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蚜脱皮对球孢白僵菌毒力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刘银泉 张发成 刘树生 |
| |
作者单位: | 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杭州,310029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3 993 0 12 0 ) |
| |
摘 要: | 室内测定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BBSG8702菌株对桃蚜Myzus persicae 若蚜的毒力,并分析了若蚜脱皮与白僵菌有效侵染之间的关系。在21℃、1×106/mL孢子浓度下, 1~4龄若蚜感菌后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10.1%、2.1%、3.1%和40.2%,明显低于同样条件下成蚜的感菌死亡率(98.4%)。在若蚜各龄感菌死亡的个体中,1~4龄中分别有8.1%、50.0%、44.4%和98.0%的若蚜在死亡前发育到成蚜,且都能产下正常发育的后代。若蚜的感菌死亡率与接菌后到第一次脱皮的时间密切相关,脱皮早则感菌死亡率低,反之亦然。但试验中也发现有部分若蚜特别是低龄若蚜感菌后未完成第一次脱皮便死亡。观察了桃蚜在1、4龄早期感染球孢白僵菌后的发育、存活和生殖情况,结果表明:1、4龄早期若蚜接菌后第一次脱皮的时间早于未接菌若蚜,但提前幅度少于5%,在羽化为成蚜之前被致死的概率分别只有4.1%和0,在羽化为成蚜后8天内的生殖率与未接菌蚜虫的无明显差异。这些结果表明,若蚜的脱皮,尤其当蚜虫在低龄若蚜时受感染后的多次脱皮,可有效地摆脱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的侵染,降低该菌的毒力。
|
关 键 词: | 球孢白僵菌 桃蚜 若蚜 脱皮 毒力 |
文章编号: | 0454-6296(2003)04-0441-06 |
修稿时间: | 2002-11-04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昆虫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昆虫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