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四川新津宝墩遗址的植硅体分析
引用本文:陈涛,江章华,何锟宇,杨洋,蒋洪恩,胡耀武,王昌燧,吴妍.四川新津宝墩遗址的植硅体分析[J].人类学学报,2015,34(2).
作者姓名:陈涛  江章华  何锟宇  杨洋  蒋洪恩  胡耀武  王昌燧  吴妍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北京100049
2.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610071
3.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Pullman WA 99163
4.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
摘    要:农业是文明产生的深厚基础.成都平原是长江上游地区文明起源的中心,探讨其史前农业的经济形态一直是学术界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拟对新津宝墩遗址的文化层剖面及两处灰坑的样品进行植硅体分析,并结合浮选结果,以期探讨宝墩遗址农业经济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宝墩文化层中,存在大量具有驯化特征的产于水稻叶秆的扇型和横排双裂片型(哑铃型)植硅体以及产于水稻稃壳的双峰型植硅体,同时还存在少量黍稃壳植硅体碎片.水稻扇型植硅体多呈典型的驯化形态,总体尺寸较大,其测量数据符合粳稻植硅体特征.这表明宝墩先民的经济结构是以稻作农业为主,兼有粟作农业.

关 键 词:成都平原  宝墩遗址  植硅体  稻作农业  粟作农业  新石器时代

Phytolith Analysis from the Baodun Archaeological Site,Xinjin, Sichuan
Abstract:
Keywords:Chendu plain  Baodun site  Phytolith  Rice agriculture  Millet agriculture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