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一种可用于桔小实蝇表皮碳氢化合物分析的固体进样技术
引用本文:林涛,陈婷,何余容,胡学难,梁帆,雷妍圆,吕利华.一种可用于桔小实蝇表皮碳氢化合物分析的固体进样技术[J].昆虫学报,2016(3):278-291.
作者姓名:林涛  陈婷  何余容  胡学难  梁帆  雷妍圆  吕利华
作者单位: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州510642;2.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3.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州,510642;4. 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广州,510623
基金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51001023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5BAD08),科技部科技伙伴计划(KY201402015)
摘    要:【目的】利用表皮碳氢化合物进行昆虫鉴定是目前昆虫分类学中非常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昆虫表皮碳氢化合物的液体浸提及进样技术是GC-MS常规的进样方法之一,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固体进样也被广泛地用于昆虫表皮碳氢化合物的鉴定及昆虫的分类与进化分析。本研究探索利用固体进样法开展实蝇表皮碳氢化合物的提取与分析,探索并获得简便可行的取样与进样技术,为检疫性实蝇的快速鉴定提供新方法。【方法】以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成虫为材料,采用固体进样与液体浸提进样方法,开展实蝇表皮碳氢化合物组成成分鉴定与分析;比较获得桔小实蝇成虫取样部位,并分析标本保存时间对桔小实蝇表皮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影响。【结果】利用固体进样技术获得的桔小实蝇翅表皮碳氢化合物种类(39)较液体进样的(36)略多,且翅和中足的表皮碳氢化合物含量分别为0.18~23.37和0.03~4.13 ng/μg,极显著地高于用液体进样法检测到相同部位的化合物含量(分别为0.05~3.93和0.01~0.68 ng/μg)(P0.01),而且前者的检测灵敏度是后者的1.7~10.8倍;同时,翅样品的表皮碳氢化合物含量显著地高于足中的含量(P0.01)。利用固体进样获得的桔小实蝇成虫翅、足或胸部的表皮碳氢化合物图谱与对照处理所得图谱相似。干燥保存30 d的桔小实蝇翅的碳氢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与新鲜标本(保存0 d)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保存30,60和150 d标本的碳氢化合物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要是含量的差异。【结论】研究表明,利用固体进样检测昆虫表皮碳氢化合物的灵敏度较高,而且桔小实蝇成虫的主要表皮碳氢化合物种类较稳定,因此可以作为我国口岸检疫性实蝇表皮碳氢化合物获取与分析的一种新方法,而且检测中翅是固体进样的较合适取样部位。

关 键 词:桔小实蝇  固体进样  液体进样    表皮碳氢化合物

A solid injection technique suitable for cuticular hydrocarbon analysis of Bactrocera dorsalis (Diptera: Tephritidae)
Abstract:
Keywords:Bactrocera dorsalis  solid injection  liquid injection  wings  cuticular hydrocarbon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