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光生物学报》2014,(6):I0001-I0002
生命起源于海洋,海洋也因此被誉为地球生命的摇篮。据粗略估计,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约200万种,占地球生物种类总数的1/4,但人类对于海洋中的生物是如何随海洋环境的改变而变化的、海洋中的各种生命活动又是如何影响海洋环境的还知之甚少,与之相关的研究既包括微观尺度的细胞光合作用,也包括宏观尺度上气候变化对全球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新书介绍     
《海洋生物技术原理和应用》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约占地球表面积71%,其中蕴藏着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生物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财富。目前世界各沿海国家都十分重视海洋生物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海洋生物资...  相似文献   

3.
国外海洋生物技术发展概况陈来成(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一、引言浩瀚的海洋是地球上的生命的摇蓝。它覆盖地球表面积的71%,尚未被利用的海洋与海岸的有效面积比陆地大5-10倍。海水含有生命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丰富无机物。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约达16万种)。它们不仅能充分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还有大量未被开发利用的生物(据估计,已被开发利用仅占1%)。  相似文献   

4.
地球实际是一个大水球,其表面积71%为海洋所覆盖,62%的水域深于1000米。陆地生命归因于海洋生命,我们的空气、食物、住所,都是海洋生物圈的一部分。海洋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每年消耗的海洋食物数量比消耗的牛肉和鸡肉数量之和还要多。世界上近80%的动植物生活在海洋里,从2000年开始,世界上平均每个星期发现3种海洋生物新种,每年发现160种新种。在南太平洋喀里东尼亚的巨大珊瑚礁中采集的一块3立方米的样品中,科学家发现了属于3000种的13万个软体动物,其中许多是新种。  相似文献   

5.
海洋天然产物与海洋生物技术管华诗(青岛海洋大学)世界海洋面积达三亿六千万平方公里,约占整个地球表面的71%。海水总体积约为13。7亿立方公里,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7%以上;现已从海洋发现的化学元素达85种,所有这些就为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提供了浩大的活动空间及丰富的营养物质。据统计,整个地球生物的生产力每年相当于1540亿吨有机碳,而海洋就占了87%。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达20余万种。  相似文献   

6.
海洋生物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缪辉南,戴建凉(海军医学研究所上海200433)海洋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领域的新生长点和海洋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国际科技界关注的竞争热点之一,发达国家竞相投入巨资进行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海洋生物技术是开发这片蓝色"原野"的金钥匙。由于我国海洋生物技术研究起步较晚,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距离。  相似文献   

7.
在地球上发现的最古老的化石揭示了地球生命起源于海洋中(图2),这些最古老的化石是在沉积岩中找到的,它们形成于5~6亿年前的寒武纪。寒武纪化石多由一些简单的海洋生物组成,其中结构最复杂的是三叶虫(图1)。就太阳系(图3)所在的银河系来说,大约有1000万颗类地行星,几乎可以肯定在这些类地行星上或早或晚可以孕育出某种形式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海洋生物礁是由具有造礁能力的海洋生物聚集而成的一种三维礁体结构,其形成改变了海底地貌、增加了不同尺度上的地形复杂性,为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并维持了生物多样性。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海洋生物礁受到了严重威胁,已成为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综述了海洋生物礁的类型、生态功能及其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根据形成海洋生物礁的优势造礁生物种类,将海洋生物礁分为海藻礁、海绵礁、刺胞动物礁、贝类礁和多毛类礁,其优势造礁生物分别是珊瑚藻和仙掌藻、钙质海绵和硅质海绵、造礁珊瑚、牡蛎、龙介虫。目前国内对海洋生物礁的全面了解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珊瑚礁和牡蛎礁。海洋生物礁的生态功能主要有海岸防护、提供栖息地、净化水体、固碳作用和能量耦合等。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等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海洋污染、破坏性渔业捕捞、海岸工程、水产养殖和敌害生物等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海洋生物礁构成了严重威胁。海洋生物礁的生态修复方法分为两类:在退化生物礁区投放造礁生物逐渐成礁,投放人工礁体补充造礁生物逐渐成礁。针对海洋生物礁保护和修复的需要,提出下一步应加强海洋造礁生物生态特征、海洋造礁生物种群丧失因素和海洋生物礁保护与...  相似文献   

9.
海洋生物多样性甚高, 但却饱受人为的破坏及干扰。目前全球最大的含点位数据的在线开放性数据库是海洋生物地理信息系统(OBIS), 共约12万种3,700万笔资料; 另一个较大的数据库世界海洋生物物种登录(WoRMS)已收集全球22万种海洋生物之物种分类信息。除此之外, 以海洋生物为主的单一类群的数据库只有鱼库(FishBase)、藻库(AlgaeBase)及世界六放珊瑚(Hexacorallians of the World)3个。跨类群及跨陆海域的全球性物种数据库则甚多, 如网络生命大百科(EOL)、全球生物物种名录(CoL)、整合分类信息系统(ITIS)、维基物种(Wikispecies)、ETI生物信息(ETI Bioinformatics)、生命条形码(BOL)、基因库(GenBank)、生物多样性历史文献图书馆(BHL)、海洋生物库(SeaLifeBase); 海洋物种鉴定入口网(Marine Species Identification Portal)、FAO渔业及水产养殖概要(FAO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Fact Sheets)等可查询以分类或物种解说为主的数据库。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发现生命(Discover Life)、水生物图库(AquaMaps)等则是以生态分布数据为主, 且可作地理分布图并提供下载功能, 甚至于可以改变水温、盐度等环境因子的参数值, 利用既定的模式作参数改变后之物种分布预测。谷歌地球(Google Earth)及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网站中的海洋子网页, 以及珊瑚礁库(ReefBase)等官方机构或非政府组织之网站, 则大多以海洋保育的教育倡导为主, 所提供的信息及素材可谓包罗万象, 令人目不暇给。更令用户感到方便的是上述许多网站或数据库彼此间均已可交互链接及查询。另外, 属于搜索引擎的谷歌图片(Google Images)与谷歌学术(Google Scholar)透过海洋生物数据库所提供的直接链接, 在充实物种生态图片与学术论文上亦发挥极大帮助, 让用户获得丰富多样的信息。为了保育之目的, 生物多样性数据库除了整合与公开分享外, 还应鼓励并推荐大家来使用。本文乃举Rainer Froese在巴黎演讲之内容为例, 介绍如何使用海洋生物多样性之数据来预测气候变迁对鱼类分布的影响。最后就中国大陆与台湾目前海洋生物多样性数据库的现况、两岸的合作及如何与国际接轨作介绍。  相似文献   

10.
杨芸兰  蔡兰兰  张锐 《微生物学报》2015,55(9):1097-1104
摘要:病毒作为海洋中丰度最高的生命粒子,通过侵染和裂解宿主细胞影响宿主生理生态特性,改变海洋食物网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面升温、海洋酸化、营养盐和海水盐度变化、低氧区扩大等海洋环境问题,对海洋病毒生理生态特性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文从海洋病毒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地球化学效应出发,概述了气候变化因子对病毒分布、丰度、生命策略以及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等的影响,提出海洋病毒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对象。  相似文献   

11.
珊瑚礁是一种独特的海洋生态资源,对于调节和优化热带海洋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世界上的海洋被珊瑚礁覆盖的大约有200万平方公里,为全球1/4的海洋生物提供美好的家园。珊瑚礁的主要建造者是一群称为造礁石珊瑚的原始多细胞"后生动物"——珊瑚虫。现存大约有1300种,我国已记录的有174种。大部分造礁石珊瑚以群体方式生活在一起,借助  相似文献   

12.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众所周知,海洋生物资源及其丰富,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呈现原始性和多样性特点。由于特殊的生态环境,海洋生物富含结构新颖、功能独特的高生物活性药用成分,可为新药研制开发提供相应的生物活性物质及重要先导化合物。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已成为人类医药宝库的重要来源。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包括生物信息物质、生理活性物质、海洋生物毒素及生物功能材料等。目前,从海洋生物中已相继发现3000余种新型化合物,结构新  相似文献   

13.
海洋生物源杀虫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海洋生物源杀虫活性物质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常见海洋生物中活性物质的种类、生物活性、作用方式的特点以及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及应用状况。重点评述了海洋毒素、海藻提取物及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等海洋生物源杀虫活性物质的研究概况。介绍了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作为杀虫剂研究开发利用的途径 ,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海洋生态系统工程师”是能够塑造栖息地并使其他海洋生物受益的海洋生物种类。海洋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均存在为其他生物种类塑造栖息地的“海洋生态系统工程师”,它们的生态作用是其发挥生态功能的基础。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阐述了“海洋生态系统工程师”生态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提出建议。“海洋生态系统工程师”能够在特定的海洋环境中发挥积极作用,但一旦成为入侵种可能会对入侵海域产生负面影响;有些“海洋生态系统工程师”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带来负面影响。今后,应加强海洋生物床、海洋生物礁、海洋生物膜和复合生态系统工程等研究,有效利用“海洋生态系统工程师”的积极作用并防控其负面影响,实现对海洋的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  相似文献   

15.
苏骋 《生物技术世界》2009,(5):28-29,32
地球的70%为蓝色海洋所覆盖,海洋亦是人类生命的起源。虽然人类对于海洋的科学认识,以及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工业开发应用程度尚浅、水平也不高,但目前对几种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应用,已经显露出了希望之光。  相似文献   

16.
十年有成的“海洋生物普查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生物普查(Census of Marine Life,CoML)又称为"全球海洋生物普查计划",是一项历时10年(2000-2010)空前成功的国际合作计划(http://www.coml.org/news-conference).其成果综合为以下几项:(1)参与的国家和人数众多:全球有80多个国家,2,700多位科学家参与合作完成此项目.(2)抛砖引玉的效果:计划本身的经费并不多,主要来自Sloan基金会的资助(http://www.sloan.org/),但却能号召并募集到许多国家670多个机构的响应及投入,总经费达6.5亿美金;分别派出了540支探险队或探勘航次,在全球各地海洋进行采集调查工作.(3)研究成果整合为统一的数据库:10年间,不但新增加了2万多种海洋生物,包括6,000多个新种,且搜集整合了迄今8万个物种的描述信息数据,及19万种3,000多万个地理分布原始数据,同时成功地整合在一个海洋生物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Ocean Biogeographie Information System,OBIS)(http://www.iobis.org),并对外公开.这是一项过去认为不可能实现的任务.(4)研究成果丰硕并广为媒体报道:10年间共发表了2,600多篇报告,平均每1.5天1篇.很多专著、分布图和图表等信息,不时报道许多前所未见的海洋生物,全球有多达57国(50种语言)和超过千个新闻媒体的采访及报道.也最好地倡导了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教育.这是一个全球瞩目的国际合作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17.
藻类基因、载体及表达系统秦松,曾呈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市266071)一、前言1989年在日本东京召开了第一届国际海洋生物技术大会。作为大会组委会成员之一,曾呈奎教授做了题为(中国海洋生物技术的若干问题)的发言。在发言中提出:"种"的问题是海水养殖的中心问题,海洋生物技术的目的是促进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开发天然产物和保护海洋环境[1]。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极为丰富,种类繁多,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近20年来沿海经济发展引起环境污染和环境变化,影响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了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关注珊瑚礁     
珊瑚礁是大自然最壮观和最美妙的创造物之一。它是有极高生物多样性和资源生产力的现代热带浅海生态系统,被誉为营养贫乏的大洋“蓝色沙漠”中高生物多样性和资源生产力的“绿洲”,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成为无数海洋生物理想的栖息场所,其中已记录的生物种类高达近十万种,占已记录世界海洋生物种类的一半以上。在一个珊瑚礁区共同生活的鱼类种数可高达3000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陆巽生,杨鸣,江成,杨俊杰(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刘建国(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自90年代以来,提出建设"海上山东",并实施了"科技兴海"战略,海洋经济有了较快发展。1993年海洋产值320亿元,居全国首位,其中与海洋生物技术相关的产业产值220亿元。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达到43%。按全省海洋产业发展规划,至2010年全省海洋产业产值要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4左右,科技进步对增长的贡献率要达到6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