腰椎正位、髋部骨密度水平均较护理前明显增加,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总满意度比较,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的效果显著,对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黄一华  陈二玲  郑建敏  余丽 《蛇志》2017,(3):350-35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年轻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疗的年轻宫颈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妇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术后6、9、12个月性生活情况、心理状况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6、9、12个月性生活正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及恐惧等不良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年轻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焦虑、抑郁及恐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探讨"知信行"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管理组患者采用"知信行"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护理模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评估量表(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Piper疲劳量表(PFS)评估患者的疲劳程度。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与疲劳程度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与疲劳程度评分均降低,且管理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信行"护理管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睡眠障碍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疲劳程度,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近年来,急诊收治的不同病症的肝病患者越来越多,给医护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以致工作频频出错,影响护理质量和患者的临床疗效。本文针对急诊肝病患者采取多元化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探讨该模式的特点及作用,为肝病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60例肝病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管理组。常规组采取基础护理,观察组采取多元化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包括人性化管理、分层级管理、情绪管理及环境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及患者的依从性。结果:管理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8.7%,护理工作落实率为97.62%,患者依从性为90.46%;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77.5%,护理工作落实率为94.58%,患者依从性为87.82%;管理组的患者满意度、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及患者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多元化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推进急诊工作顺利进行,更有利于提高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该模式对临床护理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性优质护理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AST、ALT及Child-Pugh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I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渐严重,高龄人群中髋关节骨折或坏死的发病率明显呈上升趋势。目前,临床用于治疗该类疾 病的方法主要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但高龄患者身体机能出现衰退,术后极易出现并发症。因此,高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的围术期护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探讨流程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为护理工作提供参 考。方法:选择我科2010 年12 月至2013 年6 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2 位高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 模式和流程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出现,髋关节 功能恢复良好,均痊愈出院,且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采取流程管理模式对高龄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具有显著的效果,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的护理模式对大肠癌患者术后早期空肠营养的作用,为临床护理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9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51例患者采取流程管理的模式进行空肠营养护理,而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基础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干预配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与之前比较均获得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及尿淀粉酶等各项指标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85.71%,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10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程管理护理配合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改善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而且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综合性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冠心病性介入治疗患者32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648例)和对照组(163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抗抑郁治疗及综合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抗抑郁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态,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LQ-C30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SAS和SDS得分不存在差异(P0.05);干预1月后两组组患者的SAS和SDS得分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的评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及总体症状较干预前均出现明显改善(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及总体症状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进行综合性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对临床冠心病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以Orem自护理论作为指导,对膀胱肿瘤患者电切术后实行护理干预,观察Orem自理模式对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2年6月我科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将Orem自理模式贯穿于常规护理的全过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Orem自理模式应用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患者的护理,训练患者及家属自我护理技术和能力,不仅能调动和激发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患者主观能动性,变“替代护理”为“自我护理”,而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初步实现了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患者教育的个体化、系统性、连贯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