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考察实验的稳定性、精确度及回收率等,研究不同氨基酸对牛磺酸检测的干扰,成功建立了离子色谱法分离牛磺酸梯度洗脱程序,探索出一种更高效、更快速、更灵敏的离子色谱检测方法。色谱柱为氨基酸分析柱(Amino Pac PA-10,2 mm×250 mm)、氨基酸保护柱(Amino Pac PA-10 2 mm×50 mm);流动相组成为流动相A(纯水)、流动相B(250 mmol/L Na OH溶液),流动相C(1.0 mmol/L乙酸钠(Na OAc)),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24m L/min;柱温为30℃;采用积分脉冲安培检测器检测;进样量为25μL。该法优化了牛磺酸的检测时间,提高了牛磺酸的检测效率,可运用于实验和生产中。  相似文献   

2.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从中药山栀子中分离制备主要药效成分京尼平甙,色谱条件:常规柱(2.5×30cm),固定相:柱层析硅胶;流动相∶乙醇-石油醚(1∶5,1∶3)。样品通过薄层层析以及600~190nm波长扫描定性鉴定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纯度,结果表明纯度为97.6%。  相似文献   

3.
乌骨鸡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鸡种,乌骨鸡的鸡肉蛋白通过酶促水解后可获得多肽产物乌骨鸡活性肽,营养价值高,分离纯化活性肽是研究乌骨鸡应用价值的基础。利用装置C18反相色谱柱或TSKgel凝胶色谱柱的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乌骨鸡活性肽的分离优化,针对流动相、流速进行优化的同时,参考波长、进样量,以出峰数为主,结合分离度等考察分离效果。结果表明:C18柱的出峰数随甲醇含量及流速的降低而增加;三氟乙酸或磷酸盐作缓冲液时出峰数基本一致,但分离度不同;综合因素得pH 6.0磷酸盐/6%甲醇/水体系的流动相、0.2 mL/min的流速为该实验下的最佳分离条件。TSKgel柱的乙腈分离效果优于甲醇,梯度洗脱效果较好;综合因素得出0.1%三氟乙酸/(10%~25%)乙腈/水体系的流动相、0.5 mL/min的流速为该实验下的最佳分离条件。  相似文献   

4.
刺五加叶中金丝桃苷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Maxin)Harms)叶中金丝桃苷(hyperin)的含量。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和0.025mol L-1磷酸,比例为V甲醇:V0.025mol.L-1磷酸.=55:45(混合后用三乙胺调pH3.0 ̄3.2),检测波长360nm。样品用甲醇超声提取。结果表明,金丝桃苷峰形良好,与其他组分的色谱峰达到基线分离。加样回收率为1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38%。本研究为刺五加叶中金丝桃苷含量的测定建立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反相液相色谱法分析芦荟制品中有机酸的含量。采用C18 RP为色谱分离柱,磷酸盐溶液与乙腈作流动相;芦荟制品经简单处理后直接进行分离定量,在10min内把其中的苹果酸、乳酸和富马酸等完全分离定量,各种酸的回收率均大于98%。经多次实验证明:该方法是测定芦荟制品中有机酸的快速、准确和有效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6.
建立一种快速、高效测定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异硫氰酸苯酯(PITC)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利用此方法分析检测iturin A发酵过程中游离氨基酸的动态变化。以异硫氰酸苯酯(PITC)为衍生化试剂,采用Venusil-AA(4.6 mm×250 mm,5μm)氨基酸分析专用柱,并优化HPLC检测色谱条件。结果表明:梯度洗脱程序、流动相pH值、色谱柱温对分析时间、色谱峰分离及峰型具有重要影响。当最优色谱条件为:流动相A为0.1 mol/L无水乙酸钠缓冲溶液(pH6.4±0.1)-乙腈(66∶5),流动相B为乙腈-水(4∶1),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色谱柱温40℃,梯度程序洗脱,35 min内可完全分离16种氨基酸,且各氨基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均大于0.9986),加标回收率在83.84%-108.02%之间,RSD值均小于2.77%。该方法耗时短、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稳定性。通过此方法研究分析伊枯草菌素A发酵过程中各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规律,发现其氨基酸浓度变化规律大致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7.
传统毛细管电色谱(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CEC)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焦耳热的作用容易产生气泡和干柱,从而使电流中断。加压毛细管电色谱(Pressurized 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p CEC),将液相色谱中的压力泵和进样阀引入CEC系统中,不仅解决了CEC的易出现气泡、干柱等问题,而且实现了定量阀进样和二元梯度洗脱。p CEC具有液相色谱和电色谱双重机理,既能分离带电物质,也能分离中性物质,具有高柱效,高分辨率,高选择性,快速分离以及低样品和流动相消耗量等优点,近年来在生命科学、生物医药、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对p CEC的原理、仪器进展、毛细管电色谱柱技术、检测器联用技术进行综述并对p CEC技术的发展和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刺五加叶中金丝桃苷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Maxin) Harms)叶中金丝桃苷(hyperin)的含量。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和0.025 mol.L-1磷酸,比例为V甲醇:V0.025 mol.L-1磷酸=55:45 (混合后用三乙胺调pH3.0~3.2),检测波长360 nm。样品用甲醇超声提取。结果表明, 金丝桃苷峰形良好,与其他组分的色谱峰达到基线分离。加样回收率为1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38%。本研究为刺五加叶中金丝桃苷含量的测定建立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黄连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HPLC-DAD-MS)对黄连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其中的活性成分。选用反相C18色谱柱,以0.02%醋酸溶液(A)和甲醇(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利用电喷雾质谱(ESI-MS)正离子模式在线检测化学成分;以α-葡萄糖苷酶作为生物靶分子,以超滤质谱技术筛选酶抑制剂。再经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以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水(3.0∶1.7∶0.5∶6.0,v/v/v/v)为两相溶剂系统,所得分离收集液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实验通过HPLC-DAD-MS共鉴定出5个化学成分,分别为药根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亭和小檗碱。通过HSCCC分离得到两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巴马亭和小檗碱。利用液相色谱-超滤-质谱-高速逆流色谱联用技术可以快速分离鉴定黄连中的化合物。此方法对于筛选有效成分具有快速和灵敏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肌苷中有关物质和降解产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HPLC测定肌苷中有关物质和降解产物 ,与主药有良好的分离效果。色谱柱为HypersilC1 8(2 5 0mm× 4 .6mm ,5 μm) ,流动相甲醇 -水 (甲醇与水体积比为 10∶90 ) ,流速 1mL·min- 1 ,检测波长 2 4 8nm。  相似文献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银凤桃中的赤霉素和脱落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是果实组织中的两个重要激素,本试验用SymmetryC18色谱柱(4.6mm×150mm),以乙腈和1.8%乙酸[V(CH3CN)∶V(1.8%CH3COOH)=1∶1]为流动相,流速为0.5mL·min-1,Wa-ters2487UV-检测器,在检测波长254nm,柱温25℃的条件下,同时分离并测定了银凤桃中的GA3和ABA。GA3和ABA的分离效果理想,回收率分别达到100.1%和99.8%,该方法测量灵敏度达10-2ng·g-1,精密度RSD%<0.1。  相似文献   

12.
L-多巴作(L-dopa)为治疗帕金森氏病的主要药物,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开发针对特殊人群的功能性产品。从食药两用植物猫豆种子中纯化的精制L-多巴中通常会含有少量L-酪氨酸等杂质,从而影响精制品作为药物使用。本文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可以有效的检测从猫豆中提取的L-多巴主要杂质成分L-酪氨酸(L-tyr)和L-苯丙氨酸(L-phe)的含量。在紫外检测下(λ=260 nm),液相条件为:色谱柱:Dikma Spur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2%乙酸溶液-甲醇(90∶10);流速:0.8 m L/min;检测波长:260 nm;柱温:室温;能够检测L-多巴和L-苯丙氨酸;在荧光检测下(λex=280 nm,λem=314 nm),液相条件为:色谱柱:Dikma Spursil C18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0.8%甲酸-乙腈(98∶2);进样量:10μL;柱温:室温;能够检测L-多巴与L-酪氨酸。  相似文献   

13.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桑枝酚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高速逆流色谱(HsCCC)分离制备高纯度的桑枝酚类成分的新方法.分离条件如下:溶剂系统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冰(1∶1∶1∶2,v/v),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流速2.0 mL/min;转速900rpm;进样量75 mg.收集得到三个高纯度化合物,经HPLC、MS、1H和13C NMR等分别鉴定为反式氧化白藜芦醇(25.2mg),反式白藜芦醇(7.4 mg)和桑辛素M(29.1 mg).高速逆流色谱可以高效分离桑枝成分,方法简便,技术可行,优于传统的柱色谱法.  相似文献   

14.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工程的发展,特别是生化制品下游处理技术的兴起,对现代分离科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和开发各类生化物质特别是活性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技术,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在现有的分离技术中,液相色谱,尤其是80年代在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基础上兴起的制备型HPLC,在大规模分离纯化生物活性物质特别是蛋白质方面已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引起了各国研究者的高度重视[1-5].本文利用自行设计的制备型HPLC分离装置,对牛血清白蛋白(BAS)和牛血清红蛋白(HG)的制备分离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着重考虑了流动流速、柱超载方式、柱长等因素对BAS和HG分离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亲和色谱利用亲和配体与目标组分间的特异性结合作用实现对目标组分的纯化,该分离方法分辨率高.在生物物质的分析和分离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1]。亲和色谱在分离过程每一步操作中,液相主体中的溶质分子必须经过一系列扩散过程才能进入到固定相颗粒孔内完成吸附或解吸等质量置换反应,被置换出的物质再由颗粒内扩散出固定相颗粒进入流动相。与质量置换反应过程相比,扩散过程由于速度较慢而常成为亲和色谱分离过程的速度控制步[2]。开发新型介质以强化扩散过程成为近年来色谱分离技术研究的热点,典型成果有灌注色谱介质(Perfllsion clnromatogr;tph>r)13,引。基于制备电泳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5.6],我们提出将多通道流动电泳与亲和色谱相结合形成一种新型制备规模的生物分离技术即电泳亲和色谱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利用电场强化扩散过程以加速分离过程的进行。我们的前期工作已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7]。本文以人血清清蛋白(Human seguigt albllmm.以下简称has)和Blue Sepharose 6 Fkt F10wⅢ介质(以下简称Blue介质)为例,通过实验系统地考察电流强度对电泳亲和吸附和电泳洗脱过程的影响,并用电泳亲和色谱的方法纯化has。  相似文献   

16.
综合使用硅胶柱色谱、HP20大孔树脂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色谱技术对木荷(Schima superba)茎皮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以及应用MS、NMR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木荷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三十烷酸(1)、棕榈酸(2)、Dodecanoic acid(3)、松脂素(4)、槲皮素(5)、山柰酚(6)、Americanin A(7)、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8)及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9)。化合物1~4 为首次从木荷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7、9 为首次从木荷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一个稳定可靠分离度好的方法测定黄芪桂枝五物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YMC-Pack ODS-A(250×4.6mm,5μ);流动相:以乙腈—0.1%磷酸溶液(14:8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结果:芍药苷的进样量在0.120μg~1.200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22%,RSD为0.89%。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的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准确、可靠、分离度好。  相似文献   

18.
白屈菜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建立了白屈菜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DiamonsilC 18柱 (迪马公司 )为分析柱 ,以乙腈 0 0 1MKH2 PO4 梯度洗脱为流动相 ;柱温 35℃ ;流速 1ml/min :检测波长 2 90nm。在上述条件下可以很好的分离白屈菜的各类成分 ,得到的色谱图可作为白屈菜药材专属性的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19.
高压液相色谱技术是在七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克服了经典色谱效率低、层析时间长的弱点,是快速、灵敏、准确的近代仪器分析方法。高压液相色谱的基本原理同经典色谱相同,是根据样品不同组份在层析柱内,对流动相和固定相有着物理化学性质上的差异,而在两相中产生不同程度的分布。当流动相运动时,物质在两相中作反复分布,最终导致混合物的完全分离,再按其物理化学特性,而作合适的定性、定量检定。  相似文献   

20.
白坚木皮醇是天然橡胶制胶乳液中存在的一种具有极高药用价值的天然化合物,多存在于制胶废水中。由于其极性高且溶于水,在常用的反相液相色谱柱中保留值较低,分析和分离都较困难。本研究选用SHI-SEIDO PC HILIC色谱柱建立了亲水色谱法(HILIC)测定白坚木皮醇的方法。以乙腈-水(V/V,60/40)为流动相,二极管阵列(DAD)为检测器时,检测波长为190 nm,白坚木皮醇的保留因子为1.07,线性范围为0.05~4mg/mL,检测限0.01 m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