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洱海底栖动物的分布格局及其对水质生物学评价的指示意义
引用本文:段昌兵,姜仕军,张恩楼,刘娟,唐红渠.洱海底栖动物的分布格局及其对水质生物学评价的指示意义[J].生态科学,2014,33(1):68-75.
作者姓名:段昌兵  姜仕军  张恩楼  刘娟  唐红渠
作者单位:1.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中心, 广州 510632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南京 210008
摘    要:为了解洱海全湖底栖动物的组成及分布规律, 2012 年3 月对其进行全面的调查, 在设置的42 个样点中共采集到底栖动物1108 头, 隶属于14 个分类单元, 其中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分离底栖摇蚊(Benthalia dissidens)和似羽摇蚊(Chironomus cf. plumosus), 相对丰度分别为57.0%、20.3%和12.0%。洱海全湖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为549.4 ind⋅m−2 , 平均生物量为 8.68 g⋅m−2。聚类和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分析揭示, 洱海底栖动物群落呈现北、中、南三个生物群系的分布格局。基于Shannon-Wiener 指数、Goodnight 指数和BPI 指数的生物评价显示, 洱海水质整体处于中污染状态, 且南部污染程度较北部严重。对比历史数据可知自上世纪80 年代以来, 洱海底栖动物群落结构逐步发生改变, 优势种由原来的苏氏尾鳃蚓(Branchiura sowerbyi)和分离底栖摇蚊转变为耐污能力更强的霍甫水丝蚓和似羽摇蚊, 群落单调且优势度高, 显示洱海水质发生了衰退。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