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谷氨酸棒杆菌L-天冬氨酸α-脱羧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酶转化生产β-丙氨酸
引用本文:赵连真,张梁,石贵阳.谷氨酸棒杆菌L-天冬氨酸α-脱羧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酶转化生产β-丙氨酸[J].微生物学通报,2013,40(12):2161-2170.
作者姓名:赵连真  张梁  石贵阳
作者单位:1. 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江苏 无锡 214122 2. 江南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2;1. 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江苏 无锡 214122 2. 江南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2;1. 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江苏 无锡 214122 2. 江南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2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No. 2012AA021201; 2011AA100905);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No. NCET-11-0665)
摘    要:【目的】克隆谷氨酸棒杆菌来源L-天冬氨酸α-脱羧酶基因, 实现其在大肠杆菌中的异源表达, 并进行酶转化L-天冬氨酸合成β-丙氨酸的研究。【方法】PCR扩增谷氨酸棒杆菌L-天冬氨酸α-脱羧酶基因pand, 构建表达载体pET24a(+)-Pand, 转化宿主菌大肠杆菌BL21(DE3), 对重组菌进行诱导表达, 表达产物经DEAE离子交换层析和G-75 分子筛层析纯化后进行酶学性质研究, 然后进行酶转化实验, 说明底物和产物对酶转化的影响。【结果】重组菌SDS-PAGE分析表明Pand表达量可达菌体总蛋白的50%以上, AccQ·Tag法检测酶活达到94.16 U/mL。该重组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5 °C, 在低于37 °C时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最适pH为6.0, 在pH 4.0?7.0范围内有较好的稳定性。酶转化实验说明: 底物L-天冬氨酸和产物β-丙氨酸对转化反应均有抑制作用; 实验建立了较优的酶转化反应方式, 在加酶量为每克天冬氨酸3 000 U时, 以分批加入固体底物L-天冬氨酸的形式, 使100 g/L底物转化率达到97.8%。【结论】重组L-天冬氨酸α-脱羧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 研究了酶转化生产β-丙氨酸的影响因素, 为其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 键 词:L-天冬氨酸α-脱羧酶    β-丙氨酸    谷氨酸棒杆菌    表达    纯化    转化率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微生物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