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探究壮方柔肝化纤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影响机制
作者姓名:张文富  吴姗姗  戴铭  吕建林  黄晶晶  李晓龙  王振常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 南宁 530023;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广西 南宁 530201;广西中医药大学 广西 南宁 530299;广西中医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西 南宁 530299;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 南宁 530023;广西高发传染病中西医结合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 广西 南宁 530299;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 南宁 530021;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广西 南宁 530201;广西高发传染病中西医结合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 广西 南宁 53029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60910;81660745;81860839;81760845);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GXNSFDA297021;2020GXNSFAA238020);戴铭广西名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2022004-005-009)
摘    要:摘要 目的:探究壮方柔肝化纤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影响机制。方法:选取8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将其平均分成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柔肝化纤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6只。四氯化碳复合因素造模,观察记录大鼠肝脏形态,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和胶原纤维变化,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指标数值,分析大鼠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羟脯氨酸(HY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柔肝化纤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纤维化组织增生程度均较病理模型组明显减轻。柔肝化纤颗粒低、中、高剂量组血清ALT、AST指标数值与肝组织中HYP、MDA指标水平较病理模型组呈现剂量依赖性降低(P<0.001),而柔肝化纤颗粒高剂量组GSH-Px、SOD的指标含量显著高于病理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柔肝化纤颗粒可有效改善肝纤维化大鼠的肝细胞损害情况,减轻其肝组织炎症程度,对肝纤维化大鼠有一定的保肝护肝与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GSH-Px与SOD的水平、降低HYP与MDA的含量、降低氧化应激水平、调节脂质代谢、减少机体胶原蛋白合成等相关。

关 键 词:肝纤维化  柔肝化纤颗粒  大鼠  病理  影响机制
收稿时间:2022-10-23
修稿时间:2022-11-18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