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1998年秋季渤海中部及其邻近海域的网采浮游植物群落
引用本文:孙军,刘东艳,王威,陈凯彪,秦玉涛. 1998年秋季渤海中部及其邻近海域的网采浮游植物群落[J]. 生态学报, 2004, 24(8): 1643-1655
作者姓名:孙军  刘东艳  王威  陈凯彪  秦玉涛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
2.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青岛,266003
基金项目:中德合作项目 ( BMBF:O3 F0 189A和 O3 F0 189B),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4 0 3 0 60 2 5和 40 2 0 60 2 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 90 2 110 2 1)~~
摘    要:研究了1998年秋季覆盖渤海中部和渤海海峡及其邻近海域30个测站两遍大面调查的网采浮游植物物种及其群落特征。经初步分析,共发现浮游植物3门类38属84种(不包括未定名物种),物种主要以硅藻为主,但甲藻在群落中的比重也很明显,在个别站位上会成为优势类群。优势物种主要为偏心圆筛藻(Coscinodiscus excentricus)、梭状角藻(Ceratium fusus)、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浮动弯角藻(Eucampia zodiacus)、叉状角藻(Ceratium furca)、佛氏海线藻(Thalassionema frauenfeldii)、中华半管藻(Hemiaulus sinensis)、尖刺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布氏双尾藻(Ditylum brightwellii)、粗刺角藻(Ceratium horridum)、掌状冠盖藻(Stephanopyxis palmeriana)和萎软几内亚藻(Guinardia flaccida)。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由主要浮游硅藻的分布所决定,其高值区分布在渤海湾、渤海中部、莱州湾北部和渤海海峡南部。浮游甲藻在渤海湾北部和莱州湾北部等局部区域形成高值区,并影响浮游植物的平面分布。两遍大面站调查期间渤海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是相对保守的,渤海浮游植物群落季节和周年的变化主要是物种演替过程。调查期处于浮游植物群落的负增长时期,其主要原因是物理水文作用的结果。与1982年的历史同期浮游植物群落相比,角毛藻属衰退,浮游甲藻、圆筛藻属和浮动弯角藻兴起。但与1992年的历史同期浮游植物群落相比,群落优势种组成相近。同1982年和1992年同期资料相比,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和平面分布大致相等。渤海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在近20a是相对保守的,影响秋季浮游植物群落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物理水文作用。

关 键 词:浮游植物  渤海  群落结构  赤潮
文章编号:1000-0933(2004)08-1643-13
收稿时间:2003-06-17
修稿时间:2005-05-15

The netz-phytoplankton community of the central Bohai Sea and its adjacent waters in autumn, 1998
SUN Jun,LIU Dongyan,WANG Wei,CHEN Kaibiao and QIN Yutao. The netz-phytoplankton community of the central Bohai Sea and its adjacent waters in autumn, 1998[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4, 24(8): 1643-1655
Authors:SUN Jun  LIU Dongyan  WANG Wei  CHEN Kaibiao  QIN Yutao
Affiliation: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Ecolo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Qingdao; China
Abstract:
Keywords:phytoplankton  the Bohai Sea  community structure  red tide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