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酵母菌杂交育种——Ⅰ.酵母菌麦芽糖基因对麦芽糖发酵力的效应
引用本文:蔡金科,张博润,刘蕙平.酵母菌杂交育种——Ⅰ.酵母菌麦芽糖基因对麦芽糖发酵力的效应[J].遗传学报,1978(1).
作者姓名:蔡金科  张博润  刘蕙平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蔡金科,张博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蕙平)
摘    要:为了研究酵母菌麦芽糖基因对麦芽糖发酵力的效应,我们从酵母菌分离出4个不连锁的麦芽糖基因。MALA、MALB和MALC是从啤酒酵母分离出的,MAL6是从卡尔斯伯酵母分离出的。用显微操作技术共组成20种不同基因组合和65个杂种。用不同基因型的二倍体杂种测定麦芽糖基因对麦芽糖发酵力的效应,结果表明: (1)根据单因子杂种产生CO_2的量可分为两类杂种,含MALA和MALB单因子杂种比含MALC和MAL6单因子杂种产生的CO_2量多。 (2)含MALA与MALB基因的纯合子与杂合子麦芽糖发酵力一样,而含其余两个基因的纯合子比杂合子产生CO_2量多。 (3)双因子杂种产生CO_2的量变化很大(2.8—4.9克),值得注意的是双因子杂种(MALB×MALA)产生的CO_2量最高,同时发现凡由MALB与另一MAL基因组成的双因子杂种表现出麦芽糖发酵力的相加效应(杂种优势),而由其他三个MAL基因组成的双因子杂种发酵力和亲株一样。 (4)多因子杂种(三因子、四因子杂种)麦芽糖发酵力和其双因子杂种相同。 这些实验结果提示在MAL基因和麦芽糖发酵力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