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帽天山、蛟龙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Biolog-ECO 分析
引用本文:刘云华,吴毅歆,刘春明,何鹏飞,何月秋.帽天山、蛟龙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Biolog-ECO 分析[J].生态科学,2014,33(6):1047-1052.
作者姓名:刘云华  吴毅歆  刘春明  何鹏飞  何月秋
作者单位:1.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中心, 昆明 6502012. 微生物菌种筛选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昆明 650217
摘    要:利用Biolog-ECO 技术, 研究了澄江县帽天山和蛟龙潭磷矿区修复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 帽天山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明显高于蛟龙潭, 土壤微生物群落种类亦相对较丰富, 而蛟龙潭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相对较丰富。两地区对6 类碳源的优先利用顺序也不同, 帽天山地区依次为: 氨基酸类、多聚物类、碳水化合物类、胺类、酚酸类、羧酸类碳源; 蛟龙潭地区依次为: 氨基酸类、碳水化合物类、多聚物类、酚酸类、羧酸、胺类碳源。两地区土壤主要微生物类群也存在差别: 帽天山以利用多聚物类, 碳水化合物类, 氨基酸类和胺类为主要碳源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为其主要类群; 蛟龙潭以利用多聚物类, 酚酸类, 氨基酸类和胺类为主要碳源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为其主要类群。

关 键 词:土壤微生物群落  碳源利用  主成份分析  丰富度指数  代谢能力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