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泥河湾盆地马圈沟遗址哺乳动物破碎长骨反映的古人类行为
引用本文:王晓敏,刘连强,陈国鹏,李锋,谢飞,高星.泥河湾盆地马圈沟遗址哺乳动物破碎长骨反映的古人类行为[J].人类学学报,2024(1):91-105.
作者姓名:王晓敏  刘连强  陈国鹏  李锋  谢飞  高星
作者单位: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3. 牛津大学考古学系;4.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5.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6.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C1521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802022);
摘    要:马圈沟遗址是东北亚地区年代最古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出土了大量石制品及动物化石,现已发现并确认距今1.76~1.26 Ma之间的17个不同阶段的文化层,为探讨早更新世东北亚地区最早人类的扩散与生存适应方式提供了关键材料。本文以距今1.66 Ma的马圈沟遗址第3文化层2001~2003年出土的大、中型哺乳动物长骨为研究材料,开展骨骼破碎方式的分析。研究表明,这批长骨化石以残段及残片为主,通过对它们的断口形态和质地,特别是破裂断口的角度进行测量、统计以及分析,发现大多数长骨是在新鲜状况下破裂的,而古人类很可能是敲碎骨骼和取食骨髓的主体;食肉类动物也造成了一些骨骼的破裂,但应该发生在古人类的行为之后。本文是首次对中国北方早更新世遗址出土动物骨骼的破碎方式进行的系统分析,为讨论早更新世古人类与食肉类的互动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

关 键 词:早更新世  泥河湾盆地  埋藏学  破碎长骨  人类行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