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线粒体DNA多态性揭示丝绸之路上游地区少数民族的基因融合
引用本文:杨留启,谭思杰,俞海菁,郑冰蓉,乔恩发,董永利,昝瑞光,肖春杰.线粒体DNA多态性揭示丝绸之路上游地区少数民族的基因融合[J].中国科学C辑,2008,38(4):368-376.
作者姓名:杨留启  谭思杰  俞海菁  郑冰蓉  乔恩发  董永利  昝瑞光  肖春杰
作者单位:云南省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重点实验室 云南大学人类遗传学研究中心,云南省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大学人类遗传学研究中心,云南省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大学人类遗传学研究中心,云南省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大学人类遗传学研究中心,云南省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大学人类遗传学研究中心,云南省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大学人类遗传学研究中心,云南省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大学人类遗传学研究中心,云南省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大学人类遗传学研究中心,昆明650091,昆明650091,昆明650091,昆明650091,昆明650091,昆明650091,昆明650091,昆明65009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06CB7085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0660076)
摘    要:河西走廊位于中国古丝绸之路的上游地区,是连接东亚和中亚地区的主要通道.为了在遗传背景上评价该地区的基因融合,研究了该地区5个少数民族人群的线粒体DNA多态性,采用测序和PCR-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方法对采自河西走廊地区的三个人群和邻近的新疆两个人群总共242个无关个体进行单倍型分型,并且把得到的数据同以前报道的东亚、中亚、西亚以及欧洲人群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欧洲特异单倍型和东亚特异单倍型同时存在于河西走廊地区人群中,从而揭示了从欧洲经中亚向河西走廊的基因流动.河西走廊地区人群在遗传上分布于中亚和东亚人群之间,这意味着中亚和东亚人群对该地区的母系遗传结构做出了重要贡献,本研究更加完整地展示了沿着丝绸之路地区从欧洲经中亚到丝绸之路上游的河西走廊的基因流动和基因融合事件。

关 键 词:多态性  线粒体DNA  基因融合  河西走廊
收稿时间:2007-10-12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C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C辑》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